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题》及答案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题》及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题》及答案解析.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 编 版 初 中 七 年 级 语 文 下 册期中测试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试卷分值:120 分)一、基础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独坐幽篁里,_。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默写岑参的逢入京使:_,_。_,_。(4)木兰诗中反映出木兰征程遥远、军情紧急、行军迅速,同时烘托出木兰威武、矫健的形象的诗句是:_,_。(5)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_,_!”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我想起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bn l n()的山雕。(2)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
2、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 zu ()。(3)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kng k i ln l(),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4)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d t ng gung zh ng()之下,夫妇从不合坐一条板凳。3.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B.当然不排除有一见面就很默契的情况,但是那不是大多数人的情况。C.夜色渐渐笼罩了整个小城,万籁俱寂,小小的青石街道上人迹罕至。D.我不用跑到人声鼎沸、喧哗嘈杂的公园去,就可以享受最新鲜的绿色和最纯
3、净的空气。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描绘”)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删去“为”)5.仿照下面划线的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
4、句。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_,_;_,_。二、阅读(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思。(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2)但微颔之()(3)尔安敢轻吾射()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睨
5、之,久而不去。(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很重视人物描写手法的运用。第1 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对话描写;第2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致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形象特征。B.文章的第1 自然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和背景,是故事的开端。此段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C.文章第 2自然段写了卖油翁和陈康肃公的对话及卖油翁酌油的过程,是本文的中心,突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D.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结构十分严谨,记叙线索明晰。文章在简介陈康肃公后,把他的“善射”与“自矜”并提,暗示情节发展,然后写卖油翁对陈康肃公射箭本领的态度。(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魏文侯
6、与虞人期猎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命驾将适野。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一)【注释】文侯:指魏文侯,战国初年魏国国君。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一:当初。会:约定。罢:取消。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文侯与虞人期猎/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B.是日饮酒乐/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C.乃往,身自罢之/家祭无忘告乃翁D.魏于是乎始强/强欲登高去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文 侯 曰吾 与 虞 人 期 猎虽 乐岂 可 不 一 会
7、期 哉!11.魏文侯是在什么情况下去跟虞人会面的?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三)课内现代文阅读最后一课节选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
8、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只要想想:四十年来,他一直在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
9、的学生;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损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何况又所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12.习字课上新的字帖都写着“法兰西”“阿尔萨斯”,体现了先生怎样的用意?13.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什么?钥匙比喻什么?怎样理解全句的意思?14.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试
10、分析一下韩麦尔先生此时的思想感情。课外现代文阅读家徽余华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
11、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
12、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
13、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选自余华作品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年版,文章有删改)15.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第2段的作用。16.阅读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两处画线的句子表现贼人心理变化的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
14、子往外走,走到门口。17.结合原文分析祖父的形象特点。18.试探究“家徽”在本文中的丰富意蕴。三、作文19.按要求作文请以那一幕,让我为题,写一篇作文。提示:横线上可以填“难以忘怀”“懊悔不已”“难过”“感动”等词语。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许出现真实人名、地名、学校名,不得抄袭,要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抒发真情实感。附加题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他不能再等了。原来的计划是买辆最完全最新式最可心的车,现在只好按着一百块钱说了。不能再等:万一出点什么事再丢失几块呢!恰巧有辆刚打好的车(定作而没钱取货的)跟他所期望的车差不甚多:本来值一百多,可是
15、因为定钱放弃了,车铺愿意少要一点。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拉去吧,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摔在我脸上!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死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保单,拿着!”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16、拉到个僻静的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誓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绝对不能是个女的。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
17、烧饼夹爆羊肉之类的东西。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是生日。20.根据原文,说说祥子前后性格特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1.第段画线句中,“几乎要哭出来”表现了祥子怎样的复杂心情?22.祥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三起三落后,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请结合整部作品,具体说说祥子经历的三起三落。答案与解析一、基础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独坐幽篁里,_。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默写岑参的逢入京使:_,_。_,_。(4)木兰诗中反映出木兰
18、征程遥远、军情紧急、行军迅速,同时烘托出木兰威武、矫健的形象的诗句是:_,_。(5)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_,_!”【答案】(1).(1)弹琴复长啸(2).(2)此夜曲中闻折柳(3).(3)故园东望路漫漫,(4).双袖龙钟泪不干。(5).马上相逢无纸笔,(6).凭君传语报平安。(7).(4)万里万里赴戎机,(8).关山度若飞。(9).(5)卿今者才略,(10).非复吴下阿蒙【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
19、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啸”“柳”“戎”“卿”等字词的书写。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我想起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bn l n()的山雕。(2)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 zu ()。(3)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kng k i ln l(),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4)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d t ng gung zh ng()之下,夫妇从不合坐一条板凳。【答案】(1).(1)斑斓(2).(2)愧怍(3).(3)慷慨淋漓(4).(4)大庭
20、广众【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斑斓”“愧怍”“慷慨淋漓”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3.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B.当然不排除有一见面就很默契的情况,但是那不是大多数人的情况。C.夜色渐渐笼罩了整个小城,万籁俱寂,小小的青石街道上人迹罕至。D.我不用跑到人声鼎沸、喧哗嘈杂的公园去,就可以享受最新鲜的绿色
21、和最纯净的空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 项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人迹罕至:罕:少。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此处与语境不符。点睛: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B.昆
22、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描绘”)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删去“为”)【答案】D【解析】【详解】D 是句式杂糅,应删去“的主要读者”或“为”和“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5.仿照下面划线的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_,_;_,_。【答案
23、】(1).如果你是一泓清泉,(2).就滋润一片土地;(3).如果你是一缕清风,(4).就带走一片暑气。【解析】试题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句式结构为“如果你是 就”。内容要与前一句相谐,即写“奉献而不在于索取”。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二、阅读(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
24、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思。(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2)但微颔之()(3)尔安敢轻吾射()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睨之,久而不去。(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很重视人物描写手法的运用。第1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对话描写;第2 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致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形象特征。B.文章的第1 自然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和背景,是故事的开端。此
25、段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C.文章第 2 自然段写了卖油翁和陈康肃公的对话及卖油翁酌油的过程,是本文的中心,突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D.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结构十分严谨,记叙线索明晰。文章在简介陈康肃公后,把他的“善射”与“自矜”并提,暗示情节发展,然后写卖油翁对陈康肃公射箭本领的态度。【答案】6.(1).放下(2).点头(3).轻视7.(1)(卖油翁)斜着眼睛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2)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8.A【解析】【6 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期末检测题 部编版七 年级 下册 语文 期末 检测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