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课件.ppt(10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张红1第一章:关于课堂教学一、当前语言教学的模式二、语言课堂教学三、第二语言课堂教学四、对外汉语课堂教学2一、当前语言教学的模式o当前语言教学的主要模式是:n综合课打头,按技能设课。o什么是“综合课打头,按技能设课。”n即:首先设一门综合课(精读课)进行语言要素的教学,进行初步的听说读写技能训练。n以此为初步经验,再根据学生的学习目的,开设专门的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写作课,以提高听、说、读、写的各项技能。o此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n学习语言要完成两次转化:o第一次转化:把语言要素转化为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o第二次转化:把语言技能转化为语言交际技能。n不同
2、的语言技能要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才可能快速获得。3二、语言课堂教学o包括第一语言教学、第二语言教学,不包括语言学教学。o教学目的:n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重在能力的获得,不是知识的获得。o教学内容:n以语言要素为教学内容,同时也以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为教学内容。n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构成因素包括语言要素、语用规则、语言技能和语言交际技能及相关的文化知识。o教学方法:n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4三、第二语言课堂教学o当前二语教学的现实:效率与成功率不高n要提高第二语言教学的效率与成功率,必有充分了解二语教学的特征,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案。o教学对象:成年
3、人n要利用和发挥学生第一语言系统的正迁移,防止和克服第一语言的负迁移。o教学内容:n二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和提高学生使用目的语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际的能力。o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打好学习第二语言的基础,以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为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5四、对外汉语教学o1、教师o2、学生:日、韩、东南亚、欧美学生o3、汉语:语音;汉字;词汇;句法;n语音:第二声、第四声n汉字:“已”与“己”与“巳”n词汇:如:“看”,瞧、瞅、瞥、扫、望、察、阅、顾、瞻、相、饱览、观赏、观望、浏览、目击、目睹、凝眸、凝视、远眺、逼视、俯瞰、仰视。(瞻仰)n句法:o4、环境:n大课堂、小课堂,把社会变成大课堂,把课堂变成
4、小社会。6句法:o 如“了”的用法:n1、昨天你真是帮我的大忙。(无“了”不对)n2、昨天你真是帮了我的大忙。n3、昨天中国同学热情地帮了我拿行李。(有“了”不对)n 4、昨天中国同学热情地帮我拿行李。7句法(二)o如“把”字句:n 1、我把他打了一拳。n 2、我把他打了一顿。(对)n 3、他把我的话说了一句n 4、他把我的话说了一遍。(对)n 5、他把那瓶啤酒喝得干净。n 6、他把那瓶啤酒喝得干干净净。(对)n 7、他把那件事问了老师。n 8、他把那件事告诉了老师。(对)8汉语教学的原则:o在教学中把语音教学贯彻始终,帮助学生克服洋腔洋调。o自始至终地强化词语教学,重视词语搭配练习;o还要让
5、学生理解语言与文化、心理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汉语语感和用汉语思维的能力。9第二章教学案例分析: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10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o一、构成课堂教学的因素o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o三、教师的课堂教学意识和教学行为11一、构成课堂教学的因素o三要素:n课堂教学由三个最基本要素构成:教师、学生、教材。o四要素:n即: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课堂教学是教师以教材为教学内容、以课堂为教学环境,指导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结合或者相统一的活动。)1213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o教师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方面n“
