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损失评估教案》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灾害损失评估教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害损失评估教案》PPT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灾害的风险评估灾害的风险评估 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是制定减灾对策、土地利用、社会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是制定减灾对策、土地利用、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规划及发展与经济建设规划及保险业保险业的基础工作。也是一个前沿的基础工作。也是一个前沿性课题。性课题。一一 、概述、概述二二 、风险的基本概念、风险的基本概念 无统一的定义和解释。保险界和经济界使用的无统一的定义和解释。保险界和经济界使用的“风险风险”,是指,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风险=np(1-p)/n=np(1-p)/n式中式中n n为损失风险单位数;为损失风险单位数;p p为损失概率,当损失概率为损失概率,当损失概率p
2、p为为0 0或或1 1时,风险为时,风险为0 0;当;当p p为为0.50.5时,风险最大。时,风险最大。1 1)普遍性)普遍性 事事有风险,处处有风险事事有风险,处处有风险 分两大类:分两大类:自然风险自然风险和和社会风险社会风险 自然风险自然风险是指由自然界的运动差异,给人类社会带来是指由自然界的运动差异,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风险,如自然灾害风险;的风险,如自然灾害风险;社会风险社会风险是指由人类社会活动带来的风险,如经营风是指由人类社会活动带来的风险,如经营风险、投资风险、保险风险、战争风险、科技风险等。险、投资风险、保险风险、战争风险、科技风险等。自然灾害风险自然灾害风险是指自然灾害活动及
3、其给人类社会造成是指自然灾害活动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损失的可能性。2 2)必然性)必然性3 3)可变性)可变性 一般风险出现的三个基本条件:一般风险出现的三个基本条件:风险源,风险受体风险源,风险受体和风险传递或转移的载体和风险传递或转移的载体1 1、自然灾害风险的三个基本特点、自然灾害风险的三个基本特点2 2、自然灾害风险的三大类别、自然灾害风险的三大类别1 1)以风险源划分风险类型)以风险源划分风险类型 自然灾害的自然灾害的“风险源风险源”为自然灾害活动。为自然灾害活动。自然灾害风险和人为自然灾害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和人为自然灾害风险 自然灾害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包括地震灾害风险、气
4、象灾害风险等,包括地震灾害风险、气象灾害风险等。人为自然灾害风险人为自然灾害风险包括人为活动直接引起的和间接引起包括人为活动直接引起的和间接引起的自然环境风险和社会环境风险等。的自然环境风险和社会环境风险等。2 2)以风险体划分风险类型)以风险体划分风险类型 人身风险人身风险 社会风险社会风险 环境风险环境风险 财产风险财产风险 农作物风险农作物风险 其它风险其它风险3 3)以)以“风险管理风险管理”需要划分风险类型需要划分风险类型 可保风险可保风险 不可保风险不可保风险 基本险基本险 附加险附加险 可转移风险可转移风险 保险风险保险风险 科技风险与工程风险科技风险与工程风险 决策风险决策风险
5、 其它风险其它风险1 1)灾变活动程度,包括灾变强度、频次。)灾变活动程度,包括灾变强度、频次。2 2)受灾财产价值和受灾财产的易损性及防灾能力。)受灾财产价值和受灾财产的易损性及防灾能力。3 3)风险离散度)风险离散度 即灾害损失随机变化的离散程度即灾害损失随机变化的离散程度 3 3、自然灾害风险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自然灾害风险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4 4、自然灾害风险的三个层次、自然灾害风险的三个层次1 1)基本风险)基本风险 是指自然灾变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概率或损失程度是指自然灾变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概率或损失程度的可能性。的可能性。2 2)客观风险)客观风险3 3)主观风险)主观
6、风险 是指由于风险管理者对基本风险、客观风险评估或管理不是指由于风险管理者对基本风险、客观风险评估或管理不当引起的损失的可能性。当引起的损失的可能性。4 4、自然灾害风险的三个层次、自然灾害风险的三个层次1 1)识别风险)识别风险 风险源识别、风险受体识别和风险载体的识别。风险源识别、风险受体识别和风险载体的识别。2 2)评估风险)评估风险 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估、受灾体易损性评估、防灾有效度评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估、受灾体易损性评估、防灾有效度评估、风险程度综合评估估、风险程度综合评估3 3)风险预测)风险预测 自然灾害危险性预测、受灾体易损性预测、防灾有效度预自然灾害危险性预测、受灾体易损性预测、
