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逻辑门电路课件.ppt
《第3章:逻辑门电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逻辑门电路课件.ppt(1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字逻辑电路使用教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伍时和、吴友宇等编写主讲:伍时和1/1/20232数字逻辑电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第3章章 逻辑门电路逻辑门电路3.1 分立元件门电路分立元件门电路3.2 TTL集成逻辑门集成逻辑门3.3 发射极耦合逻辑门(发射极耦合逻辑门(ECL)3.4 MOS逻辑门逻辑门3.5 74系列和系列和4000系列逻辑门电路的使用系列逻辑门电路的使用 1/1/20233数字逻辑电路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逻辑门电路是实现逻辑函数运算的硬件电路结构,并利用电逻辑门电路是实现逻辑函数运算的硬件电路结构,并利用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电平关系确定电路可以实现何种逻辑运算,通常路的输
2、入和输出电平关系确定电路可以实现何种逻辑运算,通常采用正逻辑赋值,将电路的高电平赋值采用正逻辑赋值,将电路的高电平赋值1,低电平赋值,低电平赋值0,并用输,并用输入信号表示逻辑运算的自变量,用电路的输出信号表示逻辑函数入信号表示逻辑运算的自变量,用电路的输出信号表示逻辑函数运算的因变量。运算的因变量。门电路的基本的电路元件是二极管、三极管(单极或双极型)门电路的基本的电路元件是二极管、三极管(单极或双极型)及电阻等。及电阻等。二极管与门、或门电路,三极管非门电路的工作原理。二极管与门、或门电路,三极管非门电路的工作原理。TTL门电路、门电路、CMOS门电路的电路结构和原理,以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门
3、电路的电路结构和原理,以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等。项等。集电极开路门、传输门、三态输出门等。了解电路的输入特性集电极开路门、传输门、三态输出门等。了解电路的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和输出特性。3.1 分立元件门电路分立元件门电路3.1.1 二极管开关特性二极管开关特性 二极管的二极管的V安特性可以用下述指数表达式近似的表示。安特性可以用下述指数表达式近似的表示。ID=IDS(eVd/VT-1)其中其中Vd 为二极管(为二极管(PN结)的外加电压;结)的外加电压;VT=KT/q=1.3810-23/1.60210-19,在,在T=300 时,时,VT=25.8mV=26mV,K波尔兹曼常数波尔兹曼常数=
4、1.3810-23 库库V,q电子电荷量电子电荷量=1.60210-19 库,库,T绝对温度绝对温度=2730C+t0C。1/1/20235数字逻辑电路 由二极管的由二极管的V安特性可以看出,若二极管外加正向电压,且安特性可以看出,若二极管外加正向电压,且超过二极管的正向开启电压超过二极管的正向开启电压Vth,二极管正向导通,流经二极管的,二极管正向导通,流经二极管的电流较大,其正向电压降维持在电流较大,其正向电压降维持在0.50.7V之间,若将二极管作为之间,若将二极管作为一个开关元件,相当于开关闭合。若二极管外加反向电压,且不一个开关元件,相当于开关闭合。若二极管外加反向电压,且不超过超过
5、VBR,或小于,或小于Vth的正向电压,流过二极管的电流很小,外加的正向电压,流过二极管的电流很小,外加电压基本上等于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值,此时相当于开关断开。电压基本上等于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值,此时相当于开关断开。如果将如果将E改为电路的输入信号电压改为电路的输入信号电压Vi,而且为高电平,而且为高电平VH(比(比Vth大几倍以上)和低电平大几倍以上)和低电平VL(小于(小于Vth)的脉冲电压信号,二极)的脉冲电压信号,二极管可以当成理想的开关元件,管可以当成理想的开关元件,Vi为高电平为高电平VH时,二极管导通,时,二极管导通,Vi为低电平为低电平VL时,二极管处于完全截止状态。时,二极管处于
6、完全截止状态。二极管从反向截止到正向导通,或者从正向导通到反向截止,二极管从反向截止到正向导通,或者从正向导通到反向截止,其时间是很短的,若工作电压的频率不高,这种转换过程所需要其时间是很短的,若工作电压的频率不高,这种转换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输入信号的频率很高时,脉冲周的时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输入信号的频率很高时,脉冲周期到达期到达s,ns级,就得考虑其影响了。级,就得考虑其影响了。3.1.1 二极管开关特性二极管开关特性1/1/20236数字逻辑电路2二极管的开关特性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1)二极管的正向导通二极管的正向导通 二极管从反向截止转为正向导通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称
