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05第五章-归因课件.ppt
《社会心理学05第五章-归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05第五章-归因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归因归因一、归因及其理论二、归因风格与归因训练 第一节 归因及其理论归因的概念;归因的理论;归因原则与归因偏差归因理论归因理论:对人们解释自己及他人行为的起因的方式的描述。归因理论是对我们如何从他人的行为中推论原因的研究。一、归因的概念一、归因的概念所谓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动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归因的目的归因的目的在于能预测、评价人们的行为,以便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人们的行为表现,究其原因不外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内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
2、和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欲求、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外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的影响等。二、归因的理论(一)海德的朴素心理学(一)海德的朴素心理学归因理论的开山鼻祖归因理论的开山鼻祖海德的归因理论海德的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最早是由被誉为“归因理论之父”的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的。海德认为,人们都有一种理解、预测和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1 1、归因的提出、归因的提出海德是社会心理学归因理论的奠基人。1944 年他在社会知觉与现象世界的因果关系一文中指出,应重视行为因果关系的研究,后来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又发挥了
3、这一观点,提出归因理论,但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才引起社会心理学界的重视,从而引发出许多关于归因理论的研究。海德在研究社会觉知现象时,发现被试对类似于“某人为什么会表现那样的行为”的问题的回答存在有规则的差异。有的被试倾向于从情境中去解释他人的行为,有的则倾向于从他人自身身上寻求行为的原因。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海德提出了归因理论。2 2、“朴素的心理学朴素的心理学”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有意无意地进行着归因活动。可以说,归因是我们对环境知觉的一部分,只要对环境进行认识,归因就会发生。海德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朴素心理学朴素心理学家。他认为,人们就像是业余的科学家,尝试着拼
4、凑各种信息以了解他人的行为,直到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或理由为止。对于什么会让人们觉得合理,以及人们得出结论的方式,海德非常感兴趣。3 3、最初的归因(内因与外因)、最初的归因(内因与外因)他指出人的行为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需要、情绪、兴趣、态度、信念、努力程度等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他人的期望、奖励、惩罚、指示、命令,天气的好坏、工作的难易程度等等。外部归因是一种情境性的,而内部归因是一种个人的。4 4、归因的原则、归因的原则1)共变:某个事件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存在。我们可
5、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2)排除:内外因的某一方面足以解释事件,我们就不用考虑另外一个因素了。(二)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二)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所谓“相应推断相应推断”是指外显的行为是由行动者内在的人格特质直接引起的,或者说,一个人的行为与其人格特质是一致的。一个人之所以采取某种行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其行为的真正目的,那么,对于其个性的推断就会更有把握。对于行动者的意图了解之后,下一个步骤就是对其个性本质的推断。琼斯和戴维斯琼斯和戴维斯认为,在从行动者意图到行动者个性本质的推断过程中,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第一,社会赞许性第一,社会赞许性。所谓“社会赞许社会赞许”,指
6、某一行为是社会一般人所希望、期待、接受的。人们往往把越出社会期望或社会规范的行为归因于行为者的个性本质,行为的社会赞许性越小,本质归因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第二,非共同性效应第二,非共同性效应。非共同性因素越少,相应推断的可靠性越高。第三,选择自由性第三,选择自由性。如果我们知道某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那么,其行为与其态度是一致的;否则就难于做出相应推断。(三)凯利的三度理论(三)凯利的三度理论凯利(HHKelley,1967)的三度理论是继相应推断理论之后,对海德归因理论的又一次扩充和发展。凯利认为,人们在归因的过程中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1)客观刺激物(存在);(2)
7、行动者(人);(3)所处关系或情境。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所以称为三度理论。三度理论遵循的总原则是协变性原则。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行为的下列三个变量:1区别性区别性,针对客观刺激物,即行动者是否不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2一贯性一贯性,针对情境,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做相同的反应。3一致性一致性,针对人,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根据上述三方面的信息与协变,我们可以对人的行为做出相对正确的归因。三种行为信息的协变与归因 行为信息 归因类型 区别性 一贯性 一致性 低 高 低 人 高 高 高 刺激物 高 高 低
8、 情境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阿瑟麦克阿瑟(LAMcArthur,1972)从凯利的三度理论出发,对预言做了最系统的研究。她给被试一个非常简单的假设事件,并变化给他们区别性、一贯性和一致性的信息资料,然后测定他们的归因。在这个实验中,研究者让被试解释“玛丽昨晚为什么对夜总会小丑的表演笑得那样厉害”。三种主要的预言和结果如下表52所示:凯利对归因理论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一个归因过程的严密的逻辑分析模式,对人们的归因过程作了比较细致、合理的分析和解释。但是但是,三度理论过分强调归因的逻辑性,而使之成为一个理想化的模式,脱离了普通人归因活动的实际。其实,普通人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期望对行为结果经济、迅速地做
9、出归因,而并不象统计学家那样对信息资料进行繁杂的分析。(四)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四)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韦纳韦纳(BWeiner,1971)认为,对于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应包括两个维度。第一,观察者必须决定成败是由于内在的因素还是外在的因素;第二,观察者还必须决定成败是经常发生的(即稳定)还是偶然发生的(即不稳定)。通过这两个维度才能作出总结性的归因。韦纳认为,稳定的内在因素是指个人的能力,稳定的外在因素是指任务的难度,不稳定的内在因素是指个人的努力,不稳定的外在因素是指个人的运气。韦纳于1979年又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的维度,即控制。他认为,努力、注意、他人帮助等因素是受个人意志控制的,是可控因素;而
10、能力、运气、心境等因素是不受人的意志控制的,是不可控因素。一些基本结论一些基本结论 1)归因于内部因素比归因于外部因素产生的情绪体验更加强烈;2)在付出同样的努力时,能力低的应该得到更多的奖励;3)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受到最低评价;研究实证研究实证 陈琦和刘儒德等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对我国的大中小学的调查表明,结果与韦纳的结论近似,但是也有自己的特点:中学生的理想归因模式是有顺序的-努力、方法、能力、教师的讲课水平、家庭环境、任务难度和运气;成绩好的重点班的学生比普通班的学生更多地考虑能力的因素,而后者更多的考虑勤奋;对鄙人的评价注重勤奋因素,对于自己则注重能力的因
11、素;归因中有年龄因素的作用,总体上对努力的重视高于能力,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注重能力。教育意义教育意义 1)根据学生对自己学业成就归因的方式可预测他以后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2)学生的归因不一定正确,但是透露了教师想知道的很多信息,这个时候,教育者更多地扮演引导的角色,使他们能够正确归因,以利于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培养;3)长期的消极的归因倾向影响学生的人格成长;三、归因原则与归因偏差三、归因原则与归因偏差(一)归因原则(一)归因原则人们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主要遵循人们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主要遵循两两个主要的原则个主要的原则:第一,协变性原则第一,协变性原则。海德认为,人们通常认为,任何
12、特定的行为都是由许多原因决定的。但按照协变性原则,应该在许多不同的条件下寻找特殊结果和特殊原因的联系。假如某个特定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假如某个特定原因不出现时,某个特定结果也不出现,我们则可以把某个特定结果归于某个特定原因。第二,打折扣原则第二,打折扣原则凯利认为:“某一特定原因在产生特定结果中的作用,假如有其他似是而非的原因也存在的话,应该打折扣。”(1972年)也就是说,在有一种以上的原因可能起作用的情况下,我们的归因不要做得太自信,不要轻易把结果归因于某个特殊的原因。(二)归因偏差(二)归因偏差归因理论所描述的基本上是一种合理的、有逻辑的过程。它假定人们是用合理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学 05 第五 归因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