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全章ppt课件 ).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全章ppt课件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全章ppt课件 ).pptx(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七章 力力第第 1 1 节节 力力新知1力的作用效果及单位力虽然看不见,但力作用在物体上能产生一定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3)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例题精讲【例1】如图7-1-1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甲主要是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乙主要是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_发生改变.解析甲图弹簧被拉长,形状变了;乙图球的运动方向变了,说明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答案形变运动状态举一反三2.跳板跳水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水平居世界前列.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
2、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_,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_.形状运动状态举一反三3.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用力把铅球推出 新知2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如果大小、方向、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就不同,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线段上箭头所指方向表示力的方向.力的示意图是一种表示力的方法,这种表示法简明、准确而又直观、形象.画力的示意
3、图的要领是: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例题精讲【例2】如图7-1-2,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图7-1-2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力的作用点 B.力的大小 C.力的方向 D.力的单位解析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是因为力的作用点不同.答案 A例题精讲【例3】请你用力的示意图在图7-1-3中画出下列各力.(1)小明用100 N的力推墙壁,画出墙壁受到的
4、推力.(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对地面的压力为30 N.(3)小车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斜向右上方的拉力.解析先在图中确定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答案 (1)如图7-1-4甲所示.(2)如图7-1-4乙所示.(3)如图7-1-4丙所示.举一反三2.如图7-1-6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D.受力面积有关C3.请在图中画出细线对小球的拉力F如答图7-1-2所示.新知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关于力的现象中,参与力的作用的物体至少有
5、两个,我们通常把这两个物体中的一个叫施力物体,另一个叫受力物体.但由于一个物体给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必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力的作用,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对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而言,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也必然是施力物体.例题精讲【例4】如图7-1-8所示是运动员在撑竿跳高时的情景,在这个情景中包含一些物理道理,如:(1)撑竿受到力的作用而弯曲,说明力的作用可以.(2)运动员对竿施力的同时被竿拉起,说明力的作用是.解析(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运动员对竿施力,竿同时也对运动员施力,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 (1)使物体发生形变 (2)相互的举一反三1.“以卵击石
6、”,卵破的施力物体是()A.人B.卵C.石D.手2.人踢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是_,同时_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一事例说明_脚脚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课堂训练课堂训练1、足球运动员在踢球时,脚踢球的力()A.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B.比足球撞击脚的力先产生C.大于足球撞击脚的力D.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2、用一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水瓶会沿桌面滑动;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水瓶会翻到.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 3、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成都开赛,其中游泳项目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游泳馆展开.游泳时向后划水,
7、人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_.水相互的谢谢欣赏谢谢欣赏第七章第七章 力力第第 2 2 节节 弹力弹力新知1弹力(1)弹力的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2)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又恢复原状的特性叫做弹性.(3)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特性叫做塑性.(4)弹性限度:对弹性物体来说,形变后能自动恢复原状的最大限度叫弹性限度.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会产生弹力,如拉弯的弓、拉长的弹簧、压弯的跳板,它们发生的形变,我们很容易观察到.还有些形变我们不易观察到,如把书放在桌子上,书和桌子都发生了弹性形变,只不过这种形变
8、量很小,我们不易观察,所以书和桌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弹力,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压力和支持力,还有拉力、推力、张力等,它们实质上都是弹力.例题精讲【例1】如图7-2-2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正确解析手施力使弹簧的形状发生改变,但同时手也受到弹簧力的作用,这个力是弹簧发生形变产生的,所以这个力是弹簧对手的拉力.答案B举一反三1.下列有关弹力说法正确的是()A.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弹力B.拉力不属于弹力C.压缩的弹簧能产生弹力
9、D.物体在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弹力举一反三2.下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新知2弹簧测力计(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2)构造:弹簧、指针、刻度板等.(3)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4)使用方法:了解其量程,不要测量超过它量程的力;明确分度值,知道每一大格、每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牛顿;校零,测力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测力时,要使弹簧的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使用前应先轻拉弹簧几下,避免测量时弹簧与外壳有摩擦;要待指针静止才能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面垂直.例题精讲【例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只能测竖直方向的力
10、B.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无关紧要,不影响测量 C.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D.施力的方向可以偏离弹簧的轴线方向解析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任何方向上的力,只要保持拉力方向与弹簧伸长方向一致就可以了,因此A选项说法错误;使用前指针校零,才能保证读数的正确性,因此B选项错误;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如果超过了它的量程不但不能准确测量,还会损坏弹簧,C选项说法正确;施力的方向不应偏离弹簧的轴线方向,D选项说法错误.答案 C举一反三1.一个弹簧测力计在挂钩上不加拉力时,指针指在如图7-2-3所示的位置,由刻度盘上的信息可知该测力计的最小刻度值是_N;若没有调零,在用3 N的力向下
11、拉挂钩时测力计示数为_N.0.24.42.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应检查指针_;如图7-2-4是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的情景,请指出图中存在的操作错误:_.是否指在0刻度线上拉力方向与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新知3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就不成正比了,且弹簧的形变也恢复不了,所以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的弹性限度,弹簧测力计也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测量限度的力,在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弹簧的弹性限度以及刻度的标注.根据探究得出相应的结论:(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
12、比,且比值不变.(2)若超出了弹性限度,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不成正比.(3)不同的弹簧,伸长量相同时,所受的拉力一般不同.例题精讲【例3】在“制作一个橡皮筋测力计”的小组活动中,小军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橡皮筋伸长的长度跟它受到的拉力可能存在什么关系?”小明和小丽经过思考后的猜想如下(如图7-2-5).究竟是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条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必需的一种器材是_.(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_cm;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要知道小丽的
13、猜想是否正确,则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答:应对第_(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_.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_.解析(1)因为实验中需要知道橡皮筋受力后的长度,所以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2)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受到的拉力为0 N,橡皮筋的长度可从表格第一列数据读出为4.5 cm;用橡皮筋的总长度L减去原长L0即为橡皮筋伸的长度L;小丽的猜想是拉力与总长度成正比,因此应该比较第1,2行数据;分析表中的第1,3行数据,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所受到的拉力的比值是定值,所以实验能初步证明小明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全章ppt课件 人教版八 年级 物理 下册 第七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