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版.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2 2020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版姓名一、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3.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4.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5.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6.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7.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8.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 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 6 S表=a
2、 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 aa 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 2 s=ah 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 2 s=(a+b)h 2 8、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
3、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 r 或 d)(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 2 (3)体积=底面积高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2/12 14、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15.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息本金利率时间三、常用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换算 1 千米=1000 米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 1 米=10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2、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 公
4、顷1 公顷=10000 平方米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1 平方厘米=100 平方毫米3、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升 1立方厘米=1 毫升1 立方米=1000 升4.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1 千克=1000 克1 千克=1 公斤5、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 年1 年=12 月大月(31 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 天)的有:46911月 1日=24 小时 1时=60 分1 分=60 秒1 时=3600 秒 2)一年有 4 个季度 1、2、3 月是第一季度(平年9
5、0 天;闰年91 天)4、5、6 月是第二季度(91 天)7、8、9 月是第三季度(92 天)10、11、12 月是第四季度(92 天)3)平年全年365 天,平年 2 月 28 天,闰年全年366 天,闰年 2 月 29 天平年一年有52 个星期;还余1 天;3657=52 1 闰年一年也有52 个星期;余2 天.366 7=52 2 判断平年与闰年的方法:普通年份 4;结果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整百年份 400;结果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就是闰年.如:1998 年 4=499 2 (1998 年是平年)1996年 4=499 (1996 年是闰年)2000年 400=5 (2
6、000 年是闰年)1700年 400=4 1 (1700 年是平年)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 都是整数.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 表示.0 也是自然数.3、数的整除:整数 a 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 a 能被 b 整除;或者说b 能整除 a.如果数 a 能被数 b(b 0)整除;a 就叫做 b 的倍数;b 就叫3/12 做 a 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例如:10 的因数有 1、2、5
7、、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 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没有最大的倍数.能被 2 整除:个位上是0、2、4、6、8 的数;都能被2 整除;例如:202、480、304;.能被 5 整除:个位上是0 或 5 的数,例如:5、30、405 都能被 5 整除.能被 3 整除: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 整除;例如:12、108、204 能被 9 整除: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 整除.能被 3 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 整除;但是能被9 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 整除.能被 2 和 5整除:个位是0;例如:10,20,
8、30 能被 3 和 5整除: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 整除并且个位是0和 5 能被 2 和 3整除: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 整除并且个位是偶数能被 2.3.5整除: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 整除并且个位是0 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 和偶数.偶数:能被 2 整除的数;0 也是偶数.奇数:不能被 2 整除的数.质数(或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最小的质数是:2100 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 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例如
9、 4、6、8、9、12最小的合数是:41 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 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 质因数;例如 15=35;3 和 5 叫做 15 的质因数.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最大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例如 12 的因数有 1、2、3、4、6、12;18 的因数有1、2、3、6、9、18.其中;1、2、3、6 是 12 和 1 8 的公因数;6 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 的
10、两个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两个合数的公因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最小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几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三)分数4/12 1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11、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 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 有这样的多少份.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2、分数的分类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也叫做 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 百分数的符号.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
12、);分数的大小不变.(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2.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3.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四)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 b)c=a(b
13、 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6.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 a-b-c=a-(b+c).4 出勤率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小麦的出粉率=面粉的重量/小麦的重量 100%产品的合格率=合格的产品数/产品总数 100%职工的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第四章几何的初步知识一 线和角(1)线*直线: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5/12 条直线.*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线段:线段有两个端
14、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2)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2)角的分类锐角:小于 90的角叫做锐角.直角:等于 90的角叫做直角.钝角:大于 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 180.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周角
15、是 360.二统计图*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1 条形统计图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2 折线统计图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3 扇形统计图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五)比和比例1、意义和性质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2、比例尺: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3、正反比例: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xy=k(一定)
16、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xy=k(一定)1)熟记以下关系式以便于判断:速度时间=路程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单价数量=总价出勤人数总人数=出勤率出油(粉、米)质量大豆(总)质量=出油(粉、米)率每天读的页数读的天数=总页数2)熟记以下两种量的关系:同时同地的竿高和影长成(正)比例.同时同地的竿高和影长的比值一定.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成(正)比例.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一定)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比例.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不成)比例.(长+宽)2=面积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长宽=面积(一定)6/12 圆的面积和半径(不
17、成)比例 .圆的面积 半径的平方 =圆柱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圆柱底面积高=体积(一定)圆锥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圆锥底面积高3=体积(一定)圆锥底面积高=体积 3(一定)六)常见的量1、熟记数学书第114 页内容;特别要记得每种量中一些特殊的进率.2、记得一些常用的量;以便比较判断:面积 1cm2(指甲面)1dm2(手掌)1m2(半扇门面)1公顷(两个操场)体积 1cm3 (色子)1dm3(粉笔盒)1m3(讲台桌)容积 10ml(口服液)1L(中瓶一鸣奶)重量 1 克(一分硬币)1千克(一袋盐)1吨(一只小象)(七)数学思考1、找规律:书上 p100 例 1 观察表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六年级 数学 下册 复习 知识点 整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