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二ppt课件: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ppt
《岳麓版必修二ppt课件: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必修二ppt课件: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ppt(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3 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前预习课前预习素养落实素养落实史料探究史料探究随堂训练随堂训练素养落实素养落实 价值立意价值立意素养提升素养提升【主题立意主题立意】两宋之际两宋之际,中国经济重心完成了由北方到南方的转移中国经济重心完成了由北方到南方的转移,这一这一变化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变化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结合历史的变迁结合历史的变迁,分析区域经济的特点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分析区域经济的特点和经济重心的南移,认识到经济认识到经济发展与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息息相关发展与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息息相关,学会用唯物主
2、义的理论学会用唯物主义的理论分析历史分析历史,并树立正确的时空观念。并树立正确的时空观念。(2)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探究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探究,了解战国至唐宋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态了解战国至唐宋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态势势,尤其是唐宋之际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原因尤其是唐宋之际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原因,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经济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历史特点发展的历史特点,树立热爱祖国和建设家乡的历史责任树立热爱祖国和建设家乡的历史责任,从历史的角度认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1.划分划分:司马迁根据汉代司马
3、迁根据汉代 的特点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2.经济区经济区(1)山东、山西地区山东、山西地区:传统的农业区传统的农业区,开发较早开发较早,人烟稠密人烟稠密,经济实力强经济实力强,长期长期居于全国居于全国 的地位。的地位。(2)江南江南:两汉时开发较慢两汉时开发较慢,人口稀少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技术落后,经济实力较弱。经济实力较弱。(3)龙门碣石以北龙门碣石以北:传统的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传统的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经济实力十分有限。经济实力十分有限。3.区域特点区域特点:从战国到东汉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从战国到东汉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 的特点。的特
4、点。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课前自学课前自学释疑解惑释疑解惑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经济分布经济分布经济重心经济重心不平衡不平衡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1.原因原因(1)中原地区战乱频繁中原地区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南方相对稳定。(2)少数民族内迁和少数民族政权在北方的兴起。少数民族内迁和少数民族政权在北方的兴起。(3)北方生态环境的恶化。北方生态环境的恶化。2.三次南迁高潮三次南迁高潮(1)两晋之际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由于汉族统治阶级 和少数民族内迁和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西沦为主山东、山西沦为主要战场要战场,中原人口纷纷南迁。中原人口纷纷南迁。(2)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安史
5、之乱以后:安史之乱使安史之乱使 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大批北方人口再度南迁。北方人口再度南迁。(3)两宋之际两宋之际:金灭北宋的金灭北宋的 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3.南迁影响南迁影响:加快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加快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内乱内乱黄河流域黄河流域靖康之变靖康之变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背景背景(1)人口南迁人口南迁:中原人口的南迁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但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劳动力不但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劳动力,也带来了较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为先进的 和技术
6、。和技术。(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南方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南方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3)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南方蕴涵着发展南方蕴涵着发展 的巨大潜力。的巨大潜力。(4)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统治者的重视。统治者的重视。2.过程过程(1)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南北经济趋向平衡:经过孙吴、东晋、南朝的开发经过孙吴、东晋、南朝的开发,江南地区初步形成了江南地区初步形成了稻麦兼种、稻麦兼种、的作物体系的作物体系,南方的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南方的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出现了人口上百万的大城市。出现了人口上百万的大城市。生产工具生产工具农耕经济农耕经济水陆互补水陆互补3.影响影响(1)带动了带动了 的南移。的
7、南移。(2)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互补的需求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互补的需求,成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成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一大特点。一大特点。文化重心文化重心探究主题探究主题1区域经济的差异区域经济的差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材料一材料一颜氏家训颜氏家训中说中说:“昔在江南昔在江南,不信有千人之毡帐不信有千人之毡帐;及来河北及来河北,不信有不信有二万斛船。二万斛船。”材料二材料二史记史记货殖列传货殖列传:“楚越之地楚越之地,地广人希地广人希(稀稀),),饭稻羹鱼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或火耕而水耨耨不待贾不待贾(买卖买卖)而足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积聚而多贫。是
8、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无冻饿之人,亦无亦无千金之家。千金之家。”【问题问题】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它说明了什么问题它说明了什么问题?【解读解读】材料一说明南北两地的差异很大材料一说明南北两地的差异很大,体现出经济发展多样性的特点体现出经济发展多样性的特点;材料材料二说明南方地区人口稀少二说明南方地区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技术落后,体现出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体现出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结论结论】反映了古代南北经济差异很大反映了古代南北经济差异很大,北方黄河流域长期居于经济重心地位北方黄河流域长期居于经济重心地位,南方长江流域经济不发达。说明全国经济
