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考化学总复习单元测试试题:第十单元酸和碱试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精品】中考化学总复习单元测试试题:第十单元酸和碱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中考化学总复习单元测试试题:第十单元酸和碱试题.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中考精品资料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网络】【分析解读】1.常见的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是重点内容。题型多以选择、填空、实验探究等题型出现,题型灵活且与工农业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中考考题将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境或图表信息,来考查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和用途或实验主要事项,有综合性,有一定难度。2.对于酸碱的化学性质,要以常见酸碱为核心,将其同类物质的性质归纳整理,将不同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对其的化学反应的理解和掌握,寻找规律及性质差异将其知识网络化,并能综合运用。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探究是中考常见的考点,常以文字叙述出现在探究题中,常见的命题点有: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
2、质的程度、如何除去等。4.对 pH概念的理解,题目不是抽象的给予,而是放在一定的生活情景中,要求用所学的知识,以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解决实际生活问题。5.中和反应多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题目综合性强,要注意审题,明确题目的已知(隐含)条件,根据中和反应发生的特点解答。【知识梳理】考点一:盐酸和硫酸(常见考点)1.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性质比较浓盐酸浓硫酸溶质化学式_ _色、态、味“纯净”:无色液体、有_气味的液体工业盐酸:黄色(含Fe3+)_色、_味、粘稠油状的液体打开试剂瓶现象瓶口出现 _ 无明显现象原因浓盐酸易各成分的变化溶质质量 _,溶剂质量 _,溶液质量 _,溶质质量分数_ 溶质质量 _,
3、溶剂质量 _,溶液质量 _,溶质质量分数_ 特性有腐蚀性a。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发生脱水作用,属于 _变化b。浓硫酸具有吸附性,在实验室中用作干燥剂,属于 _变化c。浓硫酸稀释时_ 用 途金属除锈制造药物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帮助消化金属除锈浓硫酸作干燥剂生产化肥、精炼石油2浓硫酸(1)吸水性:可用做_。如图:干燥气体时导管应该“长进短出”(2)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 3-5的 _溶液。(3)稀释浓硫酸:_入_,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3酸的共性:(酸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_)(1)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酸溶液使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_色,
4、可使无色的酚酞试液_变色;(2)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_。(_反应)如:Fe+2HCl=_ Zn+H2SO4=_ 2A l+6HCl=_ 2Al+3H2SO4=_(3)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_反应)如:铁锈+盐酸:Fe2O3+6HCl=_(_溶液);氧化铜+硫酸 CuO+H2SO4=_(_溶液)(4)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_反应,_反应)如:NaOH+HCl=_(5)酸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复分解反应)如:HCl+AgNO3=_ H2SO4+BaCl2=_ CaCO3+2HCl=_ 考点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常见考点)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颜
5、色、状态白色 _,_溶于水(溶解放热)易_ 白色 _,_溶于水俗 名_ _ 制 法Ca(OH)2+Na2CO3=CaCO3+2NaOHCaO+H2O=Ca(OH)2用 途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工业:制漂白粉农业:改良 _土壤、配波尔多液建筑材料(CaCO3)方法总结:(1)潮解: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时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2)碱有腐蚀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_溶液。(3)氧化钙(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_,反应放出大量的 _。(4)氢氧化钙水溶液俗称石灰水
6、,当石灰水中存在较多未溶解的熟石灰时,就称为石灰乳或石灰浆。2碱的化学性质(1)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碱溶液使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_色,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_色;(2)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如:Ca(OH)2+CO2=_,2NaOH+CO2=_(3)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_反应,_反应)如:Ca(OH)2+2 HCl=_(4)能与某些盐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复分解反应)如:2NaOH+CuSO4=_ 方法总结:(1)Ca(OH)2与 CO2反应时有明显的现象,适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存在。但由于Ca(OH)2微溶于水,不适合除去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2)NaOH与 C
