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及测绘.pptx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及测绘.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及测绘.pptx(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8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球表面上的地形可分为两大类:地物和地貌。地面上天然和人工的各种固定物体,称为地物,例如房屋、道路、河流等,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例如高山、平原、沟壑等。按一定的比例尺和投影方式,用规定的符号将地面上地物和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缩绘在相应介质上而得到的图形称为地形图,如图8-1所示。811地形图的比例尺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地形图上任意一线段长度l与相应实际地面水平长度L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比例尺在地形图上可用数字和图式两种形式表示。数字比例尺表示形式为l/L=1/M图式比例尺是图中用一条分有若干个单位长度的直线段按与数字比例尺同比例地表示实际地面长度,如图8-
2、6所示。图式比例尺一般绘制在地形图图廓下方随图纸同样伸缩,用它在同一图上量测距离,可消除因图纸伸缩引起的量度误差。第1页/共66页2比例尺的大小 我国把1:500、1:1000、l:2000和1:5000称为大比例尺;把1:1万、1:2.5万、1:5万、1:10万称为中比例尺;把1:25万、1:50万、1:100万称为小比例尺。即比例尺的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对大比例尺的地形图,传统的测绘方法是利用经纬仪和平板仪进行全野外测量,现代方法是利用全站仪或GPS,从野外测量、计算到内业一体化的数字化测绘。对于1:2000、1:5000的地形图,也可以采用大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中比例尺地形图采用
3、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一般地,中比例尺地形图是以同测区的大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采用编绘的方法完成。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被确定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我们把中小比例尺地形图又简称为地图。在城市和工程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初步和项目设计到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1:5万至1:500各种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对于诸如地下建筑、大桥选址及水坝等特种工程,还要测绘l:200比例尺的地形图。第2页/共66页3比例尺的精度正常人眼在图上可分辨的最小距离为0.1mm,实地距离若小于相应值时,在图上将无法表达与分辨。因此将图上0.1mm所对应
4、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例如,l:2000的比例尺精度为0.2m。显而易见,比例尺的大小决定了比例尺精度,而比例尺精度又决定了实测地形图时的精度要求和地形图的概括程度。第3页/共66页第4页/共66页812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当测区面积较大时,需对地形图进行分幅和编号,以便于编图和应用。地形图的分幅有两种形式,即矩形分幅和梯形分幅。矩形分幅的地形图图廓线是矩形,与平面直角坐标系轴平行,主要适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梯形分幅的地形图图廓线是经纬线,因而呈梯形,主要适用于中、小比例尺地形图1.梯形分幅与编号地形图编号可以采用自然序数式、行列式、行列-自然序数式方法。自然序数编号法是按自然数字顺序
5、编排,如1、2、3、4。行列式编号法是将制图区域中行和列分别赋予数字和字母组合成编号,如G12,是指G行12列图。行列-自然序数编号法是将行列式法和自然序数法相结合的编号方法,如G12-5,是指G12图中的第5幅图。我国于1991年重新制定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的新国家标准。它仍以作为国际上统一的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编号为基础,后接相应比例尺图的行和列,代码,并附有比例尺代码,所有基本比例尺编号均由五个元素10位码组成。第5页/共66页1)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是国际上统一的。它按经差6和纬差4进行分幅,整个地球椭球南北半球各分成22行6