9、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南方长江流域经济不发达。说明全国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平衡的特点。史料探究史料探究 主题探究主题探究史料教学史料教学探究主题探究主题2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材料一材料一(东晋建立后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无风尘之警地广野丰地广野丰,民勤本业民勤本业,一岁一岁或稔或稔(丰收之年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则数郡忘饥。荆城荆城(荆州荆州)跨南楚之富跨南楚之富,扬部扬部(扬州扬州)有有全吴之沃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鱼盐杞梓之利,充牣八方充牣八方,丝绵布帛之饶丝绵布帛
10、之饶,覆衣天下。覆衣天下。宋书宋书材料二材料二朝廷在故都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东京开封)时时,实仰东南财赋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语曰:“苏湖熟苏湖熟,天下足。天下足。”陆游集陆游集【问题问题】材料一、二反映出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材料一、二反映出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解读解读】材料一说明东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较快材料一说明东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较快,材料二说明宋代国家赋税材料二说明宋代国家赋税仰仗南方仰仗南方,表明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表明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变化变化:随着
11、南方经济发展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方经济的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北方。发展超过了北方。【结论结论】发展发展:东晋南方地广野丰东晋南方地广野丰,农业产量提高农业产量提高,工商业发展起来工商业发展起来;宋代南宋代南方农业迅速发展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国家赋税仰仗南方。探究主题探究主题3 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材料材料历代状元籍贯分布统计表历代状元籍贯分布统计表(注注:据文献记载据文献记载,中国历史上共产生状元中国历史上共产生状元700多名多名,但有明确著录籍贯的只有但有明确著
12、录籍贯的只有357名名)中国科举史话中国科举史话【问题问题】据材料据材料,概括唐代至清代状元籍贯分布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唐代至清代状元籍贯分布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原因。地区地区唐唐五代五代北宋北宋南宋南宋辽辽金金元元明明清清合计合计北方北方40628061181110120南方南方181024370027769237共计共计58165237611108879357【解读解读】从表格中的数据看出从表格中的数据看出,唐代北方的状元籍贯数量远远多于南方唐代北方的状元籍贯数量远远多于南方,说说明此时文化中心还在北方明此时文化中心还在北方,北宋时期南北方基本持平北宋时期南北方基本持平,
13、之后南方远远超过北之后南方远远超过北方方,说明南方文化超过北方说明南方文化超过北方,这主要源于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文化中心的南这主要源于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文化中心的南移。移。【结论结论】趋势趋势:状元籍贯分布具有明显自北向南逐渐推移的趋势。状元籍贯分布具有明显自北向南逐渐推移的趋势。原因原因:古代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向江南地区转移古代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向江南地区转移,文化中心与人才密集区也文化中心与人才密集区也作相应的变动作相应的变动;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南方社会相对稳定。【深化拓展深化拓展】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1)对经济布局的影响。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对经济布局的影响
14、。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南北差距日益缩小南北差距日益缩小,南北经济联南北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系不断加强,共同促进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共同促进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2)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南南方城市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一些有海港的城市利用海上交通和河运得方城市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一些有海港的城市利用海上交通和河运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到了快速的发展,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交流。
15、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交流。(3)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致使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致使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的人口迅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4)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南方南方教育不断发展教育不断发展,教育文化中心不断南移教育文化中心不断
16、南移,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状元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状元的变化。自唐至明清自唐至明清,状元籍贯地理分布具有明显自北向南逐渐推移的趋势。状元籍贯地理分布具有明显自北向南逐渐推移的趋势。(5)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北方人民的南迁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6)对南方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对南方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南方一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导致
17、南方一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等,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影响可持续发展。随堂训练随堂训练 即学即练即学即练学以致用学以致用编者选题表编者选题表知知识识点点题题号号易易中中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四大经济区的形成1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2、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54、6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在汉代在汉代,江南地区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发展程度相差较大江南地区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发展程度相差较大,根本原因是根本原因是()A.自然条件的差异自然条件的差异 B.统治政策的差异统治政策的差异C.
