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器件的软钎焊及表面组装技术.ppt
《微电子器件的软钎焊及表面组装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电子器件的软钎焊及表面组装技术.ppt(10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 微电子器件的软钎焊及表面组装技术微电子器件的软钎焊及表面组装技术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软钎焊的基本原理软钎焊的基本原理第三节、软钎料合金第三节、软钎料合金第四节第四节 软钎剂软钎剂第五节第五节 药芯软钎焊丝和钎料膏药芯软钎焊丝和钎料膏第六节第六节 机械化软钎焊技术机械化软钎焊技术 第七节第七节 表面组装技术及再流焊方法表面组装技术及再流焊方法第八节第八节 SMTSMT焊点的可靠性问题焊点的可靠性问题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所谓软钎焊软钎焊,是指采用熔点(或液相线温度)低于427的填充金属(钎料)在加热温度低于被连接金属(母材)熔化温度的条件下实现金属间冶金连接的一类
2、方法。软钎焊连接依靠钎料对母材的润湿来形成接头。与硬钎焊相比,软钎焊连接的温度低,操作方便,并且不过分强调母材与钎料之间的溶解、扩散等相互作用过程。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一、一、软钎焊在电子工业中的地位软钎焊在电子工业中的地位 在电子工业中,软钎焊技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而使其始终并将继续居于主导地位。1 1、软钎焊具有显著的经济性、高效性和可靠性、软钎焊具有显著的经济性、高效性和可靠性。由于连接是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完成的。使得许多常规有机高分子材料和电子元件因受热而改变性能和破坏等问题得以有效地避免。并且,相对低成本的材料,简单的工具和可控的工艺使得软钎焊具有特别明显的经济性和高效性。而且在
3、自动化软钎焊操作中,在一般民用产品上,已经取得接头返修率低于百万分之一的水平,而在北美航空部门,已有了每小时钎焊150亿个焊点而无失败的报导。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软钎焊方法的经济、高效和可靠的特点。2 2、软钎焊具有制造和修理的方便性。、软钎焊具有制造和修理的方便性。与其它冶金连接方法相比,软钎焊是对操作工具要求相对简单和易于操作的工艺,并且由于软钎焊接头是可以“拆卸”的接头,或者说软钎焊过程是“可逆”的,因而使得软钎焊连接的修补十分简单方便。并且修补过的接头可以像原始接头一样可靠。可以预料,只要我们还使用由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等构成的基于电磁脉冲的电路,软钎焊技术就是必不可少的。第一节第一节 概
4、述概述从材料来看,在电子工业中的被连接材料主要是有色金属,并且种类繁多,经常涉及到贵金属和稀有金属以及多元合金多层金属组合体系。此外,还常常涉及到非金属材料的连接问题。由于被连接对象的多样性,因而完成连接所使用的材料(钎料等)也表现出种类繁多和组成复杂的特点。从被连接对象的尺寸特征来看,小、细、薄、精,构成了这类被连接对象最为鲜明的标志。例如:许多焊点的尺寸常常不足一个平方毫米;焊点间距也仅有零点几毫米等。并且,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轻量化、高精度及高可靠性的要求,使得连接对象的尺寸还在不断减小。电子产品的这种特点和发展趋势对连接技术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而,一些新的工艺方法不断涌现。目前最具生
