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卷》附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卷》附答案.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 教 版 数 学 五 年 级 下 学 期期中测试卷一填空题(共11 小题,满分24 分)1在 10、+1.6、10、0、4.5、+100、6 这些数中,正数有,负数有2若 ab7(a、b 为自然数),那么 a 和 b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3454里面有个,个是 15把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 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是,3 段长是米6爸爸今年a 岁,小玲今年(a 30)岁,过5 年后,爸爸和小玲相差岁724 和 40 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8在横线里填上最简分数18 厘米米250 平方米公顷0.15 时时9915510量一量,填一填以邮局为观测点:(1)车站在方向上,距离是米(2)少年
2、宫在北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3)学校在东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4)书店在南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5)超市在南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11教室里王明的位置用(3,2)表示,小磊坐在他的正前方,同桌小敏坐在他的左边,小磊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小敏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二判断题(共10 小题,满分10 分,每小题1 分)12和的大小相等它们的分数单位也相等(判断对错)13两个非零自然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判断对错)14a、b 都不为 0,如果 ab,那么 ab(判断对错)15自然数 a 能整除自然数b,a 又能被自然数c 整除,则 a、b、c 的最小公倍数是b(自然数 a、b、c 不等于 0)(判
3、断对错)16某市某天的气温是15,这一天的温差是5(判断对错)17因为甲数比乙数大,所以乙数就比甲数小(判断对错)18把一个圆分成5 份,每份是它的(判断对错)19把 10 块糖平均分给5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了这些糖的十分之一(判断对错)20数对(5,x)和数对(x,5)表示的是同一位置(判断对错)21把“1”平均分成1000 份,其中的18 份可以表示为0.18(判断对错)三选择题(共5 小题,满分5 分,每小题1 分)22小凡的邮票张数是小雨的,如果小雨与给小凡45 张,两人的邮票张数就同样多了,小雨原来有()张A120B360C180D23自然数a 除以自然数b,商是 5,这两个自然
4、数的最小公倍数是()AaBbC5Dab24红旗小学六年级有男生48 人,女生 36 人男、女生分别站成若干排,要使每排的人数相同,每排最多有()人A4B6C12D1625如果 ab75%c,而且 a、b、c 都不为 0,那么()AabcBbcaCbacDcb a26两根铁丝都长2 米,第一根用去,第二根用去米,则剩下的()A第一根长B第二根长C两根一样长D无法判断四计算题(共3 小题,满分9 分)27直接写得数+1+228用简便方法计算(1)+(2)+(3)(4)+(5)+(6)+29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24 和 3620 和 159 和 275 和 8五操作题(共2 小题,满
5、分9 分)30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上描出下面各点的位置:(3,4)(5,7)(7,4)(9,7)(11,4)(9,1)(7,4)(5,1)(3,4),并顺次连成一个图形31(1)银行的西北面是,医院的西南面是,医院在车站的面,车站的东北面是(2)小明从家到去医院他先向走到银行,再向走到商店,最后向走到医院六解答题(共6 小题,满分24 分,每小题4 分)32把 48 棵小树苗平均栽成4 行,每行棵数是总棵数的几分之几?每行有多少棵?33工程队挖一条长千米的水渠,第一天挖了全长的,第二天挖了全长的,第三天挖了全长的这条水渠挖完了吗?(通过计算来说明)34有一根长100 厘米的绳子,从一端开始每隔4
6、厘米做一个记号,每隔 5 厘米也做一个记号,然后把标有记号的地方剪断,绳子共减成了多少段?35超市运来一批大米,第一天卖了吨,比第二天多卖吨两天一共卖出多少吨?36芳芳在一座宝塔的底层,发现有一张字条告诉她再登多少级台阶就有藏宝图:“比 125大,比 180 小;5 个 5 个地数,没有剩余;又是4 和 8 的倍数”芳芳再登多少级台阶才能找到藏宝图?37五(1)班的学生人数在4050 人之间,一次大扫除,按6 人一组分组,则少1 人;按8 人一组分组,还是少1 人五(1)班有学生多少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11 小题,满分24 分)1【分析】根据正数的意义,以前学过的7、36、8 这
7、样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也可以加“+”号,因此,+7、+36、8 是正数;根据负数的意义,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像12、7、3 叫做负数;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解:在 10、+1.6、10、0、4.5、+100、6 这些数中,正数有+1.6、10、+100,负数有 10、4.5、6;故答案为:+1.6、10、+100,10、4.5、6【点评】本题考查了正、负数的意义2【分析】a和 b 均为非 0 自然数,ab7,说明 a 是 b 的整数倍,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为较大的数;由此解答问题即可解:
8、由题意得,a 和 b 均为非 0 自然数,ab 7,可知 a 是 b 的倍数,所以a 和 b 的最大公因数是b;a 和 b 的最小公倍数是a故答案为:b,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为较大的数3【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4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45,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都乘4 就是;分子、分母都乘9 就是由此进行转化并填空;分母 3020 变为 10,相当于分母除以3,则分子除以3 即可求解解:45故答案为:16,45;3,【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除式、分数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
