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课件.pptx(1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妊娠合并性妊娠合并性传传播疾病播疾病1性性传传播性疾播性疾病病指通过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传染的一组传染病。我国需传报的有8种淋病、艾滋病、梅毒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软下疳、性病性肉芽肿、生殖器疱疹23性性 传传 播播 性性 疾疾 病病 起起 源源4病因病因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原虫和寄生虫等5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流行状况:不知深浅,且勿下水。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源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和间接接触等。6STD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流行范围逐渐扩大化;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患者逐渐增多化;耐药菌株逐渐增多化。7我国的性病情况:严严重重(解放前)(解放前)基本消基
2、本消灭灭(1964年)年)严严重重(近年来)(近年来)8解放前STD 猖獗;解放后改革开放前,基本得到了控 制;但是在改革开放后,再度复燃。STD构成比的变化:淋病、尖锐湿疣和梅毒略有下降;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小幅上涨;艾滋病蔓延9性观念的变化;卖淫嫖娼(尤其是暗娼);吸毒贩毒的危害;人口流动性的增加(尤其是单身外出打工一族);性教育的薄弱;疫情的漏报;性病诊疗市场的混乱。10性行为;间接接触;血液或血液制品途径;母婴垂直传播;医源性途径(手术的误伤、器官移植、人工受精等)其他如虫媒等11危害 1、对个人的危害:2、对家庭的危害:3、对社会的危害:1213处理原则:各种性病应诊断明确,早
3、期、足量、规则治疗。5个C原则 提供咨询/健康教育(counseling/education)促进安全套使用(condoms)提高治疗依从性(compliance)性伴追踪(contact tracing)与社区其它资源相结合(community)行为干预等“知道什么样的人得病,就像知道人得什么样的病一样重 要。”William Osler(18491919)141516淋淋病病CHAPTER 116目前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性传 播疾病。奈瑟淋球菌简称淋球菌,属革 兰氏阴性需氧双球菌。肾形或 卵 圆 形,成 双 排 列,大 小 为 0.60.8m,常存在于多形核 白 细 胞 内。适 宜 生 长
4、温 度 为 3536。对热敏感,在室温 下存活12日,50存活5分钟,100立即死亡。一般消毒剂易 将其杀死。淋病淋病17人是淋球菌的惟一自然宿主,淋球菌对人体柱状上皮和 移行上皮有特殊亲和力。传染源是淋病病人及无症状带菌者。性接触传播是淋病最主要传播途径,成人淋病几乎均由 性接触引起;幼女由于其尿道和生殖道较短,可通过带 菌的衣物、被褥、便桶及浴盆等间接接触引起急性淋病 性外阴肛周炎。患淋病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可通过产道传 染胎儿,引起新生儿淋球菌眼炎等。淋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 年淋病的新发病例在6 000万以上。淋病也是我国最常 见的STD之一。淋病淋病18淋病淋病淋
5、病淋病由革兰染色阴性的淋病奈氏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 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性疾病。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交经粘膜感染。对柱状上皮和移行上皮有亲和力。19潜伏期:210天,平均36天(潜伏期患者具有传染性)淋病淋病201)60感染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2)主要侵犯宫颈和尿道;淋菌性宫颈炎的分泌物初期为粘液性,后为 脓性;淋菌性尿道炎表现为尿道口红肿,有压痛及 脓性分泌物;伴有尿路刺激症状。3)并发症:淋菌性盆腔炎淋病淋病21特殊的感染:淋 菌 性 肛 门 直 肠炎;淋菌性咽炎;淋菌性结膜炎淋病淋病22淋病淋病23淋病淋病诊诊断断 尿道口或宫颈分泌物涂 片,显微镜下见多核白 细胞内有多个革兰阴性
