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解剖生理.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家禽解剖生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禽解剖生理.pptx(1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家禽解剖生理家禽解剖生理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运动系统运动系统运动系统运动系统一、骨骼一、骨骼一、骨骼一、骨骼 禽类的骨按部位可分为禽类的骨按部位可分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头骨、躯干骨和四肢头骨、躯干骨和四肢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骨骨骨。禽骨的特点有:。禽骨的特点有:1 1 1 1、强度大,质量轻、强度大,质量轻、强度大,质量轻、强度大,质量轻 强度大是因为骨的无机盐中含较多钙盐(如强度大是因为骨的无机盐中含较多钙盐(如在鸡,钙占在鸡,钙占37372 2,磷占,磷占16164242),骨质致),骨质致密;质量轻是因为成年禽的气囊扩展到许多骨髓密;质量轻是因为成年禽的气囊扩展到许多骨髓腔
2、和骨松质间隙内,取代了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取代了骨髓。第1页/共161页 2、骨质中除一般的骨密质和骨松质外,雌禽在产蛋期前还形成类似骨松质的髓骨髓骨,即长骨的内脏面形成相交错的小骨针,无一般骨的哈氏系统无一般骨的哈氏系统,它贮存或释放钙盐,在肠管对钙吸收不足的情况下为形成蛋壳补充钙源。3 3、许多部位的骨在生长时互、许多部位的骨在生长时互相愈合相愈合。第2页/共161页第3页/共161页(一)头骨(一)头骨 头骨高度特异化,愈合早,呈圆锥形,以大而明显的眼眶为界,分颅骨和面骨颅骨和面骨。颅骨大部分愈合,颅腔较小,内有脑和视觉器官。面骨不发达,其特点是在下颌骨与颞骨之间有方形骨,当口腔开张
3、与闭合时,可使上喙上升和下降,便于吞食较大的食块。第4页/共161页第5页/共161页(二)躯干骨(二)躯干骨 躯干骨由脊柱骨、肋骨和胸脊柱骨、肋骨和胸骨骨构成。脊柱骨分为颈椎、胸颈椎、胸椎、腰荐椎和尾椎椎、腰荐椎和尾椎。颈椎数量多,连成乙状弯曲。鸡的颈椎有13-14个,鸭有14-15个,鹅有17-18个,鸽子12-13枚。因关节突发达,椎体的关节面又呈鞍状,所以颈部活动灵活,便于飞翔、采食、梳羽。第6页/共161页第7页/共161页 胸椎数量少,鸡为7个,鸭、鹅为9个。其主要特点是部分椎部分椎骨间相互愈合骨间相互愈合。鸡的第2-5胸椎愈合成1块背骨,第7胸椎与腰椎、荐椎、第1尾椎愈合成综荐骨
