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光学讲解.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几何光学讲解.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何光学讲解.pptx(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一、光线的概念 定义:表示光传播方向的几何线。二、波面 意义:波面上任意一点处法线方向与该点处光的传播方向一致。光线是一个近似的观念,当研究的问题涉及到的尺寸远大于光波的波长时,光波可以用光线来代替。第1页/共69页三、基本实验定律三、基本实验定律 1 1 光在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定律。光在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定律。2 2 光在两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光在两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第2页/共69页3 3 光的独立传播和光路可逆原理光的独立传播和光路可逆原理当光线从光密媒质射向光淑媒质时,当折射光线消失,光线全部反射全反射。称为全反射临界角。
2、四、全反射 光学纤维第3页/共69页 利用全反射原理制造了光学纤维。利用全反射原理制造了光学纤维。作用:利用光的多次全反射,使光波沿弯曲路径作用:利用光的多次全反射,使光波沿弯曲路径 几乎无损耗地传播。几乎无损耗地传播。构造:由内外两层不同介质层构成同轴光缆。构造:由内外两层不同介质层构成同轴光缆。关键:正确选择入射光束的顶角关键:正确选择入射光束的顶角,避免使用高度会避免使用高度会 聚的光束。聚的光束。第4页/共69页五、棱镜与色散1、偏向角2、最小偏向角偏向角最小,称为最小偏向角。第5页/共69页白光红紫三棱镜的色散3、三棱镜的色散青法线i1i2第6页/共69页第7页/共69页第8页/共6
3、9页2 2 惠更斯原理惠更斯原理一、波的几何描述波面(波阵面)、平面波、球面波的概念第9页/共69页二、惠更斯原理的表述波面上的每一个面元都可以看成是次波的波源,向外发出球面次波;这些球面次波的包络面就是下一个时刻新的波面。第10页/共69页三、对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解释第11页/共69页四、对光直线传播现象的解释第12页/共69页3 3 费马原理费马原理一、光程光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光程差与位相差密切相关。“光程”可以理解为在相同的时间内光线在真空中传播的距离。光程的概念:光在媒质中传播时,媒质的折射率与光经过的路径的空间累积。数学表达式:第13页/共69页意义:费马原理是几何光学的基本
4、原理,用以描意义:费马原理是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用以描 绘光在空间两定点间的传播规律。绘光在空间两定点间的传播规律。用途:用途:可以推证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等实验定律。可以推证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等实验定律。推求理想成象公式推求理想成象公式。表述:表述:光在空间两点间传播时的实际路径为光程平光在空间两点间传播时的实际路径为光程平 稳的路径。(光程取极小值,极大值,恒定稳的路径。(光程取极小值,极大值,恒定 值。)值。)二、费马原理数学表达式:第14页/共69页三、由费马原理推导几何光学三定律1、直线传播定律2、反射定律第15页/共69页3、折射定律第16页/共69页4 4 成像成像一、单心光束一、
5、单心光束定义:将一束光沿其传播方向向正向或反向延长,定义:将一束光沿其传播方向向正向或反向延长,若所有光线最后均相交于空间唯一一点,则若所有光线最后均相交于空间唯一一点,则 该光为单心光束。单心光束在空间的唯一交该光为单心光束。单心光束在空间的唯一交 点称顶点。点称顶点。当顶点为光束的发出点时,称为光源、物点。当顶点为光束的发出点时,称为光源、物点。当顶点为光束传播后的会聚点时,称为象点。当顶点为光束传播后的会聚点时,称为象点。二、实象二、实象 虚象虚象 实物实物 虚物虚物 实象(物):有实际光线会聚(发出)的点。实象(物):有实际光线会聚(发出)的点。虚象(物):无实际光线会聚(发出)的点虚
6、象(物):无实际光线会聚(发出)的点。第17页/共69页成像实例第18页/共69页第19页/共69页实物、实象、虚象的联系与区别实物、实象、虚象的联系与区别 实物与实象:实物与实象:联系:均为有光能量存在的光束顶点。联系:均为有光能量存在的光束顶点。区别:光能量的传播范围不同。区别:光能量的传播范围不同。实象与虚象:实象与虚象:联系:均为经反射、折射后所得的象点。联系:均为经反射、折射后所得的象点。区别:象点处光能量有无状态不同。区别:象点处光能量有无状态不同。物和象是相对于系统而确定的,物和象的性质也物和象是相对于系统而确定的,物和象的性质也是相对于系统而确定的。是相对于系统而确定的。第20
