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 分钟总分: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25 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隧洞(su )纤细(qi n)高傲(o)干瘪(bi )B蜗行(w)胆怯(qu)翡翠(f i)伤痕累累(l i)C芦荻(d)舵手(du)熄灭(x )笑涡(w)D飞窜(cu n)呻吟(y n)蠢笨(ch n)差异(ch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 分)A.迷罔呻吟疲惫长夜漫漫B.隧洞海鸥仓茫取义成人C.淤滩旌旗熄灭血雨腥风D.驳船妆饰谎言伤痕累累3.下列诗歌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3分)A.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B.你/却/卧
2、听着/海涛闲话C.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D.我有年轻/舵手的心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1)传唤来的同乡集资把他保了出来,问他事由,他只是说自己一时糊涂,走错了人家。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阴影。(2)2015年“寻找最美医生”颁奖典礼通过展现医生们的感人故事和崇高境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谈论沂蒙精神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A.蒙受弘扬妄自菲薄 B.蒙受宣扬妄自尊大C.承受弘扬妄自尊大 D.承受宣扬妄自菲薄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 不当的一项是()(3 分)A聪明的重庆人 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
3、重庆呈现一种独特的美。B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C课间十分钟,班上的“开心果”张晓松使尽浑身解数,搞怪逗乐,整个教室充满了快活的气氛。D留学生易文婷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 分)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A.B.C.D
4、.7请发挥想象,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两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意境和谐一致。(4 分)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我是_;我是_ _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 分)(1),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2),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3)霜风呼呼的吹着,。(沈尹默月夜)二、阅读理解(45 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词,然后完成下列题目。(10 分)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
5、来当纸钱。投生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1.诗中为了表现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用死了也要去泉台”集合“旧部”斩“阎罗”的说法,对这样写的好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用“阎罗”来借指世上的反动势力,将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耐人寻味。B通过革命将士英魂共斩“阎罗”的奇思妙想,表现比“死面后已”更深一层的意思。C.鬼,神怪异”诗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比较常见的,能更容易地让读者理解。D使许中充演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源。2.诗 句“此 去 泉 台招 旧 部,旌 旗 十 万 斩 阎 罗”与 下 面哪 一 句 诗 意 境相同?()(2 分)A.生当
6、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C.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复多菲)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3.诗前小序的作用是,其中“”一句后来说明小序是补写的。(2 分)4.这首诗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10 分)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谦与尚书邝埜极谏,不听。埜从治兵,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
7、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檄取两京及各地军马,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本部尚书。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王乃受命。九月,景帝立,谦入对,慷慨泣奏曰:“寇得志,要留大驾,势必轻中国,长驱而南。请饬诸边守臣协力防遏。京营兵械且尽,宜亟分道募民兵,令工部缮器甲。遣诸都督分兵守九门要地,列营郭外。徙附郭居民入城。通州积粮,毋弃以资敌。至军旅之事,臣身当之,不效则治臣罪。”帝深纳之。谦既死,陈汝言代为兵部尚书。
8、未一年败,赃累巨万。帝召大臣入视,愀然曰:“于谦被遇景泰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众大臣俯首不能对。注 也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土木,即土木堡,地名。景泰:明朝的一个年号。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贼寇大举入侵,徐珵主张南迁,兵部侍郎于谦为稳定人心,极力反对。B.皇帝亲征失利,京城精锐部队丧失殆尽,于谦请求郕王发文调兵,解救京城危机。C.国家危难之际,于谦拥郕王为帝,并向他进言让各边境守臣招募民兵协力防守。D.于谦忠君爱国,为人正直,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勇于担当,为官清廉,死无余资。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1)埜从治兵(2)上下无固志(3)势必轻中国
9、(4)京营兵械且尽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王是其言,守议乃定。(2 分)译文:_(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2 分)译文:_(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15分)啊,母亲舒婷1.“鲜红的围巾”喻指什么?“我”为什么不敢浣洗“鲜红的围巾”?(4 分)_ 2.“啊,母亲。”这个句子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3 分)_ 3.怎样理解“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4 分)_ 4.你认为诗人思念母亲的感情是怎样的?试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分析。(4 分)_(四)小说阅读。(10 分)扶 贫 故 事在一次县文联组织
10、的平天山野外采风活动中,我认识了扶贫办的小杨,他给我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扶贫故事。一年前,小杨通过公考进了县扶贫办。去年开春,他接到了一个扶贫任务,扶贫对象是石岭村的吴志福。一看到“石岭村”三个字,小杨的心里就发了毛那是一个极其落后闭塞的小山村,路途遥远,坑坑洼洼,凹凸不平,一边是深沟,一边是大山。三年前,有两个干部开车去那里开展扶贫工作,在半路摔下山沟,一人重伤一人当场殉职。还好,小杨去的时候,路已经修好了。小杨到了石岭村,在村主任赵勇成的带领下,去见吴志福。老赵一边走,一边喋喋不休地向小杨介绍三年前田副县长到石岭村扶贫的故事:就是在田副县长的多方努力下,修好了这条路,可惜,田副县长没有看到路通
11、车的那一天,她倒在了扶贫路上她是一个好人啊!老赵感叹道,眼睛发红,声音哽咽。这条路应该叫“玉清路”。老赵说,田副县长叫田玉清。可上面却说,不能用领导的名字来命名,他们起了另一个名平安路。政府是对的。小杨转换了话题,问,老吴家里到底有多困难?能吃上饭吗?难!老赵说,田副县长第一次来的时候,就指定老吴是她的扶贫对象,她带领工作组来到老吴家,当时,田副县长一看老吴家家徒四壁,几间破屋,漏风漏雨,里面黑咕隆咚的,田副县长几度落泪。她说,想不到,还有这么困难的群众,是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好啊!在老吴家,要拍几张照片拿去存档,屋里黑,看不清楚,工作人员叫老吴开灯,老吴拉了一下电灯开关绳子,电灯闪了一下就灭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九年级 下册 语文 第一 单元 检测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