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 学习从来无捷径,按部就班登高峰。假如说学习肯定有捷径,那只能是勤奋,因为努力恒久不会骗人。学习须要勤奋,做任何事情都须要勤奋。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三物理的学问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上册物理公式和学问点 1、功:W=Fs=Gh 2、功率:p=W/t=Fv 3、机械效率=W有/W总=P有/P总 4、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5、动滑轮(滑轮组):F=G/n(n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股数) 6、斜面的机械效率=Gh/(Gh+fl)(h为斜面高,f为物体受摩擦力,l为斜面长) 7、电功率:P=UI 8、电功:W=Pt=UIt 9、电流的热效应:Q=W=I2R
2、t 电功率好用公式 1、对于同一用电器而言: U实 U实=U额时,P实=P额 U实U额时,P实P额 2、电路中(包括串联和并联)全部用电器的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3、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功率之比等于它们的'电阻之比,也等于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 4、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功率之比等于它们的电阻的倒数之比,也等于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 5、对于同一用电器而言,它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比,等于相应电压的平方比 6、对于额定电压相同的两个用电器,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时,他们的实际功率之比等于他们的额定功率的倒数比 物理九年级学问点 电学初步 1、静电现象: 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
3、轻小物体的性质。 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 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要知道物体是否带电,可运用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2、电路 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的路径。 各元件的作用: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电源:供电;开关:限制电路通断;导线:连接电路,形成电流的路径; 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干脆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整个电路短
4、路是指电源两端短接,这时整个电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大,电路剧烈发热,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做试验时,肯定要避开短路;家庭用电时也要留意防止短路。 画的电路图说明留意事项:用统一规定的符号;连线要横平竖直;线路要简洁、整齐、美观。 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用电器,运用电器进行工作的状态。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区分(识别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方法:路径法拆除法支点法) 3、电流 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国际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
5、反。 电流表的读数:一看量程,二算分度值,三读数。 电流表的接法:电流表必需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量程;严禁将电流表与电源或用电器并联。(留意:在不超过测量值的状况下,应尽量运用较小的量程测量,对于同一个电流表来说,量程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在不能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状况下,可先用的量程试触,依据状况选用合适的量程。) 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到处相等;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物理学习方法技巧 一、的学习动力就是爱好,爱好是的老师 英语始终是我最差的科目,并不是我不努力,而是
6、我没有爱好。小时候受到一首打油诗影响“我是中国人,为何学中文,考试不及格,表示爱国心”,所以始终对英语并不感爱好,所以始终对英文学习不感爱好,成果也特殊差,后来四六级考试也难以通过。后来相识了几个外国挚友,出于沟通须要,以及对他们文化的爱好,我的英语成果虽然不说一日千里,但是也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物理学习也是一样,通过仔细的学习、思索、总结,不断提高自己对物理的爱好,有了爱好你就简单走进理科这个殿堂。 二、建立物理学科学问树,学会对类似学问点的归纳、总结 以前我中学的语文老师告知我,语文学习就是要把书读厚了,每学到一个学问点,都能够延长到更多,这样,自己积累的学问就会越来越多,语文学习就是厚积
7、薄发,把书读厚了。而我的班主任化学老师说,化学学习就是要把书读薄了。 这就须要我们学会对学问点进行归纳、总结,那么繁杂的物理内容便化成了简洁的几个部分,学习起来自然就会轻轻松松、游刃有余。例如:在物理量的定义中,速度、密度、压强、功率、电流等,它们的定义方式都是一样的,而那么多的演示试验,却几乎都是用限制变量法,只要我们驾驭了限制变量法的实质,全部的试验便不都迎刃而解了。 现在有一种学习方法叫做思维导图,这就是我们当年所谓的学问树,把全部的学问点归纳总结后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学问树,那么物理学习就会变得很简洁。 三、物理属于探究性学科,须要勤于动手做试验 物理是一门试验科学,探究性的地方特殊的多,纵观课本上的试验内容,演示试验、学生试验、课后小试验、小制作等,大大小小不下百十个,由此可见物理与试验的不行分割性,这么多的试验如何才能搞得清,弄得明呢?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动手试验不仅能培育自己的动手实力,而且能加深我们对物理学问的相识、理解和巩固,成倍提高学习效率。 人教版初三物理学问点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