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之运动系统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解剖学之运动系统课件.ppt(9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运动系统第二章第二章运动系统运动系统概述概述1运动系统组成运动系统组成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借骨连结构成整体的支架即骨骼,肌附着于骨。2运动系统功能运动系统功能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为枢纽,骨骼肌为动力。共同完成支持人体、保护内脏及运动的功能。运动系统组成、功能运动系统组成、功能运动系统骨连骨运动系统骨连骨支持运动加保护支持运动加保护肌肉动力骨杠杆肌肉动力骨杠杆关节枢纽连邻骨关节枢纽连邻骨第一节骨及骨连结一、骨及骨连结概述(一)骨总论(一)骨总论1骨的形态分类骨的形态分类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2骨的部位分类骨的部位分类成人
2、骨共206块,按在体内所处部位不同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颅骨分脑颅骨和面颅骨,共23块,躯干骨共51块,四肢骨共126块,另有3对听小骨位于颞骨内。按按形形态态1.长长骨骨:管状、骨干、髓腔、骨骺、干骺端、骺软骨骺线、分布在四肢2.短短骨骨:立方形、连结牢固运动复杂部位、腕骨、跗骨3.扁扁骨骨:板状,构成中轴腔壁,颅、胸、盆腔壁4.不不规规则则骨骨:形状不规则,椎骨,上颌骨(含气)长骨长骨骨干骨干骺骺关节面关节面干骺端干骺端骺线骺线(由骺软骨骨(由骺软骨骨化而成化而成)骨髓腔骨髓腔充满骨髓充满骨髓长骨呈长管状,分布于四肢,分一体两端,内有空腔容纳骨髓。短骨短骨形似立方体,多成群分布于连
3、接牢固且稍灵活的部位,如腕骨、跗骨。扁骨扁骨 不规则骨不规则骨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如颅骨、肋骨形态不规则,如椎骨、上颌骨(含气)按部位分按部位分成人骨共206块,按在体内所处部位不同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颅骨分脑颅骨和面颅骨,共23块,躯干骨共51块,四肢骨共126块,另有3对听小骨位于颞骨内。锤骨 砧骨 镫骨全身骨骼名称颅骨51躯干骨四肢骨脑颅8:顶骨、颞骨、额骨、枕骨、筛骨、蝶骨 面骨15:鼻骨、泪骨、颧骨、腭骨、下鼻甲骨、上颌骨、下颌骨、梨骨、舌骨胸骨 1 肋骨 24椎骨 26 (颈椎7、胸椎12、腰椎5、骶骨1、尾骨1)上肢骨32:肩胛骨、锁骨
4、、肱骨、尺骨、桡骨、腕骨8、掌骨5、指骨14下肢骨31: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跗骨7、跖骨5、趾骨1423632听小骨6:锤骨、镫骨、砧骨属于感受器3骨的构造骨的构造骨主要由骨质、骨髓、骨膜构成。(1)骨质:即骨组织,又分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主要分布于长骨干和其它骨的表面。骨松质,由骨小梁构成,位于骨的内部。(2)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松质腔隙内。又分黄骨髓和红骨髓,红骨髓能造血。成人髂骨、胸骨、椎骨内终生保留红骨髓。(3)骨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位于骨的最外边,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在骨的生长、发生、修复和改建中起重要作用。3.3.骨骨 的的 构构 造造 骨髓骨髓 骨质
5、骨质 骨密质骨密质骨松质骨松质 骨膜骨膜 血管、淋巴和神经血管、淋巴和神经红骨髓红骨髓黄骨髓黄骨髓 骨骨骨膜骨膜骨髓骨髓骨密质骨密质骨松质骨松质骺线骺线外板外板 内板内板 板障板障 骨膜骨膜颅骨颅骨 骨密质骨密质骨松质骨松质-板障板障 内板内板 外板外板(二)骨连结总论(二)骨连结总论1骨连结分类骨连结分类根据骨连结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1)直接连结:包括纤维连结、软骨连结、骨性连结。(2)间接连结:即关节;骨与骨之间借结缔组织囊相连,囊内有滑液,活动度大,称为关节。2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关节的结构各不相同,但基本构造都一样。(1)基本构造:包括关
