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pptx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pptx(9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线形规划设计5-1 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5-2 机动车道设计5-3 非机动车道设计5-4 人行道和路侧带设计5-5 分车带、路肩、缘石及人行道铺装5-6 横断面综合布置设计5-7 横断面图的绘制第1页/共90页一、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第2页/共90页 5.1.1 道路横断面的组成 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横断面。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和道路上附属设施用地等部分所组成。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带用红线绘制,是道路交通用地加道路绿化用地与其它城市用地的分界线,其路幅宽度常称为红线宽度。5.1 道路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第3页
2、/共90页5.1 道路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竖向剖面竖向剖面第4页/共90页5.1 道路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道路横断面设计依据:道路性质、道路类别、道路规划红线以及交通组织方式。道路红线宽度道路红线宽度道路横断面设计主要任务:合理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及其相互布置关系,包括路拱坡度及路拱曲线的确定。第5页/共90页5.1 道路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5.1.2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原则1.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2.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为远期工程所利用,并预留管线位置。3.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措施结合的办法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证交
3、通安全。第6页/共90页 5.1.3 对道路横断面布置的要求 根据道路功能的不同,按照人车分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快车与慢车分流、各行其道的原则,道路横断面可以布置成为不同的形式。5.1 道路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 城市道路横断面根据车行道布置形式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亦即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和四块板。第7页/共90页5.1 道路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 单幅路俗称“一块板”断面。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驶。第8页/共90页5.1 道路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 双幅路俗称“两块板”断面。道路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将车道分为两半,每边的路上依然是机动车、非机动车
4、混行。道路两边是人行道。Mexico City第9页/共90页5.1 道路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 三幅路俗称“三块板”断面,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道,两侧为靠右行驶的非机动车道。第10页/共90页5.1 道路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 四幅路俗称“四块板”断面,在三幅路的基础上,再将中间机动车道分隔,分向行驶。第11页/共90页5.1 道路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优点:占地少,投资省,缺点:各种车辆混合行驶,于交通安全不利适用: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 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改建的城市道路上。交通组织:划快慢车行驶分车线。快车在中间行驶,不划分车线,组织单行交通,限制载重车和非
