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形成与发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形成与发展》PPT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 产业的形成、分类与发展本章学习目的:1、了解产业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过程了解产业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过程2 2、掌握产业的分类与内涵、掌握产业的分类与内涵3 3、了解产业经济的发展趋势、了解产业经济的发展趋势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产业的产生、分类与发展 第二节 产业与产业经济的发展第一节 产业的形成与分类(一)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一)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一、产业的形成在原始社会中、后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先后发生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第一次:由单纯的采集和渔猎发展到有目的饲养动物和种植植物,由单纯的采集和渔猎发展到有目的饲养动物和种植植物,形成早期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形成
2、早期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原始社会中期)原始社会中期)第二次第二次: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原始社会末期)原始社会末期)第三次第三次:随着铁制生产工具的出现,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剩余随着铁制生产工具的出现,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剩余产品增加,交换更加频繁,有了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和行产品增加,交换更加频繁,有了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和行业。(向奴隶社会的过度期)业。(向奴隶社会的过度期)萨伊指出当劳动仅限于收集天然产品时,它叫做农业。当劳动仅限于收集天然产品时,它叫做农业。当劳动的目的在于分割天然产物、混和天然产物当劳动的目的在于分割天然产物、混和天然产物或改造天然产物
3、形式,使之能满足我们的各种需或改造天然产物形式,使之能满足我们的各种需求时,它叫工业。求时,它叫工业。当劳动的目的在于把我们所达不到的东西弄到我当劳动的目的在于把我们所达不到的东西弄到我们达得到的地方时,它叫做商业们达得到的地方时,它叫做商业。政治经济学概论政治经济学概论萨伊萨伊 三次社会大分工形成了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千年的农业经济时代,直到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们分别专门从事某种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现象。社会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伴随第一次产业革命,生产工具不断完备和自动化生产的伴随第
4、一次产业革命,生产工具不断完备和自动化生产的出现,要求很多人在一起进行协同作业,以完成同一种产品的出现,要求很多人在一起进行协同作业,以完成同一种产品的生产,这就要求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社会分工的发展使产生产,这就要求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社会分工的发展使产品和劳务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不断使有些作业发展成为行品和劳务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不断使有些作业发展成为行业,行业的拓展形成企业集合,进而形成独立的产业。业,行业的拓展形成企业集合,进而形成独立的产业。(二)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二)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黄伯云科学技术进步地快速发展,社会分科学技术进步地快速发展,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细,产品
5、的品种、质量、工会越来越细,产品的品种、质量、产量也快速提高,社会生产的成果产量也快速提高,社会生产的成果也越来越丰富,人们可从事的行业也越来越丰富,人们可从事的行业会越来越多样化和专业化,产业不会越来越多样化和专业化,产业不断的升级、换代。如计算机产业的断的升级、换代。如计算机产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是全新的工作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是全新的工作条件。条件。(三)科技进步使产业的内涵不断扩展(三)科技进步使产业的内涵不断扩展世界著名的创新者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电的的的发现者-法拉第电子的的发现者-汤姆森飞机的发明者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莱特兄弟 第一台激光器的发明者-希尔多梅曼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6、是美国科学家冯.诺依曼 1946年发明的(四)创新是四)创新是产生新兴产生新兴产业的源泉产业的源泉创新创新是产生新兴产业的源泉。新兴产业分物质性产业和非物质性产业,如家用电器、计算机等属物质性产业;服务业,娱乐业,影视业属非物质性产业。创新使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会逐步的扩展,产业的层次和内容会不断的丰富。如风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转化为光能、电能和热能。当代毕昇王选二、产业的分类方法1、三次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2、生产要素分类法、生产要素分类法3、产业地位分类法、产业地位分类法4、产业状况分类法、产业状况分类法5、两大部类分类法、两大部类分类法6、农轻重产业分类法、农轻重产业分类法7、国际标准
7、分类法、国际标准分类法(一)三次产业分类费歇尔(新)、克拉克(英)分类法 英国经济学家科林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克拉克1940年在年在经济进步的条件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首次提出三次产业分类法一书中首次提出三次产业分类法:1、第一产业第一产业(primary industry)(初级生产阶段)初级生产阶段)2、第二产业第二产业(secondary industry)(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 后后18世纪世纪60年代后)年代后)3、第三产业第三产业(tertiary industry)(20世纪后)世纪后)我国自我国自1985年年5月建立三次产业统计报告月建立三次产业统计报告中国三次产业的
