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ppt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ppt(10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2 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1010年版)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近2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2008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20岁以上的成人中,年龄标化的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高达15.5%,相当于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高血糖状态者,更为严重的是我国60.7%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而无法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教育。糖尿病的慢性血管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威胁极大,给家庭以及患者个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010年全世界11.6%的医疗卫生费用花费在防治糖尿病上,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5到2015年间中国由于糖尿病及相关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达5577亿美元。
2、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同时调查了糖尿病的流行情况。该调查主要根据空腹血糖诊断IFG和糖尿病,空腹血糖较高的部分患者作了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在18岁以上的人口中,城市糖尿病的患病率为4.5%,农村为1.8%。18-44岁,45-59岁和60岁以上3个年龄组城市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是1.95%,7.78%,13.13%;而农村相应年龄组分别为0.98%,2.96%,4.41%我国几次大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情况 调查年份/诊断标准调查规模年龄范围(岁)DM患病率IGT患病率筛选方法1980*兰州标准30万全人群0.67%-尿糖+馒头PBG2h筛选高危人群1994WHO 198521万25
3、-642.28%2.12%馒头餐PBG2h筛选高危人群1996WHO 19854.3万20-743.21%4.76%-2002WHO 199910万18城市4.5%农村1.8%-FBG筛选危人群从上表可以看出,糖尿病患病率在过去20年中上升了4倍。需要指出的是,这几次的调查方法和诊断标准是不一致的,特别是在1997年后糖尿病诊断的空腹血糖切点从7.8mmol/L改为7.0mmol/L。因此,表中前3次的调查结果与现在的指标比较起来是低估的。2008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20岁以上的成人中,年龄标化的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高达15.5%,相当于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高血糖状
4、态者,更为严重的是我国60.7%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而无法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教育。糖尿病的慢性血管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威胁极大,给家庭以及患者个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010年全世界11.6%的医疗卫生费用花费在防治糖尿病上,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5到2015年间中国由于糖尿病及相关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达5577亿美元。我国糖尿病流行情况有以下特点 1、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2型糖尿病占90以上,1型糖尿病约占5,其它类型糖尿病仅占0.7;城市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接近5%。2、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收入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人均年收入高低与糖尿病的患病率密
5、切相关。同时,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患病率显著高于欠发达地区。3、国内缺乏儿童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从临床工作中发现,20岁以下的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4、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2007-08年20岁以上人全国调查出糖尿病患者,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0%,尽管比过去调查比例有所下降,但远高于发达国家(美国约48%)。5、表型特点: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约在25kg/m2左右,而高加索人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多超过30 kg/m2;餐后高血糖比例高,在新诊断的糖尿病中,单纯餐后血糖升高占近50%。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我国采用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
6、应尽可能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检测结果。若没有特殊提示,文中所提到的血糖均为静脉血浆葡萄糖值。血糖的正常值和糖代谢异常的诊断切点主要依据血糖值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来确定。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有WHO1999标准6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03年标准7。ADA的IFG切点为 5.6 mmol/L,IFG下限切点下调,扩大了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对糖尿病及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可能具有意义8-11。但目前对空腹血糖在5.66.0mmol/L人群发生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是否明显增加尚缺乏充分的证据。我国空腹血糖异常切点仍用WHO的标准。空腹血浆葡萄糖或75g葡萄糖口服负荷试验(OGT
