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心得分享:读论语一百遍的心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读经心得分享:读论语一百遍的心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经心得分享:读论语一百遍的心得.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论语一百遍的心得邓晓蔓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叔叔阿姨、爸爸妈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叫邓晓蔓。我今天向大家分享我读论语一百遍以后的心得,我给取了一个题目是好学让孔子成为了圣人。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当我读完论语一百遍以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好学才使孔子成为了伟大的圣人,可见好学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记得我们刚刚来到学堂不久,曾老师就告诉了我们“仁智学堂”这个名字的来历。在座的各位叔叔、阿姨,您们想不想知道,“仁智学堂”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吗?曾老师告诉我们说:“仁智之名来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原文: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
2、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通俗讲:仁智学堂又可名圣人学堂或圣贤学堂。“仁智”二字不仅包含了创办学堂的初衷和希望,而且也是对学堂老师和学生的鞭策和鼓励,更是对教学目标、教学规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概括和表达。所以在仁智学堂为人师者,首先一定要志于学且志于教,知行合一,教学相长,逐渐达到学不厌教不倦的境地。然后让学生也逐渐明白来仁智学堂的目的是:读圣贤书,读圣贤书的目的是:立君子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君子品的目的是:做有德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以此来达到渡人渡己的初衷。为人子弟者,首先要明确目标(通过
3、读经)、坚定信念(人人皆可为尧舜)、其次要加强学习(时间不等人)、每日反省(事事必反省)、然后要断恶修善(断恶比修善更重要)、知行合一(学一做一)、最后才能够破迷开悟(看破放下)、转凡为圣(仁智)。以此达到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的理想。”这半年来我受益良多:内心感到很欢喜,每读一遍论语,就觉得自己迈出的每一步都很踏实;感觉自己是在与古圣先贤进行一次次的对话,感受到自己的心灵得到一次次的洗涤,感觉到自己的灵魂得到一次次的净化,乃至有一种感觉,自己的身心也慢慢开始获得解脱。与其说是“仁智”二字给予了我们光明和指明了方向,不如说是大智法师的慈悲与智慧给予了我们新生和力量,在此,恭敬感恩上大下智法师为
4、我们创造了“仁智”这个学习的平台。说到学习,论语里面的孔子又是如何学习的呢?通过读经,我找到了答案首先要志于学,且要学不厌烦。那么学习的内容是什么?该怎么学?怎样才算学好呢?通过读经,我知道我们学习的内容实在是太广泛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安邦定国之术,经商理财之道,养家糊口之技等等。现在的人讲好学,一般就是指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文化知识。那么在论语里,好学指的是什么呢?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5、可见儒家的学习内容是人格修养,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是伦常大道。这是有儒家的学习目的所决定的:“读书志在圣贤。”而当今社会,很多人“读书志在赚钱。”其学习的内容自然也就是赚钱的本领和手段,从而导致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因不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明白做人的真义,而容易陷入迷茫困惑,甚至痛苦不堪的境地。儒家学习的内容具体又有哪些呢?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内圣和外王。内圣是个人道德学问的修养,是自利。外王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利他。内圣又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呢?学而第一篇第六章,孔子告诉我们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是说我们个人的道德修
6、养首先要孝悌,因为孝悌是做人为仁的根,本立才能道生。这里的“孝悌”其实包含了八德的内容: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科目。其次讲做事要严谨,谨慎,说话要讲信用,要平等普遍地爱一切众生,要多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还有余力,则可以学习各种经史典籍及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外王则包括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敦伦睦族。治国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平天下则:“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进而达到大同世界。即这个学期我们教的礼运大同篇的那
7、首歌那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些学习的内容可谓是: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是值得我们去努力勤奋学习、钻研的。那我们应该怎么来学习呢?又怎么才算好学并能学好呢?首先要亲仁,即亲近善知识,找好老师,包括师长,也包括不会说话的老师书本。因为大部分人不是生而知之者,要想闻道,获取真知,就必须求学。我认为孔子是生而知之者,但是他自称是学而知之者,并且很勤奋好学。夫子曾向老子请教学礼、向师襄(xiang)学乐,向苌弘学天象而数之学,并且入太庙,每事问。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8、不善者而改之。”夫子对书是爱不释手的,读易经曾韦编三绝。年纪大; 还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的这种求师求知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我的影响极大。其次要立志。为什么是先亲仁,然后才立志呢?这个我个人的经验,一般人都是先立志,然后再去亲近善知识,这是会走弯路的,只有先亲近善知识才能立好志,我个人的心得是:以前立过不少志,有句古话说:“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我就是属那种常立志的人,可每一次的立志都不如法,很容易就被迷惑,很容易就被更改,很容易就坚持不下去。而自从亲近善知识后,来到万福寺,来到大智法师身边,来到仁智学堂,我的志向就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越来越充满力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读经 心得 分享 论语 一百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