6、 双球菌,可为初步诊断 分泌物的淋菌培养是诊 断淋病的金标准24淋病淋病治治疗疗原则:尽早彻底治疗,用药及时、足量、规则。首选头孢曲松钠1g(或大观霉素2g),1次/日,肌注,同时口服红霉素500mg,4次/日,710日。禁用喹诺酮类药。性伴侣应接受检查及治疗。25临床症状消失尿液澄清,不含淋丝治疗结束后12周内连续2次复检阴 性者可判为治愈。判愈标准淋病淋病26对对妊娠、分娩及胎妊娠、分娩及胎婴婴儿的影响儿的影响 妊娠早期淋菌性宫颈炎可导致感染性流产于人流后感 染;妊娠晚期早产、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综合症、滞 产、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增高 对胎儿的威胁为早产和宫内感染,易发生胎窘、胎儿宫 内发育
7、迟缓、死胎、死产等 新生儿经孕妇产道时,易患新生儿淋菌结膜炎、肺炎,甚至淋菌败血症淋病淋病272 22 28 88 8第 二第 二二二节节节节梅梅梅梅毒毒毒毒第十九第十九章章妊娠合并性妊娠合并性传传播播 疾病疾病28梅梅 毒毒CHAPTER 229解放前在我国广为流传,60年代初基本消失,80年代后又开始流行。约占性病病人总数的3%病原体梅毒螺旋体,又称苍白螺旋体(TP)梅毒梅毒3031传染源是梅毒患者 传播途径性接触:主要传染途径母婴垂直传染其他:少数可通过接吻、哺乳、输血而受传染梅毒梅毒32梅毒螺旋体侵入到出现症状的时间,即潜伏期通 常为3周,大约990天。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分为获得性(
8、后天)梅毒 和胎传(先天)梅毒。根据病程的不同(2年)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梅毒梅毒33一期获得性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和硬化性淋巴结炎;一般无全身症状;梅毒螺旋体直接镜检阳性,梅毒血清实验部分 患者阳性。梅毒梅毒34二期获得性梅毒 常见的皮肤损害有梅毒疹梅毒梅毒35扁平湿疣梅毒梅毒36梅毒性脱发、粘膜损害梅毒梅毒37二期梅毒常合并其他组织或系统损伤。造成眼损害、神经损害、多发性硬化性淋巴 结炎等。梅毒血清实验阳性梅毒梅毒38三期获得性梅毒典型的皮肤粘膜损害是结节性梅毒疹和梅毒性树胶肿。梅毒梅毒39三期梅毒常合并其他组织和器官的损害。杆秤骨、眼、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梅毒。梅毒血清实验阳性。梅毒
9、梅毒40早期先天梅毒1)患儿常早产;发育营养差;消瘦、脱水、皮 肤松弛,貌似老人。哭声低弱嘶哑,躁动不安。2)皮肤粘膜似二期获得性梅毒。3)可有梅毒性鼻炎或骨梅毒。梅毒梅毒41晚期获得性梅毒1)皮肤粘膜损害以树胶肿多见2)标志性的损害:哈钦森齿等梅毒梅毒42潜伏梅毒1)有感染梅毒史2)无症状;3)梅毒血清学阳性;并且脑脊液正常。梅毒梅毒43梅毒梅毒梅毒梅毒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传染源:梅毒患者传播途径:主要为性行为传播,少数通过间接感染或血 液患早期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也可发生生殖 道传播44梅毒梅毒45对对胎儿、胎儿、婴婴幼儿的影幼儿的影响响 患一、二期的孕妇传染性最强,
10、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 感染胎儿,引起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娩出先天梅 毒儿未经治疗的一、二期梅毒,胎儿感染率几乎100早期潜伏梅毒胎儿的感染率80 未经治疗的晚期梅毒,胎儿的感染率30 晚期潜伏梅毒胎儿的感染率10梅毒梅毒46梅毒的胎梅毒的胎盘盘病病理理胎盘大而苍白 光镜下见粗大、苍白的杵状绒毛,间质增生,间质中血 管呈内膜炎及周围炎改变,狭窄的血管周围有大量中性 粒细胞侵润形成“袖套”现象。梅毒梅毒47梅毒梅毒诊诊断断病原体检查:硬下疳部位的分泌物见到螺旋体梅毒血清学检查 常规筛查方法: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不加热血清反 应素玻片试验)若筛查阳性,应做梅毒螺旋体抗原
11、血清试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梅毒螺 旋体血凝试验),测定血清特异性抗体48梅毒梅毒治治疗疗原则: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用药足量,疗程规则。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性伴侣接受检查和治疗。孕妇早期梅毒 首选青霉素:普青80万U,1次/日,肌注1015日;苄星青霉素240万U,两侧臀部 肌注,1次/周3次;红霉素500mg,4次/日,口服15日49梅毒梅毒治治疗疗孕妇晚期梅毒:首选青霉素:普青80万U,1次/日,肌 注20日;苄星青霉素240万,两侧臀部肌注,1次/周3次;红霉素500mg,4次/日,口服30日先天梅毒脑脊液异常者:普青5万U/(kg.d),肌注1015日脑脊液正常者:苄星青霉