6、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2)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和关节内软骨等。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内软骨藏关节腔内软骨藏韧带加强稳固性韧带加强稳固性基本构造都一样基本构造都一样3关节的运动关节的运动(1)屈和伸:是围绕冠状轴的运动。(2)内收和外展:是围绕矢状轴的运动。(3)旋内和旋外:围绕垂直轴是的运动。(4)环转:是屈、外展、伸、内收连结起来的动作。即近侧端不动远侧端作圆周运动。二、躯干骨及连结二、躯干骨及连结躯干骨包括椎骨、胸骨和肋骨,共51块。借骨连结构成脊柱和胸廓。颈椎颈椎 7 7 胸椎胸椎 1212腰椎腰椎 5 5
7、骶椎骶椎 1 1(5 5)尾椎尾椎 1 1(3-43-4)(一)脊柱(一)脊柱2626 (一)脊柱(一)脊柱(2)椎骨的一般结构:椎骨的一般结构:椎体、椎板、椎弓、椎孔、棘突、椎体、椎板、椎弓、椎孔、棘突、横突、小关节横突、小关节(3)各部椎骨的特点各部椎骨的特点 1)颈椎特点:颈椎特点:椎体较小。椎体较小。横突有孔称横突有孔称横突孔横突孔。棘突末端棘突末端分叉分叉。特化颈椎有:第特化颈椎有:第1颈椎,颈椎,无椎体和棘突,呈环形,又称无椎体和棘突,呈环形,又称寰椎寰椎。第。第2颈椎,有齿突,又颈椎,有齿突,又称称枢椎枢椎。第。第7颈椎,棘突特长颈椎,棘突特长,又称,又称隆椎隆椎。其棘突是计数椎
8、。其棘突是计数椎骨的重要体表标志。骨的重要体表标志。2)胸椎特点:)胸椎特点:胸椎体上和横突上有与肋相连结的胸椎体上和横突上有与肋相连结的肋凹肋凹。棘突向后下斜伸呈叠瓦状。棘突向后下斜伸呈叠瓦状。3)腰椎特点:腰椎特点:椎体大。椎体大。棘突呈板状棘突呈板状水平水平后伸后伸。骶前孔骶前孔岬岬横线横线尾骨尾骨骶后孔骶后孔尾骨尾骨骶骶管管骶角骶角耳状面耳状面骶管裂孔骶管裂孔上关节突上关节突4)骶骨:呈三角形,骶骨:呈三角形,前面主要结构有岬、前面主要结构有岬、骶前孔等。后面主要骶前孔等。后面主要结构有骶后孔、骶管结构有骶后孔、骶管裂孔和骶角等,骶角裂孔和骶角等,骶角是骶管麻醉时重要的是骶管麻醉时重要
9、的体表标志。侧面主要体表标志。侧面主要结构有耳状面等。结构有耳状面等。5)尾骨由)尾骨由34块退化块退化的尾椎长合而成。上接的尾椎长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为尾骨骶骨,下端游离为尾骨尖。尖。各部椎骨特点各部椎骨特点椎骨外形不规范椎骨外形不规范抓住要点能分辨抓住要点能分辨颈椎体小棘分叉颈椎体小棘分叉横突有孔最明显横突有孔最明显胸椎连肋有肋凹胸椎连肋有肋凹棘突叠瓦下斜尖棘突叠瓦下斜尖腰椎承重体最大腰椎承重体最大棘突后伸宽又扁棘突后伸宽又扁2椎骨的连结 椎骨间的连结主要有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等(图2-1)。(1)椎间盘 1)位置:位于相邻椎体之间。2)构成: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纤维环为环形的纤维软骨
10、,连于上下椎体之间,髓核为胶冻状,位于中央。3)临床意义:纤维环后外侧较薄弱,用力过猛时可致髓核脱出而压迫脊神经。椎间盘椎间盘椎体之间纤维环椎体之间纤维环胶状髓核在中间胶状髓核在中间后外薄弱易脱出后外薄弱易脱出压迫神经致痛瘫压迫神经致痛瘫(2)韧带主要有五条,即三长两短。1)三条长韧带:前纵韧带,连接于椎体之前。后纵韧带,连接于椎体之后。棘上韧带,连接于棘突之后。2)两条短韧带:棘间韧带,连接于棘突之间。黄韧带,连接于椎弓之间。3)临床意义:腰椎穿刺时由外向内依次经过的韧带是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脊柱韧带及意义脊柱韧带及意义 脊柱韧带,三长两短脊柱韧带,三长两短 腰椎穿刺,棘上棘间腰椎穿
11、刺,棘上棘间 再透黄韧,进入椎管再透黄韧,进入椎管3脊柱的整体观(1)前面观:椎体自上而下依次增大,骶尾部又逐渐缩小,与承受体重压力密切相关。(2)后面观:棘突上下排列成一条直线。各部棘突方向有所不同,颈部棘突较短,胸部棘突向后下呈叠瓦状排列,腰部棘突近水平后伸。(3)侧面观:可见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骶曲。主要起减缓震荡作用。其中,颈腰二曲凸向前,胸骶二曲凸向后。脊柱的整体观脊柱的整体观上细下粗尾部尖上细下粗尾部尖承受压力密相关承受压力密相关后观棘突一条线后观棘突一条线颈短胸斜腰平扁颈短胸斜腰平扁侧观生理四个弯侧观生理四个弯线条大方又美观线条大方又美观胸骶弯曲凸向后胸骶弯曲凸向后
12、颈腰二曲凸向前颈腰二曲凸向前(二)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构成。1胸骨(1)形态分部:自上而下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胸骨柄上方凹陷为颈静脉切迹,柄、体交界处形成略微向前隆凸的胸骨角。(2)临床意义:胸骨角平对第2肋软骨,是记数肋的标志。2.肋肋的后端有肋头、肋颈和肋结节,下缘有肋沟,肋间后动、静脉和肋间神经通过.共12对1-7对真肋8-10对假肋11-12对浮肋包括:肋骨肋软骨终生不骨化第1肋借肋软骨连于胸骨柄。第2肋借肋软骨连于胸骨角。第37肋借肋软骨与胸骨体相连。第810肋借肋软骨依次连于上位肋软骨,形成肋弓。第11、12肋前端游离于腹肌之中,称浮肋。肋的连结肋的连结