6、0列。行从赤道开始,向南北按字母A、B、C顺序进行编号,列从180经线开始,自西向东按自然序数1、2、3编号,因而1:100万地形图采用行列式编号法,行在前,列在后,例如G12。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如图8-2所示,其中在纬度6076之间经差为12,在纬度7688之间经差为24,88以上为一幅。第6页/共66页第7页/共66页2)1:50万1:5000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1:50万至1:5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均以1:100万图为基础,将其分成若干行和列,行列分别以所在行列分别以所在行列自然顺序数编码,采用三位数字,不足三位时前取0,并附有比例尺代码。基本比例尺图编码均由五个元素10
7、位码组成,各代码所占据的顺序和位数,如图8-3所示。国家基本比例尺图的比例尺代码如表8-1所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行列划分和编号如图8-4所示。例如,编号G12C002003的地形图属于1:25万比例尺的地形图,在编号为G12的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之中,其行号为2,列号为3.编号G12G081054的地形图属于1:1万比例尺地形图,在编号为G12的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之中,其行号为81,列号为54。第8页/共66页比例尺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000代码BCDEFGH表8-1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代码第9页/共66页2矩形分幅与编号大
8、比例尺图,例如1:500、1:1000、1:2000以及为工程设计施工用的1:5000比例尺地形图,一般采用矩形分幅法进行分幅和编号,它以平均于平面直角坐标系轴的整千米或百米线作为图廓线。通常1:5000地形图的图幅大小为40cm*40cm,1:2000、1:1000、1:500地形图的图幅大小为50cm*50cm。它们之间的关系如表8-2所示。矩形图幅的编号以 l:5000比例尺图为基础。1:5000比例尺图的编号取图幅西南角坐标公里数作为其编号,而其他比例尺图在其后加上罗马数字进行编号,如图 8-5 所示。例如编号为 20 30-I-II-I、20-30-II-III的图,其图幅为图 8-
9、5 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看出 20 30-I-II-I编号的图为 1:500 比例尺地形图,而 20-30-II-III编号的地形图为 l:l 000比例尺地形图。矩形图幅的地形图编号也可以采用前面叙述的其他编号方法,以使用与管理方便为主,不作硬性规定。第10页/共66页第11页/共66页比例尺图幅大小(cm)实地面积(km2)一副1:5000图所含图幅数1:500040*40411:200050*50141:100050*500.25161:50050*500.062564表8-2 矩形分幅的图幅规格第12页/共66页第13页/共66页813 地形图的图外注记地形图图廓线外的文字、符号、图形说
10、明等称为地形图图外注记。它可以对地形图起补允说明的作用,便于图的使用和管理。它包括图名、图号、接图表、比例尺、坡度尺、三北方向线、坐标格网注记、图例、测图及编图方法、投影方式、图式版本、坐标及高程系统等下面对部分图外注记作简要说明。(参见图 8-6)1.图名、图号、接图表图名即图的名字,一般取图内显著的地物或地貌名作为图名,图名一般标在图廓正上方。图号是指图的编号,图号标在图名和上图廓之间。接图表表示本图幅与四邻图幅的邻接关系接图表绘在上图廓的左上方,用来标明相邻图的图名或图号。第14页/共66页第15页/共66页2.图廓和坐标格网图廓分为内图廓和外图廓。内图廓线较细,是图幅的范围线;外图廓线
11、较粗,是图幅的装饰线矩形图幅的内图廓是坐标格网线,在内外图廓之间和图内绘有坐标格网交点短线,图廓的四角注记有坐标。梯形图幅的内图廓是经纬线,图廓的四角注记有经纬度,内外图廓间还有分图廓,在内图廓线与分图廓线间的短线,标明了高斯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值(以km计),分图廓线与外图廓线间的短线,标明了经纬度值。3.三北方向线三北方向线标明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和坐标纵轴间的相互关系,即表明了图中磁偏角和子午线收敛角的平均值。4.坡度比例尺坡度比例尺用来在图上通过量取等高线平距确定各点地面坡度。第16页/共66页814 地物的表示方法地形图是按一定比例缩绘而成的,因而必须对地物、地貌进行取舍和概括。显而易见
12、,当比例尺不同时,地物的表现方式也将有所不同。不同比例尺的地物,应按国家统一标准地形图图式规定进行描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式中的部分地物和地貌如表8-3所示。第17页/共66页第18页/共66页 地物符号按比例情况和抽象程度可分为如下几种 1比例符号按比例尺和图式规定将地物的实际轮廓缩绘而成的符号称为比例符号,例如地面上的建筑物、湖泊、农田、植被等面状地物的符号。2非比例符号由于地物占地面积较小,不能按比例尺将其实际轮廓缩绘在图上,只能依照特殊规定绘制的地物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例如路灯、水井、变压器等较小且重要的点状地物的符号。3半比例符号对于某些地物,其长度可按比例尺缩绘,但宽度无法按比例尺缩
