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交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2020学年北京交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北京交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北京交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由环己醇合成环己酮的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环己酮的分子式为C6H12O C环己醇不能和NaOH 溶液反应D环己醇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有机反应中,失去氢或加上氧,发生氧化反应,所以该反应是醇的氧化反应,A 错误;B.环己酮的分子式为C6H10O,B 错误;C.环己醇含有的官能团是-OH,醇羟基不具有酸性,不能和NaOH 溶液反应,C正确;D.环己醇分子中的C原子为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
2、的四面体结构,因此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2已知二甲苯的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的同分异构体只有b 和 c 两种B在三种二甲苯中,b 的一氯代物种数最多Ca、b、c 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D a、b、c 中只有 c 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a 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烃的除了b 和 c 外还有,另 a 还可能有链状的同分异构体如CH2=CHCH=CH CH=CH CH=CH2等、或环状的同分异构体如等,A 错误;B.a、b、c 侧链上的一氯代物都只有1 种,a 苯环上一氯代物有2 种,b 苯环上一氯代物
3、有3 种,c 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1 种,故三种二甲苯中,b 的一氯代物种数最多,B 正确;C.a、b、c 均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b、c 都不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C 错误;D.a、b、c 分子中都含有CH3,与 CH3中碳原子直接相连的4 个原子构成四面体,a、b、c 中所有原子都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 错误;答案选 B。3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 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中含羟基数目为5NAB500 mL1 mol.L-1(NH4)2SO4溶液中 NH4+数目小于0.5 NAC标准状况下,22.4 L1,2-二溴乙烷含共价键数为
4、7 NAD 19.2 g 铜与硝酸完全反应生成气体分子数为0.2 NA【答案】A【解析】【详解】A 1mol 葡萄糖 HOCH2(CHOH)4CHO和 1mol 果糖 HOCH2(CHOH)3COCH2OH 分子中都含有5NA个羟基,A 正确;B因 NH4+发生水解,所以500 mL1 mol.L-1(NH4)2SO4溶液中,0.5moln(NH4+)1mol,B 错误;C标准状况下,1,2-二溴乙烷为液体,不能利用22.4L/mol 进行计算,C错误;D19.2 g 铜为 0.3mol,由于未指明硝酸的浓度,生成的气体可能为NO、NO2中的某一种或二者的混合物,成分不确定,分子数不定,D 错
5、误。故选 A。4生物固氮与模拟生物固氮都是重大基础性研究课题。大连理工大学曲景平教授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邻苯二硫酚桥联双核铁配合物,建立了双铁分子仿生化学固氮新的功能分子模型。如图是所发论文插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B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C图中反应中间体NXHY数值 X3 D图示催化剂分子中包含配位键【答案】B【解析】【详解】A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途径,不能改变反应物、生成物的能量,因此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A 正确;B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途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 错误;C在过渡态,氮气分子可能打开叁键中部分或全部共价键,然后在催化剂表面与氢原子结合形成中间产物,故
6、x 可能等于1 或 2,C正确;D根据图示可知,在中间体的Fe原子含有空轨道,在S原子、N 原子上含有孤对电子,Fe 与 S、N 原子之间通过配位键连接,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5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三种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分别将三种离子检验出来,下列添加试剂顺序正确的是()A先加 Mg(NO3)2,再加 Ba(NO3)2,最后加AgNO3B先加 Ba(NO3)2,再加 AgNO3,最后加Mg(NO3)2C先加 AgNO3,再加 Ba(NO3)2,最后加Mg(NO3)2D先加 Ba(NO3)2,再加 Mg(NO3)2最后加 AgNO3【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
7、】所加每一种试剂只能和一种离子形成难溶物,Mg(NO3)2能与 CO32-、OH两种离子反应;AgNO3能与 Cl、CO32-、OH三种离子形成难溶物;Ba(NO3)2只与 CO32-反应,所以先加Ba(NO3)2除去 CO32-,再加 Mg(NO3)2除去 OH,最后加AgNO3只能与 Cl反应。答案选 D。6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银氨溶液:Na+、K+、NO3、NH3H2O B空气:C2H4、CO2、SO2、NO C氯化铝溶液:Mg2+、HCO3、SO42、BrD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I、Cl、NO3、Na+【答案】A【解析】【详解】A.在银氨溶液中,题中所给各
