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教案--第二章呼吸作用.ppt





《植物生理学教案--第二章呼吸作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理学教案--第二章呼吸作用.ppt(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第一节 呼吸作用的概念及生理意义第二节 呼吸代谢的多样性第三节 呼吸作用的指标及影响因素第四节 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一、呼吸作用的概念 1、有氧呼吸 G是植物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第一节 呼吸作用的概念及生理意义C6H12O6+6O2 6CO2+6H2O+能量不能准确说明呼吸的真正过程。C6H12O6+6H2O +6O2 6CO2 +12H2O +能量 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中的氧来源于呼吸底物和H2O,所生成的H2O中的的氧来源于空气中的O2。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2、无氧呼吸C6H12O6 2CH3COCOOH+4H 2CH3CHOHCOOH+能
2、量 既不吸收氧气也不释放CO2的呼吸作用是存在的,如产物为乳酸的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的。1、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 需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的生理过程有:离子的主动吸收、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有机物的合成、种子萌发等。不需要呼吸直接提供能量的生理过程有:干种子的吸胀吸水、离子的被动吸收、蒸腾作用、光反应等。二、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2、呼吸过程为其它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如:呼吸与植物激素的关系:PPP:E4-P 莽草酸 Trp IAAEMP:PEPTCA:OAA Asp Met S-腺苷蛋氨酸(SAM)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乙烯 3、为代谢活动提供还原力 4、增
3、强植物抗病免疫能力 植物受到病菌侵染或受伤时,呼吸速率升高,分解有毒物质或促进伤口愈合。一、呼吸途径的多样性第二节 呼吸代谢的多样性1、EMP2、无氧呼吸3、TCA循环4、PPP5、GAC6、乙醇酸氧化途径 淀粉淀粉 己糖磷酸己糖磷酸 戊糖磷酸戊糖磷酸 PPPPPP EMPEMP 丙糖丙糖磷酸磷酸 丙酮酸丙酮酸 乙醇乙醇 酒精发酵酒精发酵 脂肪脂肪 乳酸乳酸 乳酸发酵乳酸发酵 脂肪酸脂肪酸 乙酰辅酶乙酰辅酶A A OAA OAA 柠檬酸柠檬酸 乙酸乙酸 OAA OAA 柠檬酸柠檬酸 TCAC TCAC 乙醇酸乙醇酸 GACGAC 琥珀酸琥珀酸 草酸草酸 乙醛酸乙醛酸 异柠檬酸异柠檬酸 甲酸甲酸
4、 乙醇酸氧化途径乙醇酸氧化途径 (1)感病、受旱、受伤的组织中,PPP加强 (2)植物组织衰老时,PPP所占比例上升 (3)水稻、油菜等种子形成过程中,PPP所占比例上升 PPP在G降解中所占的比例与生理过程有关:GAC是富含脂肪的油料种子所特有的一种呼吸代谢途径,当油料种子萌发时,通过GAC将脂肪转化为糖。乙醇酸氧化途径(GAOP)是水稻根系所特有的糖降解途径。其主要酶是乙醇酸氧化酶,氧化形成的H2O2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分解放氧,可氧化各种还原性物质,抑制还原性物质对水稻根的毒害。第三节第三节 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一、呼吸链的概念和组成一、呼吸链的概念和组成1.1.呼