5、机动车单幅路单幅路双幅路双幅路三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四幅路优点:减少行车干扰,提高车速,分隔带上可以用作绿 化、布置照明和敷设管线等,缺点:机非混合行驶,不安全,适用:郊区快速路 交通组织:划快慢车行驶分车线优点:机非分行,分隔带在分隔带上布置绿带,有利于夏天遮阳防晒、减少噪音和布置照明,缺点:占地多,只有红线宽度等于或大于40m时才满足车道布置的要求。适用: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交通组织:机非分行,互不干扰优点:机非分行,对向分隔,车速高,缺点:占地多。适用: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主干路和快速路。交通组织:机非分行,互不干扰第12页/共90页 二、机动车道第13
6、页/共90页5.2 机动车道的设计机动车道的设计包括 车行道宽度设计 车行道条数设计车行道宽度的确定主要取决于 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 一定设计车速情况下车辆两侧安全净距车行道条数的确定取决于 道路远景设计小时交通量的预测值 一条车行道的设计通行能力第14页/共90页 道路上供一纵列车队安全行驶的地带,称为一条车道。一条车行道宽度原则上由设计车辆车身宽度a和横向安全净距组成。设同向行驶车辆的安全净距为d,对向行驶的安全净距为x,车辆与路缘石的安全净距为c,道路设计车速为V(km/h),V1和V2是两列车的速度。根据行车实验观测,则有:5.2 机动车道的设计5.2.1 车道的横向安全距离dxc第15
7、页/共90页5.2 机动车道的设计 5.2.1 车道的宽度 在机动车道上为每一纵列的车辆提供安全行驶的地带,称一条车道。其宽度根据行驶车辆的车身宽度,以及车辆在行驶时距横向物体或车辆的安全距离所确定。车型及行驶状态计算车行速度(km/h)车道宽度(m)大型车或大、小车混行40403.753.50小汽车专用线3.50公共汽车停靠站3.00第16页/共90页 5.2.2 机动车道的车道数 5.2 机动车道的设计机动车道的车道数常根据城市规模和道路等级确定。第17页/共90页 机动车道的车道条数常采用偶数。对于道路交通量有潮汐变化的机动车道,车道数采用奇数或偶数均可,尤其当上下班高峰期,小时交通量很
8、大时,可以将大部分车道开放绿灯,满足车辆交通要求,使绿灯的车道数增加。5.2 机动车道的设计 5.2.2 机动车道的车道数 第18页/共90页路段上机动车道的车道数不宜过多,单向车道超过5条时,行进中的车辆,要从外侧车道变换到内侧车道十分困难,尤其在车流很密时容易造成交通混乱,车辆擦撞。路段上机动车道的车道数也不宜过少。需要满足公交车辆的行驶。根据国内各城市建设道路的经验,机动车道(指路缘石之间)的宽度,双车道取7.58.0米,三车道取11.0米,四车道取15米,六车道取2223米,八车道取30米。5.2 机动车道的设计 5.2.2 机动车道的车道数 第19页/共90页5.2 机动车道的设计
9、5.2.3 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关于车行道设计通行能力的规定,我国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将车行道通行能力分为:可能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基本通行能力第20页/共90页 一条机动车车道在路段的可能通行能力(N可)是指在通常的道路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连续的车流通过车道某个断面可能达到的最大车辆数。其计算式为:N可3600/t距(辆/小时)式中:N可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辆/小时)t距连续行驶的当量小汽车流中,前后两车通过某个断面的平均车头间隔时间,也称平均车头时距(秒/辆)。5.2 机动车道的设计 5.2.3 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 可能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第21页/共90页5.2
10、 机动车道的设计 5.2.3 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 设计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0.750.800.850.90表表4-4-3 道路分道路分类系数系数第22页/共90页5.2 机动车道的设计 5.2.4 设计小时交通量 1.增长交通量由于城市车辆保有量增加而增加的交通量。2.吸引交通量道路改善后或新路修成后从其他道路吸引过来的交通量。道路建成后的头几年,吸引交通量可能在不断地增加,之后趋于稳定。它应由对各项交通资料综合分析后求得。3.发展交通量由于道路两侧建筑物发展而增加的交通量。发展交通量主要在新建城区内的道路上考虑,在城市建成区内修路则可不考虑此项数值。第23页
11、/共90页 三、非机动车道第24页/共90页5.3 非机动车道的设计 5.3.1 非机动车车道的宽度 非机动车道主要是供自行车、三轮车、板车等行驶的。设计车辆以自行车为主。非机动车道的宽度,两种不同车辆的横向安全间距约为0.40.5米。通常是一条自行车道路,单向有二辆自行车并列行驶的,宽度为2.5米;有三辆车并行的,宽度为3.5米;其余以此类推。第25页/共90页第26页/共90页5.3 非机动车道的设计 5.3.2 非机动车车道的通行能力 一条自行车车道的通行能力,通常是按照其道路的宽度折算成1m当量宽的车道条数去除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自行车数。第27页/共90页5.3 非机动车道的设计 5.
