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ppt
《第十六章--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六章--解热镇痛抗炎药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解热镇痛抗炎药解热镇痛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 内容提要 1.解热镇痛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常见不良反应 解热镇痛药的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常见不良反应 2.代表性药物第一节 概述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大多数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由于化学结构和抗炎机制与糖皮质激素甾体类不同,故又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二、作用机制 NSAIDS的抗炎作用主要与其抑制COX的活性,抑制PGs的生成有关。除此之外,可能尚有其他作用机制参与。膜磷脂的代谢途径膜磷脂的代谢途径 COX-1和和COX-2的特性的特性
2、 NSAIDs对COX-1和 COX-2不同作用 三、药理作用机制1.解热作用 特 点:1.仅使高热体温降至正常,对正常体温无影响。2.解热机制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环氧酶(前列腺素合成酶)活性,从而抑制前列腺素(PG)的合成。2.镇痛作用 抑制外周病变部位的COX,减少PGs合成而发挥镇痛作用特点:1.为非麻醉性(非成瘾性)镇痛药,无欣快感、耐受性、呼吸抑制。2.镇痛强度弱于哌替啶,对慢性钝痛有效,对创伤性剧痛、内脏绞痛无效。3.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4.镇痛机制是抑制局部PG合成,减轻PG致痛作用,且降低痛觉感觉器对缓激肽致痛作用的敏感性。3.抗炎作用 大多数解热镇痛药都有抗炎、抗风湿
3、作用,即药物能使炎症的红、肿、热、痛反应减轻或消退,其抗炎作用亦是与抑制外周前列腺素合成有关。NSAIDs可抑制PG合成酶,减少血栓烷 A2(TXA2)形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可能均有抑制作用。抗肿瘤作用除与抑制PGs的产生有关外,还与其激活caspase-3和caspase-9,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以及抗新生血管形成等有关。此外尚有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延缓角膜老化等作用。4.其他5、常见不良反应 包括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肝肾损害、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等。第二节 常见的解热镇痛抗炎药一、水杨酸类 二、苯胺类 三、吲哚类
4、四、芳基乙酸类 五、芳基丙酸类 六、烯醇酸类 七、吡唑酮类 八、烷酮类 九、异丁芬酸类 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 Aspirin)一、体内过程吸收: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主要在小肠上段吸收,吸收速率与多种因素有关;分布:多数被胃肠黏膜、肝脏和红细胞中酯酶水解成水杨酸后,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达80%90%。游离型的水盐酸盐可迅速分布到全身,并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消除:肝药酶代谢,小剂量时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大剂量时当肝脏代谢能力达饱和,按零级动力学消除,易发生水杨酸中毒尿液PH为碱性时可促进排泄,因此可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来解毒。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 Aspirin)二、药理作用 1.解热镇痛和抗风湿
5、作用(1)解热镇痛 在常用剂量下(0.5g)即明显可靠,可用于感冒发热和炎性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常与其他药物配成复方制剂,如复方阿司匹林(APC)。(2)抗风湿作用强,较大剂量(35g)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迅速确实,且随剂量增大作用增强,作为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先,亦可作为鉴别诊断。2.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小剂量(4080mg/d)可用于预防脑血栓及心肌梗塞。大剂量(0.3g)能抑制血管内皮PGI2合成酶,促进血小板聚集。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 Aspirin)二、药理作用 2.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小剂量(4080mg/d)可用于预防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六 解热 镇痛 抗炎药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