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地理(理)试题.pdf
《【精准解析】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地理(理)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解析】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地理(理)试题.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天水一中 2017 级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试题地理(理科)一.单项选择题(共 46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9分)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行政区自然带热量带干湿地区三江平原青岛市A.B.C.D.【答案】D【解析】【详解】区域有一定的界线,自然区域的界线是模糊的,行政区是人为划定的,一般具有明确边界。气候区、亚热带、湿润地区、三江平原是自然区域,没有明确界线,错。行政区、青岛市是人为划分的,有明确界线,对,D对。A、C、D错。2.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热量带干湿区我国三大自然区文化区A.B.C.D.【答案】A【解析】【详解】热量带主要是依
2、据积温高低划分,干湿区主要是依据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对比划分,这两个区域划分指标较单一,故A 项正确。我国三大自然区是依据气候、地形、植被等综合自然因素划分的,文化区是依据语言、文字、服饰、饮食、建筑、艺术等多种文化要素划分的,故、不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读“2006 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各题。3.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A.西南区B.西北区C.南方区D.北方区4.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2-A.北方区和南方区B.北方区和西南区C.西北区和西南区D.西北区和南方区【答案】3.C 4.B【解析】1.由图可知,南方区人口数量、GDP占全
3、国的比重均最大,故选C。2.由图可知,北方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明显偏小,西南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明显偏大,故选B。5.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热量充足B.光照强C.水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通过区域差异对比,考查学生对西北地区农业区位的了解程度。【详解】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西北地区纬度较高,低温时期较长,热量条件较差,选项A不符合题意。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而长江中下游平原降水多,光照相对较弱,因此选项B 符合题意。与长江中下游相比,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河湖水量较少,水资
4、源较少,选项C 不符合题意。长江中下游平原多沉积土壤,土壤肥沃,而西北地区因降水稀少,植被稀少,多数地区土壤发育较差,因此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人们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技术D.“数字地球”系统7.在对震区被困灾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数字地球”技术A.B.C.D.【答案】6.C 7.D【解析】-3-试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6 题详解】利用遥感技术可通过航空器或航天器从
5、高空第一时间迅速掌握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C 正确。【7 题详解】在对震区被困灾民开展营救的过程中,首先应利用遥感技术获取震区情况,再利用全球定位于系统确定被困灾民的位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选择最适宜的营救路线,正确。不需要利用数字地球技术,错。正确,故选D。8.GPS手持机多用于帮助人们快捷而准确地进行()A.资源普查B.作物估产C.定位导航D.灾害监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
6、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9.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技术A.B.C.D.【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的了解程度。【详解】遥感技术可以对全球天气状况进行多层次、多视角、多领域的观测;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先使用遥感技术利用卫星在高空获取大气中云层分布的原始数据,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制作成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正确,A符合题意。在制作卫星云图上,使用全球定位技术较
7、少,因此排除 B、C、D。故选 A。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4-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车辆跟踪B.合理配置车载C.降低能耗D.便于运营管理11.旅游临行前应通过查看有关资料了解目的地,对有关资料了解应通过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地理网络与虚拟技术【答案】10.B 11.B【解析】试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10 题详解】全球定位系统主要作用是定位和导航,可以对交通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和
8、跟踪,便于运营管理,A、D 正确。全球定位系统的导航功能可为车辆选择出最适宜的路线,以降低能耗,C 正确。全球定位系统不能应用于车载的合理配置,B不正确。故选B。【11 题详解】旅游临行前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了解目的地的有关资料,B正确。利用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只能获得目的地的影像资料和地理坐标,A、B 错。地理网络与虚拟技术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D错。故选 B。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拦截了几乎全部上游来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城市发展,各类用水剧增,民勤的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民勤绿洲
9、面临消失的危险,并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沙源地之一。回答下面小题。12.民勤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气候变暖C.旱涝灾害D.土地荒漠化13.民勤成为北方地区沙尘暴沙源地的直接原因是()A.植被稀疏,地表物质松散B.深居内陆,气候干旱C.多内流河,有断流现象D.地势低平,地形以盆地为主-5-14.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度樵采B.过度用水C.过度放牧D.过度开垦15.治理该地区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合理调配流域水资源,节约和合理用水以治为主,全面恢复荒漠植被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规划农林牧用地,退耕还林、还草A.B.C.D.【答案】12.D 13.A 1
10、4.B 15.D【解析】【12 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民勤气候干旱,且“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危险,并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沙源地之一”,说明该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故选 D。【13 题详解】民勤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物理风化作用强,因此地表松散物质多,成为北方地区沙尘暴沙源地。其中气候干旱是根本原因,植被稀疏是直接原因,故A正确、B错误。多内流河,有断流现象以及地势低平,地形以盆地为主和该地区成为北方沙尘暴沙源地无关,C、D 错误。故选 A。【14 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城市发展,各类用水剧增,民勤的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
11、,进而导致该地区“绿洲面临消失的危险”,说明造成绿洲消失的主要原因是过度用水。故选B。【15 题详解】造成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用水,因此应合理调配流域水资源,节约和合理用水,正确。该地区内部不同区域自然条件存在差异,应因地制宜规划农林牧用地,退耕还林、还草,正确。荒漠地区气候干旱,不宜全面恢复荒漠植被,错误。能源问题不是该地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因此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治理该地区环境问题无关,错误。故选 D。【点睛】西北地区内部自然环境存在降水多少、地形特征等的差异,尤其是降水的差异较为显著,这造成该区域内部的人类活动的差异,如存在灌溉农业、草原畜牧业等不同的人类活动,因此该区域