13、一肋连于胸骨柄一肋连于胸骨柄 二肋对角标志明二肋对角标志明 三至七肋与体连三至七肋与体连 八至十肋成肋弓八至十肋成肋弓 十一十二称浮肋十一十二称浮肋 前端游离肌肉中前端游离肌肉中3胸廓的整体观及运动胸廓呈前后略扁的圆锥形,上窄下宽。肋骨间为肋间隙,由肋间肌封闭。(1)胸廓上口:由第一胸椎、第一肋、胸骨的颈静脉切迹围成,向前下倾斜。(2)胸廓下口:由第十二胸椎、十二肋、十一肋、肋弓、剑突围成,膈肌就是附着于胸廓下口周围的骨面。(3)胸廓的运动:吸气时,胸廓和肋上升。呼气时,胸廓和肋下降。胸廓形态、运动胸廓形态、运动胸廓形似小鸟笼胸廓形似小鸟笼上窄下宽扁锥形上窄下宽扁锥形上口狭小前下斜上口狭小前下
14、斜下口封膈分腹胸下口封膈分腹胸容纳保护心肝肺容纳保护心肝肺呼气下降吸气升呼气下降吸气升全身骨骼名称颅骨51躯干骨四肢骨脑颅8:顶骨、颞骨、额骨、枕骨、筛骨、蝶骨 面骨15:鼻骨、泪骨、颧骨、腭骨、下鼻甲骨、上颌骨、下颌骨、梨骨、舌骨胸骨 1 肋骨 24椎骨 26 (颈椎7、胸椎12、腰椎5、骶骨1、尾骨1)上肢骨32:肩胛骨、锁骨、肱骨、尺骨、桡骨、腕骨8、掌骨5、指骨14下肢骨31: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跗骨7、跖骨5、趾骨1423632听小骨6:锤骨、镫骨、砧骨属于感受器三、颅骨及其连结三、颅骨及其连结(一)颅的组成颅骨共23块(不包括3对听小骨),分为脑颅和面颅。(1)脑颅:包括
15、顶骨2、颞骨2、额骨1、枕骨1、蝶骨1、筛骨1。(2)面颅:包括泪骨2、颧骨2、腭骨2、下鼻甲骨2、上颌骨2、鼻骨2、犁骨1、舌骨1、下颌骨1。另有三对听小骨位于颞骨内部的中耳鼓室内。颅颅骨骨脑颅骨脑颅骨 8 8块块 额骨额骨顶骨顶骨蝶骨蝶骨颧骨颧骨上颌骨上颌骨下颌骨下颌骨鼻骨鼻骨 下鼻甲下鼻甲 额骨额骨 顶骨顶骨蝶骨蝶骨 颞骨颞骨枕骨枕骨颧骨颧骨 上颌骨上颌骨 下颌骨下颌骨 顶骨顶骨2 2颞骨颞骨2 2额骨额骨1 1筛骨筛骨1 1 枕骨枕骨1 1蝶骨蝶骨1 1颅骨颅骨2323块块脑颅脑颅8 8块块和面和面颅颅1515块块听小骨听小骨3 3对对筛骨筛骨筛骨筛骨3 3蝶骨蝶骨2 2筛骨筛骨1 1
16、额骨额骨形似蝴蝶,居颅底中央形似蝴蝶,居颅底中央 分分4 4部部体体蝶窦、蝶鞍、垂体窝蝶窦、蝶鞍、垂体窝翼突翼突翼管、翼腭窝翼管、翼腭窝大翼大翼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小翼小翼视神经管、眶上裂视神经管、眶上裂4 4颞骨颞骨5 5枕骨枕骨6 6顶骨顶骨 鳞部鳞部鼓部鼓部岩部(锥体)岩部(锥体)茎突茎突乳突乳突茎乳孔茎乳孔鳞部鳞部鼓部鼓部岩部(锥体)岩部(锥体)茎突茎突乳突乳突外耳门外耳门外耳门外耳门额骨额骨顶骨顶骨蝶骨蝶骨颧骨颧骨上颌骨上颌骨下颌骨下颌骨鼻骨鼻骨下鼻甲下鼻甲泪骨泪骨犁骨犁骨腭骨腭骨上颌骨上颌骨枕骨大孔枕骨大孔鼻骨鼻骨 2 2泪骨泪骨 2 2颧骨颧骨 2 2上颌骨上颌骨
17、 2 2下鼻甲下鼻甲 2 2腭骨腭骨 2 2下颌骨下颌骨 1 1犁骨犁骨 1 1舌骨舌骨 1 1(二二)面颅骨面颅骨15块块面颅骨围成眶腔、鼻腔和口腔。面颅骨围成眶腔、鼻腔和口腔。舌骨舌骨1 1下颌骨下颌骨2 2舌骨舌骨3 3犁骨犁骨4 4上颌骨上颌骨上颌体:上颌窦眶上颌体:上颌窦眶 下孔额突下孔额突 颧突颧突 牙槽突牙槽突 腭突腭突 额突额突颧突颧突牙槽突牙槽突眶下孔眶下孔上颌窦上颌窦下颌头下颌头咬肌粗隆咬肌粗隆下颌角下颌角髁突髁突冠突冠突下颌孔下颌孔下颌体下颌体下颌支下颌支颏孔颏孔5 5腭骨腭骨 6 6鼻骨鼻骨 7 7泪骨泪骨 8 8下鼻甲下鼻甲 9 9颧骨颧骨(二)颅的整体观(二)颅的整
18、体观1颅顶观成人颅顶借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紧密连结,新生儿颅缝交界处由结缔组织膜封闭称颅囟。颅顶观颅顶观颅顶借缝连结紧颅顶借缝连结紧三缝名为冠矢人三缝名为冠矢人婴颅骨化未完成婴颅骨化未完成缝间膜闭叫颅囟缝间膜闭叫颅囟2颅底内面观颅底内面凹凸不平,由前向后依次为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1)颅前窝:筛板、筛孔等。(2)颅中窝:垂体窝、蝶鞍、圆孔、卵圆孔、棘孔、眶上裂、视神经管等。(3)颅后窝:枕骨大孔、舌下神经管、内耳门、横窦沟、乙状窦沟、颈静脉孔等。颅的整体观颅的整体观 1颅顶面观颅顶面观:冠状缝冠状缝矢状缝矢状缝人字缝人字缝枕外隆凸枕外隆凸枕外隆凸枕外隆凸2颅后面观颅后面观:3颅内面观颅内
