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pdf
《2019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试卷第 1 页,总 7 页2019 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 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 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氮气用作充氮包装C铜用作制导线D石墨用作制铅笔芯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纸槽取固体粉末B验满氧气C稀释浓硫酸D测溶液 pH 3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C原子的
2、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一般少于4 个4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轮胎易爆胎 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分子可以再分CCO2和 CO 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试卷第 2 页,总 7 页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碳原子结构不同5 燃料及其燃烧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下列有关燃料和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B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汽油、柴油C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时都会伴随发光、放热现象D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能放出热量6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
3、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4 10 3 4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6 4 x 8 A乙一定是化合物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中的乙和丁质量变化之比为3:2 D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是甲的2 倍7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个乙分子中有3 个原子核B该反应中属于有机物的有2 种C甲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l:4 D 反应后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8学习了酸、碱、盐的性质后,同学们设计了下面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A浓硫酸干燥氢气和氧气B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C少量稀盐酸检验熟石灰是否变质D石灰
4、石、纯碱和水为原料制取烧碱9下列各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X Y Z A Fe FeCl2Fe2O3B Ca(OH)2NaOH NaCl 试卷第 3 页,总 7 页C AgNO3Ba(NO3)2BaSO4D H2O O2CO2AABBCCDD 10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将它们区别开来的一组是()AFe2(SO4)3、NaOH、H2SO4、Ba(OH)2BK2CO3、Na2SO4、KNO3、BaCl2CCa(NO3)2、Na2CO3、NaCl、HNO3DK2CO3、H2SO4、HNO3、BaCl2第 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填
5、空题1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2 个氦原子 _;(2)5 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3)标出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12水是人类宝贵自然资源,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请回答下列问题:生活中通常用 _区分硬水和软水。净水过程中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性。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请写出一种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_。13下图l是锂元素、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AE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试卷第 4 页,总 7 页 锂元素和钠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不同。A 粒子的符号是 _。AE 五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
6、粒子是_(填字母序号)。14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点表示的含义是_。t2时,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可采取的方法 _。t3时,将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 分别蒸发10g 水,然后降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关系是甲_乙(填“”、“”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A 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 t3时,配制300g 甲的饱和溶液,需要固体甲的质量为100g C t3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的晶体一定比乙多D 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
7、质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的质量甲丙乙评卷人得分三、简答题15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我国古代用墨绘制和书写的字画年深日久仍不变色,这是因为 _。控制反应条件可使燃料充分燃烧,从而节约能源。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会使煤燃烧得更充分,原因是_。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主要原因是_。16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应该保护和珍惜金属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焊锡是锡铅合金,常用来焊接金属,把铅加入锡中制成合金的主要目的是_。试卷第 5 页,总 7 页 铁制品锈蚀可用稀硫酸除去铁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废旧金属制品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_
8、。向 AgNO3、Fe(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所得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若向所得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_(填离子符号)。17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A 图所示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B 图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用 C 图所示软塑料瓶可以证明CO2能与 NaOH 发生化学反应,但有同学提出质疑,认为应该补做一个对比实验是_。D 图所示实验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评卷人得分四、流程题18有一包固体,可能由硝酸铜、硫酸钠、氯化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中
9、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开展以下实验:已知,步骤中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蓝色无气泡产生步骤、中均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证据是 _(3)步骤 II 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试卷第 6 页,总 7 页(4)步骤所得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19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仪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需要选择上述的仪器有B 和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若选用上