6、名师出高徒”。n“要提高教学质量,应该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学生的学。”此流行观点有其偏颇处。研究教师的“教”仍然是重点。研究“教”正是为了更好的“学”。o本门课研究“教”,大致从以下几个专题进行:n1、教师的课堂教学意识n2、教师的教学行为o1、备课 教案、教具;2、组织教学 开课 结课;3、讲解;4、操练o5、提问 答疑;6、纠错;7、教师的话语 表情n3、各种课型的教学方法o1、综合课;2、听力课;3、说话课;4、阅读课;5、写作课14三、教学意识与教学行为o教学意识:n指对于课堂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的认识。即教学理念。o教学行为:n指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方式和具体的操作方法。n教学意识越先
7、进,教学行为则越有效。即有效行为越多,无效行为越少。15有效教学行为和无效的教学行为16o上述二组:A为无效教学行为,B为有效教学行为。n口语课讲究提高学生的开口率。忌讳教师说得多,学生说得少。nA组没有交际价值。nB组有交际价值;让学生说完整的句子。17无效教学行为:n你知道中国哪些城市有地铁吗?n学生不能回答。于是问老师,老师也说“我也不知道。”n东拉西扯的问题;提出没有难度的幼稚问题;提出高难度的问题;提问时先点名后提问题,被问的紧张,没问到的不去积极思索。18第三章:教学案例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意识(一)19教师的课堂教学意识(一)o教师要发扬有效教学行为,克服无效教学行为,必有有良好的
8、课堂教学意识。良好的教学意识包括许多方面。大致言:n1、课程性质的意识。n2、教学目的的意识。n3、教师的控制意识。20一 课程性质意识o不同性质的课,有不同性质的教学方法。n总的方法:实践第一 精讲多练。n综合课、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写作课方法不同。o综合课:语言、技能、文化三位一体,是听力等四课型的基础。因此,要“全面”。既要语言要素、语言知识的教学,又要语言技能的训练。o听力、口语等单项技能课,讲究“重点”,重点训练某个方面的语言技能和微技能。n如:处理生词。n同样课型,初、中、高级又不同。21以处理生词为例:o综合课:n通过讲练,使学生全面掌握词语的音、形、义、用。o听力课:n只需
9、让学生掌握词语的音、义即可。o口语课:n让学生掌握词语的音、义、用,重点是用。o比如:讲解如下生词:n至于(精读课讲解:1、用于句子或分句的开头,引进另一个话题,“至于”后边的名词或动词等就是话题。2、举例。3、完成句子。4、练习句子。5、交际。)(听力课的方法;口语课的方法)22二、教学目的的意识o1、语言课堂的根本目的;n提高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n模式:句型展示机械练习交际练习。o如:,也认了。(解释)o 只要质量好,多花点钱也认了。(展示)o 这么好吃的东西一定要多吃点,(表达)o交际练习:o2、每种课型的目的;o3、每堂课的目的;n50分钟或100分钟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什么,掌
10、握什么,重点是什么。确定重点的语言内容和技能,精读多练,讲透练熟,不要面面俱到,学生好像什么都学了,可是什么也没学会。o4、一堂课每个环节的目的;o5、每个教学行为的目的。23每个教学环节的目的:o一堂精读课的基本教学环节:n复习处理生词讲练语法讲练课文综合练习归纳总结o复习:n检查前一节课的效果与学生复习的情况。n督促学生课后复习。o处理生词:n语言要素的教学。帮助学生把生词作为经验成分储存在他们的大脑中。使其具有可感应性。n确定重点词语、次重点词语、一般词语和非重点词语,然后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重点词语的练习上。o讲练语法:n通过讲练语法,让学生能够说出结构完整、搭配得当、关联、意义明确的句子
11、,说出符合身份、目的,场合的话语。o讲练课文:n是每一堂课的核心环节。课文提供生词、语法点使用的语言环境和进行交际的模式。课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首先是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课文的内容,然后以课文为模式说自己想说的话,进行模拟真实的交际。o归纳总结:n重要。让学生明确:今天的重点是什么,学生可以回去复习,提高效率。24每个教学行为的目的:o一堂课由若干个教学行为构成。学生的“学习行为”受教师的“教授行为”的支配和制约。n如:听写生词的行为,有以下多个教学目的:o检查学生汉字学习的情况;(复习、预习)o利用听写材料纠正发音;o为后面的语法练习提供词汇;o为后面的叙述课文提供提示词汇。25三 教师的控制意
12、识o具有控制和驾驭课堂的本领,包括组织教学、控制节奏、控制学生的活动、控制教学的内容。n组织教学:创造师生互动的课堂环境。n控制教学的节奏,太慢过于松弛,太快,紧张劳累,选择合适的练习方式,控制语速和说话的间隔时间。n控制活动的内容和程序。o控制活动的人,学生搭配。课堂活动的四种形式:全班;小组、两人、个人;o全班讨论,教师减少自己的说话,另一方面鼓励每个学生参与,防止少数学生活动,多数学生当观众。o小组活动,可以三种形式:按座位分组,学生自己分组,优秀生与学困生一组。小组不宜太大,三至六人为宜。二人一组的方式最常用,机会均等,练习充分。n控制讲解的深度与广度。o确定哪些重点讲深讲透,哪些略讲