12、内部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也存在差异。该区域荒漠化的治理应因地制宜,结合-6-地理环境的差异采取合适的措施。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分布范围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关于农牧交错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 带属于农业生产潜力大的地区B.a 带植被是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C.b 带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b 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17.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造成其环境破坏的人为原因主要有人口增长速度快压缩农业用地轮作套种盲目开荒,粗放耕作A.B.C.D.18.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
13、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A.B.C.D.19.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7-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答案】16.A 17.C 18.A 19.D【解析】【16 题详解】A 项,a地带位于农牧交错地带,气候干旱,年降水量较少,土壤贫瘠,农业生产潜力较小,故 A 项说法错误。B 项,如图,a位于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对于来自于西北的风沙起到天然的屏障作用,故 A 项确。C 项、D 项
14、,b 位于南方农牧交错地带,且分布于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地区,植被能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且该地区多民族聚居区,故 C 项、D 项均正确。综上所述,A 项符合题意。【17 题详解】人口增长速度快,造成人口总量增加迅速,人们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加大,极易造成环境破坏,故正确。压缩农业用地,增加牧业区草原带,有利于环境保护,故错误。轮作套种,有利用保持水土和环境保护,故错误。盲目开荒、粗放耕作易造成植被覆盖下降、土地沙化,故正确。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正确答案为C。【18 题详解】农牧交错带在向东部农耕区提供畜产品,故其应是东部农耕区的畜产品供应基地;西部草原牧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较为恶
15、劣故,处于中间的农牧交错带具备东部农耕区生态屏障的功能,故正确;同样可以知道东部农耕区向其西部地区提供粮食,故不正确;由图可以知道农牧交错带向西部草原牧区提供饲草料这一方面说明其是西部牧区的饲草料供应基地,另一方面也间接说明农牧交错带牧草生长状况好于西部牧区,故其具有涵蓄水源的功能,可作为降水稀少的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正确。所以 A 选项是正确的。【19 题详解】因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增大坡耕地面积及大量开垦荒地,过度开垦会造成植被破坏,-8-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加剧,同时会对东部农耕区造成破坏;A、B 项错误;当地水分条件较差,耕地规模不大,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及建成商品粮基地,C
16、项错误;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可以有效避免过度放牧,保护植被,同时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实现当地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D 项正确。综合分析,D 项正确。通过对我国野骆驼遗骸和文献记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至西北干旱区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A.B.C.D.21.与遗骸分布区、文献分布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A.气候更干旱B.地形更崎岖C.河网较密集D.热量更充足22.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括草原开垦过度放牧大量捕杀种群退化A.B.C.D.【答
17、案】20.A 21.A 22.A【解析】试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20 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曾分布黄土高原,说明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正确。从图中看,亚热带季风区没有野骆驼分布,错。结合图例可看出,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9-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正确。目前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区,错。正确,A正确。故选A。【21 题详解】结合图例可看出,与遗骸分布区、文献分布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区,气候更干旱,河网更稀疏,A正确,D错。遗骸分布区、文献分布区和目前野骆驼分布区,地形差别不大,纬度相当,热量差别不大,B、C错。故选A。【22 题详解】结合图例可看出,从野骆驼分布区面积
18、不断减少,且不断向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集中,原因包括草原开垦、过度放牧、大量捕杀,正确。种群退化不会使其分布地区面积减少,更不会向自然条件恶劣地区集中,错。正确,A正确。故选A。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降雨量(mm)降雨强度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33 弱111 0.1 155 41.3 153 1.7 154 18 14 很强29 0.5 327 39.4 71 0.8 212 25 19 强28 0.3 113 1.2
19、 51 0.4 52 0.6 23.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草地、荒草地C.混交林地、油松有林地、荒草地、坡耕地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24.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A.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B.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10-C.森林树种越单一,生态效益越优D.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答案】23.D 24.A【解析】试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23 题详解】从图中可读出,在相同的降水条件下,如当降水量为33mm时,混交林地泥沙量为0.1kg、坡耕地为4
20、1.3kg、荒草地为1.7kg、油松幼林地为18kg,可判断出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D正确。故选D。【24 题详解】从表中可读出,相同降水条件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可知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A正确。开垦坡地泥沙含量最大,不能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B错。森林树种越复杂,生态效益越优,C错。退耕还林(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和退耕还草(荒草地)的生态效益(泥沙量)从表中可以看出是有高有低,D错。故选A。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
21、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以下各题。25.“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开山取石B.风蚀作用、过度放牧C.水蚀作用、滥伐森林D.沉积作用、环境污染26.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大力采取退耕还林举措【答案】25.C 26.D【解析】【25 题详解】根据材料,“红色荒漠”是江南丘陵地区,土壤被侵蚀,基岩裸露形成。自然原因主要是水的侵蚀,人为原因主要是破坏植被,滥伐森林,C 对。湿润区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A、B 错。山地水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准解析 精准 解析 甘肃省 天水市 第一 中学 2018 2019 学年 上学 考试 地理 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263961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