8、划分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1、第一产业:农业(第一产业:农业(agriculture)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2、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工业,建筑业 工业: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自来水、工业: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煤气的制造和供给业电力、蒸气、煤气的制造和供给业3、第三产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通讯业、第三产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通讯业、金融业、医药业、旅游业、文化教育、科学研究、金融业、医药业、旅游业、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公共行政、国防等部门公共行政、国防等部门(二)按生产要素集约程度的分类方法1、劳动集约型产业劳动集约
9、型产业:活劳动占较大比重的产业。如,种植业、:活劳动占较大比重的产业。如,种植业、食品业、纺织业、服装业、服务业等。食品业、纺织业、服装业、服务业等。2、资本集约型产业资本集约型产业:物化劳动占较大比重的产业。采矿业、机:物化劳动占较大比重的产业。采矿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交通械制造业、冶金、交通、汽车、石油、汽车、石油、化工等行业。、化工等行业。3、技术集约型产业技术集约型产业:技术含量高,脑力劳动占较大比重的产业。:技术含量高,脑力劳动占较大比重的产业。如,航天、生物、冶金、信息如,航天、生物、冶金、信息、汽车、计算机等行业。、汽车、计算机等行业。4、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以知识
10、的生产和传播为主体的产业。如,文:以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为主体的产业。如,文化产业化产业,研究院所、学校等研究院所、学校等(三)产业地位分类法三)产业地位分类法1、基础产业、基础产业:为其它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并为大多数产业:为其它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并为大多数产业提供服务的产业。如农业、采矿业、石油开采等。提供服务的产业。如农业、采矿业、石油开采等。2、瓶颈产业、瓶颈产业:严重制约其它产业发展的产业:严重制约其它产业发展的产业 能源、能源、动力、电力等。动力、电力等。3、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在总产值中占较大比重的产业。:在总产值中占较大比重的产业。4、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处于主体地位并起到产
11、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处于主体地位并起到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的产业,如高科技产业、计算机产业、电子产业等如高科技产业、计算机产业、电子产业等.5、先行产业、先行产业:为其它产业的发展提供生产条件的行业,必须优:为其它产业的发展提供生产条件的行业,必须优先发展的产业。如科技、农业、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等。先发展的产业。如科技、农业、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等。(四)发展趋势分类法四)发展趋势分类法1、传统产业、传统产业:长期运用传统生产技术进行生产的产业。:长期运用传统生产技术进行生产的产业。如:农业、手工业、修理业、服务业等。如:农业、手工业、修理业、服务业等。2、高新技术产业、高
12、新技术产业(High-tech Industries):是高技术和是高技术和新技术产业的统称,发展前景好。如信息产业、生物新技术产业的统称,发展前景好。如信息产业、生物产业、航天航空产业、新材料产业等。产业、航天航空产业、新材料产业等。3、夕阳产业、夕阳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其地位和作用不断下降: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其地位和作用不断下降的产业。如,煤矿业、传统纺织业等。的产业。如,煤矿业、传统纺织业等。4、朝阳产业、朝阳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其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其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的产业。如信息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的产业。如信息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五)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
13、类法(五)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1、第、第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产业。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产业。2、第、第部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产业。部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产业。缺点是:没有涵盖非物资生产部门缺点是:没有涵盖非物资生产部门:C+V+M:C+V+M(六)农轻重分类法(六)农轻重分类法 我国在我国在60-70年代所使用的分类方法,毛年代所使用的分类方法,毛主席在主席在论十大关系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曾指出:重一文中曾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决不可以片面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决不可以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农农:大农业(农、林、牧、副、渔业):大农业(农、林
14、、牧、副、渔业)轻轻:消费资料生产(吃、穿、用、住、行:消费资料生产(吃、穿、用、住、行等所需品的生产)等所需品的生产)重重:生产资料生产(机械、冶金、电力、:生产资料生产(机械、冶金、电力、化工等)化工等)缺点是:没有涵盖非物资生产部门缺点是:没有涵盖非物资生产部门抢购(七)国家标准分类法(七)国家标准分类法中国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中分为中分为16个门类,个门类,92个大类,个大类,300多个中类。多个中类。16个门类是:个门类是:1、A:农业(含农业(含5大类)大类)2、B:采掘业(含采掘业(含7大类)大类)3、C:制造业(含制造业(含30大类)大类)4、D:电、气