7、为正二极管从反向截止转为正向导通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正向开通时间。这个时间与反向的恢复时间相比较是很小的。在向开通时间。这个时间与反向的恢复时间相比较是很小的。在反向电压的作用下,势垒区变厚,存在一定的电荷积累,这部反向电压的作用下,势垒区变厚,存在一定的电荷积累,这部分积累的电荷为分积累的电荷为PN结两边的掺杂离子的复合电荷,与正向导结两边的掺杂离子的复合电荷,与正向导通的电荷积累相比要小得多。外加反向电压转为正向电压时,通的电荷积累相比要小得多。外加反向电压转为正向电压时,这部分电荷很快被外加的正向电源拉走,使这部分电荷很快被外加的正向电源拉走,使PN结变窄(薄)。结变窄(薄)。正向导通时
8、,正向导通时,PN结的正向电压很小,正向电阻很小,且为多结的正向电压很小,正向电阻很小,且为多数载流子形成电流,故此电流上升很快,所以正向开通时间很数载流子形成电流,故此电流上升很快,所以正向开通时间很短,与反向恢复时间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短,与反向恢复时间相比可以忽略不计。3.1.1 二极管开关特性二极管开关特性1/1/20237数字逻辑电路2)二极管从正向导通到截止有一个反向恢复过程二极管从正向导通到截止有一个反向恢复过程。当输入信号电压为高电平当输入信号电压为高电平VH时,二极管正向导通,时,二极管正向导通,P区接输入信号区接输入信号的高电位端,的高电位端,N区接输入信号的低电位端,形成多
9、数载流子的扩散区接输入信号的低电位端,形成多数载流子的扩散电流。由于电流。由于VHVDON(二极管正向导通电压降二极管正向导通电压降),所以流过二极管,所以流过二极管的正向电流的正向电流IP为:为:。3.1.1 二极管开关特性二极管开关特性1/1/20238数字逻辑电路2)二极管从正向导通到截止有一个反向恢复过程二极管从正向导通到截止有一个反向恢复过程。当输入信号电压为高电平当输入信号电压为高电平VH突变为低电平突变为低电平VL(其值为负(其值为负VH)时,二极管由正向导通突然加上反向电压,理想的情况下时,二极管由正向导通突然加上反向电压,理想的情况下ID0,但,但实际上存在一个恢复过程,开始
10、,反向电流实际上存在一个恢复过程,开始,反向电流IR为:为:式中式中VD为外加电压突变瞬间为外加电压突变瞬间二极管二极管PN结的电压降,约为结的电压降,约为 0.7V。3.1.1 二极管开关特性二极管开关特性1/1/20239数字逻辑电路 维持维持IR=VL/R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ts称为存储时间,然后才逐称为存储时间,然后才逐步下降到步下降到0.1IR。规定此时才进入反向截止状态。反向电流从。规定此时才进入反向截止状态。反向电流从IR=VL/R下降到下降到0.1IR 所用的时间称为反向度越时间所用的时间称为反向度越时间tr。tf=ts+tr称称为反向恢复时间。反向恢复时间一般
11、在几个纳秒以下,长短与二为反向恢复时间。反向恢复时间一般在几个纳秒以下,长短与二极管的扩散电容及电阻极管的扩散电容及电阻R的大小有关。的大小有关。3产生反向恢复过程的产生反向恢复过程的原因原因-电荷存储效应电荷存储效应3.1.1 二极管开关特性二极管开关特性1/1/202310数字逻辑电路3.1 分立元件门电路分立元件门电路 当输入信号电压为高电平当输入信号电压为高电平VH,P区接输入信号的高电位端,区接输入信号的高电位端,N区接输入信号的低电位端,形成多数载流子的扩散电流二极管正区接输入信号的低电位端,形成多数载流子的扩散电流二极管正向导通。扩散到向导通。扩散到P区的自由电子和扩散到区的自由
12、电子和扩散到N区的空穴这些多数载流区的空穴这些多数载流子在这两个区域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形成靠近子在这两个区域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形成靠近PN结附近浓度结附近浓度大,靠外接电极处浓度小的梯度分布。而且势垒区变窄,大,靠外接电极处浓度小的梯度分布。而且势垒区变窄,PN结存结存在一定的载流子存储。这是因为载流子跨越在一定的载流子存储。这是因为载流子跨越PN结到达相应电极时结到达相应电极时需要一定的运动时间。二极管正向导通时,需要一定的运动时间。二极管正向导通时,P区和区和N区的非平衡载区的非平衡载流子的积累现象称为电荷存储效应流子的积累现象称为电荷存储效应。当输入信号电压由高电平当输入信号电压
13、由高电平VH突变为低电平突变为低电平VL,P区接输入信号的低电位端,区接输入信号的低电位端,N区接输入信号的高电位端,在突变的瞬间,正向时扩散到区接输入信号的高电位端,在突变的瞬间,正向时扩散到P区的自由电子和扩区的自由电子和扩散到散到N区的空穴这些多数载流子形成,多数载流子由于电荷存储效应尚有一部分区的空穴这些多数载流子形成,多数载流子由于电荷存储效应尚有一部分未达到外部连接电极。电荷存储效应积累非平衡载流子将形成反向漂移电流,未达到外部连接电极。电荷存储效应积累非平衡载流子将形成反向漂移电流,即即N区积累的空穴向区积累的空穴向P区漂移,区漂移,P区积累的自由电子向区积累的自由电子向N区漂移