5、命力的最有影响的当首推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简称SMT)。这一技术的出现使得在印刷电路板制造中传统的通孔安装技术迟早将被淘汰。在技术发达国家中,SMT技术在印制板上的应用已达到90,在我国,SMT也正在迅速推广。SMT技术的出现对软钎焊材料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对钎料膏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并且推动了一些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电子工业中钎焊连接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二、电子工业中钎焊连接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第二节第二节 软钎焊的基本原理软钎焊的基本原理一、软钎焊的定义一、软钎焊的定义 钎焊一直被区分为“硬钎焊”(Brazing)和“软钎焊”(Soldering)。为此
6、,将450作为分界线,规定钎料液相线温度高于450所进行钎焊为硬钎焊,低于450的为软钎焊。从事电子产品钎焊工作的人认为,在315以下进行的钎焊为软钎焊。在电子行业中,绝大多数的钎焊工作是在300以下完成的。在450以上进行的钎焊连接,在电子行业中是比较少的。二、钎料与母材间的相互作用二、钎料与母材间的相互作用 在电子钎料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是锡,在大多数电子钎料中都或多或少地含有锡。在众多的被连接材料中,应用最多的是铜。因此,研究铜与锡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使钎料与母材之间发生适当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冶金结合是获得优良焊点的基本前提。这就要求母材组分可以在液态
7、钎料中溶解,并最终可以形成固溶体,共晶体或金属间化合物。第二节第二节 软钎焊的基本原理软钎焊的基本原理锡以易于和多种金属元素形成金属间化合物为特征,用锡基钎料进行钎焊时,在结合处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当是最为常见的现象。由铜锡二元合金平衡相图可知,铜与锡在液态下可以无限互溶,在固态下铜在锡中的溶解度则很小。因此,钎焊时母材铜将向液态的锡钎料中溶解,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将会出现金属间化合物Cu6Sn5()。如果铜的溶解量过多,还可能出现Cu3Sn(相)。可以说,化合物相Cu6Sn5的出现是保证锡钎料与铜母材之间实现冶金连接的基本前提。由于化合物相通常都具有硬而脆的特点,因此,出现过多的化合物相对焊点的性
8、能是不利的。尽管在钎料冷却凝固之后,由液态金属直接形成化合物相的条件已经不存在,但是由于在随后的热过程中,铜与锡之间的相互扩散过程仍可进行。因此,化合物相仍将继续形成和长大。通常是在结合前沿处形成一层连续的化合物层。化合物层在靠近铜母材一侧为Cu3Sn,在邻近锡钎料一侧为Cu6Sn5。当化合物层达到一定厚度时,将会对接头性能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当钎料中含有铅元素时,将会影响到化合物相的长大,这是因为化合物生长速度常数是与扩散体系的成分有关的。第二节第二节 软钎焊的基本原理软钎焊的基本原理三、软钎焊性三、软钎焊性 软钎焊性是指材料易于进行软钎焊连接的能力。对于那些易于实现软钎焊连接的材料,我们称
9、之为软钎焊性优良的材料。反之,则认为其软钎焊性不佳。软钎焊性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材钎料体系的润湿状态。一般来说,如果钎料对母材的润湿性能良好,则软钎焊性通常也比较好。所以,人们习惯于用润湿情况来评价和表明软钎焊性,但软钎焊性与润湿性不是完全等同的,如某种钎料在某母材上的润湿性能极佳。润湿角接近于零度,但在钎焊时却可能由于其过分流散而不能保持在钎焊间隙中,因而不能形成良好的钎缝。这样的例子,在实际应用中是屡见不鲜的 第二节第二节 软钎焊的基本原理软钎焊的基本原理软钎料对母材润湿是形成优良焊点的基本前提。润湿的程度可以用钎料在母材上的接触角来表征。接触角小于、等于90时,认为焊点是合格的;