4、。前部尾椎不愈合,后部尾椎愈合成综尾骨综尾骨,支持尾羽和尾脂腺。第8页/共161页 肋骨肋骨肋骨肋骨的对数与胸椎相对应,鸡、鸽为的对数与胸椎相对应,鸡、鸽为7 7对,对,鸭、鹅为鸭、鹅为9 9对。除前对。除前l-2l-2对外,每一肋骨都由椎骨对外,每一肋骨都由椎骨肋和胸骨肋两部分构成。与胸椎相接的部分叫肋和胸骨肋两部分构成。与胸椎相接的部分叫椎椎椎椎骨肋骨肋骨肋骨肋;与胸骨相接的部分叫;与胸骨相接的部分叫胸骨肋胸骨肋胸骨肋胸骨肋。椎骨肋的上。椎骨肋的上端以肋头和肋结节与相应的胸椎形成关节。除第端以肋头和肋结节与相应的胸椎形成关节。除第1 1对和最后对和最后2 2(鸟、鸽)或(鸟、鸽)或3 3(
5、鸭、鹅)对椎骨肋(鸭、鹅)对椎骨肋外,其他肋骨的椎肋上都有钩状突,向后覆于后外,其他肋骨的椎肋上都有钩状突,向后覆于后一肋骨的外侧面,起加固胸廓侧壁的作用。除最一肋骨的外侧面,起加固胸廓侧壁的作用。除最后后1-21-2对外,胸骨肋的下端与胸骨形成活动关节;对外,胸骨肋的下端与胸骨形成活动关节;长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大。鸡的最后胸骨肋则连接长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大。鸡的最后胸骨肋则连接在前在前1 1个胸骨肋上。个胸骨肋上。第9页/共161页第10页/共161页 胸骨又叫龙骨胸骨又叫龙骨,非常发达,向腹侧形成庞大的胸骨峙(俗胸骨峙(俗称龙骨突),称龙骨突),便于发达的胸肌附着。发达的胸骨向后伸延,以支持内
6、脏、防止飞行时内脏晃动。胸骨背侧以及侧缘有大小不等的气孔与气囊相通。第11页/共161页(三)前肢骨(三)前肢骨 家禽的前肢演变成翼,分为肩带部和游离部肩带部和游离部。肩带部是联系躯干的骨,而游离部则不与躯干相连。第12页/共161页 肩带部:肩带部:肩带部:肩带部:包括包括肩胛骨、乌喙骨和锁骨肩胛骨、乌喙骨和锁骨肩胛骨、乌喙骨和锁骨肩胛骨、乌喙骨和锁骨。肩胛骨肩胛骨肩胛骨肩胛骨狭长,与脊柱平行;狭长,与脊柱平行;乌喙骨乌喙骨乌喙骨乌喙骨强大,斜位于胸廓之强大,斜位于胸廓之前,下端与胸骨形成牢固的关节,上端与肩胛骨前,下端与胸骨形成牢固的关节,上端与肩胛骨连接并一起形成关节盂。连接并一起形成关
7、节盂。锁骨锁骨锁骨锁骨较细,两侧锁骨在较细,两侧锁骨在下端汇合,俗称叉骨。鸡、鸽的叉骨呈下端汇合,俗称叉骨。鸡、鸽的叉骨呈“V”V”字字形,鸡在下端形成圆形骨板,鸽形成突起;鸭、形,鸡在下端形成圆形骨板,鸽形成突起;鸭、鹅的叉骨呈鹅的叉骨呈“U”U”字形,下部钝圆。锁骨上端以字形,下部钝圆。锁骨上端以结缔组织与乌喙骨相连接。三肩带骨在互相连接结缔组织与乌喙骨相连接。三肩带骨在互相连接处形成三骨孔,供胸小肌肌腱通过,在展翅飞翔处形成三骨孔,供胸小肌肌腱通过,在展翅飞翔时起滑车作用而省力,为禽类的特征。时起滑车作用而省力,为禽类的特征。第13页/共161页第14页/共161页 游离部:游离部:为翼
8、骨,由臂骨、臂骨、前臂骨和前脚骨前臂骨和前脚骨组成。平时折曲成“Z”字形贴于胸廓上。臂臂骨骨发达,近端与肩胛骨、乌喙骨形成肩关节,远端与前臂骨形成肘关节,在近端还有较大的气孔。前臂骨前臂骨由桡骨和尺骨桡骨和尺骨构成,尺骨发达,两骨间形成较大的间隙。前脚骨前脚骨由腕骨、腕骨、掌骨和指骨掌骨和指骨构成,与掌骨形成腕掌关节。第15页/共161页第16页/共161页(四)后肢骨(四)后肢骨(四)后肢骨(四)后肢骨 后肢骨发达,支持机体后躯的体重,分为后肢骨发达,支持机体后躯的体重,分为盆盆盆盆带部和游离部带部和游离部带部和游离部带部和游离部。1 1 1 1、盆带部、盆带部、盆带部、盆带部 盆骨即髋骨,