8、离子间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A 正确;B.空气中有氧气,NO 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氯化铝溶液中铝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双水解,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显酸性,I-和 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 错误;答案选 A。7化合物Z是合成平喘药沙丁胺醇的中间体,可通过下列路线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的分子式为C7H6O2BY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CZ的一氯取代物有6 种DZ能与稀硫酸发生水解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 X()的分子式为C8H8O2,故 A 错误;BY()分子中含有甲基(-CH3),甲基为四面体结构,
9、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 错误;CZ()分子中有7 种环境的氢原子,一氯取代物有7 种,故 C错误;D Z()中含有酯基,能与稀硫酸发生水解反应,故D 正确;故选 D。8下列物质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A硅胶B六水合氯化钙C碱石灰D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答案】B【解析】【详解】A硅胶具有吸水性,无毒,则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故A 正确;B六水合氯化钙不能吸水,则不能作食品干燥剂,故B 错误;C碱石灰能与水反应,可做干燥剂,故C正确;D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无毒,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故D 正确;故答案为B。9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
10、正确的是A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鉴别NaHCO3和 Na2CO3B溴元素在第、中被氧化,在第 中被还原C工业上一般用金属钠与无水MgCl2反应制取 Mg 单质D海水中还含有碘元素,只需将海水中的碘升华就可以得到碘单质【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澄清的石灰水和碳酸氢钠或碳酸钠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错误,不选A;B、溴元素在中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在中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正确,选B;C、工业上有电解氯化镁的形式制取镁单质,不是用金属钠置换出镁,错误,不选C;D、还有的碘元素是碘离子形式,不能升华,错误,不选D。答案选 B。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
11、键B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的热稳定性就越大C可能存在不含任何化学键的晶体D酸性氧化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答案】C【解析】【详解】A.离子化合物一定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OH 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A 错误;B.分子的热稳定性由共价键决定,分子间作用力决定物质的物理性质,故B错误;C.稀有气体分子里面不含化学键,一个原子就是一个分子,故C正确;D.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但它是由氧原子和硅原子构成的晶体,且以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的原子晶体,不是分子晶体,故D 错误;正确答案是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等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分子间作用力影响分子的物理
12、性质,分子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1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释的是()A铝制器皿不宜盛放酸性食物B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产生氢气得不到钠C铁制容器盛放和运输浓硫酸D镀锌铁桶镀层破损后铁仍不易被腐蚀【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铝性质较活泼,能和强酸、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Al 位于 H 之前,所以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故A 错误;B金属阳离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弱,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生成氢气而得不到钠,说明Na 的活动性大于氢,所以可以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故B错误;C常温下,浓硫酸和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13、而阻止进一步被氧化,该现象是钝化现象,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故C正确;D构成原电池的装置中,作负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作正极的金属被保护,Fe、Zn和电解质构成原电池,Zn 易失电子作负极、Fe 作正极,则Fe被保护,所以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故D 错误;故选 C。【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强氧化酸除外);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 除外);很活泼的金属,如K、Ca、Na 与盐溶液反应,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碱再与盐溶液反应,没有金属单质生成如:2Na+CuSO4+2H2
