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5、粘蝉老人公开课优质教学ppt课件.ppt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5、粘蝉老人公开课优质教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5、粘蝉老人公开课优质教学ppt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5 15 粘蝉老人粘蝉老人单击页面即可演示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把课文读通。2.把生字、生词勾画出来。3.同桌之间交流对词语的理解。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生字词检查生字词zhn chn w ki 粘 蝉 骛 慨我会认我会认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生字词检查生字词杆子 熟练 捡拾 技巧窍门 木桩 手臂惊奇不已 若有所思 出神入化 我会读我会读再读课文,概括内容再读课文,概括内容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孔子在林中见到老人用杆子在树上粘蝉就如同用手在地上捡拾东西一样自如,就询问老人是如
2、何练就粘蝉技巧一事的。研读课文,感悟寓意研读课文,感悟寓意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这段是故事的开端,交代了事件、背景、主要人物及其活动。2.勾画出表现老人高超技术的语句。他的手法是那样熟练,用长长的杆子在树上粘蝉就像用手捡拾东西一样自如。研读课文,感悟寓意研读课文,感悟寓意 3.分角色读第二至四自然段。(1)孔子见到后“惊奇不已”,又是怎样问的?(2)面对孔子的问题,老人做了一个总的回答。那老人说的窍门是什么?接着他是又怎样阐述苦练粘蝉本领的过程的?老人家,您练就这样的技巧,有什么窍门吗?窍门就是反复练习。练习五六个月之后,如果在举着的杆子上面放两个泥球而不让它掉下来,那么粘
3、蝉就多半能成功;如果练习到放三个泥球,粘蝉就很少失手了;如果练习到放五个泥球,粘蝉就能像捡拾东西一样自如了。三个分句构成一个排比句,具体生动地说明老人高超的粘蝉技艺是苦练得来的。练习难度逐渐加大,而失误情况越来越小,如此反复地练习,终于熟能生巧,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3)孔子听到老人说反复练习就是粘蝉的窍门时,他“若有所思”,他此时思索着什么?(4)老人在阐述苦练粘蝉时,还提及了什么?要想掌握一门技艺,即使像粘蝉这样的小技艺,也非得下苦功夫不可。你看看我站在这里,就像一截木桩;我举起的拿着长杆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枝干。虽然天地很大,但是这会儿我的眼里只有蝉的翅膀。我心无旁骛,不管外面的天地如何。
4、要是能做到这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两个比喻句,描述粘蝉时身体丝毫不动,用心专一。将天地大与蝉翅小形成对比,强调自己不受外界事物干扰,只关注蝉翅的专注心理。这一反问句更显得理直气壮,强调老人所说的形神专一、全神贯注。4.当听了老人的陈述,孔子“感慨万千”地对弟子们说了什么?孔子教育弟子们做事要“心无杂念”、聚精会神。这既是对全文中心的概括,又点明了这则故事的寓意。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只要专心致志,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并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掌握过硬的本领。课堂回顾,拓展延伸课堂回顾,拓展延伸 1.用自己的话说说粘蝉老人是如何练就粘蝉技巧的。2.今天学习的课文是
5、选自庄子中的痀偻承蜩。课后请搜集庄子中的其他故事读一读。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9 孔子学琴1.边读边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2 读完后,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作业设计三、作业设计1.练习书写生字,抄写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提问导入一、提问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2.学生自由发言。3.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 概的了解,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走近孔 子,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在这位伟人身上借鉴 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同学们,你准备好 了吗?二、深入学习课文,感悟孔子学琴的过程二、深入学习课文,感悟孔子学琴的过程
6、1.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描写孔子对 乐曲的弹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试着用课文 中的词来回答。(炉火纯青)炉火纯青什么意思?(比喻学问技术或 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谁能用“炉火纯青”说一句话?1.孔子是怎样学琴的,课文的哪部分写了 孔子学琴的内容?(26 自然段)自读 26 自然段,画出文中表示时 间顺序的词语,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1.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平的,边读边把课文描写孔子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画出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试着填表,小组之间交流交流。出示表格:(展示课件第六屏)三、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抓重点词句体会三、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抓重点词句体会考的习
7、惯。这个环节也是针对上一环 节学习生字新词时课堂气氛热烈而设计的,使课堂有静有动。放手让学生读课文,突出学 生的学习主体性,体现教师教学 的指导性,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 受孔子对学琴不断进取、精益求 精的精神。此表格的填写使学生对孔 子学琴的过程一目了然。此环节使学生在对文本理1.引导学生抓住“毕 恭 毕 敬”“一遍又一遍”解的基础上去感悟人物的品质,“丝毫没有厌倦”体会孔子练琴的认真、严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2.孔子如此刻苦的练习弹琴,但他并不满足3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9 孔子学琴于会弹琴,而是有更高的要求,根据孔子的动 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和师襄听琴后的语句,体
8、会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3.指导朗读。根据学生画的句子,指导学生读好描写孔 子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四、复述故事四、复述故事1.这篇课文给了我们如此多的启示,你记住 它了吗?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吧。(提示:紧扣课文,也可加进自己合理的想象,还可运用课前所搜集到的史记中的一些说 法,使用自己的语言等)2.学生先在小组中讲一讲,然后派代表讲给 全班听。五、拓展延伸五、拓展延伸1.孔子的学琴精神让你想起他的哪些名 言?2.学生自由回答。3.孔子有许多名言,课前同学们已搜集了不 少,课后,我们将办一期有关孔子名言的手抄 报比赛,请同学们积极参加。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孔子学琴孔子学琴学
9、乐谱学乐谱 精益求精精益求精 炉火纯青炉火纯青练技巧练技巧 领会内容领会内容 感悟作者感悟作者这个环节是学生对课文重 新回顾、加工的过程。这个环节是的学生知识面 的拓展,同时又使学生在办手抄 报的过程中对孔子有了新的了 解,对理解课文内容也大有帮 助。4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30 端午节的由来教教 课课 板板1语文(语文(S S)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材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文:文:30端午节的由来块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 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15 老人 公开 优质 教学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