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一课三测: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精准解析】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一课三测: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解析】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一课三测: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记一记填一填一、直面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与表现:(1)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原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表现资源短缺:主要有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短缺等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2)环境污染原因: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表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是主要原因。3环境问题表现形式的地域差异:(1)聚落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2)国家发达国家:过分消耗资源带
2、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和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二、走向人地协调 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的实质:发展问题。2可持续发展:(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3)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研一研1.“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 王制-2-“沃土之民不材,瘠土之民向义”管子。这两句话反映的人地关系的思想形成于哪个阶段?反映了怎样的人地关系思想?提示:此思想形成于人类社会早期。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把一切自然现象及其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归结为某种超自然力量的
3、作用,反映了天命决定一切的思想,即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发展。2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 月 5 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世界环境日”主题。2010 年: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2011 年: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2012 年: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2013 年:“思前、食后、厉行节约,减少你的耗粮足迹”。2014 年:“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2015 年: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2016 年:“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1)当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
4、提示: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2)为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提示:切实履行好保护环境的责任,自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增强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研析体会练一练2019浙江学考 某网络公司推出一项绿化公益活动,手机用户通过步行等低碳行为在网上种植虚拟树,然后由公益机构以用户名义在我国西北地区种下真树。目前已累计植树5000多万棵,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查询到可视化的“真树”。完成 12 题。1公益机构植树行动针对的当地主要环境问题是()A矿产资源衰竭B大气污染C土地荒漠化D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C2手机用户查询“真树”借助的地理信
5、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答案:A2019山东学考 读我国某地农业生产模式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34 题。3第阶段的农业生产活动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A持续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答案:A4与第阶段相比,第阶段农业生产模式对新农村的有利影响有()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益保持农村环境的清洁卫生促进城市化进程提供清洁能源AB-3-CD答案:D知识点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下图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甲、乙两图表示的是人类社会和环境,箭头表示两者之间的影响力。据此完成12 题。1下列各选项中,对图中含义解读正确的是()A甲表示环境,乙表示人类社会
6、B在阶段,人类与环境没有关系C在阶段,人地矛盾最尖锐D箭头 b 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2下列认识或行为与图中所示的思想演变过程对应组合正确的是()A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C 伐木为薪,围湖造田D 科技发达,人地矛盾达到顶峰解析:第 1 题,阶段 ,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很有限,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此时人们受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支配,只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的作用;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认为自然是人类可任意开发和利用的对象,一味夸大人类社会的作用,这是人类中心论思想;阶段,人类体会了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带来的恶果,认识到人类可以认识和改造自然,但
7、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因为自然对人类也有制约作用,这是人地和谐论思想。第2 题,“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是可持续发展思想,阶段显然是不具备的;“涸泽而渔,焚林而猎”“伐木为薪,围湖造田”都是人类中心论思想,且此时人地矛盾达到顶峰;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主要是人地和谐论,人地矛盾缓解,环境得到改善。答案:1.A2.C知识点二直面环境问题读人口、资源、环境污染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34 题。3若此图表示某个国家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则该国最有可能位于()A非洲B西欧C北美D大洋洲4上图反映的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到 20 世纪末全球性三大问题仍然是人口过快增长、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加
8、剧B图中反映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严重C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在发达国家没有出现过D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大部分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解析:第 3 题,非洲人口增长迅速,资源数量减少,环境污染严重,符合图中所显示的现象。第4 题,图中反映的问题在发达国家也出现过。-4-答案:3.A4.C莱州湾畔曾是我国内陆海水入侵最严重的“深度海侵地”,而如今则成为山东著名的绿色走廊。该地的经验:实施水系联网工程建设,开源节流;调整农业结构,趋利避害。据此完成 56 题。5 莱州湾畔地区起初也不是“深度海侵区”,而沦为“深度海侵区”的原因主要是()A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水倒灌B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C过度
9、砍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D工农业发展、人口剧增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形成“地下漏斗区”6莱州湾畔地区人民成功地抗击“海水入侵”,说明他们的行动和措施符合()A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论思想B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C人地和谐的人地协调论思想D科技帮助我们征服自然的论断解析:第 5 题,由题干“内陆海水入侵”“水系联网”“调整农业结构”,可推知当地由于工农业发展、人口剧增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形成“地下漏斗区”,从而导致海水入侵。第 6 题,水系联网工程建设、调整农业结构,反映了人地和谐的人地协调论思想。答案:5.D6.C知识点三走向人地协调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亦是解决全球
10、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 世纪议程 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它阐明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具体方案。据此回答78 题。7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下列说法或做法中可以证实的是()“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历代各朝均大兴土木建宫殿等大型建筑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封山育林,以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鳌ABCD8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国首次引入了国外野生动物通道的理念,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了 3 种基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
11、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综合性原则解析:第 7 题,说明了可持续发展中的持续性原则;造成了森林的破坏;导致人口增加过快;封山育林,定期开禁,维护了资源的更新,避免了资源的过度使用。第8题,公平性既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的公平,也包括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间的公平。答案:7.D8.A综合考查环境问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4 年 5 月 9 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三工作组报告宣讲会在中国气象局召开。报告指出:如不采取行动,全球变暖将超过4,如积极行动,仍有可能实现2 升温目标。要实现在本世纪末2 升温的目
12、标,需要能源供应部门进行重大变革,并及早实施全球长期减排的路径。他建议,加强风险管理,降低气候变化风险,要从国家层次上重视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呼吁大家行动起来,科学认识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材料二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5-(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a_;b_;c_;d_。(2)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CO2排放量的合理措施。(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量排放CO2造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准解析 精准 解析 2019 2020 学年 高中地理 人教版 必修 一课三测 6.1 关系 思想 演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265608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