9、包括盆骨即髋骨,包括髂骨、坐骨和耻骨髂骨、坐骨和耻骨髂骨、坐骨和耻骨髂骨、坐骨和耻骨。耻骨细。耻骨细长,后端游离。两侧的耻骨、坐骨分离,骨盆底长,后端游离。两侧的耻骨、坐骨分离,骨盆底部不结合,形成开放性骨盆,便于产卵。骨盆部部不结合,形成开放性骨盆,便于产卵。骨盆部与综荐骨间形成广泛而牢固的骨性结合,适应后与综荐骨间形成广泛而牢固的骨性结合,适应后肢支撑体重。龙骨与耻骨的龙耻间距、左右耻骨肢支撑体重。龙骨与耻骨的龙耻间距、左右耻骨间的耻骨间距的大小,是间的耻骨间距的大小,是衡量母禽产蛋率高低衡量母禽产蛋率高低衡量母禽产蛋率高低衡量母禽产蛋率高低的的一个标志。一个标志。第17页/共161页第1
10、8页/共161页 2 2 2 2、游离部、游离部、游离部、游离部 由由股骨、膝盖骨、小腿骨和后脚骨股骨、膝盖骨、小腿骨和后脚骨股骨、膝盖骨、小腿骨和后脚骨股骨、膝盖骨、小腿骨和后脚骨组成。组成。股股股股骨骨骨骨较细,上端与髋骨形成髋关节,下端与膝盖骨、较细,上端与髋骨形成髋关节,下端与膝盖骨、小腿骨构成膝关节。小腿骨构成膝关节。膝盖骨膝盖骨膝盖骨膝盖骨呈不正的三角形,位呈不正的三角形,位于股骨远端上面。于股骨远端上面。小腿骨小腿骨小腿骨小腿骨包括包括胫骨和腓骨胫骨和腓骨胫骨和腓骨胫骨和腓骨,胫骨,胫骨远端与近列跗骨愈合,称为胫跗骨,与跖骨构成远端与近列跗骨愈合,称为胫跗骨,与跖骨构成胫跖关节。
11、胫跖关节。后脚骨后脚骨后脚骨后脚骨包括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跗骨、跖骨和趾骨跗骨、跖骨和趾骨跗骨、跖骨和趾骨。跖骨。跖骨分为大跖骨和小跖骨。大跖骨发达,由分为大跖骨和小跖骨。大跖骨发达,由2 2、3 3、4 4跖骨及远列跗骨愈合形成,又称为跗跖骨。小跖跖骨及远列跗骨愈合形成,又称为跗跖骨。小跖骨(第骨(第1 1跖骨)小,以韧带连于大跖骨下端内侧。跖骨)小,以韧带连于大跖骨下端内侧。鸡有鸡有4 4个趾(乌骨鸡、贵妃鸡有个趾(乌骨鸡、贵妃鸡有5 5个趾),第个趾),第1 1趾趾向后向内,其余向后向内,其余3 3趾向前,以第三趾最发达。趾向前,以第三趾最发达。第19页/共161页第20页/共161页二
12、、肌二、肌二、肌二、肌 肉肉肉肉 禽肌肉的肌纤维较细,肌肉内没有脂肪沉积。禽肌肉的肌纤维较细,肌肉内没有脂肪沉积。肌纤维分肌纤维分白肌和红肌白肌和红肌白肌和红肌白肌和红肌。白肌纤维白肌纤维白肌纤维白肌纤维颜色较淡,血液颜色较淡,血液供应较少,肌纤维较粗,线粒体和肌红蛋白较少,供应较少,肌纤维较粗,线粒体和肌红蛋白较少,糖较多,收缩作用较快但短暂。糖较多,收缩作用较快但短暂。红肌纤维红肌纤维红肌纤维红肌纤维大多呈大多呈暗红色,血液供应丰富,肌纤维较细,含线粒体暗红色,血液供应丰富,肌纤维较细,含线粒体和肌红蛋白较多,收缩作用较慢但持久。各种和肌红蛋白较多,收缩作用较慢但持久。各种肌肌肌肌纤维含量
13、在不同部位的肌肉和不同生活习性的禽纤维含量在不同部位的肌肉和不同生活习性的禽纤维含量在不同部位的肌肉和不同生活习性的禽纤维含量在不同部位的肌肉和不同生活习性的禽类有较大的差异类有较大的差异类有较大的差异类有较大的差异。善飞的鸟类和鸭、鹅等水禽红。善飞的鸟类和鸭、鹅等水禽红肌纤维含量多;飞翔能力差或不能飞的禽类,肌肌纤维含量多;飞翔能力差或不能飞的禽类,肌肉以白肌纤维为主,如鸡的胸肌。肉以白肌纤维为主,如鸡的胸肌。第21页/共161页 家禽的皮肌薄而分布广泛。面部肌肉面部肌肉不发达,而开闭上下颌的肌肉则比较发达。颈部肌肉发达,大多分化多节肌及其复合体。以保证颈部的灵活运动。肩带肌肩带肌较复杂,主