7、防灾有效度预测、变差系数计算测、变差系数计算 1 1)建立风险评估系统)建立风险评估系统 主要功能是实现风险评指数评估、风险值评估、风险度主要功能是实现风险评指数评估、风险值评估、风险度(等级)评估、减轻自然灾害风险的效益评估。(等级)评估、减轻自然灾害风险的效益评估。2 2)编制自然灾害风险图)编制自然灾害风险图 主要包括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图、自然灾害风险主要包括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图、自然灾害风险-时间变化时间变化图、自然灾害风险图块。图、自然灾害风险图块。3 3)制定减轻自然灾害风险的对策与措施)制定减轻自然灾害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回避、消弱或消灭风险源;消弱、限制或疏导风险载体;回避、消弱或消
8、灭风险源;消弱、限制或疏导风险载体;保护或转移风险受体;发挥保险管理的功能,采取转移风险、保护或转移风险受体;发挥保险管理的功能,采取转移风险、风险承担等措施化解风险。风险承担等措施化解风险。5 5、自然灾害风险的三项基本任务、自然灾害风险的三项基本任务6 6 6 6小时降雨量小时降雨量小时降雨量小时降雨量25mm25mm25mm25mm预警区划图预警区划图预警区划图预警区划图日降雨量日降雨量日降雨量日降雨量50mm50mm50mm50mm预警区划图预警区划图预警区划图预警区划图1:51:51:51:5万区域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万区域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万区域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万区域地质灾害风险区划1:
9、11:11:11:1万区域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万区域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万区域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万区域地质灾害风险区划6 6、自然灾害风险的基本方法、自然灾害风险的基本方法灾害风险分析灾害风险分析灾变分析灾变分析易灾性分析易灾性分析防灾能力分析防灾能力分析灾灾害害活活动动强强度度分分析析灾灾害害活活动动概概率率受受灾灾体体分分布布密密度度受受灾灾体体承承载载能能力力消消弱弱灾灾变变强强度度保保护护受受灾灾体体1 1)单类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单类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灾害风险评估灾害风险评估主要是通过未来可能出现的主要是通过未来可能出现的灾害活动程度灾害活动程度分析分析,受灾体承载能力分析受灾体承载能力
10、分析和和防灾有效度分析防灾有效度分析来实现的。来实现的。1 1)单类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单类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所要显示的核心目标是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所要显示的核心目标是自然灾害可能自然灾害可能达到的破坏损失目标。达到的破坏损失目标。为了全面反映灾情特征,破坏损失一为了全面反映灾情特征,破坏损失一般用般用风险值(即期望损失值)风险值(即期望损失值)和和风险指数(即相对损失或损风险指数(即相对损失或损失概率)失概率)表示。表示。风险值风险值指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额度,一般用一个地区的指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额度,一般用一个地区的损失额(万亿或亿元)或平均损失模数(万元损失额(万亿或亿
11、元)或平均损失模数(万元/km/km2 2)表示。)表示。风险指数风险指数指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额与评价区受灾财产价指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额与评价区受灾财产价值总额或其它某些社会经济指标(如财政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总额或其它某些社会经济指标(如财政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等)的比率。值等)的比率。(1 1)风险指数的计算公式)风险指数的计算公式 式中 f 为风险指数,Q 为灾害强度,y为受灾体易损指数,G为灾害发生概率,Zx为防灾度,f(b)为变差系数。式中 yb为预测灾变指数,j 为减灾有效度。(2 2)灾害风险值的计算公式)灾害风险值的计算公式式中 F为风险值,yf为预测风险指数,s为最大灾害损失(当
12、损失率为100%时等于承灾财产总价值)。(3 3)变异系数计算公式)变异系数计算公式 式中 f(b)为风险指数,fi 为灾害强度,为受灾体易损指数,n为统计时段年数。2 2)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方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方法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是在各单类灾害风险评估基础上进行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是在各单类灾害风险评估基础上进行的。方法如的。方法如调查、统计、评估方法调查、统计、评估方法与单类灾害风险评估相同。与单类灾害风险评估相同。与单类的与单类的根本区别根本区别在于是把动力来源不同、特征各异的多种在于是把动力来源不同、特征各异的多种自然灾害放到一个系统中进行综合评价,反映它们的综合风自然灾害放到一