10、大于90时,则认为焊点不合格(见图4-1)图4-1 合格和不合格焊点的接触角第二节第二节 软钎焊的基本原理软钎焊的基本原理电子部件钎焊时,母材表面的氧化物在加热过程中被钎剂去除。加热不仅使钎剂活化,而且使钎料的表面张力减小,使润湿作用增强。如果母材与钎料之间没有良好的润湿作用,将导致不润湿或反润湿。图4-2给出了元器件引线在印刷电路板润湿良好时形成的钎角形态。此时接触角小于90,并且在焊盘上会留下均匀光滑的钎料层。图4-2 引线良好润湿时焊点形态示意图 第二节第二节 软钎焊的基本原理软钎焊的基本原理造成焊点润湿不良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由于母材表面的氧化物未被钎剂去除干净,使得钎料难以在表面
11、上铺展,从而导致接触角大于90。另一原因是,钎料本已良好润湿母材,但由于工艺不当(如加热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等),使得母材表面易于被钎料润湿的金属镀层完全溶解到液态钎料中,并裸露出不易被钎料润湿的基体金属表面,或是由于钎料与母材相互作用,形成了连续的不易被钎料润湿的化合物相。一旦出现这类情形,已铺展开的液态钎料就会回缩,使其表面积趋于最小,使接触角增大,最终形成所谓的反润湿(或称润湿回缩)焊点(见图4-3)。图4-3 反润湿示意图 第二节第二节 软钎焊的基本原理软钎焊的基本原理四、影响电子元器件软钎焊性的因素四、影响电子元器件软钎焊性的因素 当带有镀层的印制板和元器件引线在较高温度下长时间放置或
12、在氧化气氛中存放时,会造成镀层金属氧化,同时还会使镀层与基体金属之间所形成的化合物层不断长大。这两类情况都将影响到软钎焊性。镀层过分氧化会增加钎剂去除氧化膜的难度,因而可能造成润湿不良,从而影响元器件管脚的软钎焊性。对于这类问题,可以通过增强钎剂活性的方法来解决。但随着钎剂活性的增加,腐蚀性危险性也增大,因此必须进行严格的钎后清洗。这将使生产成本显著增加,并且也不能完全避免腐蚀问题。所以保证印制板和元器引线在钎焊前不过分氧化是非常重要的。第二节第二节 软钎焊的基本原理软钎焊的基本原理锡铅钎料在暴露于大气中的铜锡化合物表面上的润湿性是很差的,因此要保证镀层具有一定的厚度,使其在长期存放过程中化合
13、物不至于生长到表面,镀层的厚度一般不得低于7.5m。保证锡铅共晶合金镀层在某些人为造成的严酷环境中24h后仍具有优良软钎焊性。而当镀层厚度小于2.5m时,经过4h的老化后,就可能出现反润湿现象。镀层质量对软钎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热浸镀层的厚度常常不均匀,因而出现局部区域涂层太薄并影响到软钎焊性。电镀镀层的厚度比较均匀,但镀层如果呈现多孔性,并且在镀层表面下常有一些有害的有机物质,这也可能影响到软钎焊性,对于多孔性问题,可以通过控制电镀工艺,形成尺寸细小的晶粒来解决。较小的晶粒尺寸可以保证镀层表面致密光洁,因而不易氧化。第三节第三节 软钎料合金软钎料合金锡铅钎料是应用最广泛的软钎料。尤其是在电子
14、工业中,锡铅钎料的应用更为普遍。锡铅钎料的性能与其组成有关密切的关系。为此,首先分析锡铅二元合金的平衡相图(见图4-4)。锡铅二元合金构成的是有限固溶体的共晶状态图。其共晶成分为w(Sn)=61.9,w(Pb)=38.l,共晶温度为183。共晶体由面心立方的(Pb)相和一、锡铅钎料一、锡铅钎料(一)锡铅钎料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一)锡铅钎料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图4-4 锡铅相图体心立方的(Sn)相组成。共晶温度下,w(Sn)在Pb中的固溶度为19.5。室温时,Sn在Pb中的固溶度仅有23。共晶温度时,Pb在Sn中的固溶度为2.5,室温下,Pb在Sn中的固溶度仅为万分之几。第三节第三节 软钎料合
15、金软钎料合金工业用锡铅合金的最佳力学性能是含w(Sn)量为73的合金,而非共晶合金。表 4-1给出了电导率、密度,抗拉强度等性能随合金成分的变化。由于锡铅合金的熔点较低,其再结晶温度低于室温,因此不能产生冷作硬化,而是表现出明显的粘性特征。当锡铅合金的变形量增大时,可以促使(Sn)相从过饱合的(Pb)相中析出,使其强度降低,因而表现出变过形的锡铅合金的强度要比铸态时低。在较高温度下(100 150),元素的扩散速度较快,此时的力学性能明显下降。第三节第三节 软钎料合金软钎料合金表4-1 锡铅钎料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第三节第三节 软钎料合金软钎料合金纯Sn,纯Pb和共晶合金都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而
