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污染控制与洁净技术 章污染控制的通风空调技术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室内污染控制与洁净技术 章污染控制的通风空调技术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污染控制与洁净技术 章污染控制的通风空调技术课件.pptx(9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概述:室内空气污染物可以用通风空调的方式加以控制,使污染物在室内的浓度低于卫生要求的标准。通风空调的任务就是要向室内提供冷量或热量,稀释并除去室内的污染物,以保证室内具有适宜舒适的条件和良好的空气品质。1.通风在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工作中的作用:对工业建筑,主要是要消除室内的余热余湿、粉尘、有害气体(汽)体。对于民用建筑,主要是消除室内厨房的油烟和室内的余热余湿以及新装修的建筑内有害微元。对商业建筑以及高层建筑还有防火排烟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用通风方法解决。第三章 室内空气污染控制的通风空调技术第1页/共99页2.空调的作用:空调有舒适性空调和工艺性空调之分。舒适性空调主要的控制目标是室内的温度
2、、湿度、洁净度和室内空气流动的速度。工艺性空调,不仅要控制上述的“四度”,此外,对工业污染物也有严格的控制(取决于工艺过程中的要求)。工艺性空调的系统结构与设计方法上都有较大的不同。对室内压力梯度的控制有极其严格的控制要求。空调系统在设计上与通风系统有较大的不同,其空气处理过程也相应的复杂一些。第三章 室内空气污染控制的通风空调技术第2页/共99页 自然通风依靠室外风力造成的风压和室内外空气温度差造成的热压使空气流动,以达到提供给室内新鲜空气和稀释室内气味和污染物,除去余热和余湿的目的。其特点是:简单易行,节约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3.1.1 热压、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按工作原理可以分
3、为: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图3-1)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图3-2)热压风压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通风(图3-3)图 3-1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图 3-2 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第3页/共99页 风压、热压值P作用在建筑物的窗孔或门洞上就会使空气产生流动,流过窗孔或门洞的阻力等于P:P=(2/2)(3.1)上式可以改写为:式中:P窗孔两侧的压力差,Pa;空气流过窗孔时的流速,m/s;空气的密度,kg/m3;窗孔的局部阻力系 窗孔的流量系数,值的大小与窗孔的构造有关,一般小于1。通过窗孔的空气量:第4页/共99页1.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是由于室内外存在温差和进排气口高度差造成的
4、。从图3.1 可见,只要室内温度tn 大于室外温度tw,室外空气柱压力Pa大于室内空气柱压力Pa,同时开启窗孔a、b,空气将从窗孔a流入,从窗孔b 流出,直到窗孔a 的进风量等于窗孔b 的排风量时达到平衡。因此,影响热压通风的主要因素是:窗孔位置、两窗孔的高度差h 和室内外的空气密度差(w-n)。热压值的大小:为了便于计算,给出余压定义:室内某一点的压力和室外同标高未受建筑或其它物体扰动的空气压力的差值称为该点的余压。当仅有热压作用时,由于窗孔外的空气未受室外风扰动的影响,故此时窗孔内外的压差即为该窗孔的余压,余压为正,则该窗孔排风;余压为负,该窗孔进风。余压沿车间高度的变化,如图3.4所示。
5、图 3.4 余压沿车间高度的变化 P=gh(w-n)第5页/共99页 从窗孔a进风到窗孔b出风,其压力值从负压到正压,那么其间必然存在一个压力为零的面,该面称为中和面。如果以中和面作为基准面,则窗孔a的余压为:窗孔b的余压为:式中:中和面上的余压,=0;、窗孔a、b至中和面的距离。由式(3.6)可见,某一窗孔余压的绝对值与中和面至该窗孔的距离有关,中和面以上窗孔余压为正,中和面以下窗孔余压为负。第6页/共99页 2.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风压的定义:在自然环境中每一物体的表面承受的静压而被气流所改变时,这一气流就是风压。(一般迎风面静压为正,被风面静压为负)如图3.2所示。当室外气流与建筑物相
