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模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模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中考模拟测试学校 _ 班级 _ 姓名 _ 成绩 _ 一、积累与运用(15 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 1-4 题每句 1 分,第 5 题每小题1 分,第 6-7 题每题 1 分,第 8 题每小题2 分)1.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十二章)2.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3.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词人借“,”两句表达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共同的心声。4.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运用典故刻画出戍边将士们矛盾心理的语句是:,。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2、1)“似的”中“似”的读音是。(2)语段 中破折号的作用是()A.解释说明B.意义递进C.意义转折 D.语音延长(3)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有误的选项是()A.表达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回忆B.这段文字充满了浪漫理想的色彩,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C.抒发了作者对平桥村乡民淳朴、善良、真挚情谊的赞美之情D.作者希望所有的人都可以拥有新生的希望,拥有美好幸福的新生活6.“人的一生应当这样渡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中有一字书写错误,应将“”改为“”。(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7.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把
3、金钥匙。(傅雷傅雷家书)A.草地年轻,绿得很天真,山峦老迈,绿得圆熟。(简媜仇树)B.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余秋雨苏东坡突围)C.陶渊明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朱光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D.梅的枝干如隶篆,于顿挫中见笔力,梅梢与花朵似行草,于曲直中见韵致。(琦君春雪梅花)8.暑假即将来临,学生会开展“对对联,赢影票”活动:(1)请你为下面的上联选出合适的下联。()上联: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下联:_,_。A 方寸镜头,透视风情万种。B 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C 镜头方寸,透视万种风情。D镜头方寸,透
4、视风情万种。(2)你的同学小祥也获得了电影票,你如何邀请他一同去看电影呢?(注意说话时的称呼、语气等,不超过25 字)二、阅读(45 分)(一)文言文阅读(15 分)(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 题。(10 分)【甲文】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
5、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文】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汲水须修绠耳。阅微草堂笔记9.两文的作者是清代学者、文学家_。(1 分)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2 分)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干戈寥落四周星B.以为顺流下矣/全石以为砥C.遂反溯流逆上矣/溯洄从之D.苟
6、其下无水/故不为苟得也1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共两处)(2 分)乃 拔 木 就 根 下 凿 井 果 皆 得 泉 特 汲 水 须 修 绠 耳。12.甲文中围绕寻找石兽,写到了哪三个人?他们分别得出怎样结论?(3 分)13.你从以上两则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创作一副不少于五言的对联表达你的认识。(2 分)(丙)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16 题。(5 分)登咸阳县楼望雨韦庄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注释:韦庄,晚唐诗人,五代时前蜀宰相。一生颇不得志,为了求官,辗转他乡,一直到六十岁才中进士。他在流离奔走中,亲眼看到社会的凋弊,了解了人民的苦难。14.