12、3.2 非机动车车道的通行能力 第28页/共90页非机动车车行道总宽度可以得出:(单方向)自行车车道总宽度=一条自行车道宽度车道数 根据我国各城市设计和使用经验,道路一侧自行车道路面宽度推荐值为:4.5m、5.5m、6.5m、7.5m、8.5m几种,最小宽度不应小于4.5m。5.3 非机动车道的设计 5.3.2 非机动车车道的通行能力 第29页/共90页 由于各种非机动车所占的比例不同,各地的交通习惯也很有差异,所以非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差别较大。通常一条4.5米宽的非机动车道,当交叉口间距在400600米时,交通组成中:自行车约占6070,三轮车约占2025,板车约占1015时,其混合交通的通
13、行能力约为(自然数)15002000辆/小时。若换算成当量自行车数,其换算系数;自行车为1,三轮车为2,板车为3。5.3 非机动车道的设计 5.3.2 非机动车车道的通行能力 第30页/共90页 5.3.2 非机动车道的布置 非机动车属于慢速行驶的交通工具,可使车行道成为三幅路。在城市支路上,可以采用单幅路的形式,非机动车靠右侧行驶,在路面上划出白色虚线,作为车辆分道线,基本实行各行其道。可将两条非机动车道合在一起,双向行驶,这条非机动车道的宽度就可以比原来两条单向的非机动车道之和(一般城市为914米,有的城市更达16米)小,通常只需79米就足够了。5.3 非机动车道的设计第31页/共90页
14、四、人行道和路侧带设计第32页/共90页5.4 人行道和路侧带设计5.4.1 人行道的基本要求 路侧带是指车行道最外侧缘石至道路建筑红线间的范围,一般道路两侧各有一侧带,包括人行道、路边绿化、城市公用设施用地等。路测带路测带第33页/共90页5.4 人行道和路侧带设计5.4.1 人行道的基本要求 我国城市人口密集,一些大城市的城市布局与道路系统大都是千百年前就已形成的,繁华地区往往就是主要干道所经过的地带,两侧人行道的行人川流不息,节假日更是拥挤不堪,人车不能各行其道,危及行车安全,造成车辆延误,最终导致道路通行能力的下降。此外,行人过街也是一个棘手问题,弄不好,将对车辆交通产生不利的影响。行
15、人交通最基础的资料是行人步行速度和行人密度行人步行速度和行人密度。第34页/共90页5.4 人行道和路侧带设计 5.4.1 人行道的基本要求 人行道是为市民提供步行交通的道路,以步行人流的流量为基本依据,应有良好的铺装,道面平整,排水流畅。人行道要保证步行交通安全,不被其它活动任意占用。上面要铺设盲条,并应符合无障碍交通的要求,以适应老、幼、残、弱者们步行活动的特殊需要。人行道应与沿街建筑和绿地结合在一起规划设计,有时与步行广场、建筑小品结合在一起建造,以丰富城市的景观,要改变以纯工程技术的手法建造人行道。最后还要考虑地下管线的布置。第35页/共90页 行人交通最基础的资料是行人步行速度和行人
16、密度。一般街道和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中行人步行平均速度为1m/s;人行过街横道行人平均速度为1.01.2m/s;车站、码头人行天桥、人行地道行人平均速度为0.50.8m/s。行人步行速度和行人密度5.4 人行道和路侧带设计 5.4.1 人行道的基本要求 一条人行道的宽度在0.750.9米之间,通常取1米。则人行道宽度取决于行人交通量和人行道的通行能力。第36页/共90页5.4 人行道和路侧带设计 5.4.2 人行道的宽度 行人在自由活动圈,人均间距为1.221.34米,是最理想的,步行可以很自由,也不干扰别人。人流过密,行人间距过短,行人就会缺乏安全感,通行不便,速度下降;如果此时有人逆行,必然
17、造成交通混乱和堵塞。人行道的宽度(w人)可按下式估算:w人Q人/N人1(米)式中:Q人人行道高峰小时行人流量(人/小时)N人11米宽人行带的设计行人通行能力(人/小时米)第37页/共90页5.4 人行道和路侧带设计 5.4.2 人行道的宽度 在大城市中心地区商业繁华街道上人行道宽的,可达810米,中小城市上述地区的人行道宽的,也达56米,在其它地区的人行道可以适当窄些。人行道的最小宽度至少保证二人相对而行顺利通过。第38页/共90页5.4 人行道和路侧带设计 5.4.3 人行道的通行能力 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可能通行能力 全市性的车站、码头、商场、剧场、影院、体育馆(场)、公