14、,在这部分积累的区漂移,在这部分积累的电荷消失之前,电荷消失之前,PN结也来不及变厚;这样结也来不及变厚;这样PN结基本保留正向导通时基本相同数结基本保留正向导通时基本相同数量级的反向电压降,所以二极管维持反向电流量级的反向电压降,所以二极管维持反向电流IR=VL/R,直到,直到PN结两边积累非结两边积累非平衡载流子基本消失,这一过程才开始结束;此后信号源向平衡载流子基本消失,这一过程才开始结束;此后信号源向PN结补充空穴(结补充空穴(N区一侧)和电子(区一侧)和电子(P区一侧),电流也逐步下降,直到最终二极管截止,整个过区一侧),电流也逐步下降,直到最终二极管截止,整个过程结束。程结束。1/
15、1/202311数字逻辑电路3.1.2 双极型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双极型三极管的开关特性1.双极型三极管(双极型三极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的结构)的结构 双极型三极管的基本结构以平面扩散型为主,即在一块单晶双极型三极管的基本结构以平面扩散型为主,即在一块单晶半导体上通过扩散掺杂半导体上通过扩散掺杂外延外延扩散掺杂扩散掺杂外延外延再扩散掺杂再扩散掺杂等工艺先后生产等工艺先后生产3层层NPN型半导体或型半导体或PNP型半导体,每层引出相型半导体,每层引出相应的连接电极,然后封装,就构成一个三极管。三层半导体按应的连接电极,然后封装,就构成一个三极管。三层半
16、导体按N、P、N型先后排布的,称为型先后排布的,称为NPN型三极管;型三极管;三层半导体按三层半导体按P、N、P型先后排布的,称为型先后排布的,称为PNP型三极管。掺杂的浓度和每层的厚薄、型三极管。掺杂的浓度和每层的厚薄、层间的交界面都不相同,这些均由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格控制层间的交界面都不相同,这些均由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格控制。1/1/202312数字逻辑电路2.双极型三极管的伏安特性双极型三极管的伏安特性3.1.2 双极型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双极型三极管的开关特性输入特性:输入特性:是指基是指基极电流和基极、发极电流和基极、发射极之间电压的大射极之间电压的大小关系;小关系;输出特性:输出特性:是指
17、集电极电流和是指集电极电流和集电极、发射极之集电极、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大小关系。间的电压大小关系。输入特性:输入特性:形状与二极管的正向特性基本相同。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外加形状与二极管的正向特性基本相同。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外加电压电压VBE低于其正向开启电压低于其正向开启电压Vth时,基极电流很小,可以认为接近于时,基极电流很小,可以认为接近于0,这种情,这种情况下,三极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而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外加电压高于其正向况下,三极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而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外加电压高于其正向开启电压开启电压Vth时,三极管的基极电流随时,三极管的基极电流随VBE的上升而快速上升。而且基极与发
18、射的上升而快速上升。而且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一般不超过极之间的电压一般不超过0.7V(硅材料管),处于开关工作状态的三极管,这(硅材料管),处于开关工作状态的三极管,这一电压称为导通电压,并用一电压称为导通电压,并用VON表示。若表示。若VBE在在VthVON之间变化,基极电流的之间变化,基极电流的变化量与变化量与VBE的变化量具有接近于线性变化的关系,这一范围内,三极管可以的变化量具有接近于线性变化的关系,这一范围内,三极管可以工作于放大状态或饱和状态。工作于放大状态或饱和状态。1/1/202313数字逻辑电路2.双极型三极管的伏安特性双极型三极管的伏安特性输出特性输出特性3.1.2 双极
19、型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双极型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图中直流负载线是指在直流电源电压的作用下,图中直流负载线是指在直流电源电压的作用下,IC与与VCE之间之间的变化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输出特性可以分成的变化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输出特性可以分成3个工作区。个工作区。1/1/202314数字逻辑电路3.1.2 双极型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双极型三极管的开关特性2.双极型三极管的伏安特性双极型三极管的伏安特性输出特性输出特性(1)截止工作区:)截止工作区:IB为为0以下的工作区,这一区域,以下的工作区,这一区域,IC很很小,且等于小,且等于ICEO,大小在,大小在1A以下,以下,VCE接近于电源电压接近于电源电