6、遇时,建筑物外围结构上某一点的风压值 (Pa)可用下式表示:式中:K 空气动力系数,可正可负;室外空气流速,;室外密度,。第7页/共99页 3.风压、热压同时作用下的自然通风:建筑物受到风、热压同时作用时,外围护结构上各窗孔的内外压差就等于各孔的余压和室外风压之差的线性叠加。由于室外风速和风向是经常变化的,因此风压的作用不是一个可靠的因素,在一般工程设计中(特别是热车间的自然通风的设计计算中)往往只作定性分析而不作定量计算。然而,高层建筑的热负荷计算时需要考虑风压热压同时作用下的自然渗透风的影响。(如图3.3所示)图 3.3 风压、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第8页/共99页 3.1.2 自然通风量计
7、算及其测量方法 1自然通风的设计计算步骤 在工业生产中往往用自然通风的方式消除车间内大量的余热。在对建 筑物进行冬季热负荷计算时,也需要考虑自然渗透风的影响。A.计算方法的几点简化:通风过程是稳定的;影响自然通风的因素不随时间而变化;车间的空气温度取平均空气温度 。式中:室内工作区温度,;上部窗孔的排风温度,。第9页/共99页 B.自然通风设计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车间的全面换气量:式中:车间的总余热量,kJ/s;车间上部的排风温度,;车间的进风温度,(一般取室外空气温度 ),=;空气比热,kJ/kg.2)确定窗孔的位置,分配窗孔的进排风量;3)计算各窗孔的内外压差和窗孔面积;第10页/共99
8、页 计算时,先假定中和面位置或某一窗孔的余压,然后计算其余各窗孔的余压。应当指出,最初假定的余压值不同,最后计算得出的各窗孔面积分配是不同的。以图3-4为例,在热压作用下,进排风窗孔的面积分别为:进风窗孔:排风窗孔:式中:,窗孔 a,b的内外压差,Pa;窗孔a,b 的流量,;窗孔a,b的流量系数;室外空气的密度,;第11页/共99页上部排风温度下的空气密度,;室内平均温度下的空气密度,;中和面至窗孔的距离,m。根据空气量平衡方程式,=,如果近似认为,上述的公式可简化为:或 可见,进排风窗孔面积之比随中和面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中和面向上移,则排风窗孔面积增大,进风窗孔面积减小;中和面向下移,则相反
9、。在热车间都采用上部天窗进行排风,天窗的造价要比侧窗高,因此中和面位置不宜选得太高。第12页/共99页2车间排风温度的计算自然通风的排风温度可按下述三种方法计算:1)对某些特定的车间可按排风温度与夏季通风计算温度差的允许值确定,对大多数车间而言,要保证 ,()应不超过10-12;2)对于厂房高度不大于15m,室内散热源比较均匀,而且散热量不大于116 时,可用温度梯度法计算排风温度 :式中:温度梯度,/m,h 排风天窗中心距地面高度,m。第13页/共99页3)按有效热量系数计算:式中:m 车间有效热量系数,其值与热源的集中程度和热源布置方式有关,可查阅通风空调设计手册。3.冬季冷风渗透量的计算
10、A.对于六层或六层以下的建筑物:式中:L根据冬季室外平均风速,朝主导风向的每一米缝隙渗入 的空气量m3/h,由表3.2确定 门、窗缝隙计算长度,m;室外空气的密度,;n 各朝向冷空气渗入量修正值,由表3.3确定。第14页/共99页表3.2 每一米门、窗缝隙渗入的空气量(m3/h)门窗类型门窗类型风风 速速 (m/s)(m/s)1 12 23 34 45 56.76.7单层木窗单层木窗1.0 1.0 2.0 2.0 3.1 3.1 4.3 4.3 5.5 5.5 6.76.7双层木窗双层木窗0.7 0.7 1.4 1.4 2.2 2.2 3.0 3.0 3.9 3.9 4.74.7单层钢窗单层钢
11、窗0.8 0.8 1.7 1.7 2.0 2.0 3.6 3.6 4.6 4.6 5.65.6双层钢窗双层钢窗0.5 0.5 1.0 1.0 1.0 1.0 2.2 2.2 2.8 2.8 3.63.6门窗类型门窗类型2.0 2.0 1.0 1.0 6.2 6.2 8.5 8.5 11.0 11.0 13.413.4表3.3 各地区各朝向冷空气渗入量修正值n 地地 区区朝朝 向向北北东东 北北东东东南东南南南西南西南西西西北西北 齐齐哈尔齐齐哈尔0.90 0.90 0.40 0.40 0.10 0.10 0.15 0.15 0.35 0.35 0.40 0.40 0.70 0.70 1.001
12、.00 哈哈 尔尔 滨滨0.25 0.25 0.15 0.15 0.15 0.15 0.45 0.45 0.60 0.60 1.00 1.00 0.80 0.80 0.550.55 沈沈 阳阳1.00 1.00 0.90 0.90 0.45 0.45 0.60 0.60 0.75 0.75 0.65 0.65 0.50 0.50 0.800.80 呼和浩特呼和浩特0.90 0.90 0.45 0.45 0.35 0.35 0.10 0.10 0.20 0.20 0.30 0.30 0.70 0.70 1.001.00 兰兰 州州0.75 0.75 1.00 1.00 0.95 0.95 0.5