10、述仪器C 和_(填字母序号)可以组装成另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制取气体时,连接好仪器后,装入药品前必不可少的一项操作_。评卷人得分六、科学探究题20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后,同学们做了如下两个实验:(观察与讨论1)实验时,甲试管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同学们对氢氧化钙和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表示怀疑。请你写出能观察到该化学反应发生的一种方法_。(观察与讨论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出现白色沉淀。经过讨论确定,甲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是 _(填化学式,下同),乙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是_。为科学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同学们决定对
11、烧杯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试卷第 7 页,总 7 页(猜想与假设)猜想1:NaCl。猜想 2:NaCl、CaCl2。猜想 3:_。(实验探究)请你设计实验证明猜想3 是正确的,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 _ 猜想 3正确(反思交流)随着大家环保意识的增强,实验室产生的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实验中产生的污染物必须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评卷人得分七、计算题21现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22.6g,将其加入到200g 水中配成溶液,再向其中加入 89g氯化镁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11.6g 沉淀(不考虑过滤中物质质量的损失)
12、。计算: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结果精确到0.1%)。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答案第 1 页,总 12 页参考答案1B【解析】【详解】干冰易升华吸热具有制冷效果,可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B、氮气用作充氮包装是因为氮气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性质,选项正确;C、铜用作制导线是因为铜具有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D、石墨用作制铅笔芯是因为石墨在纸上划过能留下痕迹,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在于表现方式不同:不需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2A【
13、解析】【详解】A、用纸槽将固体粉末加到试管中的方法是将试管平放,将盛有粉末的纸槽送到试管的底部,再将试管慢慢竖立起来,使粉末样品落到试管底部,选项正确;B、验满氧气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处,不能伸到集气瓶中,选项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易发生酸液飞溅引发事故,选项错误;D、将 pH 试纸浸入待测溶液测溶液的pH 会造成待测溶液被污染,应将待测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溶液的pH,选项错误,故选A。3B【解析】【详解】A、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选项正确;答案第 2 页,总 12 页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和电子,但不一定含有中子,如氢原子
14、中只含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不含中子,选项错误;C、一个质子或中子的质量都约为一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且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选项正确;D、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一般少于4 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选项正确,故选B。4C【解析】【详解】A、夏天自行车爆胎时因为夏天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的原因,与分子本身的体积无关,选项错误;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只是将混合在一起的几种物质分离开来,属于物理变化,各物质的分子并没有发生变化,选项错误;C、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所以两种物质的分
15、子构成不同,因此CO2和 CO 化学性质不同,选项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两种物质中碳原子的结合方式不同,选项错误,故选 C。5B【解析】【详解】A.燃料完全燃烧时,不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如氢气燃烧后只生成水,选项错误;B.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汽油、柴油,选项正确;C.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时不一定都会伴随发光、放热现象,如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只放热不发光,选项错误;答案第 3 页,总 12 页D.化学反应中不只有燃烧能放出热量,如金属单质与酸反应生成盐与氢气时也放出热量,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都能放热,但不一定发光,只有剧烈的氧化反应如燃烧才能发光。6
16、D【解析】【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丙的质量x=4g+10g+3g+4g-6g-4g-8g=3g,由图可知,反应中物质甲、丁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乙物质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物质丙的质量不变。【详解】A、由分析可知,反应中物质甲、丁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乙物质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物质丙的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乙作为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属于化合物,选项正确;B、物质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选项正确;C、反应中的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0g-6g)(8g-4g)=3:2,选项正确;D、由上分析可知,反应中的丁和乙的质量比为2:3,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
17、质量比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由于不知丁、乙的化学计量数,所以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一定是甲的2 倍,选项错误,故选D。7A【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乙为二氧化氮,一个二氧化氮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所以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3 个原子核,选项正确;B、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只含有一种有机物甲烷,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选项错误;C、甲为甲烷,其中的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4)=3:1,选项错误;答案第 4 页,总 12 页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NO2一定条件N2+2H2O+CO2,反应后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选
18、项错误,故选A。8C【解析】【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浓硫酸与氢气、氧气均不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用浓硫酸干燥氢气和氧气,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沉淀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化学上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选项正确;C、盐酸与熟石灰和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钙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盐酸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先于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少量稀盐酸不能检验,选项错误;D、煅烧石灰石可以得到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纯碱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烧碱(氢氧化钠),选项正确,故选C。【点睛】浓硫酸做干燥剂干燥气体时不能干燥氨气,因为氨气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辽宁省 盘锦市 中考 化学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