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原理第二章电化学热力学汇总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化学原理第二章电化学热力学汇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化学原理第二章电化学热力学汇总课件.ppt(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偶极子层:偶极子层:极性分子在界面溶液一侧定向排列极性分子在界面溶液一侧定向排列;4.金属表面电位:金属表面电位:金属表面因各种金属表面因各种短程力作用而形短程力作用而形成的表面电位差。成的表面电位差。1、查表得查表得0.02mol/KgPb(NO3)2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数数=0.60,计算,计算0.02mol/KgPb(NO3)2溶液的平均活溶液的平均活度(度()。)。A0.024;B0.018;C0.012;D0.019。2、下列哪一种情况是跨越两相界面的相间电位(、下列哪一种情况是跨越两相界面的相间电位()。)。A离子双电层;离子双电层;B吸附双电层;吸附双电层;C偶极
2、子层;偶极子层;D金属表面电位。金属表面电位。DA相间平衡条件(相间稳定分布的条件)相间平衡条件(相间稳定分布的条件)长程力长程力:随距离的增加而缓慢减少。如静电引力。:随距离的增加而缓慢减少。如静电引力。短程力短程力:即力的作用范围很小,影响力随距离的增加而急速减小:即力的作用范围很小,影响力随距离的增加而急速减小如范德华力,共价键力。如范德华力,共价键力。2.带电粒子:带电粒子:a克服短程力做功克服短程力做功-化学能变化化学能变化b克服长程力做功克服长程力做功-电能变化电能变化1mol带电粒子在带电粒子在M相中所具有的能量有两部分构成相中所具有的能量有两部分构成化学能化学能克服物相克服物相
3、M与与1mol带电粒子之间短程力所作的化学功带电粒子之间短程力所作的化学功用用w化化=i表示。表示。电能电能将将1mol带电粒子从无穷远处移至实物相内部所做的功带电粒子从无穷远处移至实物相内部所做的功将单位正电荷从无穷远处移至实物相内部所做的功将单位正电荷从无穷远处移至实物相内部所做的功无穷远处,静无穷远处,静电作用力电作用力=02W真空中,任何一点的电位真空中,任何一点的电位等于一个单位正电荷从无等于一个单位正电荷从无穷远处移至该处所做的功。穷远处移至该处所做的功。W1=,称称为为M相的外相的外电电位位界面短程力使得表面层界面短程力使得表面层成为一层偶极子层单位成为一层偶极子层单位正电荷越过
4、表面层(偶正电荷越过表面层(偶极子层)所做的功,极子层)所做的功,W2=,称为,称为M相的表面相的表面电位电位=+称称为为M相的内相的内电电位位1mol带电带电粒子在粒子在M相的相的电电能能nF两相接触时,带电粒子在两相中建立平衡的条件为:两相接触时,带电粒子在两相中建立平衡的条件为:1mol带电粒子移入带电粒子移入M相中所引起的能量变化相中所引起的能量变化i粒子在粒子在M相中的电化学位相中的电化学位电电化学位与化学位与M相所带的电荷数量和分布情况以及该粒子和相所带的电荷数量和分布情况以及该粒子和M相物质的化学本性有关相物质的化学本性有关1、两相接触时,不带电粒子自发从能态高的相、两相接触时,
5、不带电粒子自发从能态高的相A向能态低向能态低的相的相B转移,不带电粒子在两相中建立平衡的条件为(转移,不带电粒子在两相中建立平衡的条件为()。)。ABCD。2.1.2、金属接触电位、金属接触电位相互接触的两个金属相之间的外电位差。相互接触的两个金属相之间的外电位差。形成原因:形成原因:不不同同的的金金属属相相中中电电子子的的电电化化学学位位不不同同,电电子子逸逸出出金金属属相相的的难难易易程程度度也也不不同同。通通常常以以电电子子逸逸出出功功来来衡衡量量电电子子逸出金属的难易程度。逸出金属的难易程度。电子逸出功高电子逸出功高电子逸出功低电子逸出功低结果:结果:电子逸出功高电子逸出功高的金属带的
6、金属带负电,负电,电子逸出功低电子逸出功低的金属的金属带正电;形成双电层的电位带正电;形成双电层的电位差差金属接触电位。金属接触电位。2.1.3、电极电位、电极电位1电极体系(简称电极)电极体系(简称电极)如果在相互接触的两个导体相中,一个是电子导电相,另一个如果在相互接触的两个导体相中,一个是电子导电相,另一个是离子导电相,并且在界面上有电荷转移,这个体系就称为电是离子导电相,并且在界面上有电荷转移,这个体系就称为电极体系(简称电极)。极体系(简称电极)。在电化学中,在电化学中,“电极电极”常指电极材料,不代表电极体系。常指电极材料,不代表电极体系。电极体系的主要特征是:电极体系的主要特征是