5、吸链的概念呼吸链的概念 呼呼吸吸链链(respiratory respiratory chain),chain),是是指指按按一一定定顺顺序序排排列列相相互互衔衔接接的的传传递递氢氢或或电电子到分子氧的一系列子到分子氧的一系列传传递体的总轨道递体的总轨道第三节第三节 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2.2.呼吸链的组成呼吸链的组成 呼吸链中五种酶复合体呼吸链中五种酶复合体 (1)(1)复合体复合体(NADH: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泛醌氧化还原酶)(2)(2)复合体复合体(琥珀酸琥珀酸:泛醌氧化还原酶泛醌氧化还原酶)(3)(3)复合体复合体(UQHUQH2 2:细胞色素细胞色素C C
6、氧化还原酶氧化还原酶)(4)(4)复合体复合体(CytcCytc:细胞色素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5)(5)复合体复合体(ATPATP合成酶合成酶)二、氧化磷酸化二、氧化磷酸化1.1.磷酸化的概念磷酸化的概念 生生物物氧氧化化过过程程中中释释放放的的自自由由能能,促促使使ADP形形成成ATP,称称为为磷磷酸酸化化作作用用(phosphorylation)。2.磷酸化的类型磷酸化的类型 (1)(1)底底物物水水平平磷磷酸酸化化指指底底物物脱脱氢氢(或或脱脱水水),),其其分分子子内内部部所所含含能能量量的的重重新新分分布布或或集集中中,即即可可生生成成某某些些高高能能中中间间代代谢谢物物,再再通
7、通过过酶酶促促磷磷酸酸基基团团转转移反移反应应直接偶直接偶联联ATPATP的生成。的生成。(2)(2)电电子子传传递递体体系系磷磷酸酸化化(氧氧化化磷磷酸酸化化)是是指指电电子子从从NADHNADH或或FADH-2FADH-2脱脱下下,经经电电子子传传递递链链传传递递给给分子氧生成水分子氧生成水,并偶联并偶联ADP和和Pi生成生成ATP的过程。的过程。3.3.氧化磷酸化的机理氧化磷酸化的机理 化化学学渗渗透透假假说说(P.P.Mitchell Mitchell 19611961年年)要点要点:(1)(1)呼呼吸吸传传递递体体不不对对称称地地分分布布在在线线粒粒体内膜上。体内膜上。(2)2)呼呼
8、吸吸链链的的复复合合体体中中递递氢氢体体有有质质子子泵泵作作用用,它它可可以以将将H H+从从线线粒粒体体内内膜膜的的内内侧侧泵泵至至外外侧侧,在在内内膜膜两两侧侧建建立立起起质质子子浓浓度度梯梯度和度和电电位梯度。位梯度。(3)(3)由由质质子子动动力力势势梯梯度度推推动动ADP和和Pi合成合成ATP。4.4.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和抑制剂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和抑制剂 (1)(1)解解偶偶联联剂剂(uncoupleruncoupler)指指能能对对呼呼吸吸链链产产生生氧氧化化磷磷酸酸化化解解偶偶联联作作用用的的化化学学试试剂。如剂。如2 2,4-4-二硝基苯酚二硝基苯酚(DNP)DNP)。(2
9、)(2)抑抑制制剂剂(depressant)depressant)不不仅仅抑抑制制ATPATP的的形形成成,还还同同时时抑抑制制氧氧的的消消耗耗。如如寡寡霉霉素。素。(3)(3)离离子子载载体体抑抑制制剂剂:它它不不是是H H+载载体体,而而是是可可能能和和某某些些阳阳离离子子结结合合,生生成成脂脂溶溶性性的的复复合合物物,并并作作为为这这些些离离子子能能够够穿穿过过内膜,内膜,二、电子传递途径的多样性 鱼藤酮鱼藤酮 抗霉素抗霉素A NADH FMN-Fe-S UQ Cytb-Fe-S-Cytc1 Cytc Cyta CN-Cyta3 O2FP2FP3FP4 Cytb5FP 交替氧化E1234
10、51、电子传递主路:P/O=32、电子传递支路1:P/O=23、电子传递支路2:P/O=24、电子传递支路3:P/O=15、交替途径(AP):P/O=1,因对氰化物不敏感,又称抗氰支路。三、末端氧化酶的多样性 末端氧化E:指能将底物脱下的电子最终传给O2,使其活化,并形成H2O或H2O2的E类。1、细胞色素氧化E(线粒体)植物体内最主要的末端氧化E,与O2的亲和力极高,承担细胞内约80%的耗氧量。该E含铁和铜,其作用是将Cyta3电子传给O2,生成H2O。2、交替氧化E(线粒体)该E含Fe2+,其功能是将UQH2的电子经FP传给O2生成H2O。对O2的亲和力高,易被水杨基氧肟酸(SHAM)所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 生理学 教案 第二 呼吸 作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