14、要作用于翼,其中最发达的是胸肌最发达的是胸肌(也叫胸大肌)、乌喙上肌(也叫胸大肌)、乌喙上肌(胸小肌),(胸小肌),它们是飞翔飞翔的主要肌肉,可占肌肉总重量的一半以上,也是肌肉注射肌肉注射的主要部位之一。第22页/共161页 家禽的盆带肌不发达,腿肌发达。栖肌栖肌是家禽特有的肌肉,相当于哺乳动物的耻骨肌,位于股部内侧,呈纺锤形,以一薄的扁腱向下绕过膝关节的外侧和小腿后面,下端并入趾浅屈肌腱内,止于第2、3趾。当腿部屈曲时,栖肌收缩,可使趾关节机械性屈曲。所以家禽栖息时,能牢牢地抓住栖架,不会跌落。第23页/共161页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被皮系统被皮系统被皮系统被皮系统 被皮系统由皮肤和皮
15、肤的衍生物皮肤和皮肤的衍生物组成。主要机能主要机能是保护家禽体内的器官和组织不受外界机械性侵袭,调节体温,排泄废物,感觉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等。第24页/共161页 一、皮肤一、皮肤 家禽的皮肤薄而柔软,由表皮和真皮构成,容易与躯体剥离。禽的皮肤在翼中形成的皮肤褶叫翼膜翼膜,有利于飞翔。水禽的皮肤在趾间形成蹼,有利于在水内游动。皮肤大部分由羽毛覆盖,称羽区羽区。无羽毛部位叫裸区裸区。第25页/共161页二、皮肤的衍生物二、皮肤的衍生物 皮肤的衍生物有羽毛、冠、肉垂、耳叶、喙、爪、尾脂腺、鳞片等。第26页/共161页(一)羽毛(一)羽毛(一)羽毛(一)羽毛 1 1 1 1、羽毛的类型、羽毛的类型、
16、羽毛的类型、羽毛的类型 羽毛是家禽特有的皮肤衍生物,根据形态不羽毛是家禽特有的皮肤衍生物,根据形态不同,可分为三类:即同,可分为三类:即正羽、绒羽、纤羽正羽、绒羽、纤羽正羽、绒羽、纤羽正羽、绒羽、纤羽。正羽也正羽也正羽也正羽也叫廓羽叫廓羽叫廓羽叫廓羽,覆盖在家禽的体表,主干为羽轴,下段,覆盖在家禽的体表,主干为羽轴,下段为羽根,上段为羽茎。羽茎两侧是羽片,由许多为羽根,上段为羽茎。羽茎两侧是羽片,由许多平行排列的羽枝构成。每一羽枝又向两侧分出两平行排列的羽枝构成。每一羽枝又向两侧分出两排小羽枝。排小羽枝。绒羽绒羽绒羽绒羽密生于皮肤表面,蓬松的羽枝呈密生于皮肤表面,蓬松的羽枝呈放射状直接从羽根发
17、出,形如绒而得名,主要有放射状直接从羽根发出,形如绒而得名,主要有保温作用。保温作用。纤羽纤羽纤羽纤羽纤细,长短不一,形如长发,分纤细,长短不一,形如长发,分布在机体的各部。布在机体的各部。第27页/共161页 根据羽毛生长的部位不同,可分为颈羽、翼羽、鞍羽、尾颈羽、翼羽、鞍羽、尾羽羽等。翼羽翼羽是用于飞翔的主要羽毛。位于两翼外侧的长硬的羽毛称主翼羽,一般为1010根根。位于翼部近尺骨和桡骨侧的羽毛称为副翼羽副翼羽,一般为1414根根。覆盖在主翼羽上羽毛称为覆主覆主翼羽翼羽;覆盖在副主翼羽上的羽毛称为覆副翼羽覆副翼羽。主翼羽与副翼羽之间有一根较短而圆的羽毛称为轴羽。第28页/共161页 2 2