13、个系统中进行综合评价,反映它们的综合风险程度。险程度。基本途径是在归一化处理的基础上通过累计叠加取得综基本途径是在归一化处理的基础上通过累计叠加取得综合分析结果。合分析结果。即认为综合灾害的各种效应是各类灾害的综合即认为综合灾害的各种效应是各类灾害的综合反映,其综合灾变、综合灾度、综合风险等指标等于各单类反映,其综合灾变、综合灾度、综合风险等指标等于各单类灾害相应指标的综合,因此采用算术累加法取得综合风险评灾害相应指标的综合,因此采用算术累加法取得综合风险评估的各种指标值。估的各种指标值。三三 、重大自然灾害风险评估、重大自然灾害风险评估1 1)中国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中国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14、与区划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是在对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是在对未来未来2020年年地震灾变预测基础上,地震灾变预测基础上,结合各地区抗震工程设防能力和各类受灾体如建筑物、构造结合各地区抗震工程设防能力和各类受灾体如建筑物、构造物、重大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易损性,综合评估各地的风险物、重大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易损性,综合评估各地的风险指数,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指数,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划分析和制图区划分析和制图。步骤步骤(1 1)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危险性分析 判定未来地震危险区、预测地震烈度、编制地震灾变判定未来地震危险区、预测地震烈度、编制地震灾变预测图预测图 (2 2)新华网北新华网北京京9 9月月3030
15、日电日电 据据中国国家地震台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网测定,北京时间间20092009年年9 9月月3030日日1818时时1616分分,在,在印尼苏门答腊南印尼苏门答腊南部部(南纬南纬0.80.8度,度,东经东经99.899.8度度)发发生生7.7(7.9)7.7(7.9)级级地地震,震源深度约震,震源深度约6060公里公里 印度尼西亚地震印度尼西亚地震 印尼教育部秘书长多迪透露,印尼共有多达印尼教育部秘书长多迪透露,印尼共有多达887887所学所学校在地震中坍塌,因此而丢命的孩童不计其数。校在地震中坍塌,因此而丢命的孩童不计其数。西苏门答腊省长贾马万坦承,政府需要提高巴东市的西苏门答腊
16、省长贾马万坦承,政府需要提高巴东市的建设工程质量。建设工程质量。该市总人口接近该市总人口接近100100万,所处位置就在全球最不稳定万,所处位置就在全球最不稳定的地震断层线附近。的地震断层线附近。第第 2 2 部分部分 灾害损失评估方法论灾害损失评估方法论1 1、灾害损失评估的准则、灾害损失评估的准则 灾害损失评估是衡量和监测灾害损失数量关系的尺度,是研究灾灾害损失评估是衡量和监测灾害损失数量关系的尺度,是研究灾害损失各要素的现实状态(如直接经济损失和直接的人员伤亡)和发害损失各要素的现实状态(如直接经济损失和直接的人员伤亡)和发展趋势(如间接经济损失或潜在经济损失)的一种手段。展趋势(如间接
17、经济损失或潜在经济损失)的一种手段。1 1)可观测条件准则)可观测条件准则 指标体系是灾害损失评估的条件和基础,所以指标必须具有明确指标体系是灾害损失评估的条件和基础,所以指标必须具有明确的含义和统一的统计方法,可以运用一定的统计程序得出其指标值。的含义和统一的统计方法,可以运用一定的统计程序得出其指标值。2 2)相关条件准则)相关条件准则灾害损失和灾害发生的强度、灾害发生地域的人口分布与构成、社灾害损失和灾害发生的强度、灾害发生地域的人口分布与构成、社会经济水平有相关关系。相关条件准则要求构造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会经济水平有相关关系。相关条件准则要求构造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式应和灾害损
18、失的大小变动呈正向关系。系和评估模式应和灾害损失的大小变动呈正向关系。3 3)系统性准则)系统性准则 系统性即完整性与完备性。灾害损失评估要体现完整性与完备性,系统性即完整性与完备性。灾害损失评估要体现完整性与完备性,所包含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即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所包含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即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潜在经济损失、防灾减灾、减灾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潜在经济损失、防灾减灾、减灾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4 4)指导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灾害损失评估从方法论上讲,其理论与方法一方面应对个别灾害灾害损失评估从方法论上讲,其理论与方法一方面应对个别灾害损失评估实践具
19、有指导性,另一方面应对防灾、减灾、抗灾和灾后重建损失评估实践具有指导性,另一方面应对防灾、减灾、抗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有指导性。工作有指导性。5 5)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要求灾害损失评估要与灾害损失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一致性原则要求灾害损失评估要与灾害损失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其指标体系和所利用的模式应能充分反映灾害的实际。其指标体系和所利用的模式应能充分反映灾害的实际。6 6)结构层次原则)结构层次原则 一般分为三个层次,最底层为指标层,中间层为因素层,最上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最底层为指标层,中间层为因素层,最上层为宏观综合指标层。为宏观综合指标层。7 7)相关替代准则)相关替代准则 采