7、:在电荷转移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在界面上发生物质的变化在电荷转移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在界面上发生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2电极电位电极电位电电极极体体系系中中,两两类类导导体体界界面面所所形形成成的的相相间间电电位位,即即电电极极材材料料和和离子导体(溶液)的内电位差称为电极电位。离子导体(溶液)的内电位差称为电极电位。形成原因:形成原因:以锌以锌-硫酸锌为例硫酸锌为例当锌片与硫酸锌溶液接触时,金属锌中当锌片与硫酸锌溶液接触时,金属锌中Zn2的电化学位大于溶液的电化学位大于溶液中中Zn2的电化学位,则锌不断溶解到溶液中,而电子留在锌片的电化学位,则锌不断溶解到溶液中,而电子留在锌片上
8、。上。结果:结果:金属带负电,溶液带正电;金属带负电,溶液带正电;形成形成离子离子双电层双电层电极电位。电极电位。绝对电位不可能测量绝对电位不可能测量电极材料不变,电极材料不变,Cu Zn是恒定值;是恒定值;若若 S Cu恒定,恒定,E=(Zn S)即:绝对电位的变化值是可求出的。即:绝对电位的变化值是可求出的。2参比电位和相对电位参比电位和相对电位参比电极参比电极能作为基准的,其电极电能作为基准的,其电极电位保持恒定的电极。位保持恒定的电极。E有用,对不同电极测有用,对不同电极测量,量,E的大小顺序与绝对的大小顺序与绝对电位的大小顺序一致。电位的大小顺序一致。电极相对电位电极相对电位将参比电
9、极与被测电极组成一个原电池回路,所测出的端电压将参比电极与被测电极组成一个原电池回路,所测出的端电压E叫叫做被测电极相对电位,习惯上称为做被测电极相对电位,习惯上称为电极电位电极电位,用,用 表示表示,如如/SCE,/SHE.E=M S-R S+R M M S是被测电极的绝对电位;是被测电极的绝对电位;R S是参比电极的绝对电位;是参比电极的绝对电位;R M为两个金属相为两个金属相R与与M的金属接触电位。的金属接触电位。E=M S-R+R M R=0E(相对电位)(相对电位)=M S+R M实际上,相对电极电位不仅包括实际上,相对电极电位不仅包括 M S,而且包括金属接触电,而且包括金属接触电
10、位位 R M。3绝对电位符号的规定绝对电位符号的规定规定溶液深处电位为零,金属与溶液的内电位差看成是金属规定溶液深处电位为零,金属与溶液的内电位差看成是金属相对于溶液的电位降。相对于溶液的电位降。金属一侧带正电,金属一侧带正电,溶液一侧带有负电,溶液一侧带有负电,M S为正值为正值反之,反之,:M S为为负值。负值。4氢标电位和相对电位符号的规定氢标电位和相对电位符号的规定Pt,H2(p=101325Pa)|H+(=1)H+e1/2H2 0H2/H+=0.000V(任何温度)(任何温度)氢标电位氢标电位标准氢电极作参比电极时测得的电极相对电位,标准氢电极作参比电极时测得的电极相对电位,相对于标
11、准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称为氢标电位,氢电极的电极电位称为氢标电位,氢标电位大小和符号的规定氢标电位大小和符号的规定大小的规定大小的规定:任何一个电极的氢标电位就等于该电极与标准氢任何一个电极的氢标电位就等于该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符号的规定符号的规定:给定电极与标准氢给定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给定电极上发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给定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则给定电极电位为正生还原反应,则给定电极电位为正值;给定电极上氧化反应,给定电值;给定电极上氧化反应,给定电极电位为负值。极电位为负值。这一规定也使用其它参比电极。这一规定也使用其它参比电极。1、
12、如果如果规规定定标标准准氢电氢电极的极的电电极极电电位位为为1V,则则可逆可逆电电极极的的电电极极电电位位0和和电电池池电动势电动势E0将有何将有何变变化(化()。)。A0,E0各增加各增加1V;B0,E0各减小各减小1V;C0增加增加1V,E0不不变变;D0减小减小1V,E0不不变变。2、我我们们通常通常查查表所得的表所得的电电极极电电位是位是()。)。A氢标电氢标电位;位;B零零标电标电位;位;C绝对电绝对电位。位。3、相、相对对于于标标准准氢电氢电极的极的电电极极电电位称位称为为(),如果),如果给给定定电电极上极上发发生生还还原反原反应应,则给则给定定电电极的极的氢标电氢标电位位为为(
13、)(填正)(填正值值或或负值负值),),给给定定电电极的极的绝对电绝对电位(位()测测量(填能或不能)。量(填能或不能)。2.1.5液体接界电位液体接界电位相互接触的两个组成或浓度不同的电解质溶液相之间存在的相相互接触的两个组成或浓度不同的电解质溶液相之间存在的相间电位叫做液体接界电位间电位叫做液体接界电位(液界电位液界电位),扩散电位,扩散电位,用用 j表示。表示。形成液界电位的原因:形成液界电位的原因:扩散作用,在扩散过程中,因正、负离子运动速度不同而在两扩散作用,在扩散过程中,因正、负离子运动速度不同而在两相界面中形成双电层,产生电位差。相界面中形成双电层,产生电位差。为了减小液界电位,