18、 2 2、换羽、换羽、换羽、换羽 鸡从出壳到成年要经过鸡从出壳到成年要经过3 3 3 3次换羽次换羽次换羽次换羽。雏鸡刚出。雏鸡刚出壳时,除了翼和尾外,全身覆盖绒羽,这种羽毛壳时,除了翼和尾外,全身覆盖绒羽,这种羽毛保温性能差,出壳不久即开始换羽,由保温性能差,出壳不久即开始换羽,由正羽正羽正羽正羽代替,代替,通常在通常在6 6周龄左右换完,换羽的顺序为翅、尾、周龄左右换完,换羽的顺序为翅、尾、胸、腹、头。胸、腹、头。第二次换羽发生在第二次换羽发生在第二次换羽发生在第二次换羽发生在6-136-136-136-13周龄周龄周龄周龄,换为,换为青年羽青年羽青年羽青年羽。第三次换羽发生在由第三次换羽
19、发生在由第三次换羽发生在由第三次换羽发生在由13131313周到性成熟期周到性成熟期周到性成熟期周到性成熟期,换为换为成年羽成年羽成年羽成年羽。更换成年羽后,从第二年开始,每。更换成年羽后,从第二年开始,每年秋冬都要换羽一次。在换羽时,需要大量的营年秋冬都要换羽一次。在换羽时,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故蛋鸡在换羽期间停止产蛋。养物质,故蛋鸡在换羽期间停止产蛋。第29页/共161页(二)冠、肉垂、耳叶(二)冠、肉垂、耳叶 冠:冠:表皮很薄,真皮厚。冠是第二性征的标志,公鸡的冠特别发达,呈直立状,母鸡冠常倒向一侧。公鸡和在产卵期的母鸡,冠因在真皮的中间层充满纤维性黏液组织而直立;去势的公鸡及停止产蛋的
20、母鸡,冠因纤维性黏液组织消失而倾斜。冠的结构、形态可作为辨别鸡品种、成熟程度和健康状况的标志。第30页/共161页 肉垂:肉垂:也称肉髯肉髯,左右各一,两侧对称,鲜红色,位于喙的下方。耳叶:耳叶:呈椭圆形,位于耳孔开口的下方,呈红色或白色。第31页/共161页(三)喙、鳞片、爪、距(三)喙、鳞片、爪、距 鳞片:鳞片:是分布在跖、趾部的高度角化皮肤。爪:爪:位于家禽的每一个趾端,鸡的呈弓形,由坚硬的背板和软角质的腹板形成。距:距:在鸡的跖部内侧,公鸡明显。第32页/共161页(四)尾脂腺(四)尾脂腺(四)尾脂腺(四)尾脂腺 家禽的皮肤家禽的皮肤没有皮肤腺没有皮肤腺没有皮肤腺没有皮肤腺,但有一对,
21、但有一对尾脂腺尾脂腺尾脂腺尾脂腺,位于位于尾综骨尾综骨尾综骨尾综骨的背侧。鸡的尾脂腺较小,呈豌豆形,的背侧。鸡的尾脂腺较小,呈豌豆形,水禽的尾脂腺发达。尾脂腺分泌物中含脂肪、卵水禽的尾脂腺发达。尾脂腺分泌物中含脂肪、卵磷脂和麦角固醇等。其中磷脂和麦角固醇等。其中麦角固醇在紫外线的作麦角固醇在紫外线的作麦角固醇在紫外线的作麦角固醇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能变成维生素用下,能变成维生素用下,能变成维生素用下,能变成维生素D D D D,供皮肤吸收利用,供皮肤吸收利用,供皮肤吸收利用,供皮肤吸收利用。家禽。家禽在整理羽毛时,用喙压迫尾脂腺,在整理羽毛时,用喙压迫尾脂腺,挤出分泌物挤出分泌物挤出分泌物挤出分