7、“尽”的义项有以下几种,其中符合“尽日空濛无所见”的一项是()(1 分)A.完毕B.达到极端C.全部用出,竭力做到D.都,全1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二句展现的画面。(2 分)16.三、四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二)现代文阅读(25 分)(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 题。(16 分)老爸的火炉冯唐的有时候,人会因为一两个微不足道的美好而暗暗渴望一个巨大的负面,比如因为一个火炉而期待北京漫长而寒冷的冬天。记忆里北京的冬天漫长而寒冷,每个人都穿着同一个颜色和式样的衣服,像一个个丑陋的柜子在街上被搬来搬去。北京漫长的冬天里唯一的喜庆颜色是“两白一黑”。一“白”是白菜,北京
8、人冬天的主菜,通常的习惯是买半屋子,吃整整一个冬天,醋溜、清炒、乱炖,包饺子、包包子、包馅饼,百千万种变化,不变的是白菜还是白菜。另一“白”是白薯,北京冬天唯一的甜点,买两麻袋,吃整整一个冬天。一“黑”是蜂窝煤,堆在门前院后,那时候北京大部分地方没有市政供暖,整整一个冬天的温暖得意就靠它了。我常常因为烧蜂窝煤的火炉而想念那时候北京的冬天。伺候火炉是个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活儿,这个技艺由老爸掌握。炉子被安放到屋里的一个角落,烟囱先伸向房顶再转向一面墙,最终探出屋外。为了伺候炉火,老爸自制了很多工具,夹煤的、捅煤的、掏灰的、钩火炉盖儿的,其中捅煤的钎子常常被我们拿去滑冰车用,总丢,老爸总是多做几个备用
9、。蜂窝煤似乎有两种:一种比较普通,数量多,含煤少;另一种数量少,含煤多,贵,用来引火,先放在煤气炉子上烧着,然后放进火炉最底层,最后再放上普通蜂窝煤。蜂窝煤烧尽,要从下面捅碎,煤灰因重力落到炉底,用煤铲掏走,再往炉子里加一块新煤。最考验技术的是临睡前封炉子,留多大进气口很有讲究:留大了,封的煤前半夜就烧没了,下半夜全家被冻醒;留小了,不热,一整夜全家受冻;加上蜂窝煤的煤质不稳定,留多大更难控制。老爸的解决办法是半夜起来一次,我睡觉轻,常常听见他摸黑穿拖鞋声,因为长期吸烟的暗咳声,吐痰声,喝水声,用铁钩子拉开炉盖儿声,用铁钩子合上炉盖儿声,脱鞋再上床声。炉火当然能供暖,而且炉火比空调好很多,不硬
10、吹热风,而是慢慢做热传递和热辐射,暖得非常柔和。从脆冷的屋外进来,把千斤重的厚棉衣一脱,一屁股坐在炉火旁边的马扎上,面对炉火,像拥抱一个终于有机会可以拥抱的女神,伸出双臂、敞开胸怀,但是又不能且不敢抱紧。哪怕不抱紧,很快身心也感到非常温暖。然后,倒转身,挺直腰板,让炉火女神再温暖自己的后背、后腿和屁股。炉火还能热食物,白薯、汤、粥、馒头片。晚上看书累了、饿了,贴炉壁一面的烤白薯和烤好的抹上酱豆腐的馒头片都是人间美味。遇到周末改善生活,放上一口薄铝锅,炉火还能煮火锅。火锅神奇的地方是,已经吃得不能再烦的白菜、酸菜、豆腐、土豆放到里面,几个沉浮,忽然变得好吃得认不出来了。围坐在周围的家人也开始和平
11、时不一样了老妈转身去橱柜拿酒,老姐望着炉火眼神飘忽,老哥热得撩起秋裤腿毛飘忽,老爸开始小声哼唱18 岁前学会的歌曲。窗外天全黑了,借着路灯的光亮看到小雪,在窗子的范围里,一会儿向左飘,一会儿向右飘。后来,住处有了市政集中供暖,老爸还是习惯性地半夜起来一次。我睡觉轻,还是听见他摸黑穿拖鞋声,因为长期吸烟的暗咳声,吐痰声,喝水声,脱鞋再上床声。我背诵最早和最熟的唐诗之一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如今,每到冷天,每到夜晚,我闭上眼总能听到老爸像老猫一样爬起来,去照看那早已经不存在了的炉火的声音。(选自读者2019 第 1 期 有删改)17.“我对伺候火炉
12、的兴趣不大,但是对炉火的兴趣很大。”这句话是从文中哪个自然段的开头抽取出来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4 分)18.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为什么作者说是“父亲的火炉”?(4 分)19.细读文章,概括回答在作者的记忆中,炉火有哪些好处?(4 分)20.结尾段引用白居易的诗,有什么好处?(4 分)(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3 题。(9 分)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魏寅“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这是李大钊在 晨钟报创刊号上写下的话。人之伟大,正在于能够省悟人生价值与意义,时常审视自己的生命状态。觉醒之意识,铸就无悔之青春。青年马克思临近毕业、谋划前途时,决心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
13、动的职业”,后来,即使陷于没钱买面包的境地,他也未曾背弃誓言。“年纪轻轻就干大事、年纪轻轻就丢性命”的战争年代,青年贺龙抛弃高官厚禄,青年彭湃舍弃“乌鸦都飞不过”的万贯田产,皆因“主义”而义无反顾。有了精神的觉醒,一个人就不难做到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就能够从高尚工作中收获快乐,在舍我其谁中成就大写人生。然而,“觉醒”并不会自动到来。对青年人而言,倘若在应该觉醒的年纪没有觉醒,就难免遭遇内心的“苦闷”。今天,社会竞争激烈、生活成本高企,一些青年人,或是被房子、车子、票子等压得喘不过气来,常感喟人生与梦想之间的“断层”;或是被富足生活、安定环境麻醉了精神,变得满足现状、安于享乐、不思进取;
14、或是被“失意人的牢骚话、悲观者的厌世谈、讽刺家的夸张语”干扰,消解了奋斗的意志、向上的劲头。青春并非完全由年龄来界定,如果思想守旧、精神困顿、心灵迷失,即便年纪轻轻,也可能暮气沉沉。倘若如此,又怎能燃旺生命之火,成就不凡人生?一个人的青春是平庸无奇还是璀璨夺目,“觉醒”堪称关键变量。觉醒了的青年,就如鲁迅所说,“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即使处于痛苦、困厄之中,也能潜心积蓄站起来的力量。反之,如果“立在人生的旁边”迷迷糊糊、蹉跎度日,难免会虚掷稍纵即逝的青春韶华,最终遗憾一生。不觉醒,不仅难以成就“人生之春、人生之华”,更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