16、在固液相温度区间最大处(含w(Sn)=19.5)的合金流动性最差。软钎料合金的流动性是评价钎料工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流动性好的钎料具有优良的填缝性能,可以保证获得稳定,良好的钎缝质量。锡铅钎料对铜等多种母材金属均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及铺展能力,尤其是共晶成分的钎料合金,在适当温度下其铺展面积明显增大,加上此成分钎料合金的表面张力小,流动性最好,力学性能也十分优异。因此成为电子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钎料合金。第三节第三节 软钎料合金软钎料合金(二)钎料对母材的溶蚀及防止(二)钎料对母材的溶蚀及防止在钎焊过程中,由于母材与钎料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一些母村组分会溶解到液态钎料中去。例如陶瓷片式电阻或电容器
17、的焊接端都有金或银这类贵金属的金属化层,在钎焊期间,这层金属很容易溶解到液态钎料中去,这样就会露出下面的陶瓷表面,从而导致润湿不良并形成不合格焊点。不同的材料在不同的液态钎料中的溶解速度是不同的。图4-5和4-6给出了铜和银在Sn68-Sn32钎料中溶解的情况。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量迅速增加,并且银的溶解速度要比铜快得多。为防止陶瓷片式元件金属化端银镀层的过分溶解,可以采取以下两方面的措施:一是用溶解速度比较缓慢的镍或铂作阻挡层以防止过分溶解;二是使用含银钎料膏,如 Sn62-Pb36-Ag2,从而减缓溶解程度。但这种作用只能用于再流焊,不能用于波峰焊。第三节第三节 软钎料合金软钎料合
18、金图4-5不同温度下铜在Sn68-Sn32液态钎料中溶解 图4-6不同温度下银在Sn68-Sn32液态钎料中溶解 第三节第三节 软钎料合金软钎料合金二、无铅钎料二、无铅钎料因Sn-Pb钎料中的铅是有毒的物质,进人人体后在骨骼中积累并且不易排出,因此限制铅的应用。1990年美国国会又酝酿在电子工业及其它工业中禁止使用含铅的钎料,尽管未获通过,但已引起电子行业的恐慌,因此近年来又掀起了对无铅钎料的研究热潮。可以推断,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无铅钎料的研究与应用必将获得较大的发展。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无铅钎料定义是以Sn为基体,添加了Ag、Cu、Sb、In、Bi、Zn等其他合金元素,而w(Pb)的含量在;0
19、.l0.2以下的主要用于电子组装的软钎料合金 第三节第三节 软钎料合金软钎料合金无铅钎料不是新技术,但今天的无铅钎料研究是要寻求年使用量为56万吨的Sn-Pb钎料的替代产品。因此,替代合金应该满足以下要求:l)其全球储量足够满足市场需求其全球储量足够满足市场需求。某些元素,如 In(铟)和 Bi(铋),储量较小,因此只能作为无铅钎料的添加成分(见表3-2)表3-2 无铅钎料中替代合金元素的供需情况第三节第三节 软钎料合金软钎料合金2)无毒性无毒性。某些在考虑范围内的替代元素,如Cd(镉)、Te(碲),是有毒的:而某些元素,如Sb(锑),如果改变毒性标准的话,也可以认为是有毒的;3)能被加工成需
20、要的所有形式能被加工成需要的所有形式,包括用于修补的丝;用于钎料膏的粉末:用于波峰焊的bar等。不是所有的合金能够被加工都成所有形式,如鉍的含量增加将导致合金变脆而不能拉拔成丝状;4)相变温度(固相变温度(固-液相线温度)与液相线温度)与Sn/Sn/P Pb b钎料相近钎料相近;5)合适的物理性能合适的物理性能,特别是电导率、热导率、热胀系数;6)与现有元件基板现有元件基板/引线及引线及PCBPCB材料在金属学性能上兼容材料在金属学性能上兼容;7)足够的力学性能足够的力学性能,抗剪强度、蠕变抗力、等温疲劳抗力、热机疲劳抗力、金属学组织的稳定性;第三节第三节 软钎料合金软钎料合金8)良好的良好的