22、泌物,用喙涂于羽毛上,用喙涂于羽毛上,使羽毛润泽使羽毛润泽使羽毛润泽使羽毛润泽。尾脂腺对水禽尤。尾脂腺对水禽尤为重要。为重要。第33页/共161页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消化系统 家禽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消化管和消化腺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咽、食管、嗉囊(鸡)、腺胃、肌胃、小肠、大肠、泄殖腔、泄殖孔;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第34页/共161页第35页/共161页一、家禽消化系统的构造特点一、家禽消化系统的构造特点(一)口咽(一)口咽 家禽的口腔与咽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直接相通,故称口咽。禽没有唇、齿、软腭,颊不明显,上下颌形成喙。口咽顶部前壁正
23、中,有前狭后宽的鼻孔,后部正中有咽鼓管漏斗,咽鼓管开口于漏斗内。口咽部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使大量血液冷却,有散热作用。第36页/共161页 1 1、喙、喙 为包在颌前骨、下颌骨外面高度角化的皮肤套,分为上喙上喙和下喙和下喙。喙因高度钙化而坚硬,含有大量的感觉神经末梢。鸡、鸽的喙呈尖端向前的圆锥形,适于摄取细小的饲料,撕碎较大的食物。雏鸡上喙的尖部有蛋齿蛋齿,是由角化的上皮细胞形成,孵出时,用来划破蛋壳。第37页/共161页 鸭、鹅的喙长而宽,末端钝圆,呈铲状。除上喙尖部外,大部分被覆有较柔软、光滑的角质蜡膜。在喙的边缘形成许多横褶横褶,便于在水中采食时,将水滤出。第38页/共161页第3
24、9页/共161页第40页/共161页 2 2、舌、舌 鸡、鸽的舌与喙形状相似,舌尖乳头高度角质化舌尖乳头高度角质化,舌体与舌根间有一列乳头;鸭、鹅的舌较长而厚,较灵活,除舌体后部外,侧缘有角质乳头侧缘有角质乳头,与喙侧缘的横褶一起参与水的滤出。家禽的舌黏膜内味蕾较少,味蕾较少,味觉机能较差味觉机能较差,但对水的温度敏感。第41页/共161页第42页/共161页 3 3、唾液腺、唾液腺 唾液腺很发达,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口腔、咽黏膜的固有层内,几乎连成一片,其导管直接开口于咽黏膜的表面。唾液腺分泌黏液性唾液。第43页/共161页(二)食管与嗉囊(二)食管与嗉囊(二)食管与嗉囊(二)食管与嗉囊 家
25、禽的食管较宽,壁薄,易扩张,可分为家禽的食管较宽,壁薄,易扩张,可分为颈颈颈颈段和胸段段和胸段段和胸段段和胸段。颈段与气管一同偏于颈的右侧,位于。颈段与气管一同偏于颈的右侧,位于皮下。鸡、鸽的食管在胸廓前口处形成嗉囊;皮下。鸡、鸽的食管在胸廓前口处形成嗉囊;鸭、鸭、鸭、鸭、鹅没有真正的嗉囊鹅没有真正的嗉囊鹅没有真正的嗉囊鹅没有真正的嗉囊,在食管颈段扩大成纺锤形,在食管颈段扩大成纺锤形,以贮存食料,有括约肌与胸段为界。食管壁由黏以贮存食料,有括约肌与胸段为界。食管壁由黏膜层、肌层和外膜构成,在黏膜层有食管腺,分膜层、肌层和外膜构成,在黏膜层有食管腺,分泌黏液。颈部食管后部的黏膜层内含有淋巴组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禽 解剖 生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