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和入学准备课件.ppt
《幼小衔接和入学准备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小衔接和入学准备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小衔接和入学准备幼小衔接和入学准备实验小学幼儿园董海霞l问题:九月一日意味着什么?l在座老师们的多重身份:l1:新生的妈妈l2:曾经的小学老师l3:现在的幼儿园老师小伟的困惑l小伟个子不高,长得很结实,白净的脸上架着一副黑框远视镜,看上去文质彬彬。在大部分一年级新生还在小心谨慎地适应新环境、新老师、新伙伴的那段时间,小伟的表现则显得非常老道。语文课上,老师刚刚揭示学习内容,小伟就在下面随口背诵起来,并且很得意地告诉同桌:这本书上所有的课文我都会背了。数学课上,小伟最期盼的就是做题,因为他做得又快又好,常常能拿满分。同学们向他投来羡慕的眼光,第一名的感觉让小伟很有成就感。在小伟看来,老师讲的东
2、西他全都会了,所以课堂上听讲很不专注,而且还常影响同桌。随着其他小朋友入学逐渐适应和良好习惯的逐步养成,小伟“我都会了”的优越感和自豪感渐渐不再凸显,而且作业也常常会出现“卡壳”,每当这时,小伟就会觉得特别委屈,有时甚至会哭着怪奶奶之前怎么没有教过l原因分析原因分析像小伟这样的孩子在每年新生入学中我们都能见到好几个,而且会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常常有备而来:有的拿一份报纸大声朗读,一旁的家长则喜滋滋地告诉老师说,我家孩子已经把小学阶段所有汉字基本都认全了;有的会主动请缨,叫老师出算术题考他,因为他已经会做进位加法、退位减法了,乘法口诀也背得很熟;还有的则拿出厚厚一大叠硬笔书法纸,展示书写的
3、课文生字,并告诉老师,我都会默写了等等。这类孩子的出现,常常会引起很多其他家长的自责,感叹自家孩子学前教育的失败,入学准备做得不充分。但是,在小学老师看来,事实并非如此,有时我们甚至觉得这些家长是在帮孩子的倒忙。l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每个年龄段都有各自的核心发展目标,作为家长,帮助、引领孩子主动、健康、快乐地发展,首先要基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成长需求。学龄前儿童期是培养良好习惯,激发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常用的方式是玩中学,学中玩。而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过早剥夺了孩子游戏、玩耍的时间,让其大量认字、写字、做算术题。要知道,之前你花10分钟时间教会孩子一个字、一道题,
4、入学以后,他可能两三分钟就能轻松学会了。l就像小伟,奶奶退休在家,每天下午把小伟从幼儿园接回来,总要拿着邻居家孩子用过的语文课本读给小伟听。小伟倒也乖巧,跟着奶奶说上三五遍,就能基本背出来了,奶奶逢人就夸孙子聪明。后来奶奶又教他写字,每天一页。一开始,小伟很高兴,一回家就嚷着要写字可没几天就不乐意了。奶奶不想中途放弃,连哄带骗,要求小伟一定要写好一页字,方可下楼去玩。小伟写字的时候,奶奶很少看着,所以小伟握笔的姿势、写字的笔顺都缺乏正确的规范、相应的指导和督促,养成了不少坏习惯。入学后,老师花了很大的气力才帮他勉强矫正过来。l再看数学,小伟虽然能很快地进行百以内口算,但这绝不是一年级数学的全部
5、。数学本身的神奇、和谐、简约和逻辑被反复并枯燥的演算所替代,孩子必然难以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有些家长认为“会算题的孩子数学一定学得好”,这样的认识过于片面。家长认识上的偏差,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误导。小伟刚开学那阵子,几乎就把数学课看作是做题课、口算课对于课上老师组织小朋友开展的一系列“算理”探究活动全然不感兴趣,更不要说对思维过程的锻炼和培养了。要知道,这可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性活动。每当这时,任教老师总会感叹,正是家长的过于提前,使得孩子远离了真正的数学。家长的困惑l案例一:孩子在幼儿园就学会了不少拼音、汉字和数字,进入小学以后一开始在学习上比较主动,相比其他学生略占“上风”,但一二月后,问题
6、就暴露出来了。因为他对于一年级课本不再有新鲜感,或者是觉得自己已经学会,产生骄傲、自负、厌学情绪,上课不愿意听。l案例二:孩子在幼儿园没有接触过拼音,进入小学后很多同学都学过,学习和考试都很轻松,单元测试他只对了三分之一,妈妈失望之极,自己和他爸爸都是大学生,怎么自己的孩子表现这么差?妈妈专门找了一个老教师带孩子,第二个月,听说都没有考及格l案例三:孩子很聪明,可进入小学后的第三天爸爸就被老师请到了学校,说孩子上课捣乱,课上到一半自己就跑到教室外面玩起来了,说他也不听,家长很头疼。幼儿园的困惑l幼儿园幼儿园“大班流失大班流失”l9月19日下午,记者来到市青少年宫院内的伟才幼儿园。在幼儿园门口的
7、宣传板上,记者看到,这家幼儿园开设有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和大大班。伟才幼儿园负责教学的主任芮亚品说,目前幼儿园大大班有33个孩子,而大班仅20人,其中16人是从去年的中班升上来的,两个是转学来的,两个因大大班人数较多,只好又留在了大班。实际上,去年的中班共有25个孩子,3个直奔了本园的大大班,其他几个转园了。l在市青少年宫院内的金色童年幼儿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肯定地告诉记者,他们幼儿园的孩子不上大班,直奔本校大大班或是其他地方的学前班的情况也存在。“这没办法,家长有自由决定权。”这位老师说。社会的“怪现象”l央视等媒体报道问题l1:幼儿园和小学在教学方法和时间等方面存在什么差异?l2
8、:作为家长应该为即将入学的孩子准备些什么?l3:你觉得提前学习小学内容对幼儿有益吗?一:幼小衔接的定义l幼小衔接工作指的是幼儿园和小学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及儿童终身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宜的教育措施和手段,帮助儿童逐步学会独立生活与学习,使儿童入小学后能尽快的适应新生活,减少因两种教育的差异给儿童身心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二、幼小衔接的意义l(一)孩子从幼儿园走向小学教育(也就是幼小衔接)的这个过程,正好处于人类整个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过程中所要经历的三次环境转换的第二次转换期,所以不难看出孩子从幼儿园走向小学教育这个过程的转换是孩子整个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过
