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点汇编(全面!).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点汇编(全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点汇编(全面!).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8 页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点汇编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1.1 我与社会1.我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特点?P3 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2.感受社会生活有什么意义(参与社会活动的意义?)P4 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个人)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社会)会更加关心国家的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国家)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P4-5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4.几
2、种主要的社会会关系:P5 血缘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如同乡、邻居等。业缘关系:如同学、同事等。1.2 在社会中成长1.社会化的含义?P7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2.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P7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第 2 页 共 18 页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3.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有哪些?P8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4.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的行为?P8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
3、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5.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2.1 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网络是如何丰富日常生活的?)P10 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快捷。网络打破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
4、富多彩。2.网络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P12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3.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消极影响?(网络的弊端)P15-16 第 3 页 共 18 页网络信息良莠(y u)不齐。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4.如何正确认识网络?(为什么说网络是把双刃剑?)(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具体见P10)。(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具体见P12)。(3)网络的弊端:(具体见P15-16)2.2 合理利用网络1.媒介素养: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能力。它包括人们
5、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能力。P17 2.怎样做到理性参与网络生活?P17-19 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能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3.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P19-20 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
6、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4.青少年应如何合理运用网络?P17-20(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2)我们要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第 4 页 共 18 页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3.1 维护秩序1.什么是社会秩序?P23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一种有序化状态。2.社会秩序的种类?P23 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3.生活为什么需要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作用/重要性)P23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对社会)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证。(对个人)4.什么是社会规则?P25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5.社会规则的种类?
7、P25 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6.社会规则的作用?(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关系)P25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3.2 遵守规则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看待自由与规则的关系?)P27 社会规则规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2.如何自觉遵守规则?P28-29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又第 5 页 共 18 页需要自我约束。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
8、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3.我们应该如何维护与改进规则?P3031 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规则需要制定,有的需要废除,有的需要修改和完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4.改进规则的原因/为什么要改进规则?P31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不合理,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适应新变化,需要调整和完善。4.1 尊重他人1.什么是尊重?P32尊重即尊敬、
9、重视。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意义)?P32-34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3.如何做到尊重他人?P35 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4.2 以礼待人 1.礼的含义是什么?P37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第 6 页 共 18 页2.礼的表现P37 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3.为什么要以礼待人(文明有礼意义)?P37-39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
10、立身处世的前提。(个人)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社会)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国家)4.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P39-40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做学礼、明礼、守礼的人。4.3 诚实守信1.诚信的含义: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2.诚信的地位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3.诚信的意义(作用)?P41-43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对个人)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对企业)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
11、兴旺。(对社会、国家)4.如何践行诚信?(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P43-45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运用诚信智慧。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做到既恪守诚实要求,又尊重他人的隐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第 7 页 共 18 页5.1 法不可违1.法律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作用?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2.什么是违法行为?P48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3.违法行为的种类有
12、哪些?p48(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行政违法行为: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2)根据 按社会危害程度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严重违法行为)。4.我们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P49 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5.面对身边的违法行为,
13、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如何做到遵章守法?)P51 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严重违法行为(犯罪)一般违法行为第 8 页 共 18 页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5.2 预防犯罪1.刑法有什么作用?P52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处什么样的刑罚。2.犯罪含义及基本特征是什么?P53(1)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
14、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特征:3 个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3.刑罚的含义及分类?P54(1)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试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2)分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和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两大类。4.如何加强自我范防,预防犯罪?P55-56 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们应增强法治
15、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5.3 善用法律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权益被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如何依法维权)?P57-59 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寻求法律求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第 9 页 共 18 页益。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2.诉讼的含义?P59 含义: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地位: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3.诉讼分类: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民事诉讼
16、、行政诉讼、刑事诉讼。4.青少年为什么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P60-61 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5.青少年如何做到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P60-61 当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灵活机智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八 年级 上册 道德 法治 期末 复习 知识点 汇编 全面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