20、用可以观测的一组相关指标去替代一组不可直接观测的指标。采用可以观测的一组相关指标去替代一组不可直接观测的指标。8 8)价值原则)价值原则 对自然灾害的经济损失,实施科学的评估,一般应以价值为尺度。但对自然灾害的经济损失,实施科学的评估,一般应以价值为尺度。但体现价值的价格分为成本价、理论价;市场价格、计划价格。还有价格的体现价值的价格分为成本价、理论价;市场价格、计划价格。还有价格的时间效应。时间效应。9 9)可操作原则)可操作原则 为便于快速及时评估灾害损失,其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式应具有实用性为便于快速及时评估灾害损失,其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式应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和可操作性。2 2、灾害损失评
21、估理论方法(灾害统计学方面角度)、灾害损失评估理论方法(灾害统计学方面角度)在灾害统计学中,在灾害统计学中,在灾害损失评估在灾害损失评估是指在掌握丰富的历史与现实灾害是指在掌握丰富的历史与现实灾害数据资料基础上,运用统计计量分析方法对灾害可能造成的、正在造成的、数据资料基础上,运用统计计量分析方法对灾害可能造成的、正在造成的、或已经造成的人员伤害与财产或利益损失进行定量的评价与估算,以准确或已经造成的人员伤害与财产或利益损失进行定量的评价与估算,以准确把握灾害损失现象的基本特征的一种灾害统计分析、评价方法。把握灾害损失现象的基本特征的一种灾害统计分析、评价方法。一般包括一般包括预评估、跟踪评估
22、、实评估预评估、跟踪评估、实评估三种。三种。1 1)预评估预评估 灾害损失预评估灾害损失预评估是在灾害事故发生前对其可能造成的损失是在灾害事故发生前对其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预测性评估,包括灾害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害或损失大小、数量多寡进行预测性评估,包括灾害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害或损失大小、数量多寡及损害程度,目的是在灾害事故发生前尽量采用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及损害程度,目的是在灾害事故发生前尽量采用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消除或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后果。消除或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后果。2 2)跟踪评估跟踪评估 它是指灾害事故发生时对其所造成的损失进行快速评估,它是指灾害事故发生时对其所造成的损失进行快速评
23、估,目的是为抗灾抢险与救灾决策以及尽可能采取缩小损失程度的应急措施目的是为抗灾抢险与救灾决策以及尽可能采取缩小损失程度的应急措施提供依据。提供依据。3 3)实评估实评估 是指灾害事故发生后,对其造成的实际损害后果进行计量,是指灾害事故发生后,对其造成的实际损害后果进行计量,目的是客观、真实地反映本次(或本期)灾害损失的规律和程度,为进目的是客观、真实地反映本次(或本期)灾害损失的规律和程度,为进一步组织灾后救援工作或恢复重建工作并确定未来的减灾对策提供依据。一步组织灾后救援工作或恢复重建工作并确定未来的减灾对策提供依据。三种评估方法中,跟踪评估是基础,实评估是主体,预评估则是灾三种评估方法中,
24、跟踪评估是基础,实评估是主体,预评估则是灾害评估科学化的表现,三者紧密结合,构成了灾害事故评估系统。害评估科学化的表现,三者紧密结合,构成了灾害事故评估系统。3 3、灾害损失评估的基本内容、灾害损失评估的基本内容 灾害损失评估的目的是确定灾害事故的实际损失或风险损失,其内容灾害损失评估的目的是确定灾害事故的实际损失或风险损失,其内容有:有:1 1)确定灾害损失评估的具体对象与评估时段)确定灾害损失评估的具体对象与评估时段 一方面应当根据灾害种类的划分,确定评估对象一方面应当根据灾害种类的划分,确定评估对象-各种受灾体或可能各种受灾体或可能受灾体。一方面确定是哪一种评估。受灾体。一方面确定是哪一
25、种评估。2 2)对灾害事故危害的区域等进行实地勘查)对灾害事故危害的区域等进行实地勘查 主要是实地勘查事故的种类、起因、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危害的区主要是实地勘查事故的种类、起因、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危害的区域范围、危害的具体对象以及与损失后果评估有关的其他情况。域范围、危害的具体对象以及与损失后果评估有关的其他情况。3 3)对灾害事故损失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对灾害事故损失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 一是从受灾体的角度评价,如人员损害评价、物质损害评价、社会一是从受灾体的角度评价,如人员损害评价、物质损害评价、社会损害评价等。损害评价等。二是从与损失事件的关系角度评价,如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的划分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灾害损失评估教案 灾害 损失 评估 教案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