18、生产力水平的差异生产力水平的差异 D.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解析解析:C在汉代黄河流域由于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在汉代黄河流域由于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经济实力强经济实力强,处于全国经处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江南地区由于生产技术落后等因素济重心地位。江南地区由于生产技术落后等因素,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实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力差距较大,这实际上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这实际上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2.据据史记史记记载记载,汉中期以前汉中期以前,江南江南“地广人稀地广人稀”,百姓百姓“无积聚多贫无积聚多贫”,而据而据宋书宋书记载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地
19、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丝绵布帛之饶,覆衣覆衣天下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解析解析:C从材料从材料“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丝绵布帛之饶,覆衣覆衣天下天下”可知可知,江南经济得到发展江南经济得到发展,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是促进因素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是促进因素,但不但不是主要原因是主要原因,故故A项错误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江
20、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重心开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始南移,“进一步进一步”与题干时间不符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故B项错误项错误;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主要原因是北人因逃避战乱南迁的主要原因是北人因逃避战乱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方式、技术和劳动力带去先进的生产方式、技术和劳动力,故故C项正确项正确;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是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是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不是原因不是原因,故故D项错误。项错误。3.古有古有“北人避胡多在南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南人至今能晋语”的说法的说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胡胡”应该指的是匈奴族应该指的是
21、匈奴族B.南方人到现在还会说南方人到现在还会说“晋语晋语”C.北方人和南方人长期交战北方人和南方人长期交战D.由于少数民族内迁由于少数民族内迁,中原人口向南迁移中原人口向南迁移解析解析:D材料主要体现了北方人口的南迁及南迁后南北方文化的融合材料主要体现了北方人口的南迁及南迁后南北方文化的融合,D项项正确。文中的正确。文中的“胡胡”应该泛指北方少数民族应该泛指北方少数民族,A项错误项错误;B项理解错误项理解错误;C项说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法不符合史实。4.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是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是在()A.秦汉秦汉B.隋唐隋唐C.两宋两宋D.明清明清解析解析:C秦汉
22、时期经济重心在关中秦汉时期经济重心在关中,故故A项错误项错误;隋唐时期经济重心依然在隋唐时期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北方,故故B项错误项错误;南宋时期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故故C项正确、项正确、D项错误。项错误。5.(2017山东济南月考山东济南月考)唐朝后期唐朝后期,太湖流域的进士及第的人数增加了太湖流域的进士及第的人数增加了,前期前期没有出现过进士的一些地区也出现了进士。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福建、江西没有出现过进士的一些地区也出现了进士。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福建、江西和湖南。这一变化反映了和湖南。这一变化反映了()A.士人影响力士人影响力“南重北轻南重北轻”B.政治权力中心转向南方
23、政治权力中心转向南方C.南方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南方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D.科举取士规模不断扩大科举取士规模不断扩大解析解析:C材料提及南方多个地区进士数量增加材料提及南方多个地区进士数量增加,并未就南北方士人影响力并未就南北方士人影响力进行对比进行对比,故故A项错误项错误;唐朝时期政治权力中心依然在黄河流域唐朝时期政治权力中心依然在黄河流域,故故B项错误项错误;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不断南移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不断南移,南方在科举考试及第南方在科举考试及第数量上必然呈现上升趋势数量上必然呈现上升趋势,故故C项正确项正确;科举取士规模不断扩大缺乏严谨的科举取士规模
24、不断扩大缺乏严谨的数据对比数据对比,故故D项错误。项错误。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关中之民关中之民,好稼穑好稼穑农桑衣食之本甚备。农桑衣食之本甚备。”“漕转关东粟以给中都官漕转关东粟以给中都官”。(注释注释:西汉中央政府每年都要从山东调运大西汉中央政府每年都要从山东调运大量粮食到京师量粮食到京师,支付官吏的俸禄和供应官奴的口粮。支付官吏的俸禄和供应官奴的口粮。)史记史记材料二材料二中国历史学年鉴中国历史学年鉴1988载载:“当代历史学家认为当代历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经中国古代经济发展重心济发展重心,有一个自西向东有一个自西向东,由北向南移动的趋势。由
25、北向南移动的趋势。”请回答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黄河流域经济处于什么地位材料一反映了黄河流域经济处于什么地位?此地位在何时失去此地位在何时失去?(2)概述中国古代经济发展重心南移的基本历程。概述中国古代经济发展重心南移的基本历程。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问,据材料即可判断据材料即可判断,汉代时黄河流域经济处于经济重心地位汉代时黄河流域经济处于经济重心地位,而南宋时期经济而南宋时期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重心转移到了南方;第第(2)问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答案答案:(1)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岳麓版 必修 ppt 课件 区域经济 重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