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教案电荷及其守恒定律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物理教案电荷及其守恒定律2.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页共6页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各种起电方法及实质,认识元电荷,掌握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实理解概念及定律,化抽象为具体。(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提高抽象思维水平。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二、教学重点掌握电荷的基本性质与电荷守恒定律。三、教学难点电荷基本性质与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四、教学方法实验归纳法五、教学用具:静电感应演示器、玻璃棒、丝绸,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初中学过自然界有几种电荷,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如何?电荷的多少用什么表示?学生: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
2、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的多少是用电荷量来表示。出示练习题(利用多媒体)【例一】挂在绝缘细线下的两轻质通草球,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靠近或远离,如图所示,则:()A 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甲图中至少有一个带电;C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D乙图中两球可能只有一个带电。第2页共6页答案:BC教师: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不带电的物体内是否存在电荷?如何使物体带电?学生:不带电的物体内存在电荷,且存在等量正、负电荷,在物体内中和,对外不显电性。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另外还可以让物体接触带电。教师:摩擦起电和接触带电的实质是什么?学生
3、: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而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得到这些电子而带负电。引入:在复习初中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再来看有没有别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物体带电的实质是什么?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这些问题:(二)进行新课1电荷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物质内部微观结构的描述,思考和回答问题:(1)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2)什么是自由电子,金属成为导体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积极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点评: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活动:提出问题:除了摩擦起电,还有没有可以使物体带上电的方法?实验:取有绝缘支柱的两个不带电枕形导体
4、A、B,使它们彼此接触。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反复多次接触球形导体C,使之带正电。将C移近 A,用与有机玻 璃 棒 摩 擦 过 的 丝 绸 分 别 靠 近A、B。(如 图 所 示)甲乙第3页共6页现象线绸靠近B,而远离A.学生得出B带正电,A 带负电。问题如将A、B 分开,再移走C,A、B 带电情况如何?学生答 A 仍带负电,B仍带正电.演示证明将A、B 分开,用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检验,学生回答正确。问题将A、B接触,它们是否带电?这说明什么?学生答不带电,说明接触前A、B 带等量异种电荷,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中和。演示证明使A、B 接触,仍用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检验,学生回答正确。问题若先
5、把C移走,再将A、B 分开呢?学生答 A、B不带电。演示证明把C移走,将 A、B分开,用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检验,学生回答正确.师问为什么?学生答因为将C移走,A 上负电荷、B上正电荷不再受C上电荷作用,而使A、B所带电荷重新恢复原状,在导体内中和而不带电。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前面的现象,总结得出静电感应的概念。静电感应:将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的过程,叫感应起电。结论不仅摩擦起电和接触带电可以使物体带电,静电感应也可使物体带电。教师活动:静电感应的实质是什么?是不是创造了电荷?学生活动:分析并回答:当带电球C移近不带电导体A、B时
6、,导体上自由电子被吸引过来,使导体A、B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即使电荷从物体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感应起电的过程中并没有创造电荷。教师活动:联系摩擦起电的实质,思考使物体带电的实质是什么?第4页共6页学生活动:使物体带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出示投影片【例二】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 和 B 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 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B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C带有等量同种电荷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答案:BCD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
7、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 页有关内容,了解电荷守恒定律的另一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过渡:这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通过前面的学习,清楚了物体带电的本质,而一个带电体究竟带多少电?经过大量实验证明,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电荷量 e 或者是电荷量e 的整数倍。3元电荷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1)电荷的多少如何表示?它的单位是什么?(2)什么是元电荷?一个电子就是一个元电荷吗?(3)元电荷的数值是多少?它的数值最早是由哪位物理学家测定的?(4)什么是比荷?
8、电子的比荷是多少?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三)课堂总结、点评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第5页共6页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四)思考探究关于静电感应现象的应用【例三】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MN,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绝缘金属球A靠近导体的M端,可能
9、看到的现象是()A 只有 M 端验电箔张开B 只有 N 端验电箔张开C 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D 两端的验电箔都不张开答案:C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元电荷【例四】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量QA=-6.410-9C,QB=-3.210-9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解析当两小球接触时,带电量少的负电荷先被中和,剩余的正电荷再重新分配。由于两小球相同,剩余正电荷必均分,即接触后两小球带电量9106.12BABAQQQQC在接触过程中,电子由B 球转移到A 球,不仅将自身电荷中和,且继续转移,使B球带BQ的正电,这样,共转移的电子电量为999108.4106.1102.3BBQQQCN MA 第6页共6页转移的电子数10100.3eQN创新应用【例五】有三个完全一样的绝缘金属球,A 球带的电量为q,B、C 均不带电,现要使 B球带的电量为3q/8,应该怎么办?【例六】有A、B、C三个用绝缘柱支持的相同导体球,A 带正电,B 和 C不带电,讨论用什么办法能使:(1)B、C 都带正电;(2)B、C 带等量的异种电荷。课余作业书面完成P5“问题与练习”第2、3 题;思考并回答第1、4 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