7、O2反应时无明显的现象,不适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存在。但由于NaOH 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少量的高浓度氢氧化钠溶液除去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3)NaOH 和 CO2、盐酸反应时,由于无明显反应现象,因此无法肯定反应是否发生,所以需要借助简单的实验,通过明显的现象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3酸、碱、盐的组成定义通式物质酸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 H+的化合物酸:_+酸根离子H2SO4、HCl、HNO3碱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 OH-的化合物碱:_+金属离子NaOH KOH、Ca(OH)2盐在水溶液中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NaCl、Na2CO3、NaHCO3方
8、法总结: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的原因是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考点三:中和反应(高频考点)1概念及实质概念_跟_作用生成 _和_的反应。表示式酸+碱 _+_ 反应实质酸中的 H+跟碱中的OH-结合生成水分子_ 2中和反应的应用应用生活实例碱中和酸降低酸性用熟石灰中和_土壤;用熟石灰中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_废水蚊虫叮咬后可涂稀_中和;胃酸过多可服含氢氧化铝的药物。酸中和碱降低碱性用碳酸氢钠中和被碱液溅到的皮肤;农业上可用碳酸水灌溉植物,中和_土壤。用稀硫酸中和印染厂生产中产生的_废水方法总结:中和反应同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一样,是特征反应,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部分,复分解反应包
9、含中和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中和胃酸,因它有很强的腐蚀性,会损害肠胃。3.中和反应(以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为例)中往往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其判断方法有:方法判断依据注意事项方法一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以用酸中和碱为例)先在碱溶液中滴加几滴_试液;为防止酸过量,应逐滴加入酸,并不断_;当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_时,恰好完全中和方法二借助反应中的温度变化(以用酸中和碱为例)先测量加入烧杯中_溶液的温度;边加 _液边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记录溶液的温度方法三借助反应中溶液pH的变化(以用碱中和酸为例)先测出 _溶液的 pH;逐滴加入 _溶液,并不断搅拌,同时测定溶液的pH;须保证溶液的pH_7,才能证明反
10、应发生4.实验操作(以氢氧化钠与盐酸福为例)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_溶液,再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恰好变成 _为止,此时恰好完全反应。酸碱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_过量。检验酸过量的方法:滴加 _试液、用 _、加入比较活泼的_、加入碳酸盐。考点四:pH(高频考点)1.pH 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pH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pH_7 溶液呈酸性,pH越小,溶液酸性越_ pH_7 溶液呈 _性pH_7 溶液呈碱性。pH越大,溶液碱性越_。pH的测定用具用 pH试纸或 pH计方法使用 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用干燥洁净的_蘸取待测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上显示的颜色与_比较,读出该溶液的p
11、H值溶液酸碱度的应用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pH的溶液里才能进行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_或接近 _的土壤中生长测定雨水的pH(因溶解有 CO2,正常雨水的pH约为 _,酸雨的pH小于5.6),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方法总结: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如NH4Cl 溶液;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如Na2CO3溶液。2使用 pH试纸时的注意事项(1)测定 pH时,不能直接将pH试纸浸入溶液来中。(2)测定前不能将pH试纸湿润。(3)pH试纸测出数值为_,不是小数。方法总结:加水稀释只能使酸性或碱性溶液的pH无限靠近7,但不能改变溶液的
12、酸碱性。考场练兵中考回顾1.(2017山东青岛中考)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物质在常温下的pH范围,其中呈碱性的是()物质名称鸡蛋清牛奶西红柿柠檬汁pH范围7.68.0 6.36.6 4.04.4 2.03.0 A.鸡蛋清B.牛奶 C.西红柿 D.柠檬汁2.(2017天津中考)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食物葡萄汁苹果汁牛奶鸡蛋清pH 3.54.5 2.93.3 6.36.6 7.68.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苹果汁和葡萄汁均显酸性B.鸡蛋清和牛奶均显碱性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3.(2017广州中考)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中考 化学 复习 单元测试 试题 第十 单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