19、面观(1)颅前窝)颅前窝(2)颅中窝)颅中窝鸡冠鸡冠筛板筛板垂体窝垂体窝枕骨大孔枕骨大孔枕内隆凸枕内隆凸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鸡冠鸡冠筛板筛板筛孔筛孔视神经管视神经管眶上裂眶上裂垂体窝垂体窝圆孔圆孔卵圆孔卵圆孔棘孔棘孔颈动脉管内口颈动脉管内口筛孔筛孔眶上裂眶上裂圆孔圆孔棘孔棘孔视神经管视神经管眶上裂眶上裂卵圆孔卵圆孔(3)颅后窝)颅后窝枕骨大孔枕骨大孔枕内隆凸枕内隆凸内耳门内耳门颈静脉孔颈静脉孔乙状窦沟乙状窦沟舌下神经管舌下神经管枕骨大孔枕骨大孔枕内隆凸枕内隆凸颈静脉孔颈静脉孔内耳门内耳门乙状窦沟乙状窦沟舌下神经管舌下神经管颅底内面观颅底内面观前窝中央是筛板前窝中央是筛板
20、筛孔通鼻嗅丝穿筛孔通鼻嗅丝穿中窝之中垂体窝中窝之中垂体窝前高后高似蝶鞍前高后高似蝶鞍两侧圆孔卵圆孔两侧圆孔卵圆孔棘孔位于最后边棘孔位于最后边前部通眶眶上裂前部通眶眶上裂圆形短管视觉连圆形短管视觉连后窝中央是大孔后窝中央是大孔前外舌下神经管前外舌下神经管岩部后面内耳门岩部后面内耳门颈静脉孔二沟延颈静脉孔二沟延注:圆形短管视神经管二沟横窦沟、乙状窦沟翼突外侧板翼突外侧板腭大孔腭大孔上颌骨上颌骨枕骨大孔枕骨大孔腭骨腭骨(水平板)(水平板)切牙孔切牙孔关节结节关节结节颈动脉管外口颈动脉管外口茎乳孔茎乳孔枕髁枕髁枕外隆凸枕外隆凸鼻后孔鼻后孔犁骨犁骨卵圆孔卵圆孔棘孔棘孔茎突茎突下颌窝下颌窝4颅底外面观分前
21、后两区,前低后高。(1)前区:主要有骨腭、牙槽弓、鼻后孔等结构。(2)后区:中部是枕骨大孔,其它主要结构有枕外隆凸、颈静脉孔、茎突、茎乳孔、乳突、下颌窝。额骨额骨顶骨顶骨蝶骨蝶骨颞骨颞骨枕骨枕骨颧弓颧弓上颌骨上颌骨下颌骨下颌骨翼点翼点4颅的侧面观颅的侧面观 主要有外耳门、颧弓、主要有外耳门、颧弓、颞窝、翼点等。颞窝、翼点等。翼点翼点:位于颞窝,是额、:位于颞窝,是额、顶、颞、蝶四骨相交汇顶、颞、蝶四骨相交汇处。此处骨质薄弱,内处。此处骨质薄弱,内有有脑膜中动脉前支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通过,外力打击易引起骨折而外力打击易引起骨折而发生发生颅内出血颅内出血。翼点位置、意义翼点位置、意义 翼点位于太
22、阳穴翼点位于太阳穴 额顶颞蝶会颞窝额顶颞蝶会颞窝 内有脑膜中动脉内有脑膜中动脉 骨折皆因骨质薄骨折皆因骨质薄 5颅的前面观(1)眶:略呈四棱锥形,容纳视器。主要结构有眶尖、眶口、眶上缘、眶上切迹、眶下缘、眶下孔、眶上裂、眶下裂、泪囊窝等。(2)骨性鼻腔:位于面颅中央,前口为犁状孔,后口为鼻后孔。(3)骨性鼻旁窦:是骨性鼻腔周围骨内含气腔隙。起减轻重量、发音共鸣作用。主要有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四对。骨性鼻旁窦名称特点骨性鼻旁窦名称特点 鼻旁窦,如音箱鼻旁窦,如音箱 鼻腔周围骨内藏鼻腔周围骨内藏 额筛蝶窦上颌窦额筛蝶窦上颌窦 都有开口通鼻腔都有开口通鼻腔眶腔:底朝前外锥体形眶腔:底朝前外锥体形
23、1)底)底眶上孔、眶下孔眶上孔、眶下孔2)尖)尖视神经管口视神经管口3)上壁)上壁泪腺窝泪腺窝4)内侧壁)内侧壁泪囊窝、鼻泪管泪囊窝、鼻泪管5)下壁)下壁眶下裂、眶下沟眶下裂、眶下沟眶下管眶下管6)外侧壁)外侧壁颅前面观颅前面观额区额区眶眶骨性鼻腔骨性鼻腔骨性口腔骨性口腔额骨额骨顶骨顶骨泪囊窝泪囊窝眶下裂眶下裂上颌骨上颌骨眶下孔眶下孔视神经管视神经管下鼻甲下鼻甲泪骨泪骨眶下沟眶下沟(1)额区)额区(2)眶)眶上鼻甲上鼻甲中鼻甲中鼻甲下鼻甲下鼻甲上鼻道上鼻道中鼻道中鼻道下鼻道下鼻道骨性鼻中隔骨性鼻中隔(3)骨性鼻腔)骨性鼻腔垂直板垂直板(筛骨)(筛骨)犁骨犁骨上鼻甲上鼻甲中鼻甲中鼻甲下鼻甲下鼻甲
24、上鼻道上鼻道中鼻道中鼻道下鼻道下鼻道(4)鼻旁窦)鼻旁窦上颌窦窦口高于窦底,故窦上颌窦窦口高于窦底,故窦内积液时直立体位不易引流。内积液时直立体位不易引流。额窦额窦上颌窦上颌窦前、中群前、中群后群后群开口于上鼻道开口于上鼻道筛窦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开口于中鼻道蝶窦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开口于蝶筛隐窝。额窦额窦蝶窦蝶窦上颌窦上颌窦筛窦前群筛窦前群筛窦中群筛窦中群筛板筛板筛窦后群筛窦后群颅囟颅囟前囟前囟后囟后囟蝶囟蝶囟乳突囟乳突囟(四)(四)新生儿颅的特征及生后的变化新生儿颅的特征及生后的变化1、面颅小、脑颅大。、面颅小、脑颅大。2、鼻旁窦尚未发育。、鼻旁窦尚未发育。3、各颅骨间未完全愈合形成囱:、各颅
25、骨间未完全愈合形成囱:前囱(额囱)前囱(额囱)后囱(枕囱)后囱(枕囱)(三)颅的连结颅骨之间多为直接连结,只有下颌骨与颞骨之间形成颞下颌关节。1颞下颌关节构成颞下颌关节由下颌骨的髁突(下颌头)与颞骨下颌窝及关节结节构成。2颞下颌关节特点颞下颌关节特点为:关节腔内含有关节盘。关节囊松弛,易脱位。颞下颌关节构成及特点颞下颌关节构成及特点下颌头,下颌窝下颌头,下颌窝构成关节功能多构成关节功能多关节腔有关节盘关节腔有关节盘关节囊壁前薄弱关节囊壁前薄弱咀嚼语言做表情咀嚼语言做表情张口过大向前脱张口过大向前脱全身骨骼名称颅骨51躯干骨四肢骨脑颅8:顶骨、颞骨、额骨、枕骨、筛骨、蝶骨 面骨15:鼻骨、泪骨、