20、压VCC。根。根据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此时据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此时VBE应低于其正向开启电压应低于其正向开启电压Vth,即就,即就是双极型三极管的发射结外加反向电压(称为反偏)或外加正向是双极型三极管的发射结外加反向电压(称为反偏)或外加正向电压但小于电压但小于Vth的状态。而此时由于的状态。而此时由于VCE接近于电源电压接近于电源电压VCC,集,集电极电位高于基极电位(电极电位高于基极电位(NPN型管),所以型管),所以“集电结集电结”外加反外加反向电压(称为反偏)状态。向电压(称为反偏)状态。(2)放大工作区:)放大工作区:IC随随IB正比增加的工作区域。在这一正比增加的工作区域。在这一工作
21、区,工作区,VBE在大于在大于Vth和接近和接近VON之间变化,之间变化,ICIB,VCE对对IC影影响很小。三极管的发射结外加电压处于正向(正偏)状态。而此响很小。三极管的发射结外加电压处于正向(正偏)状态。而此时由于时由于VCE小于电源电压小于电源电压VCC,但集电极电位还是高于基极电位,但集电极电位还是高于基极电位(NPN型管),所以型管),所以“集电结集电结”外加反向电压(反偏)状态。外加反向电压(反偏)状态。1/1/202315数字逻辑电路3.1.2 双极型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双极型三极管的开关特性2.双极型三极管的伏安特性双极型三极管的伏安特性输出特性输出特性(3)饱和工作区:)饱和工
22、作区:IC不随不随IB正比增加的工作区域。在这正比增加的工作区域。在这一工作区,一工作区,VBE在大于或等于在大于或等于VON之间的范围变化,之间的范围变化,ICIB,而,而是等于集电极的饱和电流是等于集电极的饱和电流ICS,ICS(VCCVCES)/RC,VCE较小,较小,并称其为饱和电压降并称其为饱和电压降VCES,且对,且对IC影响较大。此时,三极管的发影响较大。此时,三极管的发射结外加电压处于正向(正偏)状态射结外加电压处于正向(正偏)状态VBE=0.7V。而此时由于。而此时由于VCE很小,在很小,在0.3V以下(硅管),使集电极电位还是低于基极电位以下(硅管),使集电极电位还是低于基
23、极电位(NPN型管),所以型管),所以“集电结集电结”外加正向电压(正偏)状态。外加正向电压(正偏)状态。处于开关工作状态的双极型三极管,稳定时,将工作于截止处于开关工作状态的双极型三极管,稳定时,将工作于截止状态,或者饱和状态;只是在从饱和状态突变到截止状态的过程状态,或者饱和状态;只是在从饱和状态突变到截止状态的过程中,或从截止状态突变到饱和状态的过程中,中间一定会经历一中,或从截止状态突变到饱和状态的过程中,中间一定会经历一段放大工作状态变化过程段放大工作状态变化过程。1/1/202316数字逻辑电路3.1.2 双极型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双极型三极管的开关特性2.双极型三极管的伏安特性双极型
24、三极管的伏安特性输出特性输出特性双极型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及其特点。双极型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及其特点。1/1/202317数字逻辑电路3.1.2 双极型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双极型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必定使必定使VBEVT时,形成感应导电沟道时,形成感应导电沟道,iD0P P型衬底引线型衬底引线V VGSGS 漏极、源极之间加一正向漏极、源极之间加一正向电压电压VGS(注意衬底与源极也(注意衬底与源极也短接在一起)且短接在一起)且VGS0时,时,漏极、源极之间的通道将形漏极、源极之间的通道将形成感应导电沟道,即连接漏成感应导电沟道,即连接漏极、源极之间的极、源极之间的P型衬底区产型衬底区产生感应导电粒
25、子生感应导电粒子自由电自由电子,这样,漏极、源极与子,这样,漏极、源极与P型型衬底区之间的连接形成由自衬底区之间的连接形成由自由电子构成的导电通道连接,由电子构成的导电通道连接,VDS为正,且不断增加变化时,为正,且不断增加变化时,源极与源极与P型衬底区之间的形成型衬底区之间的形成的的PN结,处于正向偏置状态;结,处于正向偏置状态;(2)VGSVT 的工作状态的工作状态1.MOS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漏极与漏极与P型衬底区之间的形成的型衬底区之间的形成的PN结,处于反向偏置状态,这样将把结,处于反向偏置状态,这样将把导电沟道的自由电子拉入漏极区而导电沟道的自由电子拉入漏极区而形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逻辑 门电路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