13、,哪些不讲;o讲解词语,一个词有多个义项,只讲基本义还是也讲引申义,引申义讲一个还是多个,必须控制得当。学生都会有收获和兴趣。n控制练习的难度和数量。o重点内容练习的量要大,非重点内容量要小;学生已掌握就打住,学生尚未掌握要继续练习;时间充裕要扩大量,紧张减小难度与数量。n控制讲、练时间。o 一般讲要精(30%至40%),练要多(60%至70%)26第四章:教学案例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意识(二)27教师的教学意识(二)o1、“输入大于输出”意识o2、“强化词语教学,淡化句法教学”意识o3、“上好第一节课”与“上好每一节课”意识。281“输入大于输出”意识o教师教授、学生学习(输入);学生掌握(输
14、出)。o学习规律:n初级阶段:学会。(6岁以后:1)o对学生输入大量材料,并把输入的材料作为经验成份储存于大脑。o弄清“是什么”,不要追问“为什么”。o反复讲解与反复操练。重复是学习之母。o提高词语、语法的重现率。大量刺激、反复刺激。292“强化词语教学,淡化句法教学”的意识o语法教学中是突出词语教学还是突出句法教学,一直有分歧。o所谓“强化词法教学”,是说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法教学自始至终都应该放在语言要素教学的中心位置。n在词语教学中,老师不仅要讲清楚词语的音、形、义,更重要的是讲清楚词语的用法,即词与词的搭配以及搭配时要注意的问题,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词语的用法。n词语教学向下
15、可延伸到语素,向上可延伸到词组、句子。n语法教学其实质是教学生把词语如何组装成句子。不是讲理论,而是讲词语的用法。使学生了解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个词语和使用这个词语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o所谓“强化词法教学”,不是取消句法教学,而是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必自始至终强调句法教学,只教最基本的句型,句法规则宜粗不宜细。n传统的语法教学,十分重视句子的讲练,句法规则讲得很细,从教学的角度来看,“细”则烦琐,学生记不住,教师记不住,所以句法规则只讲最基本的规律。对于讲不清的,从词语搭配的角度来讲,让学生学会搭配和组装就可以了。n成人学习语法的重要策略是“类推”,汉语的结构讲究意义搭配,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只教句
16、法,学生类推时,往往一说就错。303“上好第一节课”和“上好每一节课”的意识o(一)“上好第一节课”意识n对外汉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极为重要,若让学生产生信赖的教师,其课堂一定会和谐而生动。因此,教师一定要上好第一节课,在接一个新班、第一次跟学生见面的时候,要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自己的长处,让学生对你产生信赖,为此后课堂的互动创造好的条件。n尽快记住学生的名字。o(二)“上好每一节课”意识n只有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n持之以恒的毅力和高超的教学技艺。每个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有时教得很顺手,自己与学生皆满意;有时教得不太顺手,这是正常的现象,要
17、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要正确对待和及时调整。31如:句法教学:n我把书放在书包里了。n我把饭吃在食堂里了。(类推的错误)n我有很多钱。n我有很少钱。(类推的错误)32如何“强化词语教学,淡化句法教学”o1 以课堂讲练为中心,向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延伸n词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强化词语教学要以课堂讲练为中心环节,向前延伸到学生课前预习词语的音、形、义,向后延伸到学生复习词语的用法,为他们提供使用词语进行交际的机会。o2 课堂教学要以生词讲练为中心n即把词语的讲练作为重点,讲练语法和课文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使用词语进行交际。o3 课堂讲练要处理好生词、句法和课文的关系33课堂讲练要处理好生词、句法和课文的
18、关系n一般课本每一课有4个部分:课文、生词、练习、语法(句法)。n首先:讲练生词是教学的中心。每一课约40个生词。处理生词,教师先确定重点词语、次重点词语和非重点词语。重点词语老师要讲解搭配,让学生组成各种词组,再通过问答、改句子、完成句子等方法把这个词语放到句子里练习,学生要在当堂记住和掌握;次重点和非重点词语可以略讲,通过复习和练习来掌握。n第二:课文讲练为词语使用提供大的背景和环境。课文除了主题、结构、意义、文化的讲练以外,重点让学生说好含有本课生词和语法点的句子,理解和掌握该词语或语法点在课文中的用法。n第三:句法讲练主要讲清句型的意义、结构、语用功能以及使用该句型要注意的问题,然后进