26、颧骨、腭骨、下鼻甲骨、上颌骨、下颌骨、梨骨、舌骨胸骨 1 肋骨 24椎骨 26 (颈椎7、胸椎12、腰椎5、骶骨1、尾骨1)上肢骨32:肩胛骨、锁骨、肱骨、尺骨、桡骨、腕骨8、掌骨5、指骨14下肢骨31: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跗骨7、跖骨5、趾骨1423632听小骨6:锤骨、镫骨、砧骨属于感受器四、四肢骨及其连结 1上肢骨 每侧32块,包括肩胛骨1锁骨1肱骨1桡骨1 尺骨1腕骨8掌骨5指骨14(1)肩胛骨:呈三角形,分两面、三缘、三角。后面有肩胛冈,末端延为肩峰,是肩部最高点。外侧角形成关节盂,参与肩关节构成。上角、下角分别平对第二、第七肋,是计数肋骨的标志。(2)锁骨:呈“”形,内侧
27、为胸骨端,外侧为肩峰端。锁骨锁骨肩胛骨肩胛骨胸骨端胸骨端肩峰端肩峰端肩峰肩峰喙突喙突关节盂关节盂肩胛下窝肩胛下窝肩胛冈肩胛冈肩峰端肩峰端胸骨端胸骨端盂上结节盂上结节喙突喙突关节盂关节盂肩峰肩峰盂下结节盂下结节肩胛冈肩胛冈冈上窝冈上窝冈下窝冈下窝肩峰肩峰喙突喙突外侧缘外侧缘上角上角下角下角内侧内侧 缘缘肩峰肩峰喙突喙突关节盂关节盂外侧缘外侧缘 肩胛下窝肩胛下窝(3)肱骨:为典型长骨,分一体两端。上端为膨大的半圆形肱骨头,参与肩关节的构成。下端有肱骨小头和滑车,参与肘关节的构成。肱骨头外下缩细称解剖颈,肱骨上端与干交汇处为外科颈,因此处最易发生骨折需去外科治疗而得名。肱骨干后方有桡神经沟,有桡神经
28、通过。肱骨下端内上方后面有尺神经沟,有尺神经通过。肱骨主要结构可归纳为两头、两颈、两沟。肱骨主要结构肱骨主要结构上大下小两个头上大下小两个头小头推着滑车走小头推着滑车走解剖外科两个颈解剖外科两个颈骨折快往外科走骨折快往外科走尺桡两个神经沟尺桡两个神经沟同名神经沟内走同名神经沟内走肱骨小头肱骨小头肱骨头肱骨头小结节小结节大结节大结节外科颈外科颈肱骨体肱骨体内上髁内上髁外上髁外上髁肱骨滑车肱骨滑车尺神经沟尺神经沟肱骨滑车肱骨滑车鹰嘴窝鹰嘴窝外上髁外上髁冠突窝冠突窝桡神桡神经沟经沟解剖颈解剖颈大结节大结节上端:肱骨头、解剖颈、上端:肱骨头、解剖颈、大结节、小结节、大结节、小结节、外科颈。外科颈。干:
29、桡神经沟干:桡神经沟下端:肱骨小头、肱骨滑车、下端:肱骨小头、肱骨滑车、内上髁、外上髁、内上髁、外上髁、尺神经沟、鹰嘴窝。尺神经沟、鹰嘴窝。肱骨肱骨前面观后面观(4)前臂骨:包括内侧的尺骨和外侧的桡骨,习惯称为内尺外桡内尺外桡。1)尺骨:为一上大下小的长骨。主要结构有鹰嘴、滑车切迹、尺骨头、桡切迹、尺骨茎突等。2)桡骨:主要结构有桡骨头、尺切迹、桡骨茎突等。环状关节面环状关节面桡骨头桡骨头桡骨颈桡骨颈桡骨粗隆桡骨粗隆桡骨体桡骨体尺切迹尺切迹茎突茎突鹰嘴鹰嘴滑车切迹滑车切迹冠突冠突尺骨粗隆尺骨粗隆尺骨体尺骨体尺骨头尺骨头茎突茎突桡切迹桡切迹桡骨桡骨尺骨尺骨 上端:鹰嘴上端:鹰嘴 滑车切迹滑车切迹
30、 桡切迹桡切迹 下端:尺骨茎突下端:尺骨茎突 尺骨头尺骨头 上端:桡骨头上端:桡骨头 桡骨粗隆桡骨粗隆 下端:桡骨茎突下端:桡骨茎突 尺切迹尺切迹(5)手骨:包括腕骨、掌骨、指骨。1)腕骨:8块,排成远近两列。近侧列由外向内依次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远侧列由外向内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腕骨名称腕骨名称 舟月三角豆舟月三角豆 大小头状钩大小头状钩 2)掌骨:由外向内依次为1、2、3、4、5掌骨。3)指骨:14块。拇指为2块,其余各指为3块。舟月三角豆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大小头状钩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月骨月骨豌豆骨豌豆骨三角骨三角骨钩骨钩骨掌
31、骨底掌骨底手舟骨手舟骨头状骨头状骨大多角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小多角骨指骨底指骨底指骨体指骨体指骨粗隆指骨粗隆掌骨体掌骨体掌骨头掌骨头近节指骨近节指骨中节指骨中节指骨远节指骨远节指骨腕骨腕骨8远侧列:远侧列:远侧列:远侧列:大多角骨、钩骨大多角骨、钩骨头状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小多角骨 掌骨掌骨5 5 底、体、头底、体、头指骨指骨14近节指骨近节指骨中节指骨中节指骨远节指骨远节指骨近侧列近侧列近侧列近侧列:手舟骨、月骨手舟骨、月骨 三角骨、豌豆骨三角骨、豌豆骨 2上肢骨连结(1)肩关节1)构成: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2)特点:肱骨头大、关节盂较浅小。关节囊松弛、易向前下脱。运动灵活、稳固性较
32、差。肩关节构成特点肩关节构成特点肩关节,很灵活肩关节,很灵活关节囊松下薄弱关节囊松下薄弱肱骨头大盂浅小肱骨头大盂浅小运动不当向下脱运动不当向下脱(2)肘关节1)构成:由肱骨下端和尺、桡骨上端构成。2)特点:一个关节囊内包括三组关节,即肱桡、肱尺、桡尺近侧关节。韧带有固定桡骨头的桡骨环状韧带和尺、桡侧副韧带。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嘴三者在屈肘关节时呈三角形,伸肘关节时呈一条直线。肘关节构成及特点肘关节构成及特点 肘关节,最特殊肘关节,最特殊 一个囊内包三组一个囊内包三组 肱桡肱尺桡尺近肱桡肱尺桡尺近 桡环韧带尺桡副桡环韧带尺桡副 屈肘三角伸直线屈肘三角伸直线 脱位改变能查出脱位改变能查出 (3)