13、绘的地物符号称为半比例符号,例如高压电线、铁路、围墙、管线等线状地物的符号。4注记符号对地物用文字、数字和特殊符号加以注明或补充说明,例如建筑物名称和层数、河流名称、水深和流向、山脉名称等第19页/共66页815地貌的表示方法1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接的闭合曲线,称为等高线,如图8-7所示地貌可以用地貌模型、晕渲法、分层设色法、等高线法等表示。由于等高线能够精确地描述地貌特征,能够对地貌进行准确量测,因而应用最为广泛,并且等高线有利于进行概括和取舍,但缺点是缺乏立体感。2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用h表示。同一幅地形图中只能有一个等高距。通常按测图比例尺和测
14、区地形类别来决定测图的等高距,如图8-4所示。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用d表示。等高线平距越小,则地面坡度越陡,反之等高线平距越大,则地面坡度越缓,故坡度与等高线平距成正比第20页/共66页第21页/共66页地形倾斜角等高距(m)1:5001:10001:20001:50006o以下0.50.5126o15o0.512515o以上1125表8-4第22页/共66页3等高线的种类等高线的种类如下。首曲线或基本等高线:按基本等高距绘制的等高线。计曲线或加粗等高线:为了高程计数的方便,通常每隔四条首曲线加粗的一条等高线。间曲线或半距等高线:当地表面坡度较小,首曲线不能充分描绘地貌特征
15、时,所绘制的一种等高距为1/2基本等高距的等高线。间曲线不必闭合,开用虚线表示。4.典型地貌地貌的形态变化多样,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一些基本的典型地貌组合而成的。这些典型地貌包括山顶与凹地、山脊与山谷、鞍部及陡崖、悬崖等。(1)山顶与凹地 这两者的等高线完全相同,其特征都是一簇闭合曲线。为了区分这二者的等高线,可在其等高线上加注示坡线或高程值。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坡度下降的方向。示坡线由里向外表示的是山顶,由外向里表示的是凹地。高程注记由外向里递增的表示为山顶,由里向外递增的表示为凹地(如图8-8(a)和(b)所示)。第23页/共66页第24页/共66页第25页/共66页(3
16、)鞍部 两相邻山头间的低凹部分,呈马鞍形,用两簇相对的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表示(如图8-8(e)所示)(4)陡崖与悬崖 由于陡崖(包括梯田和冲沟)的地面坡度过于陡峭,等高线密度太大,不好表示,因此采用专门的地貌符号表示(如图8-9所示)。悬崖的凹入部分投影到平面上后与其他的等高线相交,应采用虚线表示(如图8-8(f)所示)。第26页/共66页5等高线的特性等高线具有如下特性: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等高线是连续的闭合曲线,因图幅限制或遇到地物符号时才被中断;除陡崖与悬崖以外,等高线通常不能相交或重叠;等高线与山脊和山谷线正交;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是唯一的,因此等高线密度越大(平距越小),
17、则地面坡度越陡;反之,等高线密度越小(平距越大),则地面坡度越缓。第27页/共66页82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称为碎步测量,直接用于测绘地形图的控制点称为图根控制点。为了保证测图精度,必须布设足够密度的图根控制点,限制最大视距,其具体要求见表8-5。测图比例尺最大视距(m)地形点间距(m)每幅图的图根点数每km2的图跟点数备注主要地物次要地物和地貌1:5000300350100205测1:500图,在建筑区和平坦区,主要地物距离应用皮尺实量,长度不宜超过50m,若用电磁波测距,则测距长度和控制点数不受此表限制1:20001201802002505015151:10008010
18、0120150301213501:50040507010015910150表8-5第28页/共66页821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1图纸准备图纸有纸质图纸和聚酯薄膜两种。现今测绘部门大多采用聚酯薄膜作为绘图的图纸。聚酯薄膜伸缩率小,不怕水,但易折易燃。聚酯薄膜的一面为光面,另一面为毛面,毛面为绘图面。2绘制坐标格网图纸选好后应绘制坐标格网。大比例尺地形图坐标格网为10cm间隔。坐标格网即可以用专用尺或仪器绘制。这里介绍用直尺绘制的方法:首先从图纸四角3两条对角线,以交点为圆心,在对角线上量取等边四点A、B、C、D,并连接AB、BC、CD、DA,如图8-10(a)所示。再以10cm为间隔,在AB和DC
19、边、AD和BC边对应地量取并作标记,然后将两对边上相应的标记连接,便绘好了直角坐标格网。坐标格网线粗不应超过0.1mm。坐标格网绘好后,应检查其精度,其中各小方格边长与理论值之差不应超过0.2mm,各小方格对角线长度与理论值之差不应超过0.3mm,如超限,则应重新绘制。第29页/共66页(a)(b)第30页/共66页3展绘控制点展绘控制点之前,首先要确定本图幅位置,并将坐标格网对应的坐标值标注在图廓线外侧。如图8-10(b)所示,西南角坐标格网值为X=1000m,Y=500m。某控制点的坐标为X3=1075.25,Y3=552.32,则在相应方格内欲取坐标值中不足50m的部分,即25.25m