7、页/共69页三、物方和像方三、物方和像方 物与像的共轭性物与像的共轭性四、物像之间的等光程性四、物像之间的等光程性 虚光程虚光程 等光程面等光程面 若物为一个点光源,光束必具有单心性;若经若物为一个点光源,光束必具有单心性;若经过反射或折射后仍能保持为单心光束,则象也为过反射或折射后仍能保持为单心光束,则象也为一点,与物点具有几何相似性,称为理想成象一点,与物点具有几何相似性,称为理想成象。对于理想成象物点与象点唯一对应,即单心光对于理想成象物点与象点唯一对应,即单心光束经光具组后仍为单心光束。束经光具组后仍为单心光束。平面反射能实现理想成象。平面反射能实现理想成象。第21页/共69页5 5
8、共轴球面组傍轴成像共轴球面组傍轴成像一、一、球面的几个概念球面的几个概念 符号法则符号法则r C O主轴主轴球面顶点:球面顶点:O O球面曲率中心:球面曲率中心:C C球面曲率半径:球面曲率半径:r r球面主轴:连接球面主轴:连接O O、C C而得的直线。而得的直线。主截面:通过主轴的平面主截面:通过主轴的平面。第22页/共69页符号法则:符号法则:沿轴线段:沿轴线段:以球面顶点为起点,向左延伸为负,向右延伸以球面顶点为起点,向左延伸为负,向右延伸 为正。为正。垂轴线段:垂轴线段:以球面主轴为起点,向下延伸为负,向上延伸为以球面主轴为起点,向下延伸为负,向上延伸为 正。正。光线倾角:光线倾角:
9、1 1、光线与球面法线夹角:以法线为起始边,顺时针光线与球面法线夹角:以法线为起始边,顺时针 旋转为正,逆时针旋转为负。旋转为正,逆时针旋转为负。2 2、光线与球面主轴夹角:以主轴为起始边,顺旋转光线与球面主轴夹角:以主轴为起始边,顺旋转 为正,逆时针旋转为负。为正,逆时针旋转为负。光线方向:光线方向:自左向右传播自左向右传播。第23页/共69页 二、球面反射二、球面反射 P ACO 从主轴上从主轴上P P点发出单心光束,其中一条光线在球面点发出单心光束,其中一条光线在球面上上A A点反射,反射光与主轴交于点反射,反射光与主轴交于PP点。点。按符号法则,对有关线段和角度进行了标注。由按符号法则
10、,对有关线段和角度进行了标注。由图中可知,图中可知,PP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由s s确定确定。P-s -r -s-u i-i-u第24页/共69页第25页/共69页结论:因为结论:因为u u 随光线而变,所以随光线而变,所以s s 也随光线也随光线而变,并非唯一值。故球面反射后光束不能而变,并非唯一值。故球面反射后光束不能保持单心性,即不能严格地理想成象。保持单心性,即不能严格地理想成象。第26页/共69页 三、近轴光条件下球面反射的理想成象三、近轴光条件下球面反射的理想成象若若u u(uu)极小,即入射光仅在傍轴的狭窄范围内)极小,即入射光仅在傍轴的狭窄范围内传播,则可得传播,则可得第27页/
11、共69页s s 物距物距 s s 象距象距 r r 球面曲率半径球面曲率半径令令 s=s=s=r/2=f f s=r/2=f f 象方焦距象方焦距令令 s=s=s=r/2=f f s=r/2=f f 物方焦距物方焦距反射球面特点:反射球面特点:f=f f=f,物方焦点,物方焦点F F和象方焦点和象方焦点FF重重合合。整理后得到球面反射的近似理想成象公式整理后得到球面反射的近似理想成象公式第28页/共69页 四、单个球面折射四、单个球面折射 Pn-u-i1 A-i2n uCP O r -s s第29页/共69页 从主轴上从主轴上P P点发出单心光束,其中一条光线在点发出单心光束,其中一条光线在A
12、 A点点发生折射,折射后的光线交主轴于发生折射,折射后的光线交主轴于PP点。点。PP点的位置点的位置由由s s确定。确定。第30页/共69页 显然,显然,s s也是随也是随u u(uu)而变的,不同的光线将有)而变的,不同的光线将有不同的不同的s s值,故球面折射时光束亦不能保持单心性。值,故球面折射时光束亦不能保持单心性。第31页/共69页 五、近轴光条件下球面折射的理想成象五、近轴光条件下球面折射的理想成象 同理,当同理,当u u(uu)很小时,光仅在近轴范围内传)很小时,光仅在近轴范围内传播,则有播,则有 n n 物方介质折射率物方介质折射率 n n 象方介质折射率象方介质折射率 折射球
13、面特点:折射球面特点:f/f=f/f=n/n n/n,两焦距数值不等,两焦距数值不等,两焦点位于球面两侧不同空间。两焦点位于球面两侧不同空间。令令 s=s=得得令令 s=s=得得第32页/共69页六、六、理想成象的两个普适公式理想成象的两个普适公式 这个表达式称为高斯公式。这个表达式称为高斯公式。对于任何形式的成象过程,只要确定相应的对于任何形式的成象过程,只要确定相应的f f、f f,均可由高斯公式求象。,均可由高斯公式求象。1 1高斯公式高斯公式 特点:所有沿轴线段均以球面顶点为起点。特点:所有沿轴线段均以球面顶点为起点。将将f f、f f的表达式分别代入反射、折射理想成象的表达式分别代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几何 光学 讲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