33、手关节手关节包括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掌指关节、指骨间关节等。全身骨骼名称颅骨51躯干骨四肢骨脑颅8:顶骨、颞骨、额骨、枕骨、筛骨、蝶骨 面骨15:鼻骨、泪骨、颧骨、腭骨、下鼻甲骨、上颌骨、下颌骨、梨骨、舌骨胸骨 1 肋骨 24椎骨 26 (颈椎7、胸椎12、腰椎5、骶骨1、尾骨1)上肢骨32:肩胛骨、锁骨、肱骨、尺骨、桡骨、腕骨8、掌骨5、指骨14下肢骨31: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跗骨7、跖骨5、趾骨1423632听小骨6:锤骨、镫骨、砧骨属于感受器四、四肢骨及其连结 2下肢骨及其连结 每侧31块,包括髋骨1股骨1髌骨1胫骨1腓骨1跗骨7跖骨5趾骨14(二)下肢骨及其连结髋
34、骨的结构可归纳为三个一、三个二、三个三。髋骨主要结构髋骨主要结构髂耻坐骨三合一髂耻坐骨三合一一面一孔一个嵴一面一孔一个嵴二窝二线二切迹二窝二线二切迹三节三支三个棘三节三支三个棘注:一面耳状面;一孔闭孔;一个嵴髂嵴;二窝髂窝、髋臼;二线弓状线、耻骨梳;二切迹坐骨大切迹、坐骨小切迹;三节髂结节、耻骨结节、坐骨结节;三支坐骨支、耻骨上支、耻骨下支;三个棘髂前上嵴、髂后上嵴、坐骨棘。髂骨髂骨 2.2.坐骨坐骨3.3.耻骨耻骨髂前上棘髂前上棘髂窝髂窝弓状线弓状线耻骨梳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结节耻骨联合面耻骨联合面髂嵴髂嵴耳状面耳状面坐骨坐骨大切迹大切迹坐骨棘坐骨棘坐骨坐骨结节结节闭孔闭孔髋臼窝髋臼窝髂前下棘
35、髂前下棘髂前上棘髂前上棘髂嵴髂嵴2.2.股骨股骨上端上端股骨头股骨头 股骨颈股骨颈 大转子大转子 小转子小转子 转子间线转子间线 转子间嵴转子间嵴 臀肌粗隆臀肌粗隆下端下端内侧髁内侧髁 外侧髁外侧髁 外上髁外上髁 内上髁内上髁股骨头股骨头股骨颈股骨颈小转子小转子股骨体股骨体内侧髁内侧髁大转子大转子大转子大转子转子间线转子间线髌面髌面外上髁外上髁髁间窝髁间窝外侧髁外侧髁转子间嵴转子间嵴臀肌粗隆臀肌粗隆前面观前面观后面观后面观股骨是人体最粗股骨是人体最粗大的长骨。大的长骨。4.4.胫骨胫骨(较粗大)(较粗大)5.5.腓骨(较细小)腓骨(较细小)上端上端内侧髁内侧髁 外侧髁外侧髁 胫骨粗隆胫骨粗隆下
36、端下端内踝内踝 上端上端腓骨头腓骨头 腓骨颈腓骨颈下端下端外踝外踝内侧髁内侧髁外侧髁外侧髁胫骨粗隆胫骨粗隆内踝内踝腓骨头腓骨头腓骨颈腓骨颈外踝外踝髌骨髌骨胫骨体胫骨体 内胫外腓内胫外腓3.3.髌骨髌骨 略呈三角形。略呈三角形。位于股骨下端前方。位于股骨下端前方。(5)足骨:包括跗骨、跖骨、趾骨。1)跗骨:共七块。最上方的是距骨,距骨下为跟骨,距骨前有足舟骨。跟骨前接骰(音t ou)骨,足舟骨前接内、中、外侧三块楔(音 x ie)骨。跗骨名称跗骨名称 距下有跟前接舟距下有跟前接舟 舟前三楔跟前骰舟前三楔跟前骰 2)跖骨:由内向外依次为1、2、3、4、5跖骨。3)趾骨:踇趾2块,其余各趾均三块。(
37、1)(1)跗骨跗骨7(2)(2)跖骨跖骨5(3)(3)趾骨趾骨146.6.足骨足骨距骨距骨跟骨跟骨足舟骨足舟骨骰骨骰骨内侧楔骨内侧楔骨中间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外侧楔骨近节趾骨近节趾骨跟骨跟骨距骨距骨足舟骨足舟骨骰骨骰骨中间楔骨中间楔骨内侧楔骨内侧楔骨跖骨底跖骨底跖骨体跖骨体跖骨头跖骨头中节趾骨中节趾骨远节趾骨远节趾骨第五跖骨粗隆第五跖骨粗隆外侧楔骨外侧楔骨2下肢骨连结下肢骨连结(1)骨盆1)构成:由骶骨、尾骨和左右髋骨借骶髂关节、耻骨联合及韧带而构成。2)骨盆界线:由后向前依次为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联合上沿。3)大小骨盆的划分:骨盆以界线为界分为大、小骨盆。界线以下为小骨盆。4)4)小
38、骨盆的两口:小骨盆的上口即界线小骨盆的两口:小骨盆的上口即界线,下口由后向前依次下口由后向前依次为为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下支、为为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下支、耻骨联合下沿。耻骨联合下沿。5)5)男女骨盆的形态差别见表男女骨盆的形态差别见表2-22-2:表表表表2-22-2男女骨盆的形态差别男女骨盆的形态差别男女骨盆的形态差别男女骨盆的形态差别 男性女性骨盆上口心形圆形骨盆下口较狭窄较宽大骨盆腔漏斗形圆桶形耻骨下角70o75o80o100o骨盆构成、分界及男女骨盆比较骨盆构成、分界及男女骨盆比较骶骨尾骨两髋骨骶骨尾骨两髋骨构成骨盆起保护构成骨盆起保护界线
