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教学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财政与税收教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与税收教学ppt课件.ppt(1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3财政与税收经济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进行的生产、进行的生产、分配分配、交换、消费等、交换、消费等活动活动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系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市场缺陷市场缺陷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经济手段财税财税和金融和金融经济的科学含义经济的科学含义二、二、知识结构知识结构财政财政税收税收是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样国民收入的分配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的作用财政的作用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收入和支出税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税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税收的作用税收的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基本义务依法纳税是公民基本义务是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2、怎么样三、三、考点概述考点概述30、国民收入的分配、国民收入的分配(1)国民收入的)国民收入的含义含义及意义:及意义:(2)增加国民收入的途径:)增加国民收入的途径:(3)国民收入的分配:)国民收入的分配:按主体划分按主体划分国家国家的收入的收入企业企业的积累的积累个人个人的收入的收入要求要求正确处理三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者之间的关系。按最终按最终用途用途分分积累积累基金基金消费消费基金基金二者的关系是二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对立统一(相互相互促进、此消彼长促进、此消彼长)的。)的。(4)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之间相互关系的)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原则:在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生产
3、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部分和消费部分都应的基础上,积累部分和消费部分都应当当有所增长有所增长。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物质构成相一致。相一致。31、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收入和支出(1)财政的含义:)财政的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国家的收入和支出依据:政治权力依据:政治权力本质本质:社会产品的分配:社会产品的分配实现:预算(含义、程序、体系、内容)实现:预算(含义、程序、体系、内容)A.含义: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含义: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B.程序程序:财政部编制财政收支计划,:财政部编制财
4、政收支计划,全国人大全国人大予以审查批准。予以审查批准。C.体系:中央预算和各级地方预算构成了国家预算的体系。体系:中央预算和各级地方预算构成了国家预算的体系。D.D.内容: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内容: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决算:上一年度财政收支的实际情况,即预算的执行结果。决算:上一年度财政收支的实际情况,即预算的执行结果。财政收入:含义、来源、形式(财政收入:含义、来源、形式(税税、利、债、费)。、利、债、费)。财政支出:含义、作用、用途财政支出:含义、作用、用途(3)财政)财政状况状况:收入和支出的对比关系:收入和支出的对比关系赤字、盈余、平衡赤字、盈余、平衡思考思考:财政盈余是不是越多越好
5、?:财政盈余是不是越多越好?(2)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收入和支出32、财政的作用、财政的作用(1)财政的)财政的作用作用(1)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2)有力的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力的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4)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5)有效的调节资源配置。)有效的调节资源配置。(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分配政策分配政策经经 科科 行行 国国 债债 社社(根本因素)(根本因素)33、税收的含义和基本
6、特征、税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1)税收的含义:)税收的含义: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主体:国家主体:国家目的:为实现国家职能目的:为实现国家职能依据:政治权力和税法依据:政治权力和税法基本作用:取得财政收入基本作用:取得财政收入(2)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基本特征:无偿性无偿性强制性强制性固定性固定性三者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三者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3)严厉打击)严厉打击偷税偷税、欠税、欠税、骗税骗税、抗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抗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34、税收的作用、税收的作用(1)税收是
7、)税收是组织财政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收入的基本形式(2)税收是)税收是调节经济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的重要杠杆(3)税收是国家实现)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的重要手段35、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税收的三要素:纳税人、纳税对象、税率)税收的三要素:纳税人、纳税对象、税率(2)纳税)纳税人人: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单位和个人(3)我国主要的)我国主要的税种税种(4)树立)树立“纳税人纳税人”意识意识行使纳税人的行使纳税人的权利权利,履行依法纳税的,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义务。财政税收和纳税人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8、易混易错知识点易混易错知识点1、国民收入与财政收入的比较。、国民收入与财政收入的比较。2、预算与决算的区别:、预算与决算的区别:3、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4、几个认识的误区:、几个认识的误区:国民收入就是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就是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财政收入增加意味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财政收入增加意味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意味着财政收入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意味着财政收入增加;存款利率下调会使居民储蓄的实际收益减少;存款利率下调会使居民储蓄的实际收益减少;居民的存款储蓄越多越好。居民的存款储蓄越多越好。5、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关系