14、通常在两种溶液之间连接一个高浓为了减小液界电位,通常在两种溶液之间连接一个高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作为度的电解质溶液作为“盐桥盐桥”。盐桥溶液要高浓度、正负离子的迁移速度尽量接近。盐桥溶液要高浓度、正负离子的迁移速度尽量接近。K+=73.5Scm2/eqCl-=76.5Scm2/eq浓度浓度/mol/dm3 j/mV浓度浓度/mol/dm3 j/mV0.20.51.019.9512.558.41.752.503.55.153.141.1盐桥中盐桥中KCl浓度对液界电位的影响浓度对液界电位的影响盐桥:盐桥:饱和饱和KCl溶液中加入溶液中加入3%琼脂形成胶体。琼脂形成胶体。由于由于K+、Cl-的扩散速度
15、接近,液体接界电位可的扩散速度接近,液体接界电位可以保持恒定。以保持恒定。还可用还可用饱和饱和NH4NO3和和KNO3作为盐桥。作为盐桥。注意:注意:盐桥溶液不能与电化学体系的溶液发生反应。盐桥溶液不能与电化学体系的溶液发生反应。1.常见的相间电位的类型:相互接触的两个金属相之间常见的相间电位的类型:相互接触的两个金属相之间的外电位差是(的外电位差是();电极材料和离子导体);电极材料和离子导体的内电位差称为(的内电位差称为(););相互接触的两个组相互接触的两个组成或浓度不同的电解质溶液相之间存在的相间电位成或浓度不同的电解质溶液相之间存在的相间电位叫做叫做()。)。2.用银离子选择电极作指
16、示电极,电位滴定测定牛用银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电位滴定测定牛奶中氯离子含量时,如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奶中氯离子含量时,如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则盐桥应选用的溶液为极,则盐桥应选用的溶液为()。)。AKNO3;BKCl;CNaCl;DKI 2.2电化学体系电化学体系三种电化学体系:三种电化学体系:1.电电化化学学体体系系中中的的两两个个电电极极和和外外电电路路负负载载接接通通后后,能能自自发发地地将将电电流流送送到到外外电电路路中中作作功功,该该体体系系称称为为原原电电池。池。2.与与外外电电源源组组成成回回路路,强强迫迫电电流流在在电电化化学学体体系系中中的的通通过并促使电化学反
17、应发生,该体系称为电解池。过并促使电化学反应发生,该体系称为电解池。3.电电化化学学反反应应能能自自发发进进行行,但但不不能能对对外外作作功功,只只起起到到破坏金属的作用,这类体系称为腐蚀电池。破坏金属的作用,这类体系称为腐蚀电池。2.2.1原电池原电池1、什么是原电池?、什么是原电池?阳极阳极():Zn2eZn2+阴极阴极(+):Cu2+2eCu电池反应:电池反应:Zn+Cu2+(CuSO4)Zn2+(ZnSO4)+Cu一块纯锌片投入硫酸铜中,一块纯锌片投入硫酸铜中,Zn+CuSO4ZnSO4+Cu氧化反应氧化反应Zn2eZn2+还原反应还原反应Cu2+2eCuZn+Cu2+Zn2+Cu电池
18、反应和置换反应化学反应本质一样!电池反应和置换反应化学反应本质一样!Zn+Cu2+(CuSO4)Zn2+(ZnSO4)+Cu反应结果不同:反应结果不同:电池反应中,伴随氧化还原反应有电流产生。电池反应中,伴随氧化还原反应有电流产生。同一个反应,放在不同的装置中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同一个反应,放在不同的装置中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不同的装置中,反应的条件不同,能量的转换形式不同不同的装置中,反应的条件不同,能量的转换形式不同置置换换反反应应:锌锌片片和和铜铜离离子子接接触触,直直接接交交换换电电荷荷。化化学学能能直直接接转转变变为为热能热能电电池池反反应应:锌锌的的溶溶解解和和铜铜的的析析出出在在
19、不不同同的的地地点点进进行行,电电荷荷的的转转移移要要通过电子和离子的定向移动。通过电子和离子的定向移动。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原原电电池池反反应应区区别别于于普普通通氧氧化化还还原原反反应应的的基基本本特特征征:通通过过电电池池反反应应将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凡凡能能将将化化学学能能直直接接转转变变为为电电能能的的电电化化学学装装置置叫叫做做原原电电池池或或自自发发电电池池,也可叫做伽尔代尼电池。也可叫做伽尔代尼电池。电池的表示方法电池的表示方法250C,(-)Zn|ZnSO4(Zn2+=1)|CuSO4(Cu2+=1)|Cu(+)1、负极写在左边,正极