19、行替换练习和交际性练习。在练习中尽量使用当课的词语。34第五章:教学案例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一)35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一)1 备课2 设计教案3 准备教具36一 备课o1 备教材n(1)熟悉教学大纲n(2)通读教材n(3)精读教材n(4)处理教材o2 备学生n极强的针对性,确立重点、难点,确立对象。o3 备方法n使用什么方法,用什么例句,教具等,都要反复思考。37熟悉教学大纲o教师备课最重要的是备教材。但在此之前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是钻研和熟悉教学大纲。n钻研和熟悉大纲,可以统观全局,在具体备某一课时能把它跟整体教学联系起来,把握脉络,理清主线,领会这一课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n教学大
20、纲是教师手头必备的文件,备课时要随时翻阅。n北语汉语速成学院制定的汉语速成教学大纲中规定,学生经过20周的强化训练,能够进行基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一定范围内的社会交际活动;掌握全部声、韵、调;甲乙两级词3051个,甲乙两级汉字1604个,甲乙两级语法项目252项。为此,教师要了解和熟悉这些内容。38通读教材o通读教材要从整体上把握编者的意图。n首先要读“前言”或“编写说明”,编者的意图一般都在“前言”或“编写说明”中交待得很清楚。n(1)如何体现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主张采用哪种教学法,是结构法还是功能法,是结构功能法还这是功能结构法;是演绎法还是归纳法。n(2)词汇、语法点和功能项目的安排。总
21、的词汇量是多少,每课的词汇量是多少;语法点的先后顺序,语法体系是什么;出了多少功能项目。n(3)如果是系列教材,主干教材和分技能 教材是如何配合的。39精读教材o即读教材到“懂”、“透”、“化”之境。n“懂”:对教材的全部内容,包括语言要素、文化内涵,语言技能的训练,从每一项练习、每一幅插图,至全篇的结构都能十分清楚。n“透”:吃透编者的意图和思路,确立这一课应学什么、掌握什么、提高什么,挖掘这一课的知识点和训练点,重点、难点,本课与前后课的联系是什么。n“化”:把编者的意图变成自己的意图,对教材的内容了然于胸,融会贯通。“懂”与“透”是“钻进去”,“化”则是跳出来。40处理教材o对教学内容的
22、难易多寡做出取舍。最关键:确立“重点”、“难点”。n“重点”的处理:哪个重点讲练,哪个一般讲练,哪个只讲不练,甚至可以不讲。并对时间进行分配。n“难点”的处理:设计较多形式的练习方式,如改写句子、完成句子、回答问题等。还可以采用直观的教具讲解。41备方法:o确立怎样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n如复习环节,设计三种方式复习课文,用哪种较好呢?o1 课文是对话体,用对话的方式复习,老师先跟学生对话,然后让学生跟学生对话。o2 把对话改成叙述体,老师先说两遍,学生听,然后提问,再让学生复述。o3 把对话改成叙述体,用PPT展示给学生,先让学生齐读,然后让学生单个读,最后复述。42二 设计教案o教案一般有
23、两种:详细教案和简要教案。两种都要写好主本和附件。n写好正本o正本包括:o1课型、教材、教师、教学对象、课题;o2教学步骤与课时分工;o3时间;o4目的与要求;o5教学重点与难点;o6教学过程。n“课型、教材、教师、教学对象”是固定的,一学期都不变,所以,第一课写明即可,此后的教案第一个项目是课题。43教案范例:44教案范例:o教学目的与要求:n1 本课教授18个生词,其中8个领会性,8个一般应用性,2个重点应用性。应用性生词要求学生会造句。n2 学习课文的前半部分(从开头到“他们又开始往车门中挤”)。要求学生比较流利地复述课文,并用课文结构表达自己的思想。o教学重点与难点:n1 重点生词:“
24、好像似的”和“一也不/没有”,还有“整个、猛地、声音、递、让座儿、充满、快活、气氛”要求会造句。n2 课文重点:复述和活用课文做模仿练习。n3难点:o(1)生词“猛地”和“充满、快活、气氛”。o(2)句子:“挤成相片了”45o教学过程:n一 复习(15分钟)o(一)听写(4句60个字,4分钟,平均每分钟15个字),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人写在本子上。n1 艾米登上了长城,她的梦想终于实现了。(16字)n2 长城好像一条正在腾飞的长龙。(13字)n3 远处好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儿。(14字)n4 他们一定能用双手创造出更伟大的奇迹。(17字)n两个学生写完以后纠正错误(3分钟)n学生读黑板上的
25、句子(先集体、后个人,4分钟)o(二)提问第45课的课文内容(机动,4分钟)n1 长城有多长?n2 东起什么地方?西到什么地方?穿越中国几个省?n3 长城是秦朝开始修建的吗?是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n4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用了几年时间把一段一段的城墙连接起来?n5 你去过长城吗?登上长城了吗?到达长城最高处了吗?46教学过程o一 复习(15分钟)n1听写n2提问o二 生词(28分钟)n1利用PPT,领读,n2利用PPT,出示生词,学生读(先集体,后个人),n3领会性生词和一般应用性生词的讲练n4重点词语讲解、练习。o三 课文(46分钟)n1把课文变成未完成式,制作PPT,跟同学一起完成课文。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对外汉语 教学 案例 分析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