15、青春。令人欣慰的是,我们身边从不缺乏向青春致敬的青年。在“鸟比人多”的孤独小岛上,青年突击队队员奋战在海事工作一线,时刻准备战风斗浪、抢险救援,他们没有一丝怨言;在边陲的“生死路”上,边防连官兵守卫在祖国边境线,常年穿越冰河和雪山进行巡逻,他们笑对万险千难;在灾情紧急的火场中,消防战士向着最危险的地方探索,用背影完成一次次“最美的逆行”,他们总是奋不顾身是青年,就理当如此:少一些望洋兴叹的徒劳,多一些直挂云帆的勇气;少一些“关我何事”的冷漠,多一些“匹夫有责”的担当。真正把“为什么而活”想明白、想透彻,青年才能奏出雄壮、优美、高亢的青春之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16、,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坐标上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以“不可一日无觉醒”警策自己,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青年一代必将在伟大的时代赢得更加出彩的人生。(选自人民日报)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第段举青年突击队、边防连官兵、消防战士的事例,有什么作用?(3 分)22.分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 分)23.你身边是否也有一些同学不够“觉醒”?请举例说明,并为他们提出建议。(3 分)(三)名著阅读(5分)24.(1)下列作者、作品搭配正确的一项是(1 分)A.施耐庵红楼梦B.张岱陶庵梦忆C.罗贯中西游记D.孔子礼记(
17、2)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1 分)A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最初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到小说结尾却变成了麻木、狡猾、好占便宜的行尸走肉。祥子的这一变化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不让好人有出路。B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不仅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而且批判了摧残儿童天性的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和当时社会不合理的封建思想习俗,揭示出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的根源。C西游记中孙悟空拜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用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D尼摩船长说“大海就是一切”。“鹦鹉螺”号利用
18、海水发电,潜艇上的人用大叶藻坐床,用贝壳类的足丝做衣服,甚至用鯨的触须做写字的笔,用墨鱼或乌贼的分泌物做墨水。(3)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随航途中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用一泡尿把火扑灭。遭遇风暴,被刮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那里的居民身高犹如铁塔,在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为了赚钱,农夫把格列佛当作小玩意儿装入手提箱里,带到各城镇表演展览,让他耍把戏,供人观赏。格列佛所乘船遭贼劫持,格列佛侥幸逃脱,被一座叫“勒皮他”的飞岛救起。这些人的相貌异常,衣饰古怪,整天沉思默想;总督精通魔法,能随意地召唤任何灵魂。被放逐到“慧骃国”,因为该国要消灭那里的耶胡,
19、所以格列佛想留在这里的愿望无法实现。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_(1 分)格列佛游记是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故事一:_;故事二:_(2 分)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 分)(一)综合性学习(10 分)2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随着当下人们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听书”这种新兴阅读方式的出现,似乎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与读书需求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五次全国阅读调查报告:两成以上受访者有“听书”的习惯,其中移动有声App 平台已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听书内容以“听故事”为主。行业占有率超过73%的某有声App 平台统计:截至今年 2 月,平台用
