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新城高升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新城高升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新城高升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新城高升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Al、(NH4)2SO4、MgCl2、FeCl2、AlCl3中的两种或多种组成,现对该混合物做如下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如图所示(气体体积数据换算成标准状况)。关于该固体混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 4.5gAl B不含 FeCl2、AlCl3C含有物质的量相等的(NH4)2SO4和 MgCl2D含有 MgCl2、FeCl2【答案】C【解析】【分析】5.60L 标况下的气体通过浓硫酸后,体积变为3.36L,则表明V(H2
2、)=3.36L,V(NH3)=2.24L,从而求出n(H2)=0.15mol,n(NH3)=0.1mol,从而确定混合物中含有Al、(NH4)2SO4;由白色沉淀久置不变色,可得出此沉淀为Mg(OH)2,物质的量为2.9g0.0558/molgmol;由无色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可得白色沉淀,加入过量盐酸,白色沉淀溶解,可确定此沉淀为Al(OH)3,溶液中含有AlCl3。从而确定混合物中一定含有Al、(NH4)2SO4、MgCl2、AlCl3,一定不含有FeCl2。【详解】A.由前面计算可知,2Al3H2,n(H2)=0.15mol,n(Al)=0.1mol,质量为2.7g,A 错误;B.从前面
3、的推断中可确定,混合物中不含FeCl2,但含有AlCl3,B错误;C.n(NH3)=0.1mol,n(NH4)2SO4=0.05mol,n(MgCl2)=nMg(OH)2=0.05mol,从而得出(NH4)2SO4和 MgCl2物质的量相等,C正确;D.混合物中含有MgCl2,但不含有FeCl2,D 错误。故选 C。2某有机物的结构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 该有机物最多可以与7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B该有机物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水解等反应C0.1 mol 该有机物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最多可以生成3.36L H2D与该有机物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共有8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4、)【答案】A【解析】【分析】该物质中含有酚羟基、碳碳双键和羧基,具有酚、烯烃、羧酸性质,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显色反应、加聚反应、酯化反应等。【详解】A苯环和碳碳双键都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 该有机物最多可与7mol H2发生加成反应,选项A正确;B该分子不含酯基或卤原子,所以不能发生水解反应,酚羟基和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苯环及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和酚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选项B错误;C虽然分子中含有二个酚羟基和一个羧基,但没有说明标准状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无法计算,选项C错误;D分子中含有戊基-C5H11,戊基有 8 种,且其他基团在苯环上的位置还有多种,故该有机物具
5、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一定超过8 种,选项D 错误;答案选 A。【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烯烃、羧酸和酚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之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之和B相同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液态水比生成等量的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少C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石墨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热反应方程式可为:C(s金刚石)=C(s,石墨)?H-(E2 E3)kJmol1D同温同压下,H2(g)+C12(g)=2HCl(g)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 H 相同【答案】
6、D【解析】【详解】A.据图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生成,前者吸收能量,后者释放能量,所以反应物的键能之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A 错误;B.液态水的能量比等量的气态水的能量低,而氢气在氧气中的燃烧为放热反应,故当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高于生成气态水时的热量,故B错误;C.放出的热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E1E3)kJ mol-1,故 C 错误;D.反应的热效应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的总能量的差值,与反应条件无关,故D 正确;答案选 D。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用两块铜片作电极电解盐酸:Cu+2H+H2 +Cu2+BNaOH 溶液与足量的Ca(HCO3)2
7、溶液反应:2HCO3-+2OH-+Ca2+=CaCO3+2H2O C等物质的量的FeBr2和 Cl2在溶液中的反应:2Fe2+2Br-+2Cl2=2Fe3+Br2+4Cl-D氨水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硫:2NH3 H2O+SO2=2NH4+SO32-+H2O【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用两块铜片作电极电解盐酸的离子反应为Cu+2H+H2+Cu2+,故 A 正确;B、NaOH 溶液与足量的Ca(HCO3)2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HCO3-+OH-+Ca2+CaCO3+H2O,故 B 错误;C、等物质的量的 FeBr2和 Cl2在溶液中反应,由电子守恒可知,亚铁离子全部被氧化,溴离子一半被氧化,离子反