14、OCu(OH)2+Na2SO4+H2;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去说明非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如氢气在加热条件下置换氧化铁中的铁:Fe2O3+3H22Fe+3H2O。12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 9 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已知:铟与铝(13Al)同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In 的金属性大于 Al BIn 最外层有 2 种能量的电子C11549In 的中子数为 66 D11549In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15【答案】D【解析】【分析】A、同一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B、铟与铝(13Al)同主族,则In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排
15、布在s、p 轨道上;C、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据此计算判断;D、11549In的质量数为115。【详解】A、铟与铝(13Al)同主族,并且铟元素的原子序数较大,同主族从上至下金属性逐渐增加,所以In 的金属性强,故 A 不符合题意;B、In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排布在5s、5p 轨道上,5s 能级上两个电子能量相同,但小于5p 能级上的电子能量,所以In 最外层有2 种能量的电子,故B 不符合题意;C、11549In的质量数为115、质子数为49,所以中子数=119-49=66,故 C不符合题意;D、11549In的质量数为115,In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天然存在的核素In 的质量数与其丰度的
16、乘积之和,故D符合题意;故选:D。13将一定质量的镁铜合金加入到稀硝酸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反应过程中还原产物全是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NaOH 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g,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加入合金的质量不可能为6.4g B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为120mL C溶解合金时收集到NO 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 D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2mol【答案】C【解析】【详解】淀为 M(OH)2,根据化学式知,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的量是氢氧根离子,则n(OH-)=5.1g17g/mol
17、=0.3mol,根据氢氧根离子守恒nM(OH)2=12n(OH-)=120.3mol=0.15mol,根据金属原子守恒得金属的物质的量是0.15mol;A因为镁、铜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则无法计算合金质量,故A错误;B由氢氧根离子守恒得n(OH-)=n(NaOH)=0.3mol,V(NaOH)=0.3mol3mol/L=100mL,故 B错误;C由转移电子守恒得n(NO)=0.15mol252=0.1mol,生成标况下NO体积=22.4L/mol 0.1mol=2.24L,故C正确;D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参加反应硝酸的物质的量=0.15mol252=0.1mol,根据金属原子守恒、硝酸根离子守恒得
18、起酸作用n(HNO3)=2nM(NO3)2=2n(M)=0.15mol 2=0.3mol,所以参加反应硝酸的物质的量=0.1mol+0.3mol=0.4mol,故 D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以镁、铜为载体考查混合物的计算,侧重考查分析、计算能力,正确判断沉淀和合金质量差成分是解本题关键,灵活运用原子守恒、转移电子守恒解答即可。14我国科学家提出了无需加入额外电解质的钠离子直接甲酸盐燃料电池体系,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甲酸钠(HCOONa)的水解为电极反应和离子传输提供了充足的OH-和 Na+。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极为电池的负极,且以阳离子交换膜为电池的隔膜B放电时,负极反应为HCO
19、O-+3OH-2e-=CO32-+2H2O C当电路中转移0.l mol 电子时,右侧电解质溶液质量增加2.3g D与传统的氯碱工业相比,该体系在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同步发电和产碱【答案】C【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 电极上 HCOO-转化为 CO32-,发生反应HCOO-+3OH-2e-=CO32-+2H2O,C 元素由+2 价升高为+4 价,所以A 为负极,B 为正极。当负极失去2mole-时,溶液中所需Na+由 4mol 降为 2mol,所以有2molNa+将通过交换膜离开负极区溶液进入正极区。正极O2得电子,所得产物与水发生反应,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
20、-,由于正极区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增多,所以需要提供Na+以中和电性。【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A 极为电池的负极,由于部分Na+要离开负极区,所以电池的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A 正确;B由以上分析可知,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HCOO-+3OH-2e-=CO32-+2H2O,B 正确;C依据负极反应式,当电路中转移0.l mol 电子时,有0.1molNa+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右侧,右侧参加反应的 O2质量为0.1mol32g4=0.8g,电解质溶液质量增加2.3g+0.8g=3.1g,C不正确;D与传统的氯碱工业相比,该体系没有污染环境的气体产生,且可发电和产碱,D 正确;故选 C。15如图所示,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学年 北京 交大 附中 新高 化学 模拟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