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课件.ppt
《第4章-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湖北工业大学化环境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化环境学院第4章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界面12第第4 4章章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界面4.1界面的基本概念界面的基本概念 4.2界面的形成与作用机理界面的形成与作用机理4.3界面的破坏机理界面的破坏机理 4.4纤维的表面处理纤维的表面处理 4.5复合材料界面的研究复合材料界面的研究23复合材料是由两种以上异质、异形、复合材料是由两种以上异质、异形、异性的材料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异性的材料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不同相之间必然存在界面,使基体不同相之间必然存在界面,使基体和增强体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和增强体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界面是复合材料的重要
2、组成部分。界面是复合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4.1界面的基本概念界面的基本概念34影响复合材料的因素:影响复合材料的因素:影响复合材料的因素:影响复合材料的因素:增强材料的性能增强材料的性能基体的性能基体的性能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成型技术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成型技术复合材料中增强体与基体界面的性能复合材料中增强体与基体界面的性能界面的好环将直接影响到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界面的好环将直接影响到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45界面的定义:界面的定义:界面的定义:界面的定义:是指基体与增强相之间化学成分有显著变化的、构成彼是指基体与增强相之间化学成分有显著变化的、构成彼此结合的、能起载荷传递作用的微小区域。此结合的、能
3、起载荷传递作用的微小区域。复合材料的界面是一个多复合材料的界面是一个多层结构的过渡区域,约几层结构的过渡区域,约几个纳米到几个微米。个纳米到几个微米。1、外力场、外力场2、基体、基体3、基体表面区、基体表面区4、相互渗透、相互渗透区区5、增强剂表面区、增强剂表面区6、增强剂、增强剂56非单分子层,其组成、结构形态、形貌十分复杂非单分子层,其组成、结构形态、形貌十分复杂 界界面区至少包括:基体表面层、增强体表面层、基体面区至少包括:基体表面层、增强体表面层、基体/增强体增强体界面层三个部分界面层三个部分具具有有一一定定厚厚度度的的界界面面相相(层层),其其组组成成、结结构构、性性能能随随厚度方向
4、变化而变化,具有厚度方向变化而变化,具有“梯度梯度”材料性能特征材料性能特征界界面面的的比比表表面面积积或或界界面面相相的的体体积积分分数数很很大大(尤尤其其是是纳纳米米复合材料)界面效应显著:复合材料复合效应产生的根源复合材料)界面效应显著:复合材料复合效应产生的根源界界面面缺缺陷陷形形式式多多样样(包包括括残残余余应应力力),对对复复合合材材料料性性能能影响影响十分敏感十分敏感界面特点界面特点:67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并不是由各单一组分性能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并不是由各单一组分性能的简单加合,而是一种线性关系;的简单加合,而是一种线性关系;各组分既独立又相互依存,这种是由复合材料各组分既独立又
5、相互依存,这种是由复合材料的界面决定的。的界面决定的。界面起着什么样的效应?界面起着什么样的效应?界面起着什么样的效应?界面起着什么样的效应?78界面效应界面效应界面效应界面效应 界面是复合材料的特征,可将界面的机能归纳界面是复合材料的特征,可将界面的机能归纳 为以下几种效应:为以下几种效应:(1)传递效应:)传递效应:界面可将复合材料体系中基体承受的外力传递给增界面可将复合材料体系中基体承受的外力传递给增强相,起到基体和增强相之间的桥梁作用。强相,起到基体和增强相之间的桥梁作用。(2)阻断效应:)阻断效应:基体和增强相之间结合力适当的界面有阻止裂纹基体和增强相之间结合力适当的界面有阻止裂纹扩
6、展、减缓应力集中的作用。扩展、减缓应力集中的作用。89(3)不连续效应:)不连续效应:在界面上产生物理性能的不连续性和界面摩擦出在界面上产生物理性能的不连续性和界面摩擦出现的现象,如抗电性、电感应性、磁性、耐热性和现的现象,如抗电性、电感应性、磁性、耐热性和磁场尺寸稳定性等。磁场尺寸稳定性等。(4)散射和吸收效应:)散射和吸收效应:光波、声波、热弹性波、冲击波等在界面产生散射光波、声波、热弹性波、冲击波等在界面产生散射和吸收,如透光性、隔热性、隔音性、耐机械冲击性和吸收,如透光性、隔热性、隔音性、耐机械冲击性等。等。910(5)诱导效应:)诱导效应:一种物质(通常是增强剂)的表面结构使另一种一
7、种物质(通常是增强剂)的表面结构使另一种(通常是聚合物基体)与之接触的物质的结构由于诱导(通常是聚合物基体)与之接触的物质的结构由于诱导作用而发生改变,由此产生一些现象,如高弹性、低膨作用而发生改变,由此产生一些现象,如高弹性、低膨胀性、耐热性和冲击性等。胀性、耐热性和冲击性等。界面效应是任何一种单一材料所没有的特性,界面研究界面效应是任何一种单一材料所没有的特性,界面研究界面效应是任何一种单一材料所没有的特性,界面研究界面效应是任何一种单一材料所没有的特性,界面研究将对复合材料性能的提高、材料设计、加工工艺的实事、将对复合材料性能的提高、材料设计、加工工艺的实事、将对复合材料性能的提高、材料