9、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4【分析】判定一个分数的单位看分母,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要求有几个分数单位,就看分子,分子是几就有几个分数单位;用 1 除以就可求出几个是 1;据此得解解:里面有5 个7 个是 1;故答案为:5,7【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它的分数单位5【分析】把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 段,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即将这段米长的铁丝当做单位“1”平均分成8 份,则其中的每段是全长的18,每段的长为米;3 段长是3米;据此解答解:每段是全长的18;每段的长为(米);3 段长是3(米);答:每段是全长的,每段的长为米;3 段长是米故答案为
10、:,米;【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得是具体的数量还是分率,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6【分析】爸爸今年a 岁,小玲今年(a30)岁,则爸爸与小玲相差a(a30)30岁,过 5年后,爸爸与小玲还是相差30 岁;据此解答解:a(a30)aa+3030(岁)答:过 5年后,爸爸与小玲相差30 岁故答案为:30【点评】解决此题明确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7【分析】根据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求解解:因为:2422 23,402225,所以 24 和 40 的最大公因
11、数是:2 228,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5120,故答案为:8,120【点评】考查了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约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法解答8【分析】(1)低级单位厘米化高级单位米除以进率100(2)低级单位平方米化高级单位公顷除以进率10000(3)将小数改写为最简分数即可求解解:(1)18 厘米米(2)250 平方米公顷(3)0.15 时时故答案为:;【点评】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
12、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9【分析】(1)915 可改写成,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4 可改写成,分子和分母同时乘3 可改写成;(2)把 915 的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3 得 35解:91535故答案为:36,45,3【点评】此题考查除法和分数之间的转化,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转化即可10【分析】根据平面图上方向的辨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邮局的位置为观测点即可确定车站、少年宫、学校、书店、超市的方向,所偏的度数通过量角量角器即可分别度量出根据车站、少年宫、学校、书店、超市与邮局的图上距离及图中所标注的线段比例尺即可求出分别求出车站、少年宫、学校、书店、超市与邮局的实际距离解:(1
13、)1002 200(米)答:车站在正北方向上,距离是200 米(2)少年宫少年宫在北偏西45的方向上1004400(米)答:少年宫在北偏西45的方向上,距离是400 米(3)学校在东偏北30的方向上1003300(米)答:学校在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300 米(4)书店在南偏东30的方向上1005500(米)答:书店在南偏东30的方向上,距离是500 米(5)超市在南偏西45的方向上1006600(米)答:超市在南偏西45的方向上,距离是600 米故答案为:正北,200;西 45,400;北 30;300;东 30,500;西 45,600【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方向与距离在平面图中确定物体
14、位置的方法以及线段比例尺的灵活应用11【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王明坐在第3 列,第二行小磊坐在他的正前方,则小磊与王明同列,行数减1;小敏坐在他的左边,与王明同行,列数加1(对答题者而言是右边)据此即可分别用数对表示小磊、小敏的位置解:教室里王明的位置用(3,2)表示,小磊坐在他的正前方,同桌小敏坐在他的左边,小磊的位置可以用数对(3,1)表示,小敏的位置可以用数对(4,2)表示故答案为:(3,1),(4,2)【点评】数对中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在不同的题目中会有所不同,但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点前、
15、后移动列不变,行数减、加移动的格数;左、右移动行不变,列数减加移动的格数二判断题(共10 小题,满分10 分,每小题1 分)12【分析】判定一个分数的单位看分母,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据此得解解:根据分数的性质可知,但是的分母是10,所以它的分数单位是;而的分母是5,所以它的分数单位是;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它的分数单位13【分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以及研究因数和倍数时,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由此解决问题解:两个数(不为0 的自然数)的积一定是这
