防火防爆复习考试重点.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防火防爆复习考试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火防爆复习考试重点.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防火防爆复习名词解释1燃烧: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氧化还原反应。2爆炸下限:可燃混合物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3扩散燃烧:当可燃气体流入大气中时,在可燃性气体与助燃性气体的接触面上所发生的燃烧。4矿井瓦斯:矿井瓦斯就是在采掘过程中从煤层、岩层、采区释放的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的总称。5事故原点:是构成事故的最初起点(第一起火点,第一爆炸点),即事故中具有因果关系和突变特征的各点中最具初始性的那个点。6蒸发潜热:可燃液体和固体是在受热后蒸发出气体的燃烧,液体和固体需要吸收一定的热量才能蒸发,这种热量称为蒸发潜热。7爆炸极限:当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时,遇
2、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爆炸极限。8矿尘的分散度:矿尘整体组成中各种粒级尘粒所占百分比。矿尘分散度是衡量矿尘颗粒大小构成的一个重要指标。9物理爆炸:由物理变化(温度、体积和压力等物理因素)引起的爆炸。10预混燃烧:当可燃气体和助燃性气体预先混合成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混合气体,然后遇到点火源而产生的燃烧。11表面燃烧:12炸点:与炸药接触的物体及介质,在爆炸后将形成破坏相对集中的部位,把这些部位称为炸点。13化学爆炸:物质在短时间内完成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14化学危险物品:化学品中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物质,容易造成人身伤亡
3、和财产损失而需特别防护的物质称为危险化学品。15火灾:凡失去控制并对财产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都为火灾。16感应期:可燃物质的温度在达到自然点或着火点之后,并不立即发生自然或着火,其间有段延滞的时间,称为感应期。17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18防火分区:所谓防火分区是指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空间单元)。19防火分隔物:防火分隔物是指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且能把建筑物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小防火空间的物体。常用的防火分隔物有防火墙、防火门、防
4、火卷帘、防火水幕带、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等。20防火间距:所谓防火间距就是当一幢建筑物起火时,其他建筑物在热辐射的作用下,没用任何保护措施时,也不会起火的最小间距。填空1安全生产、消防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预防为主、消防结合。2物质燃烧的必要条件有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3燃烧形式有哪几种?扩散燃烧、预混燃烧、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4影响气体爆炸极限的因素有温度、氧含量、惰性介质、压力、容器直径、能源。5液体火灾形式有哪几种?沸溢火灾、喷溅火灾、喷流火灾。6防火堵料有哪几类?无机防火堵料、有机防火堵料、防火包。7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建筑物构建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
5、。8火灾现场动态勘验法有离心法、向心法、分段法、循线法、立体火场勘察。9现有的灭火方法:隔离法、冷却法、窒息法、化学抑制法。10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11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12危险化学品的销毁方法:爆炸法、燃烧法、水溶解法、化学分解法。13液体燃烧速度的两种表示方法:直线速度和质量速度。14气体的燃烧有扩散燃烧和动力燃烧两种形式。15自燃两种情况:受热自燃和自热自燃。16安全评价分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专项安全评价。17火灾现场勘验原
6、则:先静观后动手、先固定后提取、先表面后内层、先重点后一般。18煤炭自燃倾向性分为:容易自燃、自燃、不易自燃。19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是压力急剧升高。简答1简要说明燃烧和爆炸的关系。答:二者相同点是:两者都需具备可燃物、氧化剂和火源三种基本因素,因此,燃烧和化学性爆炸就其本质来说是相同的,都是可燃物质的氧化反应。不同点是:氧化速度、过程不同,爆炸比燃烧快得多;两者可随条件而转化,同一种物质在一种条件下可以燃烧,在另一种条件下可以爆炸;有些是先爆炸后着火;有些是先火灾后爆炸;低于可燃助燃混合物浓度范围,既不燃烧也不爆炸;高于该浓度范围,只燃烧不爆炸;在该浓度范围内只爆炸不燃烧。2可燃物质的化学性
7、爆炸的条件。答:存在着可燃物质,包括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可燃物质与空气混合并且达到爆炸极限,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性混合物足够外界能量作用下。3火灾事故调查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答:火灾事故调查的目的是调查、认定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依法对火灾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理;总结消防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提出预防对策,减少或避免同类火灾事故的重复发生。 火灾事故调查的主要任务是调查、认定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4扩散燃烧与动力燃烧异同点?答:如果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是在燃烧过程中进行的,则发生稳定的燃烧,称为扩散燃烧;如果可燃气体与空气是在燃烧之前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的,形
8、成预混气,遇火源则发生爆炸式燃烧,称为动力燃烧。5粉尘爆炸机理?答:飞扬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也和气体或蒸汽混合物一样,具有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粉尘混合物的爆炸反应也是一种连锁反应,即在火源作用下,产生原始小火球,随着热和活性中心的发展和传播,火球不断扩大而形成爆炸。6粉尘爆炸的条件有哪些?答:粉尘本事具有爆炸性;粉尘悬浮在一定氧含量的空气中;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起始能量。7煤尘爆炸条件及影响因素答:煤尘爆炸的条件: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煤尘必须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存在能引燃煤尘爆炸的高温热源。影响因素:煤的挥发分、粒度及分散度、灰分和水分、可燃气含量、氧含量、点火热源、
9、粉尘粒子形状和表面状态8简要说明链式反应理论的几个阶段?答:链引发,即游离基生成,使链反应开始;连传递,游离基作用于其他参与反应的化合物,产生新的游离基;链终止,即游离基的消耗,使链反应终止。10 影响耐火极限的因素有哪些?答:材料的燃烧性能,材料的燃烧性越好,耐火极限就低;构件的截面面积,构件的截面尺寸大,耐火极限就高;保护层的厚度,构件的保护层厚,耐火极限就高。11简述煤的燃烧与木材的燃烧过程?答:煤的燃烧过程:干燥、热解、着火、燃烧、燃尽。 木材的燃烧过程:加热到110C,干燥,蒸发出少量树脂;加热到130C,开始分解出水汽,CO2;加热到220250C,变色碳化,分解出CO、H2、CH
10、化合物;加热到300C,有形结构开始断裂。12什么是防火分隔物?一般有哪些?答:防火分隔物是指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且能把建筑物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小防火空间的物体。常用的防火分隔物有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水幕带、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等。13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的实用意义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区分可燃物质的爆炸危险程度,从而尽可能用爆炸危险性小的物质代替爆炸危险性大的物质;爆炸极限可作为评定和划分可燃物质危险等级的标准;根据爆炸极限选择防暴电机和电器;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等;在确定安全操作规程以及 采取各种防暴技术措施。14什么叫做闪燃?可燃液体为什么会发生闪燃现象?研究闪
11、燃在消防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答:可燃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发生一闪即逝的燃烧,或者将可燃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遇明火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叫闪燃。 可燃液体之所以会发生一闪即灭的闪燃现象,是因为它在闪点的温度下蒸发速度较慢,所以蒸发出来的蒸汽仅能维持短时间的燃烧,而来不及提供足够的蒸汽补充维持稳定的燃烧。也就是说,在闪点温度时,燃烧的仅仅是可燃液体所蒸发的那些蒸汽,而不是液体自身在燃烧,即还没有达到是液体能燃烧的温度,所以燃烧表现为一闪即灭的现象。15计算甲烷在空气中的爆炸浓度下限和上限?答:写出甲烷的燃烧反应式CH4+2O2+=CO2+2H2O 求N值 N=4 L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火 防爆 复习 考试 重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