9、。、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关系。6、税收与利润的区别:利润主要指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税收与利润的区别:利润主要指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7、税收与债务收入的区别:、税收与债务收入的区别:8、税收与收费的区别:、税收与收费的区别:9、我国几个主要税种的比较。建议从征收对象、纳税人、作用三、我国几个主要税种的比较。建议从征收对象、纳税人、作用三方面加以比较。方面加以比较。五、时五、时事热点事热点财政的作财政的作用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财政对农村的投资力度,会主义新农村;增加财政对农村的投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10、,强化政府对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加村的公共服务、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税收的作税收的作用用“补低、扩中、调高补低、扩中、调高”中的税收政策,产业结中的税收政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主义新农村;个人所得税起构优化升级;社会主义新农村;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消费税的调整;征点提高;消费税的调整;依法纳税依法纳税是公民的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基本义务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要求完善自行申报制度要求完善自行申报制度高考考点高考考点试题分布试题分布题型题型国民收入的分国民收
11、入的分配配03上海上海06广东广东分析说明分析说明单项、论述单项、论述财政及其作用财政及其作用02上海、全国文综上海、全国文综单项单项04上海上海04北京北京单项单项问答问答05北京北京单项单项0606广东、江苏广东、江苏0606四川四川单项单项问答问答税收及其基本税收及其基本特征特征0303辽宁辽宁0303上海上海单项单项不定项不定项0505广东广东单项单项六、高考实例六、高考实例我国税收的性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质和作用0303辽宁辽宁单项单项0404全国文综全国文综单项单项0505江苏江苏单项单项0606江苏、全国江苏、全国单项单项依法纳税是公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民的基本义务0303辽
12、宁辽宁单项单项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为了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问题。为了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提出: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以上,年降低一个百分点以上,5年内取消农业税。随后,北京市宣布年内取消农业税。随后,北京市宣布2004年取消农业税,使全市年取消农业税,使全市329万农民万农民“挣回挣回”8000万。同时投入万。同时投入15.19亿元支持亿元支持“三农三农
13、”,另拨,另拨1.1亿元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亿元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结合上述结合上述材料材料,分析税收和,分析税收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对解决对解决“三农三农”问题问题的的作用作用。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降低和取消农业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可以)降低和取消农业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可以调节调节农村农村经济经济,促进生产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2)财政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可以)财政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可以促进促进农村农村经济经济的发展;可以的发展;可以提高提高农民农民生活水平生活水平;可以促经;可以促经农村农村科技、教科技、教育等事业育等事业的发展
14、;的发展;有利于农村稳定有利于农村稳定。(06政治广东卷)政治广东卷)3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所提出的问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材料材料1 1: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情况: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情况注:改革开放以前注:改革开放以前(1978年以前年以前)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用用GDP的增长的增长率度量率度量)为为6.5;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以后年以后)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9.4。在这里,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大体反映了相应时期内经济增长。在这里,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大体反映了相应时期内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或正常水平。的长期趋势或正常水平。材料材
15、料2 2:197819782005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社会消费品零售的基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社会消费品零售的基本情况本情况注:在这里,标准差反映了注:在这里,标准差反映了19782005年间的增长速度相对于年均年间的增长速度相对于年均增长速度的波动幅度;标准差越大,表明增长速度的波动幅度;标准差越大,表明19782005年间的增长速年间的增长速度围绕着年均增长速度而上下波动的幅度越大。度围绕着年均增长速度而上下波动的幅度越大。材料材料3 3:改革开放以来,投资率:改革开放以来,投资率(即投资占即投资占GDPGDP的比率的比率)平均为平均为37.637.6,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投资率
16、一般不超过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投资率一般不超过2020;1978197820052005年间我年间我国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国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546.5。(1)材料)材料l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什么特征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什么特征?(7分分)(2)从经济增长的波动和长期趋势两个方面看,材料)从经济增长的波动和长期趋势两个方面看,材料2、材料、材料3和和材料材料1具有什么联系具有什么联系?(7分分)(3)2005年,我国的投资率超过了年,我国的投资率超过了44,专家指出,这是一个很,专家指出,这是一个很难继续提高的难继续提高的 比率。请问:在
17、投资率不可能再继续提高的情形下,比率。请问:在投资率不可能再继续提高的情形下,如何提高我国的社会如何提高我国的社会 生产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生产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4分分)年均增长速度年均增长速度标准差标准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19.81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13.47.3(1)从材料)从材料l可以看出: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改革开放以来的经可以看出: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避免了大起大落,波动幅度大大降低,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平济增长避免了大起大落,波动幅度大大降低,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平