15、、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含电、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含3大类)大类)5、E:建筑业(含建筑业(含3大类)大类)6、F:地质勘探业和水利管理业(含地质勘探业和水利管理业(含2大类)大类)7、G: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含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含9大类)大类)8、H: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含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含6大类)大类)国家标准分类法国家标准分类法9、I:金融、保险业(含金融、保险业(含2大类)大类)10、J:房地产(含房地产(含3大类)大类)11、K:社会服务业(含社会服务业(含9大类)大类)12、L: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含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含3大类)大类)13、M:
16、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含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含3个大类)个大类)14、N:科学技术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含科学技术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含2个大类)个大类)15、O: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含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含4个大类)个大类)16、P:其他行业(含其他行业(含1个大类)个大类)三、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三、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一)四次产业分类法(一)四次产业分类法美国经济学家马克美国经济学家马克波拉特把产业分为波拉特把产业分为农业农业、工业工业、服务业服务业和和信息业信息业四大产业。信息业主要包括:计算机四大产业。信息业主要包括:计算机制造、电气通讯
17、、广告宣传和管理部门。四次产业分制造、电气通讯、广告宣传和管理部门。四次产业分类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信息技术和信息经济快速类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信息技术和信息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发展的结果。四次四次产业分类法产业分类法中国学者中国学者王树林王树林在他主编的在他主编的21世纪的主导产世纪的主导产业业第四产业第四产业中提出的第四产业包括:科学中提出的第四产业包括:科学研究行业、信息服务行业、咨询服务行业、新研究行业、信息服务行业、咨询服务行业、新闻出版行业、广播电视电影行业等。其特点是闻出版行业、广播电视电影行业等。其特点是第四产业的产品和劳务是以智力劳动为主。第四产业的产品和劳务是以智力劳动
18、为主。(二)霍夫曼分类法(二)霍夫曼分类法消费资料工业(纺织业、服装业、食品业家具业等)消费资料工业(纺织业、服装业、食品业家具业等)资本资料工业(冶金及金属制造业、机械制造业、化资本资料工业(冶金及金属制造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等)学工业等)其他工业(木材加工业、橡胶制造业、造纸业等)其他工业(木材加工业、橡胶制造业、造纸业等)霍夫曼系数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的比值产值的比值工业化第四阶段工业化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超过消费资料工业(霍夫曼系数 1)工业化第三阶段:工业化第三阶段:资本资料工业与消费资料工业规模相当(霍夫曼系数
19、1)工业化第二阶段:工业化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开始获得快速发展(霍夫曼系数 2.5)重工业化过程重工业化过程工业化第一阶段工业化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生产占统治地位(霍夫曼系数 5)(三)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按照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划分产业有:幼小产业:幼小产业:新生的小规模企业群。小商品城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技术起点高创新型的企业群资源枯竭型产业资源枯竭型产业:原材料枯竭的产业等等(四)关联方式分类法(四)关联方式分类法1、技术关联技术关联:运用相同的技术或工艺,如制造业、建筑业、冶炼业、运输业等2、原料关联原料关联:运用相同的生产原料,如纺织业、木材加工业、卷烟业、印刷业等3、用途关联用
20、途关联:所生产的产品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用途,如造船业、制药业、服装业等4、方向关联方向关联:以产业间的关联方向为标准,有单向、双向、环向关联,如汽车业,航运业5、战略关联战略关联:按不同战略地位划分的产业,如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行产业等第二节 产业与产业经济发展一、产业演进与产业经济发展产业演进是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经济发展包含产业数量扩张、产业结构转换和产业水平提高三方面内容。产业结构转换是指以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为生产特点的扩展性部门牵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象。如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为占较大比重产业数量扩张为产业结构转换提供新的推动力,产业结构转换
21、为产业水平提高提供物质和技术保证。二、产业演进与知识经济、新经济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知识经济具有四大特征:1、科学技术的研究是重要基础;2、信息和通讯技术处于中心地位;3、服务业扮演主要角色;4、人的素质和技能是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二、产业演进与知识经济、新经济新经济: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济稳健增长的新经济现象。新经济对一国经济的促进主要表现为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产业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和信息技术对社会生产方式的改造。2001年美国IT产业产值高达6000亿美元,占据世界IT产业产值的75%,占美国GDP总量的58.88%。第二章 思考题一、概念题1、产业分类;、产业分类;2、第一产业;、第一产业;3、第二产业;、第二产业;4、第三产业;、第三产业;5、基础产业:基础产业:6、瓶颈产业:、瓶颈产业:7、支柱产业:、支柱产业:8、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9、主导产业:、主导产业:10、先行产业、先行产业二、思考题1、产业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2、产业的内涵是什么?3、产业分类方法有几种?各种方法的特点是什么,你认为那种分类法更合理、更适用?4、何为霍夫曼系数,如何利用霍夫曼系数 划分工业化阶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