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20201116175839)-.pdf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2020111617583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20201116175839)-.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 古诗三首寒食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2.借助注释、图画,了解、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1.指名读。(读后评读)2.填空练习。寒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所作。二、教师点拨1.知诗人,解诗题。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原有诗集,后散佚,著有韩君平诗集。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2.明诗意,
2、感情读。师:自由读诗,解诗题。“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眼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练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何等精密。“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
3、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寒食东风御柳斜”,春分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第三、四句,论者多认为是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不过我们也不妨只视之为风俗画。“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其中写实的成份是主要的。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
4、恩宠。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日暮汉宫传蜡烛”,皇帝特许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蜡烛向外传送。能得到皇帝赐烛这份殊荣的自然不多,难怪由汉宫(实指唐朝宫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飘散的“轻烟”会引起诗人的特别注意。3.悟诗情。师:如果说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那么三、四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了。两联情景中有一个时间推移,一、二句写白昼,三、四句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的许可,“特敕街中许蜡烛”(元稹连昌宫词),才是例外。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以得到这份恩典。谁优先享受到这种特权的读到这里,你会想到写什么?4.朗读
5、全诗。三、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四、板书设计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迢迢牵牛星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及地位。2.学生通过反复朗诵,了解五言律诗的节奏及其韵味,并掌握诗中叠音词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3.通过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其思想内容,欣赏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教学重难点1.掌握叠词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2.理解其思想内容,品味牛郎织女的爱情的凄美。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爱情题材的诗歌 迢迢牵牛星,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好,大家把书拿出来,翻到第 10 页,结合注释
6、自读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学生自读、教师板书题目)二、朗读感知,了解大意1.请学生起来朗读,正音。点拨字音:纤:xi n纤维素qi n纤夫(板书)札 zh问题设计:五言诗的节奏有何特点?点拨:五言诗的诵读节奏,一般是三个节拍,即二二一或二一二,由不同字数成的两个节拍交错起来而组成一句的五言诗,在节奏上就远胜于板滞的四言诗。比如说“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这是一首描写织女思念牛郎的爱情诗,也可以把它归为“思妇诗”,所以它的感情基调应该说是较为哀怨的。2.集体朗读。3.录音播放。来,我们听一下录音,看别人是怎样朗读的,大家要认真听。4.好,大家听了这么多遍,那么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在你看来
7、,它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指明学生回答)写的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男女情人分隔两地的相思之苦。(一)把握诗歌内容,体会其情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译文:牵牛星位于遥远之处,织女星明亮而皎洁。提问一:诗歌第一句就点明了什么?明确:描写对象 牵牛、织女,引出本诗的抒情主人公 织女。“迢迢”写出了两个人分隔异地,引出他们的爱情故事 牛郎织女的故事引申: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是我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 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学生已经学过牛郎织女的故事,请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传说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
8、,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因此,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降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取名叫牛郎。而织女则不停地织布以作惩罚。后来,织女私自偷下凡间,重遇牵牛(牛郎),两人遂结为夫妇,生一男一女。一家四口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王母娘娘知道后,非常生气,命令天兵天将把织女拘回天上。牛郎就把两个小孩放在箩筐里,奋力追赶织女。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钗,在牛郎织女之间一划,便出现了一条波涛汹涌的银色河川(银河),于是,牛郎在银河以南,织女在银河以北,遥遥相对,无法相见。探究:这里用到了什么写作方法?明确:这里用到了“互文”的方法。“迢迢”既修饰牛郎,也修饰织女;而“皎皎”同样也是这种情况。知识点回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三首 新人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古诗 教学 设计 2020111617583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