18、稳增长。稳增长。(3分分)(注:若考生答出注:若考生答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波动幅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度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可以加,可以加1分分)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依然有比较明显的波动济增长依然有比较明显的波动(2分分)。从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看,改。从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看,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速度比改革开放以前更高,实现了国民经济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速度比改革开放以前更高,实现了国民经济盼长期高速增长。盼长期高速增长。(2分分)(2)利用材料)利用材料2可以看出,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以看出,由于改革开放以来
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不断波动,使得改革开放以来的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不断波动,使得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发生波动;经济增长速度发生波动;(2分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的波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的波动幅度明显大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的波动幅度,说明前者幅度明显大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的波动幅度,说明前者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要大于后者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要大于后者对经济波动的影响。(2分分)(注:若考注:若考生答生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的波动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的波动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
20、发生波动的主要原因长发生波动的主要原因”,同样得,同样得2分分)利用材料利用材料3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长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期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本的高积累、高投入。期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本的高积累、高投入。(3分分)(3)在积累率不可能再提高的情形下,要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能)在积累率不可能再提高的情形下,要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就必须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力、促进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就必须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大力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变为集约型,大力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与劳动力素质
21、的提高。(4分分)计算内容计算内容计算范围计算范围表现表现形式形式意义意义国民生国民生产总值产总值国内生国内生产总值产总值社会总社会总产品产品社会总社会总产值产值国民国民收入收入最终产品和劳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务总量最终产品和劳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务总量本国常本国常驻居民驻居民各部门劳动者生各部门劳动者生产出的产品产出的产品各部门劳动者生各部门劳动者生产出的产品产出的产品总产品扣除消耗总产品扣除消耗的净产品的净产品以国土以国土为范围为范围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和消费资和消费资料料全部新价全部新价值,值,V+M货币货币形态形态货币货币形态形态实物实物形态形态货币货币形态形态货币货币形态形态综合衡量一国综合
22、衡量一国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反映反映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水平。水平。反映一国综合反映一国综合经济实力;经济实力;和满足人民需和满足人民需要的程度。要的程度。扩大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水平的能力国国民民收收入入积积累累 用于扩大再生产。例如用于扩大再生产。例如非生产性基本建设。例如非生产性基本建设。例如社会物资储备。包括社会物资储备。包括消消费费 个人消费。即个人消费。即公共消费。包括公共消费。包括建一所学校属于(建一所学校属于(),是(),是()的内容,而维持正常)的内容,而维持正常运转的物质消耗(如水、点、教师工资等)属于(运转的物质消耗(如水、点、教师工资等)属
23、于()A、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 B、非生产性基本建设、非生产性基本建设 C、公共消费、公共消费 D、消费、消费 E、积累、积累BECD(1)不一致)不一致 性(对立)性(对立)积累积累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更多的消费更多的消费消费消费生产积极性生产积极性更大的积累更大的积累(2)积累和消费之间具有一致性(统一)积累和消费之间具有一致性(统一)A、积累过多、积累过多,可能挫伤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可能挫伤人们的生产积极性B、积累过多,可能使产品积压、影响再生产、积累过多,可能使产品积压、影响再生产C、消费过多,可能使生产缺乏后劲、消费过多,可能使生产缺乏后劲A最高界限最高界限-保证人民的保证人民的消
24、费水平有所提高(保证原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保证原有人口和新增人口的当前消有人口和新增人口的当前消费水平不能降低)费水平不能降低)B最低界限最低界限-保证国家的保证国家的生产规模有所扩大(保证原生产规模有所扩大(保证原有和新增的劳动者就业所需有和新增的劳动者就业所需的平均技术装备程度不能降的平均技术装备程度不能降低)低)积积累累消费消费100%100%AB思考:积累和消费各增长到什么程度是最合理的(确定积思考:积累和消费各增长到什么程度是最合理的(确定积累的最高标准和最低标准是什么)?累的最高标准和最低标准是什么)?讨论:讨论:1)如果全社会的消费资料的数量不增加,而)如果全社会的消费资料的数量不
25、增加,而货币工资水平不断升高,会出现什么后果?货币工资水平不断升高,会出现什么后果?2)同样,如果生产资料的数量不增加,而积累基金)同样,如果生产资料的数量不增加,而积累基金增长,会出现什么后果?增长,会出现什么后果?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价值形式价值形式积累基金积累基金消费基金消费基金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物质形式物质形式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消费资料消费资料适适 应应适适 应应财政部代财政部代表国务院表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人大 报告报告上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上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下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下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审查批准审查批准决算决算预算预算财政收入过多财政收入过多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 税收 教学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