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第2课城市化过程与特点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





《201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第2课城市化过程与特点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第2课城市化过程与特点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第第2课课 城市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必修必修考点1城市化及动力机制城市化及动力机制 1标志:城市化的标志有三个,如下图归纳:特别注意: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城市市人人口口占占总总人人口口的的百百分分比比。而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则反映城市的发展是否合理2意义项目意义人口转化 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产业结构 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工业 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科技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
2、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文化、思想、观念 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3城市化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动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如下图所示:【真题1】(2011浙江)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1)(2)题。国家甲乙丙丁城市化水平(%)90836632(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3、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CD【思维过程】该组试题难度系数高达0.13,导致其难度系数过高的原因有二:一是试题使用的城市化水平数据与教材城市化水平数据来源不同,导致两者在日本城市化水平高低上存在差异;二是考生缺乏相应的解题技巧。第一个原因是广大师生不能改变的,因为高考命题的素材不局限于教材。但第二个原因则可通过相应训练,培养正确的解题技巧来解决。绝大多数考生解答第(1)题时,依据教材数据选择了D选项,从而直接认定乙国为日本,进而第(2)题错选B选项。如果这时能认真
4、看第(2)题的选项,就会发现选项“A.人口出生率低”亦符合日本实情,导致第(2)题有两个正确选项,不符合单项选择题的要求;故第(1)题可排除D选项。英国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且其为老牌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低;如果英国为乙国,则第(2)题亦有两个选项吻合实际情况,不符合单项选择题的要求,故第(1)题可排除A、B选项。通过以上分析,第(1)题只有C选项正确,即乙国为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为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其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第(2)题D选项正确。利用题组思维解答递进选择题组高考地理选择题几乎都是以题组的形式呈现,即利用一个试题情境设置相关的23个选择题。递进选择题组是指试题间存在逻辑联
5、系,即前一个选择题的正确解答构成后一个选择题的解题条件,如【真题1】中的选择题组。对于递进选择题组,应利用题组思维进行解答。具体有顺序、逆序两种方式: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1顺序解题:即按题号顺序解题,采用该方式时一定要回头验证,如【真题1】中的【思维过程】分析。2逆序:即同一题组中,按试题序号由大到小解题。这种方式往往能够另辟蹊径,轻松解题。如2011年安徽卷31、32题(见必修第一章第3课真题1)。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 1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考点2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较低较慢城市扩张 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发展有压力;工业生
6、产和城市拓展对当地生态造成破坏 (续表)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中期阶段30%以上加速发展 城市用地规模大幅拓展,出现城市群 市区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后期阶段70%以上趋缓甚至停滞 出现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现象 城乡一体化明显,大城市人口减少,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 目前发达国家大多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则大部分处于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而不同阶段出现的城市化问题表明: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和城市化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2世界城市化的一般特征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达国家大都进入了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大多在75%以上。郊区
7、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现象以及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1)郊区城市化 (2)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是郊区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败,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接近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的。(接上)乡村、小城镇的交通、水电、信息等设施不断完善,再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居城市中心,不愿再忍受混浊空气、噪音的大城市居民到乡村和城镇居住或定居,从而导致逆城市化现象。如下图所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1)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很不平衡。城市化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大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城市化 过程 特点 ppt 课件 新人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