9、程中承上启下的环节,正因为如此,针对孩子从幼儿园走向小学教育这个过程合理、正确的培育无疑就是影响孩子一生(整个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过程)的决定因素之一。(二)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互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三)事实上,据调查显示:30%40%的孩子在刚刚进入小学后,不能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例如:生活学习环境、作息时间、被动学习、人际关系、集体意识、教师授课方式等不适应。此类现象如不能及时解决,持续下去会衍生到心理上
10、产生紧张、退缩、厌学、孤僻、焦虑或羡妒及攻击性行为等偏差。由此可见,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三、儿童从幼儿园入小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l德国的哈克教授认为,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他根据观察和研究指出,处于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阶段的儿童,通常存在着下列六个方面的断层问题:l关系人的断层。孩子入学后,必须离开“第二个母亲”角色的关系人幼儿园教师,而去接受严格要求、学习期望高的小学教师,这使孩子感到压力和负担。学习方式的断层。小学中正规的科目学习方式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方式有较大区别,孩子必须有适当的时间加以
11、适应。行为规范的断层。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在小学不再被重视,孩子入小学后,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融入集体,他们以往的感性将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l社会结构的断层。孩子入小学后与幼儿园的友伴分离,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同。期望水平的断层。家长和教师都会对上了学的孩子给予新的期望和压力,为了学业而减少了孩子游戏、看电视的时间等。学习环境的断层。幼儿期的自由、活泼、自发的学习环境转换成为分科学习、有作业、受教师支配的学习环境,孩子容易陷入不注意状态或学习障碍。l以上断层使德国30的小学生有不适应现象,导致学习兴趣低落、恐惧、焦虑以
12、及攻击性强等行为发生。因此,解决好这六个断层的连接问题,是做好幼小衔接的关键.(一)幼小衔接因为成绩而走样,幼儿教育严重小学化。(一)幼小衔接因为成绩而走样,幼儿教育严重小学化。目前,在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和相当一部分公立幼儿园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且呈加速蔓延之势。不少幼儿园将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搬到幼儿园来,往幼儿头上套。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听话,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玩小动作、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这些要求用于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尚且有失偏颇,用于规范幼儿的行为就更显荒唐。要求幼儿尤其是即将升入小学的读
13、大班孩子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不少幼儿园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不是组织幼儿从游戏中学习,而是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做作业。讲课则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游戏。四、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l课讲完后则要求幼儿做作业,一个字母或一个字抄写10遍甚至一页,还有计算、英语、常识等等,作业一大堆,幼儿园里做不完,回到家里还要做。幼儿园以学知识为主,本已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则更是危害不浅。幼儿教育小学化严重危害幼儿身心健康,扼杀幼儿天性,与社会要求背道而弛,不符合新世纪用人的需要,与小学教育相脱节,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l(二)为个人私
14、利,违规学前班严重存在(二)为个人私利,违规学前班严重存在。l社会上存在着租小学校舍办学前班、小学校内改名换姓办学前班、以及幼儿园为了生源为了盈利办学前班,美其名曰的“大大班”。这些都不是个别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不经意间阻碍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顺利开展和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些学前班还上英语课,某种意义上是实行填鸭式教育,这种教育不见得会取得多少效果,一旦实施不当,将会给幼儿心灵造成伤害,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对处于天真活泼时期的幼儿心理与生理都是一种摧残。l(三)师资薄弱,幼儿园与小学缺少联系。(三)师资薄弱,幼儿园与小学缺少联系。大多数幼儿园缺少既熟悉幼儿园教育特点又了解小学教育规律的教师,而小
