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考化学三轮(广东)提分训练:专题九-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含答案).pdf





《【精选】高考化学三轮(广东)提分训练:专题九-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高考化学三轮(广东)提分训练:专题九-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含答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高考化学复习资料专题九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时间:40 分钟满分:70 分)小题限时满分练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7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8 分,限时 15 分钟;除了标明双选的,其余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仿 2013广东,11)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气具有漂白性B用氢氟酸雕刻玻璃,是由于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C向 50 mL 18 mol L1的 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 H2SO4的物质的量等于 0.45 mol D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制容器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解析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
2、,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 才具有漂白性,故 A 错误;由于铜只能和浓硫酸反应,因此 H2SO4不可能完全反应,被还原的 H2SO4少于 0.45 mol,故 C 错误;浓硝酸常温下可贮存在铝制容器中,是因为常温下浓硝酸可使Al 发生钝化,故 D 错误。答案B 2(仿 2012 天津高考,2)用 4 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操作及现象溶液A 通入 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不消失NaAlO2溶液B 通入 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Na2SiO3溶液C 通入 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Ca
3、(ClO)2溶液D 通入 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 NaOH 溶液,又变浑浊Ca(OH)2溶液答案B 3(仿 2011上海高考,7)下列溶液能够区别SO2和 CO2气体的是()。澄清石灰水H2S溶液酸性 KMnO4溶液氯水品红溶液ABC除以外D全部答案C 4(仿 2011江苏高考,9)实验室用 MnO2和浓盐酸制取 Cl2时,有 14.6 g 氯化氢被氧化,所得 Cl2全部用 NaOH 溶液吸收,生成 NaClO 的物质的量是()。A0.1 mol B0.2 mol C0.3 mol D0.4 mol 解析发生的反应为MnO24HCl(浓)=MnCl2Cl2
4、2H2O,Cl22NaOH=NaCl NaClOH2O,因此,关系式为2HCl(被氧化)Cl22NaOHNaClO,则 n(NaClO)1214.6 g/36.5 gmol10.2 mol。答案B 5(仿 2010北京高考,9)烧瓶中放入铜片和稀硝酸,来制取较纯净的一氧化氮,反应开始后发现烧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这时的操作应是()。A立即接上收集容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排水法收集D立即用排水法收集解析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NO 因与空气中的O2反应产生红棕色的NO2,同时还含有 N2,
5、所以想得到较纯净的NO,必须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排水法收集,答案为C。答案C 6(仿 2012 上海高考,16)下图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a,烧杯和滴管内盛有某种溶液 b。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气体 a 溶液 b 实验现象A SO2NaOH 溶液无色喷泉B NH3H2O 含紫色石蕊蓝色喷泉C HCl H2O 含紫色石蕊红色喷泉D Cl2饱和食盐水无色喷泉答案D 7(仿 2013 广东高考,10)下表中,对陈述、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双选)()。选项陈述陈述判断A KSCN 溶液可检验 Fe3待测液中先后滴入足量氯水和几滴 K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高考 化学 三轮 广东 训练 专题 非金属元素 及其 化合物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