8、设计、加工工艺的实事、将对复合材料性能的提高、材料设计、加工工艺的实事、新型复合材料的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新型复合材料的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新型复合材料的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新型复合材料的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10114.2.1界面的形成界面的形成复合材料界面的形成可分两个阶段:复合材料界面的形成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基体与增强纤维的接触与浸润过程基体与增强纤维的接触与浸润过程第二阶段:第二阶段:聚合物的固化过程聚合物的固化过程p增强纤维对基体分子中不同基团或各组分的增强纤维对基体分子中不同基团或各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吸附能力不同;p只是吸附能降低其表面能的物质,并优先吸只是吸附能降
9、低其表面能的物质,并优先吸附能较多降低其表面能的物质。附能较多降低其表面能的物质。聚合物通过物理或化学变化而形成固定的界面层。聚合物通过物理或化学变化而形成固定的界面层。4.2界面的形成与作用机理界面的形成与作用机理1112界面的结合状态和强度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对界面的结合状态和强度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对于每一种复合材料都要求有合适的界面结合强度。于每一种复合材料都要求有合适的界面结合强度。界面结合较差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较差的复合材料:大多呈剪切破坏,且在材料的断面可观察到脱粘、大多呈剪切破坏,且在材料的断面可观察到脱粘、纤维拔出、纤维应力松弛等现象。纤维拔出、纤维应力松弛等
10、现象。1213界面结合最佳态是:界面结合最佳态是:当受力发生开裂时,裂纹能转化为区域化而不进一当受力发生开裂时,裂纹能转化为区域化而不进一步界面脱粘;即这时的复合材料具有最大断裂能和一步界面脱粘;即这时的复合材料具有最大断裂能和一定的韧性。定的韧性。界面结合过强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过强的复合材料:则呈脆性断裂,也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则呈脆性断裂,也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要使材料在界面上形成能量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要使材料在界面上形成能量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要使材料在界面上形成能量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要使材料在界面上形成能量的最低结合,存在液体对固体的的最低结合,存在液体对固
11、体的的最低结合,存在液体对固体的的最低结合,存在液体对固体的良好浸润良好浸润良好浸润良好浸润。形成良好界面的形成良好界面的前提条件。前提条件。1314浸润:浸润:浸润:浸润:是把液滴放到固体表面,液滴会立即铺展开来,遮盖是把液滴放到固体表面,液滴会立即铺展开来,遮盖是把液滴放到固体表面,液滴会立即铺展开来,遮盖是把液滴放到固体表面,液滴会立即铺展开来,遮盖固体表面,这一现象称为浸润。固体表面,这一现象称为浸润。固体表面,这一现象称为浸润。固体表面,这一现象称为浸润。Water droplet on a lotus leaf1415液体对固体的浸润能力可用浸润角液体对固体的浸润能力可用浸润角表示
12、:表示:90时,浸润;时,浸润;=0,完全浸润;,完全浸润;90时,不浸润;时,不浸润;=180 完全不浸润完全不浸润1516液体浸润角的大小取决于:固体表面张力液体浸润角的大小取决于:固体表面张力SV、液体、液体表面张力表面张力LV和固液界面张力和固液界面张力SL粘合功粘合功WA最大时:最大时:cos=1,即,即=0,液体完全平铺在固体表面。液体完全平铺在固体表面。SVSLLV1617复合材料良好界面的形成其前提条件是先形成良好的浸润。复合材料良好界面的形成其前提条件是先形成良好的浸润。良好的浸润取决于体系(固体、液体、界面)的表面张力。良好的浸润取决于体系(固体、液体、界面)的表面张力。小
13、结小结固液体的表面张力(或表面状态)取决于表面结构。固液体的表面张力(或表面状态)取决于表面结构。1718(1 1 1 1)润湿吸附理论润湿吸附理论润湿吸附理论润湿吸附理论 润湿吸附理论是基于液态树脂对纤维表面的浸润亲润湿吸附理论是基于液态树脂对纤维表面的浸润亲和,即物理和化学吸附作用。和,即物理和化学吸附作用。4.2.1界面的作用机理界面的作用机理高聚物的粘结作用分两个阶段:高聚物的粘结作用分两个阶段:高聚物的粘结作用分两个阶段:高聚物的粘结作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高聚物大分子借助于宏观布朗运动从液体或熔:高聚物大分子借助于宏观布朗运动从液体或熔体中,移动到纤维表面,大分子链节逐渐
14、向纤维表面极性体中,移动到纤维表面,大分子链节逐渐向纤维表面极性基团靠近;基团靠近;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发生吸附作用。当纤维与聚合物分子间距:发生吸附作用。当纤维与聚合物分子间距0.5nm GF BF、SiCCFCF与树脂的浸润性差?与树脂的浸润性差?与树脂的浸润性差?与树脂的浸润性差?表面积包括内表面积和外表面积;表面积包括内表面积和外表面积;CF内存在大量呈轴向取向的内孔、空洞,一般不内存在大量呈轴向取向的内孔、空洞,一般不延伸到纤维外表面,只是内表面积高,粘结时表面利延伸到纤维外表面,只是内表面积高,粘结时表面利用率低。用率低。界面粘结性主要由表面化学特性所决定。界面粘结性主要由表面化学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聚合物 复合材料 界面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