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2019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pdf
《.“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2019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2019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附件 2“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重点专项2019 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 (国发201464 号)要求,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及地方,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结合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标和任务,紧紧围绕国家场地土壤污染防治的重大科技需求,重点支持场地土壤污染形成机制、监测预警、风险管控、治理修复、安全利用等技术、材料和装备创新研发与典型示范,形成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系统解决技术方案与产
2、业化模式,在典型区域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本专项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 项目执行期34 年。 2019年拟安排 8 个研究方向,国拨经费总概算约 2 亿元。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对典型应用示范类项目,要充分发挥地方和市场作用,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并明确相关配套资金,用于典型应用示范类项目的中央财政资金不得超过该专项中央财政资金总额的 30%;用于典型市场导向且明确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自筹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的比例至少要达到 1:1。同一指南方向 2 下,原则上只支持 1 项,仅在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时,可同时支持 2 项,并建立动态调整
3、机制,结合过程管理开展中期评估,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除指南中有特殊说明外, 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 5 个, 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10 家。本专项 2019 年定向项目申报指南如下。1. 场地土壤污染调查监测与风险监管技术与设备场地土壤污染调查监测与风险监管技术与设备1.1 场地土壤污染物毒性数据库与健康风险监管技术研究内容:结合场地土壤暴露途径,研究场地土壤特征污染物清单编制技术;基于模式生物暴露研究,解析场地土壤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毒性效应;确定不同暴露途径有毒有害污染物毒性参数;构建适合我国污染场地土壤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毒理数据库;研究基
4、于我国毒理数据库的场地土壤健康风险筛选技术及地图表征方法,构建适合我国场地土壤健康风险分级分区的精细化管理技术。考核指标: 提出涵盖我国重点行业场地土壤特征污染物清单 1份;建立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不少于 500 种高风险污染物的毒理数据库,包括场地土壤暴露途径与参数、毒理效应参数等基础信息,并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确定我国场地土壤中不少于20 种有毒有害污染物不同暴露途径的毒性参数、毒理效应与毒性效应;绘制具有分级、 分区功能的我国重点行业场地土壤健康风险地图1套;选择不少于 3 个重点行业污染场地开展示范应用验证;制订 3 相关技术标准或规范不少于 2 项(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或征求意
5、见稿)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不少于10 件。有关说明:由生态环境部组织申报。2. 场地土壤污染治理与再开发利用技术综合集成示范场地土壤污染治理与再开发利用技术综合集成示范2.1 西南有色金属选冶渣场影响区污染修复技术与工程示范研究内容:研究西南典型有色金属选冶渣场及其影响区土壤水体中重金属迁移与扩散通量;研发渣场影响区重金属污染应急保障技术;研究选冶渣场重金属污染源头管控、植物萃取、原位阻隔与稳定化的成套工程技术;依据场地不同用途分级分区,建立有色金属选冶渣场及其影响区综合防治技术体系;集成渣场影响区污染源头管控原位阻断原位净化区域管控技术体系,并进行规模化工程示范。考核指标:构建西
6、南有色金属选冶渣场影响区污染物传输扩散模型 1 套,预测误差低于 30%;研发有色金属选冶渣场地重金属钝化与污染阻断材料不少于 5 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降低85%以上,生产成本降低 30%以上;研发出控源植物萃取阻隔/稳定等工程治理技术不少于 2 套;选择 2 个面积不低于 500 公顷的影响区开展工程示范,重金属输出通量减少 70%以上,场地修复后土壤安全利用率达到 90%以上;形成适用于西南矿区选冶渣场地影响区重金属污染防治集成技术方案和推广模式;编制技术标准或规范不少于2项 (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或征求意见稿)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 15 件。 4 有关说明:由云南省、贵州省、四
7、川省科技厅组织国内在该领域的优势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申报,充分结合当地党委政府环境污染攻坚战有关部署,承诺配套经费和相关保障措施,出具书面支持文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相关配套条件和措施、政策的组织协调,努力把该示范项目打造为解决国内同类问题的样板。2.2 中南有色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协同修复技术与工程示范研究内容:研究中南有色金属冶炼代表性场地土壤地下水中重金属的赋存与分配规律;研制冶炼场地重金属吸附与钝化材料,研发活性隔离屏障阻控和生态重构技术;研选冶炼场地钻注修复一体化装备;开发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的防渗、阻断、截获协同修复技术,并进行规模化工程示范;形成中南有色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协同
8、修复技术方案与模式。考核指标:研制出中南地区不同类型有色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吸附与钝化修复材料不少于 4 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降低 85%以上;研选出重金属扩散阻控和生态重构技术 1 套,形成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渗、阻断、截获协同修复技术体系,重金属扩散通量降低 85%以上;选择不少于 3 类冶炼场地开展工程示范,工程总规模不低于20 公顷,场地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率 80%以上,地下水达到安全利用水平;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有色金属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协同修复技术方案 1 套,编制相关技术规范不少于 3 项(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或征求意见 5 稿)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15 件。有关
9、说明:由湖南省、河南省科技厅组织国内在该领域的优势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申报,充分结合当地党委政府环境污染攻坚战有关部署,承诺配套经费和相关保障措施,出具书面支持文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相关配套条件和措施、政策的组织协调,努力把该示范项目打造为解决国内同类问题的样板。2.3 华东废旧电器拆解场地污染区修复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研究内容:针对华东典型废旧电器拆解场地污染特征和土壤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典型场地及其污染区土壤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迁移过程及通量;研发筛选拆解场地及污染区源头阻控、原位稳定与分离、微生物降解、植物萃取和生态重建的组合式修复工程技术;集成拆解场地及其污染区污染物原位阻断截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场地 土壤污染 成因 治理 技术 重点 专项 2019 年度 定向 项目 申报 指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