12、素肌注1次;红霉素7.7-12.5mg/(kg.d),4次/日30日50治愈治愈标标准准临床治愈损害消退,症状消失血清学治愈抗梅毒治疗2年内 梅毒血清学试验转阴 脑脊液检查阴性梅毒梅毒51梅毒梅毒随随访访随访时间:23年间隔时间:36月随访内容:临床及血清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52根治梅毒非常不容易。因此定期的严格的追踪观察有助于梅毒的控制。梅毒梅毒5354尖尖锐锐湿湿疣疣CHAPTER 354病原体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尖尖锐锐湿疣湿疣55尖尖锐锐湿疣湿疣病因病因病原体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以HPV6、HPV11型为 主HPV主要感染上皮细胞,其复制需分化好的鳞状上皮温暖潮湿的外阴皮肤粘
13、膜交界处有利于其生长繁殖56性接触:主要传染途径,估计与尖锐湿疣患 者有性接触的人,其中2/3可被感染间接接触传染:少数情况可通过接触污染物 品感染母婴传播传播途径尖尖锐锐湿疣湿疣57临临床特床特征征潜伏期3周8月好发部位为外阴、大小阴唇、阴道、尿道口、宫颈、肛 门周围临床症状常不明显,可有瘙痒、烧灼痛见疣状突起,粉 红、暗红或污灰色,表面湿润妊娠后病灶生长迅速,可以阻塞产道;分娩后缩小或自 然消退尖尖锐锐湿疣湿疣58尖尖锐锐湿疣湿疣59对对妊娠和胎儿的影妊娠和胎儿的影响响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绝大多数在分娩时经过产道感染,可引起幼儿喉乳头瘤尖尖锐锐湿疣湿疣60诊诊断依断依据据有婚外性交史、嫖娼史
14、或配偶感染史临床典型症状细胞学检查:光镜下可见到特征性的挖 空细胞阴道镜检查:细胞及血管的特征性变化病理学检查:可见到特征性的挖空细胞,免疫组化检测到HPVAgPCR方法检测到HPVDNA尖尖锐锐湿疣湿疣61醋酸白试验:用35的醋酸溶液涂于可以病 损处,于34分钟后,HPV感染部位变白。尖尖锐锐湿疣湿疣62尖尖锐锐湿疣湿疣处处理理 妊娠36周前,病灶小且少者可局部用药,若病灶大者可 行冷冻、电灼、激光治疗 妊娠近足月者,若病灶局限在外阴,可冷冻手术治疗,仍可经阴道分娩;若病灶广泛存在于外阴、阴道和宫颈 时,应择期剖宫产结束分娩。63治愈治愈标标准准瘤体消失,预后好,治愈率高,但易复发。治愈后反
15、复 复发者应活检排除恶变。尖尖锐锐湿疣湿疣64巨巨细细胞病毒感胞病毒感染染CHAPTER 465巨巨细细胞病毒感染胞病毒感染概述概述由人巨细胞病毒(HCMV)所引起的。对所有人群普遍易感,大多数人感染后不引 起临床症状。在儿科,胎儿、新生儿及免疫 力低下的婴儿易受其侵害。66巨巨细细胞病毒感染胞病毒感染概述概述 病毒可以长期潜伏体内,一旦机体免疫功能 减损,病毒即可被激活致病 肝脏是CMV感染的主要靶器官,除此还可以 侵犯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及致胎 儿畸形,严重者危及患儿生命。67巨巨细细胞病毒感染胞病毒感染病原学病原学属疱疹病毒科,是一种大DNA病毒 直径为 230nm,内核为CMV
16、-DNA(病毒核 心),其外是立体对称20面体,称衣壳,最外是由糖蛋白和类脂组成的囊膜。68巨细胞病毒模型巨巨细细胞病毒感染胞病毒感染病原学病原学69巨巨细细胞病毒感染胞病毒感染病原学病原学 受感染细胞可出现特征性改变:细胞变 圆,膨胀,细胞核亦变大,有包涵体形 成。核内包涵体周围与核膜之间有一轮 “晕”,因而称为“猫头鹰眼细胞”,这种细胞具有形态学诊断意义。70猫猫头鹰头鹰眼眼细细胞胞巨巨细细胞病毒感染胞病毒感染病原学病原学71巨巨细细胞病毒感胞病毒感染染特征性病变为感染细胞增大,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分别出 现嗜酸性和嗜碱性包涵体。巨细胞病毒可因妊娠而被激活。多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巨巨
17、细细胞病毒感染胞病毒感染72巨巨细细胞病毒感染胞病毒感染传染源 感染者是唯一传染源,可长期或间歇地自 鼻咽分泌物、尿、宫颈及阴道分泌物、乳 汁、精液、眼泪及血液等排除病毒。CMV感染可常年发生,无季节性。73传传播途播途径径宫内感染:尤以妊娠最初3个月感染率最高产道感染出生后感染巨巨细细胞病毒感染胞病毒感染74易感人群 机体对巨细胞病毒的易感性取决于年龄、免 疫功能状态、社会经济情况等因素。一般年龄越小,其易感性越高、症状也愈重。病毒往往以潜伏感染的形式持续终生,只有 当宿主免疫状态失去平衡,潜伏的病毒才复 活。巨巨细细胞病毒感染胞病毒感染75对对胎儿及新胎儿及新T Th h儿影儿影响响可发生
18、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 若存活,约有10新生儿出现低体重、黄疸、紫癜、肝 脾肿大、智力障碍、视网膜脉络膜炎、脑内钙化、小头 症等 多数患儿出生后数小时至数周内死亡,幸存者多有智力 低下、听力丧失和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远期 后遗症巨巨细细胞病毒感染胞病毒感染76临临床表床表现现根据感染的时间分1先天性感染2围生期感染3生后感染或获得性感染巨巨细细胞病毒感染胞病毒感染77巨细胞所致面部多发畸 形巨巨细细胞病毒感染胞病毒感染78全身巨细胞包涵体 病巨巨细细胞病毒感染胞病毒感染79临临床表床表现现根据临床征象分为症状性感染:如CMV损害宿主2个或2个以上器 官、系统时,称全身性感染,多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妊娠 合并 传播 疾病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