13、0 0.50 0.25 0.25 0.25 0.25 0.35 0.35 0.450.45 银银 川川1.00 1.00 0.80 0.80 0.45 0.45 0.35 0.35 0.30 0.30 0.25 0.25 0.30 0.30 0.650.65 西西 安安0.85 0.85 1.00 1.00 0.70 0.70 0.35 0.35 0.65 0.65 0.75 0.75 0.50 0.50 0.300.30 北北 京京1.00 1.00 0.65 0.65 0.20 0.20 0.15 0.15 0.20 0.20 0.25 0.25 0.25 0.25 0.650.65第15
14、页/共99页B.对于超过六层的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可按下式计算:1)风压和热压的综合作用计算:式中:室外风压与室内热压之差,Pa;c 风压系数,c=0.7;e 热压系数,对住宅,取e=0.2,对办公楼、旅馆等,取 e=0.5;2)风压和热压综合作用下渗入空气量的计算:式中:L每米门、窗缝隙的渗入空气量,;与门窗种类和严密程度有关的常数,单层钢窗取=4.21,双 层钢窗取=2.60,单层木窗取=5.00,双层木窗取=3.56b 常数,取b=1.8。第16页/共99页4.自然通风量的测量方法一:简易法,在通风口多点均布测量风速(用风速仪),取平均值,再乘以风口面积,求得风量。但测量的精度与风口形式有较
15、大的关系。方法二:喷嘴测定法,测量装置如图3.5所示。图 3-5风口进风量喷嘴测试装置图 第17页/共99页单个喷嘴的流量计算公式为:式中:单个喷嘴的空气流量,;喷嘴的喉部面积,根据标准喷嘴直径d求取面积;喷嘴两端的静压差,Pa;喷嘴喉部的空气密度,;C 喷嘴流出系数。对标准喷嘴(如图3.6所示),空气的流出系数由下式确定:第18页/共99页式中:喷嘴喉部雷诺数;喷嘴喉部速度,;d 喷嘴喉部直径,mm;空气运动粘滞系数,。该方法特点:测量精度高,无需标定,测试方便。第19页/共99页局部机械通风:1.局部送风 2.局部排风全面机械通风:1.全面送风 2.全面排风3.2.1 局部送、排风控制及其
16、应用 当污染物集中于某处发生时,局部排风是最有效的治理污染物对环境危害的通风方式。污染物定点发生的情况在工业厂房中很多,如电镀槽,清理工件的喷砂和喷丸工艺,喷漆工艺,砂轮机,盐浴炉,卒火油槽等。图3.7为一局部机械排风系统的示意图。这系统由排风罩、风机、空气净化设备、风管和排风口组成。局部排风系统的划分应遵循如下原则:图 3.7 局部排风系统示意图 第20页/共99页 (1)污染物性质相同或相似,工作时间相同且污染物散发点相距不远时,可合为一个系统。(2)不同污染物相混可产生燃烧、爆炸或生成新的有毒污染物时,不应合为一个系统,应各自成独立系统。(3)排除有燃烧、爆炸或腐蚀的污染物时,应当各自单
17、独设立系统,并且系统应有防止燃烧、爆炸或腐蚀的措施。(4)排除高温、高湿气体时,应单独设置系统,并有防止结露和有排除凝结水的措施。在一些大型车间中,尤其是有大量余热的高温车间,采用全面通风已无法保证室内所有地方都达到适宜的程度。只得采用局部送风的办法使车间中某些局部地区的环境达到比较适宜的程度,这是比较经济而又实惠的方法。第21页/共99页 图3.8为车间局部送风的示意图。空气送到工作点的风速一般根据作业的强度控制在1.5-6m/s。送风宜从人的前侧上方吹向头、颈、胸部,必要时也可以从上向下垂直送风。送风射流送到人体其直径宜为lm。另外应避免将污染物吹向人体。图3.8系统式局部送风系统示意图
18、第22页/共99页3.2.2 全面通风控制 全面通风可分为二种情形:一是稀释通风,针对工业有害物,用清洁空气稀释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浓度,同时不断把污染空气排至室外,使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不超过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二是利用空调方式,针对室内温度、湿度、速度、洁净度的要求,对空气全面处理及换气从而达到“四度”的要求。1.稀释通风换气量的确定A.按浓度平衡方程确定:为了分析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与通风量之间的关系,假设:有害物在室内均匀散发;送风气流和室内空气的混合在瞬间完成;送排风气流是等温的。第23页/共99页 在体积为 的房间内,有害物源每秒钟散发的有害物量为x,通风系统开动前室内空气中
19、有害物浓度为y1,则通风稀释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在任何一个微小的时间间隔 内,室内得到的有害物量(即有害物源散发的有害物量和送风窃据带入的有害物量)与从室内排出的有害物量(排出空气带走的有害物量)之差应等于整个房间内增加(或减少)的有害物量,即浓度平衡方程可表示为:式中,L全面通风量,;y0 送风空气中有害物浓度,;x有害物散发量,;y 在某一时刻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Vf 房间体积,;某一段无限小的时间间隔,s;dy在时间内房间内浓度的增量,。上式反映了任何瞬间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y与全面通风量L之间的关系。第24页/共99页如果在 秒钟内,室内空气有害物浓度从y1变化到y2,则有下式:对