7、T)后2小时血糖值可以单独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或人群筛查。但我国资料显示仅查空腹血糖糖尿病的漏诊率较高,理想的调查是同时检查空腹及OGTT后2小时血糖值。糖代谢分类 糖代谢分类 WHO 1999 FBG 2hPBG正常血糖(NGR)6.1 7.8空腹血糖受损(IFG)*6.1-7.0 7.8糖耐量减低(IGT)*6.1 7.8-11.1糖尿病(DM)7.0 11.1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mmol/L(mg/dL)糖尿病1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加1)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或2)空腹血糖(空腹状态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
8、或3)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测定血糖明确诊断11.1(200)7.0(126)11.1(200)糖尿病的分型(WHO,1999)1.1型糖尿病 1.1免疫介导 1.2特发性2.2型糖尿病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3.1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3.2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 3.3胰腺外分泌疾病 3.4内分泌疾病 3.5药物和化学品所致糖尿病 3.6感染所致 3.7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4.妊娠糖尿病(GDM)下列血糖状态应做OGTT 大多数筛查性计划均把空腹葡萄糖或随机血糖作为第一步检查。然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提示,若使用目前的诊断标准,有相当数量的人可能仅有空腹血糖或
9、负荷后血糖异常。若这部分人群不行OGTT检查,则可能会被误认为正常。所以建议只要是空腹或随机血糖为正常值上限的人群,均应行OGTT检查,以降低糖尿病的漏诊率。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倾向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和诊断糖尿病的一种方法。2010年ADA指南已将HbA1C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但HbA1C6.5%也不能除外糖尿病,需进一步行糖耐量检查。我国HbA1c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不够,HbA1C测定的仪器和质量控制尚不能符合目前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要求。1型还是2型糖尿病?单用血糖水平不能区分1型还是2型糖尿病。即使是被视为1型糖尿病典型特征的酮症酸中毒,有时在2型糖尿病也会出现。
10、病人起始的分类有时的确很困难。因此如果对诊断有任何不确定时,可先做一个临时性分类,用于指导治疗。然后依据对治疗的初始反应再重新评估。1型糖尿病的特点 1型糖尿病的特点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中度至重度的临床症状体型消瘦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浓度低起病迅速明显体重减轻酮尿或酮症酸中毒出现免疫标记(谷氨酸脱羧酶抗体anti-GAD,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抗原抗体IA-2)青少年1型和2型糖尿病的鉴别要点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起病急性起病症状明显缓慢起病常无症状临床特点体重下降多尿烦渴,多饮肥胖较强的2型糖尿病家族史种族性高发病率族群黑棘皮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酮症常见通常没有C肽低/缺乏正常/升高抗体IC
11、A阳性抗-GAD阳性ICA512阳性ICA阴性抗-GAD阴性ICA512阴性治疗胰岛素生活方式、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无糖尿病的管理基本原则、饮食、运动、血糖自我监测、教育 基本原则限于目前医学水平,糖尿病仍然是一种不可根治的疾病,因此应给与糖尿病患者终身的密切医疗关注。糖尿病治疗的近期目标是控制糖尿病症状,防止出现急性代谢并发症,远期目标是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建立较完善的糖尿病教育管理体系。为患者提供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指导。糖尿病教育和管理每位糖尿病患者一经诊断就应接受糖尿病教育,可以是糖尿病教育课堂
12、或个体化的饮食和运动指导,后者的针对性更强。这样的教育和指导应该是长期的和随时随地进行的,特别是当血糖控制较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因出现并发症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时,具体的教育和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教育管理的形式每个糖尿病治疗单位最好有一名受过专门培训的糖尿病教育护士,定期开设教育课程。最好的糖尿病管理是团队式管理,糖尿病管理团队的主要成员应包括:执业医师(基层医师和/或专科医师),糖尿病教育者(教育护士),营养师,患者。必要时还可以增加眼科医生,心血管医生,肾病医生,血管外科医生,产科医生,足病医生和心理学医生。教育的内容 疾病的自然进程 糖尿病的症状 并发症的防治,特别是足部护理 个体化的治疗目
13、标 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和饮食计划 规律运动和运动处方 饮食、运动与口服药、胰岛素治疗或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自我血糖监测和尿糖监测(当血糖监测无法实施时),血糖结果的意义和应采取的相应干预措施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如疾病、低血糖、应激和手术时应如何应对 糖尿病妇女受孕必须做到有计划,并全程监护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长期控制血糖最重要的评估指标是HbA1c(正常值4-6%),也是临床决定是否要更换治疗的重要依据。在治疗之初至少每三个月检测一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六个月检查一次。患有血红蛋白异常性疾病的患者,HbA1c的检测结果是不可靠的,应以空腹和/或餐后静脉血浆血糖为准。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糖尿病 防治 指南 20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