39、以下小骨盆界线以下小骨盆男窄女宽很清楚男窄女宽很清楚男腔漏斗女腔桶男腔漏斗女腔桶男小女大看角度男小女大看角度(2)髋关节1)构成: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2)主要特点:股骨头圆小、髋臼由髋臼唇加深。关节囊厚而坚韧、只有后下壁稍薄弱。囊内囊外均有韧带加强,囊外为髂股韧带、囊内为股骨头韧带。髋关节构成及特点髋关节构成及特点股骨头圆髋臼深股骨头圆髋臼深髋臼周缘髋臼唇髋臼周缘髋臼唇外内韧带髂股头外内韧带髂股头囊薄后下余坚韧囊薄后下余坚韧(3)膝关节1)构成:由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和髌骨构成。2)主要特点:是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关节囊松弛但韧带发达,囊外有髌韧带、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关节腔内有呈“C”形
40、的内侧半月板和呈“O”的外侧半月板,以加强稳固性和适应性(图2-3)。膝关节特点膝关节特点膝关节,最复杂膝关节,最复杂承受压力也最大承受压力也最大关节囊松韧带补关节囊松韧带补髌下韧带最发达髌下韧带最发达内内C外外O半月板半月板前后韧带相交叉前后韧带相交叉注:髌下韧带髌骨下方的韧带,即髌韧带。(4)足关节 足关节包括距小腿关节 (踝关节)、跗跖关节、跖趾关节、趾间关节等。第二节第二节骨骼肌骨骼肌一、概述一、概述运动系统的肌属骨骼肌,每块肌都可看作一个器官。(一)肌的分类1根据肌的位置分为头肌、躯干肌、四肢肌等。2根据肌的功能分为屈肌、伸肌、内收肌、外展肌、旋内肌、旋外肌等。3根据肌的外形分为长肌
41、、短肌、扁肌和轮匝肌等。(二)肌的基本构造每块肌都由肌腹和肌腱两部构成。肌腹由肌纤维构成,具有收缩功能。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阔肌的肌腱又称腱膜。(三)肌的辅助结构1筋膜又分浅筋膜和深筋膜。1)浅筋膜:位于皮下,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又称皮下筋膜。2)深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2滑膜囊位于腱和骨面接触处,为一密闭的、结缔组织扁囊,内含滑液。3腱鞘包于长肌腱外面,为一互相连续的双层鞘状结构,内含滑液。肌的分类构造辅助结构肌的分类构造辅助结构长短扁肌轮匝肌长短扁肌轮匝肌肌腹肌腱两相依肌腹肌腱两相依筋膜腱鞘滑膜囊筋膜腱鞘滑膜囊辅助减少摩擦力辅助减少摩擦力二、头肌二、头肌头肌分为面肌
42、和咀嚼肌。(一)面肌又称表情肌,主要有枕额肌、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等。(二)咀嚼肌 配备于颞下颌关节周围,主要有咬肌、颞肌等.三、躯干肌三、躯干肌躯干肌包括颈肌、背肌、胸肌、腹肌、膈和会阴肌等。(一)颈肌1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两侧,一侧收缩可使头向同侧倾斜,面部转向对侧。双侧收缩可使头后仰。2舌骨上肌群位于舌骨与下颌骨之间。3舌骨下肌群位于舌骨与胸骨之间。(二)背肌1斜方肌为项背部三角形扁肌,作用于肩胛骨。全部肌收缩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2背阔肌为胸侧部和背下部阔肌,作用于臂。可使臂内收、旋内、后伸。运动员参加接力赛接棒时就是臂内收、旋内和后伸。(三)胸肌1胸大肌胸廓前面,作用于臂。可使臂内收、旋
43、内,上肢固定时可上提躯干。2前锯肌有助臂上举的作用.3肋间肌包括肋间内肌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收缩可呼气,肋间外肌收缩可吸气。(四)膈位于胸腹之间。包括周围的膈肌和中央的中心腱。膈肌收缩胸腔扩大,引起吸气,膈肌舒张胸腔缩小,助呼气。膈上有三个裂孔,分别是食管裂孔、主动脉裂孔和腔静脉孔,三者分别有食管、主动脉和下腔静脉通过。(五)腹肌包括腹前壁的腹直肌和腹外侧壁的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等。1腹直肌腹正中线两侧,上宽下窄的长肌。2腹外斜肌腹前外侧壁扁肌,肌束由外上斜向内下(类似手插口袋)。3腹内斜肌腹外斜肌深面,肌束由外下呈扇形向内上。4腹横肌腹内斜肌深面,肌束呈水平方向。腹肌腹肌腹外斜肌插口袋
44、儿腹外斜肌插口袋儿腹内斜肌扇子面儿腹内斜肌扇子面儿腹横肌,裤腰带儿腹横肌,裤腰带儿前部贴着一直板儿前部贴着一直板儿注:插口袋指腹外斜肌肌束方向。扇子面指腹内斜肌肌束方向。裤腰带指腹横肌肌束方向。一直板指腹直肌。5腹部局部结构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是肌及筋膜间的斜行裂隙,长约45cm,有四壁、两口。(1)四壁:前壁,主要由腹外斜肌腱膜构成。后壁,由腹横筋膜构成。上壁,由腹内斜肌及腹横肌弓状下缘、联合腱构成。下壁,由腹股沟韧带构成。腹股沟管四壁腹股沟管四壁前面盖着口袋盖儿前面盖着口袋盖儿后面贴着裤腰片儿后面贴着裤腰片儿上边顶着横斜梁儿上边顶着横斜梁儿下边踩着沟韧带儿下边踩着沟韧带儿注