20、公式(3.21)进行变换:即:当 1时,级数 收敛,方程(3-23)可以用级数展开的近似方法求解。如近似地取级数的前两项,则:第25页/共99页上式称为不稳定状态下的全面通风量计算式。当通风量L一定时,任意时刻室内的有害物浓度y2:若室内空气中初始的有害物浓度y1=0,上式可写成:当 时,室内有害物浓度y2趋于稳定,其值为:第26页/共99页 由公式(3.25)或(3.26)可以画出室内有害物浓度y2随通风时间 变化的曲线,见图3-9。图中的曲线1是 ,曲线2是 ,曲线3是y1=0。见插图3.9。图 3.9 室内有害物浓度曲线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室内有害物浓度按指数规律增加或减少,其增减速度
21、取决于L/Vf。当室内有害物浓度y2处于平衡状态时,所需的全面通风量为:第27页/共99页 为了保证有害物源附近工人呼吸带的有害物浓度控制在容许值以下,实际所需的全面通风量要比上式的计算值大得多。因此,需要引入一个安全系数K。即:K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一般通风房间,取K=310。B.消除余热所需风量:式中:G 全面通风风量,;Q 室内余热量,;C 空气的质量比热,其值为 tp 排出空气的温度,t0 进入空气的温度,第28页/共99页C.消除余湿所需风量:式中:G全面通风风量,kg/s;dp排出空气的含湿量,(干空气);W余湿量,g/s;d0进入空气的含湿量,(干空气)。D.按换气次数确定风量:
22、当散入室内的有害物量无法计算时,全面通风量可按类似房间换气次数的经验数值进行计算。图3.10是机械式全面送风系统示意图。第29页/共99页图 3-10 机械送风系统示意图1-百叶窗;2-保温阀;3-过滤器;4-旁通阀;5-空气加热器6-启动阀;7-通风机;8-通风管网;9-出风口;10-调节阀;11-送风室第30页/共99页 L=nVf式中:L全面通风量,m3/h;n换气次数,即n=L/Vf(次/h);Vf通风房间体积,m3。说明:1.根据卫生标准规定,当室内有数种溶剂(如苯等)或数种刺激性气体(如s2o3等)在室内同时散放时,它们对人体的作用是叠加的,所以全面通风量应按各种污染允许浓度计算后
23、求取总和为全面通风量;2.若是一般性有害物(如co2,余热、余湿等),则分别计算风量后取其最大值。第31页/共99页2.风量平衡和热平衡的计算1)风量平衡:单位时间内进入室内的空气量应和同一时间内排出的空气量保持相等,这就是空气平衡和风量平衡。风量平衡的数学表达式为:式中,Gzj 自然进风量,kg/s;Gjj 机械进风量,kg/s;Gzp 自然排风量,kg/s;Gjp 机械排风量,kg/s;第32页/共99页 在不设有自然通风的房间中,当机械进、排风量想等(Gjj=Gjp)时,室内外压差为零。当机械进风量大于机械排风量(GJJ Gjp)时,室内处于正压状态。反之,室内处于负压状态。我们把渗入(
24、出)房间的这部分空气量,称为无组织通风。在工程设计中,为了相邻房间不受污染,常有意识的利用无组织进风恶化无组织排风。让清洁度要求高的房间保持正压,产生有害物的房间保持负压。冬季房间内的无组织进风量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不良后果。第33页/共99页2)热平衡:要使通风房间温度保持不变,必须使室内的总得热量等于总失热量,保持室内热量平衡。随房间的设备、产品及通风方式的不同,房间得热量、失热量差别较大。在使用机械通风,又使用再循环空气补偿部分车间热损失的车间中,热平衡方程式的形式为:式中,围护结构、材料吸热的总失热量,kW;生产设备、产品及采暖散热设备的总放热量,kW;Lp 局部和全面排风风量,;Lj
25、j机械进风量,;Lzj自然进风量,;Lhx再循环空气量,;室内空气密度,;窗外空气密度,;第34页/共99页tn室内空气温度,tw室外空气计算温度,在冬季,对于局部排风及稀释有害气体的全面通风,采用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对于消除余热、余湿及稀释低毒性有害物质的全面通风,用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是指历年最冷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tjj机械进风温度,ts再循环送风温度,c 空气的质量比热,其值为1.01kJ/(kg)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通风房间的风量平衡、热平衡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设计时不一定遵循上述规律,实际运行时,通风系统会在室内状态下达到新的平衡。但此时的室内参数已发生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室内污染控制与洁净技术 章污染控制的通风空调技术课件 室内 污染 控制 洁净 技术 通风 空调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