20、户总规模突破4.5 亿。在线内容既包括故事性较强且篇幅合宜的有声读物,也有热门课程,如营销案例50等。来自读者的声音:“听书”这一形式古今中外早已有之,无论是我国古代的诗歌,亦或是非洲大陆的歌谣,最早的阅读就是口口相传的,有声读物给诗歌传播带来更多可能。西川语音始终不像汉字那样能激发想象力,这一不足使得用语音传达的文本意义会受到折损,尤其是那些语言熟悉度较低的文本。小雨(1)从材料看,“听书”这种新兴阅读方式出现的原因是:。(1 分)(2)学校广播台打算利用每周一的午休时间开展“听书”活动。下列更适合作为“听书”内容的选项是()()(2 分)A.泰戈尔诗集 B.中文金曲馆 C.英文版巴黎圣母院
21、 D.营销案例50 讲 E.欧亨利短篇小说集(3)学校团委要通知各班团支书参加会议,布置这次活动,请找出下面通知的三处错误。(3 分)通知为了丰富我校学生课余生活,创设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团委决定本学期开展听书活动,今天到团委开会,布置有关事宜,请带好纸笔准时参加会议。x 年 x 月 x 日校团委(4)你提倡“看”书还是“听”书?结合材料,简要阐明理由。(4 分)(二)写作(50 分)26.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作文(1)如获至宝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我们可以欺瞒别人/却无法欺瞒自己/当我们走向枝繁叶茂的五月/青春就不再是一个建/向上的路
22、/总是坎坷又崎岖/要永远保持最初的浪漫/真是不容易/有人悲哀/有人欣喜/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也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选自汪国真的跨越自己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 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行款格式规范。(6)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答案与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5 分)1.匹夫不可夺志也2.芳草萋萋鹦鹉洲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此题中
23、注意“萋萋”“洲”“燕然”“勒”的书写。5.(1)sh(2)B(3)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注意“似”的多音用法;标点符号破折号的用法,根据文意上下句的关连可以判断正确选项是B,语意递进;涉及到对经典文章结尾的理解,D项是故乡中结尾的解读。6.渡 改成度【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形近字字形的辨析。“渡过指的是由水面过到对岸,通过或由此到彼,过河的地方,着重在空间。而度过指的是时间在工作、生活、娱乐中消失,着重在时间。渡过可以组的词有:“渡过黄河”“渡过困难时期”等。度过可以组的词有:“度过假日”“度过岁月”等。”7.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方法的掌握。例句是比喻,A 句是拟
24、人,B 句是排比,C 句是设问,D句是比喻,故选D。8.(1)B【解析】“咫尺”对“方寸”,“千般”对“万种”,“银幕”对“镜头”,“光影”对“风情”,”“透视”对“流转”,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量对数量,对联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选 B。(2)小祥,你也赢得了比赛,暑假时咱们一起去看电影吧。【解析】此题考查口语交际运用,注意人称,同学称谓,符合对话情境,表达文明得体即可。二、阅读(45 分)(一)9.纪昀【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了解。选文的作者是纪昀,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清朝政治家、文学家。10.C【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是常见的现象
25、,注意结合句意分析。A干:岸/和“戈”连在一起,借代指战争。B以为:认为/把作为C溯:逆流而上/逆流而上D.苟:如果/苟且故选C。11.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汲水须修绠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时首先要理解句子大意,然后再可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作进一步的确定。这句话的意思是:于是他拔掉树木,在靠近树根处往下凿井,果然都得到了泉水,只是取水需要长绳罢了。“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是连在一起的动作行为,可不分开,故该句停顿划为: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汲水须修绠耳。12.寺僧:向下游找;学者:原处深陷泥沙中;老河兵:向上游找。【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试卷 测试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