8、应为2Fe2+2Br-+2Cl22Fe3+Br2+4Cl-,故 C正确;D、氨水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硫的离子反应为2NH3?H2O+SO22NH4+SO32-+H2O,故 D 正确;故选B。【考点定位】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中遵循电子守恒,选项B中量少的完全反应,选项C中等物质的量的FeBr2和 Cl2在溶液反应,由电子守恒可知,亚铁离子全部被氧化,溴离子一半被氧化。5以氯酸钠(NaClO3)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NaClO2)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 1 中,每生成1 mol
9、 ClO2有 0.5 mol SO2被氧化B从母液中可以提取Na2SO4C反应 2 中,H2O2做氧化剂D采用减压蒸发可能是为了防止NaClO2受热分解【答案】C【解析】A.在反应 1 中,NaClO3和 SO2在硫酸的作用下生成Na2SO4和 Cl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3SO2=SO422ClO2,根据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 mol ClO2有 0.5 mol SO2被氧化,故A 正确;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反应1 中除了生成ClO2,还有 Na2SO4生成,则从母液中可以提取Na2SO4,故 B 正确;C.在反应 2 中,ClO2与 H2O2在 NaOH 作用下反应生成NaClO2
10、,氯元素的化合价从+4 价降低到+3 价,则 ClO2是氧化剂,H2O2是还原剂,故C错误;D.减压蒸发在较低温度下能够进行,可以防止常压蒸发时温度过高,NaClO2受热分解,故D 正确;答案选C。6天然气因含有少量H2S等气体开采应用受限。TF菌在酸性溶液中可实现天然气的催化脱硫,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脱硫过程需要不断添加Fe2(SO4)3溶液B脱硫过程O2间接氧化H2S C亚铁是血红蛋白重要组成成分,FeSO4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D 华阳国志记载“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我国古代已利用天然气煮盐【答案】A【解析】【详解】A.TF菌在酸性溶液中可实现天然气的催化脱硫,F
11、e2(SO4)3氧化硫化氢,自身被还原成硫酸亚铁(相应反应为 2Fe3+H2S=2Fe2+S+2H+),硫酸亚铁被氧气氧化成硫酸铁(相应反应为4Fe2+O2+4H+=4Fe3+2H2O),根据反应可知,该脱硫过程不需要不断添加Fe2(SO4)3溶液,A 错误;B.脱硫过程:Fe2(SO4)3氧化硫化氢,自身被还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被氧气氧化成硫酸铁,脱硫过程O2间接氧化H2S,B 正确;C.亚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起着向人体组织传送O2的作用,若缺铁就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FeSO4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C 正确;D.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放出热量,华阳国志记载“取井火煮之,一斛
12、水得五斗盐”,我国古代已利用天然气煮盐,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A。7用下列装置完成相关实验,合理的是()A图:验证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B图:收集CO2或 NH3C图:分离Na2CO3溶液与 CH3COOC2H5D图:分离CH3CH2OH 与 CH3COOC2H5【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也能与硅酸钠反应产生硅酸沉淀,干扰二氧化碳与硅酸钠反应,A 错误;B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则导管长进短出收集二氧化碳,短进长出收集氨气,B正确;CNa2CO3溶液与 CH3COOC2H5分层,应选分液法分离,C 错误;D C
13、H3CH2OH 与 CH3COOC2H5互溶,不能分液分离,应选蒸馏法,D 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把握物质的性质、酸性比较、气体收集、混合物分离、实验技能为解答本题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的结合,选项A 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浓盐酸的挥发性。8雌黄(As2S3)在我国古代常用作书写涂改修正胶。浓硝酸氧化雌黄可制得硫黄,并生成砷酸和一种红棕色气体,利用此反应原理设计为某原电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砷酸的分子式为H2AsO4B红棕色气体在该原电池的负极区生成并逸出C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1 D该反应中每析出4.8g
14、 硫黄,则转移0.5mol 电子【答案】D【解析】【详解】A、砷最高价为+5,砷酸的分子式为H3AsO4,故 A错误;B、红棕色气体是硝酸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的NO2,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 NO2在正极生成并逸出,故B错误;C、As2S3被氧化为砷酸和硫单质,As2S3化合价共升高10,硝酸被还原为NO2,氮元素化合价降低1,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0:1,故 C错误;D、As2S3被氧化为砷酸和硫单质,1mol As2S3失 10mol 电子,生成 2mol 砷酸和 3mol 硫单质,所以生成0.15mol硫黄,转移0.5mol 电子,故D正确。9已知常温下,Ka1(H2CO3)=
15、4.3 10-7,Ka2(H2CO3)=5.6 10-11。某二元酸H2R 及其钠盐的溶液中,H2R、HR-、R2-三者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 pH=4.3 的溶液中:3c(R2-)=c(Na+)+c(H+)-c(OH-)B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 溶液与 H2R 溶液混合后,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小C在 pH=3 的溶液中存在2-32-c(R)c(H R)=10c(HR)D向 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H2R 溶液,发生反应:CO32-+H2R=HCO3-+HR-【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在 pH=4.3 的溶液中,c(R2-)=c(H