21、润湿湿性性 从国外文献看,所选择的主要添加合金元素为Ag、Zn、Cu、Sb、Bi、In等。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无铅钎料见表4-3。表4-3 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无铅钎料第三节第三节 软钎料合金软钎料合金目前研究出的无铅钎料趋向于多元合金系统,其力学性能优于传统的Sn63Pb37合金,但润湿性能稍差、烙点相差较大,而且由于多采用贵重金属,导致成本过高。此外,无铅钎料在印制电路板组装中的实际应用可能还会引起一系列新的问题:l)无铅钎料的熔点与Sn-Pb 共晶合金相比均偏高或偏低,难以与传统的软钎焊参数相兼容。2)需开发相应的新型钎剂。3)超电势问题超电势问题 Sn-Pb针料中Sn与Pb对H、Cl 等元素的
22、超电势都较高,而无铅钎料中Ag、Zn、Cu、Ni等元素对H、CI的超电势都很低,因此采用无铅钎料可能会出现由于超电势的降低而引起钎焊区残留的H、Cl离子迁移产生电极反应,从而引起集成电路元件的短路 第三节第三节 软钎料合金软钎料合金表4-4给出了国外一些公司用于电子行业的无铅钎料合金类型 表4-4 国外一些公司用于电子行业的无铅钎料合金类型 应当指出,在为替代SnPh钎料而开发无铅钎料的同时,还应注意配套钎剂及钎焊方法的开发和钎焊工艺的改进,这样才能使无铅钎料得以迅速的推广和应用 第三节第三节 软钎料合金软钎料合金三、其它软钎料三、其它软钎料 由于结构形式和使用要求等方面的差异,有些电子产品或
23、某些器件不适合用常规的锡铅共晶类钎料来钎焊。例如,钎焊带有含银镀层的器件时,为减少银层的损失,常要求采用含银的钎料;钎焊带有金膜的部位时,可以采用铟钎料;对于需要进行两次钎焊的产品,则需要在两次钎焊过程中分别使用较高熔点的软钎料和较低熔点软钎料等等。电子工业中一些常用钎料合金的成分,特点及用途见表4-5。表4-5 常用钎料合金的成分及用途 第三节第三节 软钎料合金软钎料合金四、合金的抗氧化处理四、合金的抗氧化处理 当锡铅钎料合金处于液态时,其氧化是非常迅速的。而当采用扒渣方式去除针料槽表面上的氧化渣之后,又会迅速地形成新的氧化渣。特别是对于处在不停地搅动中的液态钎料(如波峰焊),钎料的氧化就更
24、为严重。例如一台容量为 100kg的波峰焊锡槽,每周扒渣所损失的钎料量将近总量的 l4。钎料槽表面的氧化物层主体是锡的氧化物,有关分析表明,其表面为SnO2,厚度为2 nm,其下为SnO和弥散分布的细小的金属铅颗粒,再下面则是SnO和金属锡和铅。由此可见,钎料的氧化问题主要是锡的氧化。对于锡的抗氧化问题,大体上可以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类。1)物理方法 2)化学方法 第三节第三节 软钎料合金软钎料合金1 1)物理方法)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通过隔绝液态钎料与大气直接接触来实现抗氧化的。常用的方法是在钎料液面上加一层有机液体物质来复盖,使锡液面的氧分压大大降低,这样不仅可隔绝锡液与大气的接触,还有
25、助于使溶解于锡液中的氧含量降低。现用作抗氧化剂的有机物大体为两种类型:一类为由低分子聚合物及其羧酸组成的锡合金抗氧化剂,最典型的是低分子量聚苯醚和聚苯醚羧酸混合物,该混合物随着聚苯羧酸含量的增加,抗氧化的效果明显加强,说明聚苯醚羧酸起重要的作用。这类抗氧化剂的特点是耐热性好,在350下仍可正常使用。并且使用寿命长,但其缺点是制备困难,且价格昂贵。另一类抗氧化剂是由油类和还原剂配合而成。最常用的是矿物油,动物油和植物油及蜡等,还原剂有不饱合羧酸,高分子树脂,天然树脂等,此外还需要配合热稳定剂和防蚀剂等。这类抗氧化剂的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且还原能力强,但耐热性和使用寿命差一些。第三节第三节 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电子 器件 钎焊 表面 组装 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