16、两个数的公倍数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因数和倍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的意义14【分析】先把除法变成乘法,然后根据“积一定,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就越大”解答即可解:因为,ab,则,ab3,3,所以,ab,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积一定,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就越大,反之,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就越小15【分析】自然数a 能整除自然数b,a 又能被自然数c 整除,b 是 a 的整数倍,a 是 c的整数倍,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大的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依此即可求解解:自然数a 能整除自然数b,a 又能被自然数c 整除,可得 b 是
17、a 的整数倍,a 是 c 的整数倍,所以 a、b、c 的最小公倍数是b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大的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16【分析】气温从 1至 0相差 1,从 0至 5相差 5,从 1至 5就相差6,据此判断解:气温从1至 0相差 1,从 0至 5相差 5,从 1至 5就相差:5(1)6()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正、负数运算的计算能力17【分析】先把乙数看成单位“1”,甲数就是(1+),用除以甲数就是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解:(1+)答:乙数就比甲数小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注意区分两个单位“1”的不同,用其中一个数表示出另一个数,然后根据求一
18、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方法求解18【分析】把一个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 份,每份是它的如果不是平均分,每份就不一定是它的解:把一个圆平均分成5 份,每份是它的 此题没说平均分,每份就不一定是它的 因此原题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注意,一定是把单位“1”平均分19【分析】把 10 块糖平均分给5 个小朋友,根据分数的意义,即将这 10 块糖当作单位“1”平均分成5 份,则每个小朋友分得了全部的,即五分之一解:把 10 块糖平均分给5 个小朋友,根据分数的意义,每个小朋友分了这些糖
19、的五分之一所以把 10 块糖平均分给5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了这些糖的十分之一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分数的意义为: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20【分析】根据题意,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数对(5,x)表示第 5列,第 x 行,数对(x,5)表示第x 列,第 5 行,位置不同,进而完成判断解:数对(5,x)表示第5 列,第 x 行,数对(x,5)表示第x 列,第 5 行,位置不同,判断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重点考查数对的应用即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21【分析】把“1”平均分成1000 份,其中的18 份是,化成小数
20、是0.018解:把“1”平均分成1000 份,其中的18 份可以表示为0.018;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三选择题(共5 小题,满分5 分,每小题1 分)22【分析】根据“小雨与给小凡45 张,两人的邮票张数就同样多了,”可知:小雨原来比小凡多4290 张,把小雨的邮票张数看作单位“1”,那么 90 对应的分率是(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90 除以对应的分率(1)即可求出小雨的邮票张数解:(45 2)(1)90120(张)答:小雨原来有120 张故选:A【点评】这种类型的题目属于分数除法应用题,只要找清单位“1”,确定准具体数量对应的分率,然后根据“已知一个
21、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本题关键是确定小雨原来比小凡多的张数23【分析】根据题干分析可得,a 是 b 的倍数,则根据两个数如果是倍数关系,则最小公倍数就是那个较大的数,据此即可解答问题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自然数a 除以自然数b,商是 5,则 a 与 b成倍数关系,则这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a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用到的知识点是:两个数如果是倍数关系,则最小公倍数就是那个较大的数24【分析】要求每排最多有多少人,即求48 和 36 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即可解:48222 233622 33所以 48 和 36 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即每排最多有12 人;故选:C【点
22、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因数25【分析】根据“积一定,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就越大”解答即可解:ab75%c1175%所以 bca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积一定,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就越大,反之,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就越小26【分析】把每根铁丝的长度都看作单位“1”,把第一根平均分成5 份,每份是它的,用去还剩下这根铁丝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这根铁丝的长度乘(1)就是第一根剩下的长度;用第二根铁丝的长度减米就是第二根剩下的长度通过比较即可确定哪根剩下的长解:2(1)21(米)21(米)1 1答:剩下的第二根长故选:B