15、学低年级教师对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知之甚少。l师资薄弱局面的存在割裂了幼儿园与小学的联系。这种联系包括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的联系及幼儿与小学生之间联系。幼儿园与小学没有一起研究衔接工作。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对彼此的教学大纲,教学活动,工作方法等不了解。幼儿也没有去观察小学的环境,不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对小学的学校环境和小学生角色都感到陌生,对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的生活,对幼儿园教师有较深的感情,都有不愿意离开幼儿园的意念,这对幼儿园这个教育阶段向小学教育阶段过渡很不利的,同时也会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l(四)幼小衔接中,小学的协调工作往往被忽视(四)幼小衔接中,小学的协调工作往往被
16、忽视。l现阶段入学儿童个性强、自理能力较弱、情绪不稳定,而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教师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幼儿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另外,学习以口头语言为主改变为以文字或符号写成的教科书。刚由大班升上小学的幼儿心理情绪必定会经历兴奋、紧张、焦虑三个时期,由于小学对于协调工作的忽视,新入学的儿童有着或多或少的学习压力、交往压力,甚至难以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方式,进而出现抗拒心理。l(五)家长教育理念的落后、陈旧影响幼(五)家长教育理念的落后、陈旧影响幼小衔接。小衔接。l许多家长重视儿童知
17、识积累,而不注意儿童兴趣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无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和需要,拔苗助长,压抑儿童个性,影响健康成长。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养态度等多方面的偏差与不当,造成很多家长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重视短期成效而忽视幼儿的终身发展,甚至有的家长出于过急而超前训练,竟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内容提前交给幼儿掌握。l他们认为入学前应该让幼儿学会读和写,学会做数学题。他们关注的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写字、拼音、还是算术,关心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否聪明,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否集中、能不能大胆回答问题,致使幼儿在入学后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入学初感觉学习很轻松,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现象,形成了
18、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增加,“储备知识”用完了,又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这时就出现了适应困难,导致学习“没后劲”等问题。故而,给幼儿园、小学的教学活动造成压力,幼小衔接难以顺利进行。五、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幼儿园篇)l(一)应端正学前教育思想(一)应端正学前教育思想l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目的是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人,它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养成幼儿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品质。幼儿园要切实为培养下一代负责,严格按着幼儿教育的规律组织教学,决不能拔苗助长。l(二)做好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日常联系工作(二)做好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日常联系工作l建立幼儿园
19、教师和小学教师之间的联系。幼儿园教师可以参加小学教师的教学活动,参加研究幼小衔接的研讨会,与一年级教师之间进行教育教学双向交流活动,使双方在交流。互了解、互相配合,互相补充。这是搞好幼小衔接的主要前提。l幼儿园教师只有在了解小学一年级教学情况的基础上,如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形式、方法以及对学生的要求,才能为完成幼小衔接,幼儿园大班进行必要的安排和适应性训练。小学教师也应深入研究幼儿教育的特点、具体内容,然后根据一年级授课大纲要求,适当地对新生进行适应性训练,这样才能在儿童生理和心理上顺利适应幼小之间过渡。l(三)做好幼儿入学前心理准备(三)做好幼儿入学前心理准备l要顺利完成幼小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小 衔接 入学 准备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