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化学一轮演练:3.1碳的多样性、节能减排与绿色化学(含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演练:3.1碳的多样性、节能减排与绿色化学(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化学一轮演练:3.1碳的多样性、节能减排与绿色化学(含答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精品资料第三单元自然界中的元素第 1 讲碳的多样性节能减排与绿色化学(时间: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学”的有()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 CCl4萃取溴水改为CCl4萃取碘水;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将实验室的废酸液与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A.B.C.D.解析:因为溴易挥发,所以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 CCl4萃取溴水改为CCl4萃取碘水。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为避免生成过量的SO2污染空气,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将实验
2、室的废酸液与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可减少水体污染。答案:D 2.如图是碳循环中的一部分。下面对该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联合国气候大会讨论的减排议题主要涉及反应B.反应是在植物体内完成的C.反应是造成大气中CO2浓度逐渐升高的主要原因D.反应是为缓解温室效应采取的措施解析:联合国气候大会讨论减排,主要是减少CO2的排放,从而减缓地球的温室效应,A 正确;反应是光合作用,B 正确;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大气中CO2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C 错;D 正确。答案:C 3.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已日益成为生产、生活的主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氢能是清洁能源,工业上用电解水法制取大量氢气符合节能减排理念
3、B.“装修污染”主要指人造板等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等有害气体所造成的污染C.人类超量碳排放及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D.在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能发电和风力发电中,要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析:电解水制氢消耗大量电能,不符合节能减排理念,A 项错误;超量碳排放与酸雨的形成无关,C 项错误;火力发电消耗非再生能源 煤炭,不符合节能减排理念,D 项错误。答案:B 4.(2013黑龙江大庆二模)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均正确的是()漂白粉、水玻璃和铝热剂都是混合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Fe2O3俗称铁红,用做油漆或涂料食盐、醋酸和蔗糖都是电解质石油的裂解、煤的气
4、化、橡胶的老化、海水制镁的过程都包含化学变化用牺牲阴极的阳极保护法防止金属被腐蚀A.B.C.D.解析:漂白粉的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水玻璃为硅酸钠的水溶液,铝热剂为某些金属氧化物与铝粉的混合物,均为混合物,对;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等,错;蔗糖为非电解质,错;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防止金属被腐蚀,错。答案:B 5.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被提纯的物质及杂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 碳酸氢钠粉末(Na2CO3)H2O、CO2低温蒸发结晶B NaCl 固体(KNO3)水高温溶解、降温结晶C 乙烷(乙烯)酸性 KMnO4溶液洗气D 二氧
5、化碳(二氧化硫)饱和 Na2CO3溶液洗气解析:NaHCO3溶液低温蒸发结晶以防NaHCO3受热分解,A 项符合题意;选项 B,KNO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许多,NaCl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应采用高温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的分离方法,不符合题意;选项 C,酸性 KMnO4溶液能将乙烯氧化成CO2而引入新杂质,不符合题意;选项 D,CO2也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不符合题意。答案:A 6.用 4 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操作及现象溶液A 通入 CO2,溶液变浑浊,再升温至65 以上,溶液变澄清C6H5ONa 溶液B 通
6、入 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 CO2至过量,浑浊消失Na2SiO3溶液C 通入 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Ca(ClO)2溶液D 通入 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 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 溶液,又变浑浊Ca(OH)2溶液解析:A 项,CO2+C6H5ONa+H2OC6H5OH+NaHCO3,升温至 65 以上,C6H5OH 完全溶解,溶液变澄清;B 项,CO2+Na2SiO3+2H2ONa2CO3+H4SiO4,H4SiO4与 CO2不反应,浑浊不会消失;C 项,CO2+Ca(ClO)2+H2OCaCO3+2HClO,所以溶液变浑浊,加入品红溶液,被 H
7、ClO 氧化褪色;D 项,首先,CO2+Ca(OH)2CaCO3+H2O,继续通CO2,产生可溶于水的Ca(HCO3)2,再加入足量的NaOH,则发生 2NaOH+Ca(HCO3)2CaCO3+Na2CO3+2H2O,溶液又变浑浊。答案:B 7.向 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a 点对应的溶液中c(C)c(HC)B.bc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H+H2O+CO2C.Na+、Ca2+、N 可大量存在于c 点对应的溶液中D.K+、N、Si 可大量存在于d 点对应的溶液中解析:向溶液中滴加盐酸时,H
8、+先与 C 反应生成HC,观察图示知A 正确;b 点时 C 全部转化为HC,故 B 正确;c 点对应的溶液的溶质只有NaCl,故 C 正确;d 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较多的H+,此时 Si 不能大量存在,D 错误。答案:D 8.Na2C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生产Na2CO3的主要流程可表示如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 是 CO2、B 是 NH3B.通入 B 后的离子方程式为Na+NH3+CO2+H2ONaHCO3+N C.中生成的CO2可循环使用,它可完全满足生产的需要D.溶液 Q 的成分是NH4Cl,可通过降温结晶方法使其析出解析:NH3在水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CO2,先将溶液氨
9、化后,吸收 CO2的效果更好,A 错误;有一部分 CO2转化到 Na2CO3中,C 错误;溶液 Q 中还存在没有转化的NaCl,D 错误。答案:B 9.纯净的碳酸钠a g;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a g。两者相比,下列各种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分别和盐酸完全反应时,混合物的耗酸量大B.分别和盐酸完全反应时,纯净的碳酸钠放出的CO2多C.分别溶于水,再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混合物得到的沉淀质量大D.分别配成等体积的溶液,混合物溶液中的Na+的物质的量浓度大解析:先从极限角度分析相关变化: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g 2 mol 44 g a g mol g N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高考 化学 一轮 演练 3.1 多样性 节能 绿色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