18、园、展览馆及市中心区行人集中的人行道、人行横道、人 行天桥、人行地道等计算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采用0.75。第39页/共90页5.4 人行道和路侧带设计 5.4.3 人行道的通行能力 设计通行能力=折减系数x可能通行能力大商场、商场、公共文化中心及区中心等行人较多的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等计算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采用0.80。区域性文化商业中心地带行人多的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等计算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采用0.85。支路、住宅区周围道路的人行道及人行横道计算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采用0.90。第40页/共90页5.4 人行道和路侧带设计 5.4.4 人行道的布置
19、人行道通常在车行道两侧对称并等宽布置。在受到地形限制或有其他特殊情况时,不一定要对称等宽,可按其具体情况做灵活处理。人行道的布置与道路等级、行人与沿街建筑的联系有关。城市支路、沿街为住宅,人行 道离建筑宜有1米以上的间距。第41页/共90页5.4 人行道和路侧带设计 5.4.4 人行道的布置第42页/共90页5.4 人行道和路侧带设计 5.4.4 人行道的布置在车辆交通频繁的主干路上,人行道宜放在绿带或设施带的右侧,使行人离机动车流远些,少受干扰和废气污染。在快速路上,人行道与机动车道应严格分离,快速路上的车辆要停车必须驶入边上平行的辅路(支路),才能让行人上下车。跨过快速路的行人必须从行人天
20、桥或地道内通过。第43页/共90页 道路绿化带宽度宜为道路红线宽度的1530,对滨河路、通往风景区的游览性道路,其绿化比例还可提高。道路绿化应根据城市性质和特色、道路功能、自然条件、城市环境等合理进行设计。5.4 人行道和路侧带设计 5.4.5 道路绿化布置第44页/共90页 五、分车带、路肩、路缘石及人行道铺装第45页/共90页5.5 分车带、路肩、路缘石及人行道铺装 5.5.1 分车带 所谓分车带是指在多幅道路上,用于分隔车辆,沿道路纵向设置的带状非行车部分。有设在路中央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车带两大类,前者称中央分车带(简称中央带或中间带),后者称两侧分车带(简称两侧带)。分车带的功能主要
21、是分隔交通,此外,作为安设交通标志、公用设施与绿化用地。分车带宽度通常由分隔带和两侧路缘带宽度组成。第46页/共90页5.5 分车带、路肩、路缘石及人行道铺装 5.5.2 路肩 硬路肩是路肩中靠近车行道加铺路面结构层的部分与路缘带之和,其功能是偶然停车和少量行人交通。第47页/共90页5.5 分车带、路肩、路缘石及人行道铺装 5.5.3 路缘石和人行道 缘石 缘石也称路石、道牙,为路面边缘与其他结构分界处的标石,如路侧带缘石,分隔带、交通岛等四周的缘石,还有路面边缘与路肩分界处的缘石等。缘石形状有立式、斜式或平式。缘石宜高出路面边缘1020;缘石宽度宜为1015。第48页/共90页5.5 分车
22、带、路肩、路缘石及人行道铺装 5.5.3 路缘石和人行道 人行道 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及工业废渣的原则,并考虑施工最小厚度。人行道铺装面层应平整、抗滑、耐磨、美观。基层材料应具有适当强度。处于潮湿地带及冰冻地区时,应采用水稳定性好的材料。大型商店、大型公共文化机构、名胜古迹、公园、广场等附近和游览区道路的人行道面层应与周围环境协调并注意美观。车辆出入口处人行道铺装的结构和厚度应根据车辆荷载确定。第49页/共90页 六、横断面综合布置设计第50页/共90页1.首先应保证车辆和行人的交通安全与畅通;必须考虑到机动车日益增长的要求。同时,由于存在着大量非机动车,在横断面设计中还应充分注意合理安排非机动车
23、的位置。此外,人行道的宽度应能满足随着经济的发展,行人增长对人行道宽度的要求。2.应充分发挥绿带的作用;植树造林和布置绿带能美化城市、美化街道,同时又能起到卫生和交通安全的作用。在布设绿带时,既可与分隔带结合,又可与人行道结合;既可作不同平面上的横断面的衔接部分,又可作为横断面的备用地带。3.应与道路的性质和特点配合;道路的主要功能是为交通服务,但对于不同性质的道路,各自的特点和要求是不因此,在横断面综合布置上也应有所不同。5.6 横断面综合布置设计 5.6.1 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布置的原则第51页/共90页4.应与沿线自然条件和建筑物相互配合、协调布置一样的;对城市的天然水体如海、河、湖泊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道路 横断面 规划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