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古诗四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课件.pptx
《实用古诗四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古诗四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课件.pptx(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1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2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 力。3 3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 惯。第1页/共57页一、读一读:抵()搔()干戈()戍()杜牧()夜阑()簪()寥落()惶恐()ddsosoznznshshmmlnln lioliohunhun 第2页/共57页烽火:胜:夜阑:汗青:商女:二、记一记: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这里指战乱。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这里指战乱。能承受。能承受。以卖唱为生的歌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躺着不动。躺着不动。夜深。夜深。指史册。指史册。僵卧:丹心:赤诚的心。赤诚的心。干戈:泛指兵
2、器。泛指兵器。第3页/共57页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春望杜甫杜甫第4页/共57页第5页/共57页第6页/共57页杜甫(公元712712公元770770),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和李白并称“李杜”,其诗被称为“诗史”。第7页/共57页安史之乱时,作者把妻儿送回老家,然后独自投奔皇帝
3、,不幸中途被叛军捉住,送往长安。杜甫在这里过了八个月痛苦的俘虏生活,亲眼见到长安陷落后的种种惨状,昔日的繁华景象已被一片残破所代替。他感时忧国,写下了五言律诗春望,表达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第8页/共57页第9页/共57页听读这首诗,思考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的破坏。叛军焚烧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深火热之中。“国破山河在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的长安“城春草木
4、深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痛。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第10页/共57页“烽火连三月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
5、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家书抵万金”,在,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珍贵!诗的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诗的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第11页/共57页一、研读文本1 1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哪个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那个字写
6、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2 2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哪个字中?诗人的视野是怎样的?3 3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什么样的心情?4.4.春望中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5 5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第12页/共57页1 1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哪个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那个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破破 深深2 2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哪个字中?诗人的视野是怎样的?望望 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3 3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什么样的心情?忧国忧民、思念家人的痛苦心情。忧国忧民
7、、思念家人的痛苦心情。4.4.春望中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因为诗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乡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因为诗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乡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即便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即便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第13页/共57页5 5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不停地挠
8、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第14页/共57页请你结合对诗歌的理解,谈谈本诗的主旨。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之后,描写了诗人眺望长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之后,描写了诗人眺望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山河依旧的感触,抒发了忧国安沦陷,城池残破,山河依旧的感触,抒发了忧国思家的感情。思家的感情。二、探究主旨第15页/共57页1.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三、品析语言 一个一个“深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因
9、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溅”“”“惊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连三月连三月”见战祸之长。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抵万金”极言家书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2.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第16页/共57页第17页/共57页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解释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
10、,但因为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对这两种说法,你怎么看?第18页/共57页 两种说法都讲得通。按第一种说法,诗人因为感时两种说法都讲得通。按第一种说法,诗人因为感时伤怀,加之思念家人,面对花香鸟语的春景,不但无心伤怀,加之思念家人,面对花香鸟语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泪落心惊。按第二种说法,诗人把花鸟作为赏玩,反而泪落心惊。按第二种说法,诗人把花鸟作为一种人格化的象征,似乎花也如人一样因感时而迸出了一种人格化的象征,似乎花也如人一样因感时而迸出了泪珠(花上的露珠),鸟也如人一样因恨别而惊恐地鸣泪珠(花上的露珠),鸟也如人一样因恨
11、别而惊恐地鸣叫。考虑到这首诗的主旨是忧乱伤春,把叫。考虑到这首诗的主旨是忧乱伤春,把“感时花溅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恨别鸟惊心”这两句的主语理解为作者自己更加自然,这两句的主语理解为作者自己更加自然,更加符合作者当时的心理,因此我们选择第一种说法。更加符合作者当时的心理,因此我们选择第一种说法。第19页/共57页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杜牧古诗四首古诗四首古诗四首第20页/共57页杜牧(803-852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太和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中书舍人等职。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其诗多讽谕时政之作。写景
12、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有樊川文集。第21页/共57页 六朝故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城中的秦淮河一带,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晚唐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听到酒店歌女在唱陈后主时流行的歌曲,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此诗,以抒发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第22页/共57页第23页/共57页听读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本诗的主要内容。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月光映照着水边的沙滩,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月光映照着水边的沙滩,夜晚船在秦淮河边停泊,与岸上的酒店靠得很近。商女夜晚船在秦淮河边停泊,与岸上的酒店靠得很近。商女不知道南朝亡国的怨恨,隔着江还在唱不
13、知道南朝亡国的怨恨,隔着江还在唱玉树后庭花玉树后庭花。第24页/共57页一、研读文本1.“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2.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 3诗中按照诗人的活动,应该先有“夜泊秦淮”,才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原诗为什么要颠倒呢?体会诗人这样写的效果。第25页/共57页1.“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2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真正不知亡国
14、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第26页/共57页3 3诗中按照诗人的活动,应该先有“夜泊秦淮”,才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原诗为什么要颠倒呢?体会诗人这样写的效果.首先它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首先它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这是很符合艺术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这是很符合艺术表现的要求的;其次,一、二句这么处理,就很像一幅表现的要求的;其次,一、二句这么处理,就很像一幅画的画面和题字的关系。平常人们欣赏一幅画,往往先画的画面和题字的关系。平常人们欣赏一幅画,
15、往往先注目于那精彩画面(这犹如注目于那精彩画面(这犹如“烟笼寒水月笼沙烟笼寒水月笼沙”),然),然后再去看那边角的题字(这便是后再去看那边角的题字(这便是“夜泊秦淮夜泊秦淮”)。所以)。所以诗人这样写也颇合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诗人这样写也颇合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第27页/共57页请你结合对诗歌的理解,谈谈本诗的主旨。本诗通过写诗人夜泊秦淮,听到酒家歌女在唱本诗通过写诗人夜泊秦淮,听到酒家歌女在唱陈后主时流行的歌曲,来抒发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陈后主时流行的歌曲,来抒发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虑。忧愤,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虑。二、探究主旨第28页/共57页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用 古诗 十一月 风雨 大作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