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doc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清镇市王庄小学教师反思记录表(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年级四(1)班科目数 学教师郭开新反思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己计算、交流,获得一般算法。因为学生在前三年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具有乘法笔算的经验,可以自己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因此,P例题只是列出竖式,接着启发学生自己完成计算,并通过小组交流,获得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一般方法。教学时我主要让学生尝试计算,帮助总结出笔算方法,即先从个位起依次用各数位上的数乘另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哪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清镇市
2、王庄小学教师反思记录表(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年级四(1)班科目数 学教师郭开新反思课题乘数末尾有0 的乘法学生在掌握笔算一般方法之后,P安排了乘数末尾有的乘法笔算。例题教学一个乘数的末尾有的乘法笔算。在列出算式后,我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的认识自己列竖式计算,再和同学交流,获得比较简便的笔算方法,即先把前的数对齐相乘,然后在得数的末尾添一个0;试一试安排了两个乘数末尾都有的乘法笔算。因为积后面要添两个,教材先列出竖式并用虚线表示,让学生根据已经乘出的数,讨论积的末尾要添上几个,明白可以先算前面数的乘积,再看两个乘法的末尾一共有几个,就在乘出的积后面添几个。这里要注意让学生明白,虚线前乘积
3、末尾的一个是计算出来的,所以连添上的两个,应该个,以免学生产生误解。清镇市王庄小学教师反思记录表(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年级四(1)班科目数 学教师郭开新反思课题认识容量和升(一)认识升和毫升,我首先让学生了解容量,但对于学生来说,容量这个词既可能有过接触,又是难以建立的一个概念。10例题安排了三个小题,让学生联系实际情景,在具体的比较中体验、感受容量的含义。我先通过比较两个茶杯哪个盛水多一些,向学生说明盛水多的容量比较大,体会杯子能盛水的多少就是它的容量大小。其次,再让学生通过操作比较出容量的大小,进一步体会容量的含义。最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操作,体会容器的容量大小,了解容量可以用数量
4、来表达它的多少,感受计量容量也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清镇市王庄小学教师反思记录表(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年级四(1)班科目数 学教师郭开新反思课题认识容量和升(二)我结合实例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感受、了解“升”的实际意义。书中P11例题着重教学生认识容量单位升。首先结合了常见的容器,让学生体会升是容量的单位,提出升有多少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升”具体容量的大小。然后用量杯进行实验,认识棱长分米的容器的容量就是升,建立升的概念,了解升的实际意义。同时联系常见的容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升具体是多少,强化升的认识。清镇市王庄小学教师反思记录表(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年级四(1)班科目数
5、学教师郭开新反思课题认识容量单位毫升教材P15例题则是让学生认识容量单位毫升。我同样先让学生观察常见容器,体会毫升也是容量的单位。接着我让学生观察量筒里毫升的水,具体感知毫升的量,认识计量单位毫升是很小的容量单位。最后我进一步实验,通过数出毫升大约有这样的几小滴,让学生具体感受毫升的量,了解毫升的实际意义。清镇市王庄小学教师反思记录表(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年级四(1)班科目数 学教师郭开新反思课题练习二 教学容量和容量单位,帮助了学生形成初步的容量多少的空间知觉,是其重要目标之一。教材在教学容量单位升时,重视通过观察、估计升的容量,促使学生达成这方面的目标。例如P12第4题,让学生
6、观察日常生活里常见的容器,估计容量比1升大还是小,进一步体会1升的空间大小;P13例题中(2),要求学生先观察一碗水的多少,再量一量大约有多少,对升有大体的感受,并进一步用一些容器进行估计和测量,都有利于形成升的空间知觉。除了加强升的空间知觉外,还多次通过观察进行估计、比较,帮助学生把容量进行量化,形成空间大小的空间知觉。如P14第12题,先用容器盛升水看看有多少,以此分别估计出这些常见容器的大小,用量化的方法感受空间大小;再以此为基础让学生估计、比较,感受容器的容量多少,促进空间知觉的形成。清镇市王庄小学教师反思记录表(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年级四(1)班科目数 学教师郭开新反思课
7、题三角形的认识 本节课安排安排了P22例题认识三角形时,先观察现实情景中的三角形,并联系生活里的三角形进行交流,感知三角形;接着让学生想办法做一个三角形,在小组里交流,进一步强化表象;在此基础上抽象出三角形的图形让学生认识,并观察三角形图形的特征。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充分感知,促进形成表象,在图形出示以后要通过观察,明确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这是我以后的教学中特别要注意的,一定不能流于形式,要给学生牢固基础知识,这样便于后面的教学。清镇市王庄小学教师反思记录表(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年级四(1)班科目数 学教师郭开新反思课题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三角形里的重要概念,为了
8、让学生自己感受底和高,教材P24例题用人字梁为素材,利用学生在生活中对人字梁“高度”的认识进行测量,感受三角形人字梁的高,以此为基础引入三角形高的概念,这就有利于学生认同由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的长度是三角形的高,并说明这条对边就是三角形的底。“试一试”中安排了三个高、底的位置有变化的三角形,我要求学生测量三角形的高和底的长度,使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体会高的概念,认识只要是从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感受了底和高的相应关系,进一步理解了三角形底和高的意义。清镇市王庄小学教师反思记录表(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年级四(1)班科目数 学教师郭开新反思课题三角形的分类教材P26
9、例题首先出示几个三角形,我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特点,列成表格。在学生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表内三角形内角大小的情况,讨论可以怎样分类,探索和交流分类结果,获得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认识,掌握不同三角形的特点。认识了三角形的分类,学生通过具体的观察、判断和操作、画图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对不同三角形的认识。教材在这方面有比较多的安排。例如P27的“想想做做”第37题,分别让学生判断各是什么三角形,巩固对各类三角形的认识;围出、折出、剪出和画出指定的三角形,使各类三角形的表象再现。特别是第题是一道开放题,我让学生通过画一画、说一说,互相交流,加深对各类三角形的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四年级 下册 数学 教学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