23、【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有:分数减法的意义及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分数的大小比较四计算题(共3 小题,满分9 分)27【分析】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得数化成最简分数据此计算解:+11+1+2【点评】本题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28【分析】(1)、(4)、(6)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2)、(5)根据加法交换律进行简算;(3)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解:(1)+(+)+(+)1+1(2)+1+1(3)(+)1(4)+(+)+(+)1+23(5)+0+(6)+()+(+)0+11【点评】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注意灵活运用所学的
24、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9【分析】对于一般的两个数来说,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较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互质数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即这两个数的乘积解:24222 33622 33最大公约数是22312,最小公倍数是22233722022 5,1535,最大公因数是5,最小公倍数是2 23560;9 和 27 是倍数关系,最大公约数是9,最小公倍数是27;5 和 8 是互质数,所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5
25、84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对于一般的两个数来说,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较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互质数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即这两个数的乘积五操作题(共2 小题,满分9 分)30【分析】根据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先列后行,确定各点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各点即可解:如图:【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对的写法,即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31【分析】依
26、据图上标注的各种信息,以及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就可以直接填写答案解:(1)银行的西北面是家,医院的西南面是商店,医院在车站的西北面,车站的东北面是学校(2)小明从家到去医院他先向东南走到银行,再向东走到商店,最后向东北走到医院故答案为:家,商店,西北,学校;东南,东,东北【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依据方向和距离判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关键是弄清楚地图上的方向规定六解答题(共6 小题,满分24 分,每小题4 分)32【分析】把48 棵小树苗平均栽成4 行,根据分数的意义,将总棵数当作单位“1”平均分成 4 份,则每行占总棵数的14,根据除法的意义,用总棵数除以平均栽成的行数,即得每行
27、多少棵解:1448412(棵)答:每行棵数是总棵数的,每行有12 棵【点评】完成第二个问题时,也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棵数乘每行棵数占总棵数的分率求出33【分析】把水渠的总长度看成单位“1”,第一天挖了全长的,第二天挖了全长的,第三天挖了全长的,把这三天挖的分率相加,求出一共挖了全长的几分之几,再与总长度 1 进行比较即可求解解:+1所以没挖完;答:这条水渠没挖完【点评】解决本题要注意千米是一个具体的长度,而第一天挖了全长的,第二天挖了全长的,第三天又挖了全长的都是分率,求出共挖了全长的几分之几应与“1”比较,而不是与千米比较34【分析】首先求出每4 厘米作一个记号,可以作几个记号;再求出
28、每3 厘米作一个记号,可以作几个记号;因为3 和 4 的最小公倍数是12,所以每12 厘米处的记号重合,由此即可求出绳子被剪出的段数解:1004125124(个)1005120119(个)3 和 4 互质,所以3 和 4 的最小公倍数时3412,100121817(个)24+19743736(个)36+137(段)答:绳子一共被剪成了37 段【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出每12 厘米处的记号重合,并求出重合的记号的个数35【分析】用第一天卖出的质量减去吨求出第二天卖出的质量,再加上第一天卖出的质量就是两天一共卖出的质量解:+(吨)答:两天一共卖出吨【点评】本题的重点是先求出第二天卖出的质量,再
29、根据加法的意义列式解答36【分析】根据题意知道,5 个 5 个地数,没有剩余说明这个数是5的倍数,又告诉这个数又是 4 和 8 的倍数,说明这个数是5 和 8 的公倍数,先求出5 和 8 的最小公倍数,再用 40 乘 2、3、4、5、6、然后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知道,这个台阶的数量是5 的倍数,又告诉这个数又是4 和 8 的倍数,说明这个数是5 和 8 的公倍数,求出5 和 8 的最小公倍数是40由此可得5 和 8 的公倍数是:40、80、120、160、200,发现只有160 比 125 大,比180 小所以这个数就是160答:芳芳再登160 级台阶才能找到藏宝图【点评】考查了5 的倍数的特征,关键是先找出在125 和 180 之间符合5 的倍数和8 的倍数的公倍数即可解答37【分析】如果全班人数再增加1人,全班人数也就是6 和 8 的公倍数,根据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即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进行解答即可解:62 3,8222,6 和 8 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24248,48147,答:五(1)班有学生47 人【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6 和 8 的最小公倍数,进而结合题意,解答得出结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