16、R-),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Na+)=c(HR-)+2c(R2-)+c(OH-),则3c(R2-)=c(Na+)+c(H+)-c(OH-),A 选项正确;B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 溶液与 H2R 溶液混合后,生成等浓度的H2R、HR-,溶液的 pH=1.3,溶液显酸性,对水的电离起到抑制作用,所以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小,B 选项正确;C当溶液pH=1.3 时,c(H2R)=c(HR-),则-+-1.3a12c HRc H=10c H RK,溶液的pH=4.3 时,c(R2-)=c(HR-),2-+-4.4a2-c Rc H=10c HRK,则2-3.1a22-a1c(R)c
17、(H R)=10c(HR)KK,C选项错误;D结合题干条件,由C选项可知,H2R 的电离常数Ka2大于 H2CO3的 Ka2,即酸性 HR-大于 H2CO3,所以向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2R溶液,发生反应CO32-+H2R=HCO3-+HR-,D 选项正确;答案选 C。10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反应温度不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就不同,可能是Cu 或 Cu2O,Cu和 Cu2O 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但氧化亚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 H2SO4=CuSO4CuH2O,为探究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他们提出了以下假设:假设一:红色固体只有Cu 假设二:红色
18、固体只有Cu2O 假设三:红色固体中有Cu和 Cu2O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溶液无明显现象,则假设一和二都成立B若看到溶液变成蓝色,且仍有红色固体,则只有假设三成立C现将 7.2 克红色固体通入足量的H2还原,最后得到固体6.4 克,则假设二成立D实验室可以用葡萄糖和新制的含NaOH 的 Cu(OH)2沉淀,加热后制取Cu2O【答案】C【解析】【详解】A.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红色固体中不含氧化亚铜,则假设一成立,选项A 错误;B.若看到溶液变成蓝色,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铜,仍有红色固体,不能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铜,因为
19、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也能生成铜,则假设二或三成立,选项B 错误;C.假设红色固体只有Cu2O,则 7.2gCu2O 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和 H2反应后生成铜的物质的量为0.1mol,质量为 6.4g,所以假设成立,选项C正确;D.实验室可以用葡萄糖和新制的含NaOH 的 Cu(OH)2悬浊液,加热后制取Cu2O,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C。11某稀硫酸和稀硝酸混合溶液100 mL,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加入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H2SO4浓度为 4 mol/L B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C原混合酸中NO3-浓度为 0.2 mol/L D AB 段反应为:
20、Fe2Fe3=3Fe2【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象可知,由于铁过量,OA 段发生反应为:Fe+NO3-+4H+=Fe3+NO+2H2O,AB 段发生反应为:Fe+2Fe3+=3Fe2+,BC段发生反应为Fe+2H+=Fe2+H2最终消耗Fe为 22.4g,此时溶液中溶质为FeSO4,则n(FeSO4)=n(Fe),由硫酸根守恒n(H2SO4)=n(FeSO4),根据 OA 段离子方程式计算原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再根据c=nV计算 c(H2SO4)、c(NO3-)。【详解】A、反应消耗22.4g 铁,也就是22.4g 56g/mol 0.4mol,所有的铁都在硫酸亚铁中,根据硫酸根守恒
21、,所以每份含硫酸0.4mol,所以硫酸的浓度是4mol/L,A 正确;B、硝酸全部被还原,没有显酸性的硝酸,因为溶液中有硫酸根,并且铁单质全部转化为亚铁离子,所以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B 正确;C、OA 段发生反应为:Fe+NO3-+4H+=Fe3+NO +2H2O,硝酸全部起氧化剂作用,所以n(NO3-)=n(Fe)0.2mol,NO3-浓度为 2mol/L,C错误;D、由图象可知,由于铁过量,OA 段发生反应为:Fe+NO3-+4H+=Fe3+NO +2H2O,AB 段发生反应为:Fe+2Fe3+3Fe2+,BC段发生反应为:Fe+2H+=Fe2+H2,D 正确。答案选 C。【点晴】
22、该题难度较大,解答的关键是根据图象分析各段发生的反应,注意与铁的反应中硝酸全部起氧化剂作用。在做此类题目时,应当先分析反应的过程,即先发生的是哪一步反应,后发生的是哪一步。计算离子时注意用离子方程式计算。还需要用到一些解题技巧来简化计算过程,比如合理使用守恒原理等。1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乙醚(CH3CH2OCH2CH3)是一种麻醉剂。制备乙醚的方法是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8gH218O 分子含中子数目为10NAB每制备1molCH3CH218OCH2CH3必形成共价键数目为4NAC10g46%酒精溶液中含H 原子个数为1.2NA
23、D标准状况下,4.48L 乙醇含分子数为0.2NA【答案】C【解析】A、18gH218O 分子含中子数目为 10NA=9NA,故 A 错误;B、每制备1molCH3CH218OCH2CH3,分子间脱水,形成CO、OH 共价键,形成共价键数目为2NA,故 B 错误;C、10g46%酒精溶液中,酒精4.6g,水 5.4g,含 H原子=(6+2)NA=1.2NA,含 H 原子个数为1.2NA,故 C 正确,D、标准状况下,4.48L 乙醇为液态,故D 错误;故选C。1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聚丙烯的链节:CH2CH2CH2B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C的名称:1,3二甲基丁烷D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学年 安徽省 合肥市 新城 高升 学校 新高 化学 模拟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