20、写在右边,溶液写在中间。溶液中有关、负极写在左边,正极写在右边,溶液写在中间。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活度或浓度,气态物质的气体分压应注明离子的活度或浓度,气态物质的气体分压应注明2、两相界面用单竖线、两相界面用单竖线“”或或“,”隔开,两种溶液通过盐隔开,两种溶液通过盐桥连接,用双竖线桥连接,用双竖线“”表示盐桥。表示盐桥。3、气体或溶液中同种金属不同价态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电极,、气体或溶液中同种金属不同价态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电极,必须依附在惰性金属(必须依附在惰性金属(Pt)做成的极板上(应注明金属种类)。如)做成的极板上(应注明金属种类)。如Pt,H2(p1=101325Pa)|HCl()|H2(p
21、2=10132.5Pa)|,Pt4、必要时可注明电池反应进行的温度和电池的正、负、必要时可注明电池反应进行的温度和电池的正、负极性。极性。2电池的可逆性电池的可逆性电池可逆的条件电池可逆的条件(1)电池中的化学变化是可逆的,即物质变化是可逆的;)电池中的化学变化是可逆的,即物质变化是可逆的;(2)电池中能量转化是可逆的(电流无限小,放电过程)电池中能量转化是可逆的(电流无限小,放电过程和充电过程都在同一电压下,正、逆过程所做的电功可以和充电过程都在同一电压下,正、逆过程所做的电功可以互相抵消)。互相抵消)。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PbO2+Pb+2H2SO42PbSO4+2H2O电池热力学可逆
22、过程是一种理想过程,在实际过程中,只电池热力学可逆过程是一种理想过程,在实际过程中,只能达到近似的可逆过程。能达到近似的可逆过程。3原电池的电动势原电池的电动势在在电电池池中中没没有有电电流流通通过过时时,原原电电池池两两个个终终端端相相之之间间的的电位差电位差(即两电极相对电位差)(即两电极相对电位差),用,用E来表示。来表示。W=EQ(Q:电池反应时通过的电量):电池反应时通过的电量)W=nFEW=-G-G=nFE,E=-G/nF原电池的电能来源于电池反应引起的自由能变化。原电池的电能来源于电池反应引起的自由能变化。注注意意:只只适适用用可可逆逆电电池池,同同一一原原电电池池,若若电电池池
23、反反应应计计量量式不同,电子转移数不同,则式不同,电子转移数不同,则E不变,而不变,而 G不同。不同。在恒压下,原电池电动势对温度的偏导数称为在恒压下,原电池电动势对温度的偏导数称为原电池原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电动势的温度系数。4原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原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 表示为:表示为:H:该反应在没有非体积功的情况下进行时的恒温该反应在没有非体积功的情况下进行时的恒温恒压反应热恒压反应热电功小于焓变,一部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绝热电功小于焓变,一部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绝热体系中电池会慢慢变热;体系中电池会慢慢变热;电功大于焓变,电池工作时从环境吸热以保持温度不电功大于焓变,电池工作时从环
24、境吸热以保持温度不变。绝热体系中电池会慢慢变冷;变。绝热体系中电池会慢慢变冷;电功等于焓变,电池工作时不吸热不放热。电功等于焓变,电池工作时不吸热不放热。原电池可逆放电时,化学反应热原电池可逆放电时,化学反应热5原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原理原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原理原电池电动势不能用一般的伏特计测量原电池电动势不能用一般的伏特计测量?1.有电流通过原电池,电流流经原电池内阻时将产生欧姆有电流通过原电池,电流流经原电池内阻时将产生欧姆电压降。电压降。E(电池电动势)(电池电动势)=V(电池端电压)(电池端电压)+Ir(欧姆电压降)(欧姆电压降)2.有电流通过时,将破坏原电池两电极原有的平衡状态,有电流通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化学 原理 第二 热力学 汇总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