45、:口袋盖口袋指腹外斜肌,口袋盖指腹外斜肌腱膜。裤腰片裤腰带指腹横肌,裤腰片指腹横肌深面的腹横筋膜。横斜梁指腹横肌、腹内斜肌弓状下缘和联合腱。沟韧带指腹股沟韧带。(2)两口:内口,称腹股沟管深环,也称腹环。外口,称腹股沟管浅环,也称皮下环。(3)通过结构: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6腰方肌:位于腹后壁。躯干肌主要肌的作用躯干肌主要肌的作用斜方肌,肩靠脊斜方肌,肩靠脊背阔肌,能接力背阔肌,能接力胸大肌,可提躯胸大肌,可提躯前锯肌,助臂举前锯肌,助臂举肋间肌,呼吸气肋间肌,呼吸气腹前壁,腹直肌腹前壁,腹直肌外侧壁,三扁肌外侧壁,三扁肌外内斜,横最里外内斜,横最里(六)会阴肌是封闭小骨盆下口的
46、肌,主要有肛提肌、会阴深横肌和尿道括约肌等。盆膈:由肛提肌与其上、下的筋膜一起构成,封闭小骨盆下口后部。尿生殖膈:由会阴深横肌和尿道括约肌与其上、下筋膜共同构成,封闭小骨盆下口前部。盆膈和尿生殖膈盆膈和尿生殖膈骨盆下口两膈封骨盆下口两膈封肌肉一块膜两层肌肉一块膜两层盆膈在后夹提肛盆膈在后夹提肛尿膈在前夹深横尿膈在前夹深横六、四肢肌六、四肢肌(一)上肢肌(一)上肢肌 可分为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可分为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1 1肩肌肩肌 主要有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胛下肌等。主要有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胛下肌等。三角肌:位于肩部三角肌:位于肩部,可
47、使肩关节外展可使肩关节外展90900 0。2臂肌分前后两群。(1)前群:主要有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等。肱二头肌:两个头,作用于肘关节。可屈肘关节及前臂旋后。(2)后群:为肱三头肌,三个头,作用于肘关节。可伸肘关节。3前臂肌比较复杂,位于桡、尺骨周围,包括前后两群,每群又可分为浅、深两层。前群一般为屈肌(屈肘、屈腕、屈掌、屈指)或旋前肌(前臂旋前),后群一般为伸肌(伸肘、伸腕、伸掌、伸指)或旋后肌(前臂旋后),每块肌的功能多与名称一致。(1)前群:共9块,浅层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和尺侧腕屈肌(图2-4),深层包括拇长屈肌、指深屈肌和旋前方肌。前臂前
48、群肌名称前臂前群肌名称前臂前群桡向尺前臂前群桡向尺肱桡旋前桡腕屈肱桡旋前桡腕屈掌长指浅尺屈腕掌长指浅尺屈腕拇长指深深方居拇长指深深方居(2)后群:共10块,浅层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和尺侧腕伸肌(图2-5),深层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和示指伸肌。4手肌可分为外侧群、中间群、内侧群。(1)外侧群:较发达,有4块,作用于拇指,隆起形成鱼际。(2)中间群:位于掌心或掌骨之间。(3)内侧群:有3块,作用于小指,形成小鱼际。(二)下肢肌可分为髋肌、股肌、小腿肌、足肌。1髋肌位于髋关节周围,作用于髋关节。分前后两群,前群主要有髂腰
49、肌,后群主要有臀大肌和梨状肌等。(1)髂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组成,可使髋关节前屈旋外。(2)臀大肌:位于臀部浅层,大而肥厚,其外上1/4部无重要血管神经,是临床肌肉注射的常用部位。作用于髋关节,使其后伸和旋外。(3)梨状肌:能使髋关节旋外。2股肌也称大腿肌,分三群。(1)前群股四头肌,位于股前部,是膝关节强有力的伸肌。缝匠肌,呈扁带状,屈髋屈膝。(2)内侧群:为5块内收肌,即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耻骨肌、股薄肌。均可使髋关节内收。(3)后群:共三块。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三肌均可屈膝关节、伸髋关节。3小腿肌也比较复杂,分为前群、外侧群和后群。前群多为足的伸肌和内翻肌,后群多为足的屈肌和内翻肌,外侧群为足的外翻肌。(1)前群:包括长伸肌、趾长伸肌、胫骨前肌等。(2)外侧群:包括腓骨长肌、腓骨短肌等。(3)后群:浅层为小腿三头肌,以跟腱止于跟骨。深层有趾长屈肌、长屈肌和胫骨后肌。1)内翻足的肌:胫骨前肌和胫骨后肌2)外翻足的肌: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4足肌:可分足背肌和足底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