20、和2.32m,并作标记a、b、c、d。ab相连,cd相连,其交点即为控制点,并按图式规定在该点处标注控制点的符号、编号和高程。然后进行检查,要求图上量得控制点相邻之间的距离与利用控制点坐标算得的距离之差不应超过图上0.3mm,否则应查明原因并重新展绘。第31页/共66页822 经纬仪测绘法测碎部1碎部点的选择碎部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测图的速度和质量,因此碎部点应该选在能反映地物和地貌特征的点位上。对于地物,能反映其特征的点为地物轮廓线和边界线的拐角点或交叉点。例如建筑物、农田等面状地物的拐角点,道路、河流、围墙等线状地物的交叉点,电线杆、独立树、井盖等点状地物的几何中心等如果地物形状不规则,一般
21、规定主要地物凸凹部分在图上大于0.4mm时均应表示出来;若小于0.4mm,则可用直线连接。对于地貌,能反映其特征的点为山脊线、山谷线、山脚线上坡度或方向的变化点。尽管地貌形态各不相同,但地貌的表面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由各种坡面组成的。只要选择这些地性线和轮廓线上的特征点(包括坡度转折点、方向转折点、最高点、最低点),就能把不同走向、不同坡度的地性线测绘出来,以此内插勾绘等高线,就能形象地把地貌描绘在地形图上。第32页/共66页2碎部测量用经纬仪测绘法测碎部是采用视距测量法测,采用极坐标法绘:将经纬仪安置在一个图根控制点上,测出仪器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以及仪器至碎部点连线与一已知方向的水平夹角
22、,然后在图上按比例尺缩绘碎部点,并标注其高程,如图8-11和图8-12 所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在测站点1,即图根控制点上安置经纬仪,并量取仪器高。利用盘左瞄准另一图根控制点2,并设置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立尺员将水准尺立到地物、地貌的特征点上,如图中的A、B等点。观测员瞄准水准尺,并先读取上中下丝读数,然后再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和竖直度盘读数,水平度盘读数可以只读取到分。记录员将观测数据记录下来,对特殊地物、地貌应加以注解说明,并用视距测量公式计算仪器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绘图员采用量角器和比例尺将碎部点的位置展绘到图纸上,需要时在其右侧注明高程。原则上地物、地貌应在现场边测边绘,因为碎
23、布点只用盘左测一次,自身无法检核,只能靠绘出的图形检查测量的对错与准确程度。当需要与相邻图幅拼接时,因测出图廓线外5mm。第33页/共66页第34页/共66页823 全站仪数字化测图利用全站仪进行数字化测图,不仅精度高,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由于利用计算机进行绘图,因此图形美观,减少了手工绘图过程中的烦琐工作。此外,由于制作的是数字化地形图,可以方便地转化成数字化产品,如数字地面模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等,有利用拓展地形图的应用领域。利用全站仪进行数字化测图时,可分成野外数据采集和绘图两个步骤。(1)野外数据采集。现场测量碎部点的三维坐标或二维坐标,并存储于全站仪内接或外接设备(如便携式计算机),
24、同时应输人地形编码,同存储,并绘制地形草图(2)绘图。根据野外采集和存储的数据,在室内利用绘图软件进行自动绘图,并根据草图进行修改和编辑。也可以是野外数据采集和绘图同时完成,即现场将测量数据和编码实时传输给计算机,实时显示图形并进行编辑。当利用计算机自动绘图时,对于每一个碎部点应进行编码。所谓碎部点的编码,指其属性和几何相关性以及所对应的计算机识别代码。例如,碎部点是房屋拐角点还是道路边的点,房屋拐角点与其他的点连接关系如何,以及编码说明此外,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中,经常用到层的概念。所谓层,是指将不同种类的图形图像数据进行分类,并分别存储、处理和显示的一种数据存储结构。这给图形图像的处理带来
25、了很大的方便。例如,地形图的数据可以分成树木层、建筑物层、道路层等。利用其数据制作地籍图时,就可以把等高线层予以关闭。第35页/共66页824GPS-RTK实时动态测图关于GPS-RTK实时动态定位测量的原理,详见第5.4节。这里介绍美国Trimble5700接收机的相关性能指标和功能。利用Trimble5700的接收机进行实时动态定位,采用同步模式时,其水平方向精度可以达到2cm+2ppm,垂直力向精度达到3cm+2ppm。测量距离范围可以达到10km。当采用后处理模式时测量距离可以达到50km。数据修正率为110HZ,延迟率为0.025s之间,接收机间数据传输率为2400(bite)以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形图 基本知识 测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