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63张ppt).ppt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63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63张ppt).ppt(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1.1.内容内容_的各物质的的各物质的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的_。2.2.微观解释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化学反应的过程是_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原子的_没有改变,没有改变,_没有增减,没有增减,_也没有变化。也没有变化。参加化学反应参加化学反应 质量总和质量总和 质量总和质量总和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合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生成物)种类种类 数目数目 质量质量 【思考感悟思考感悟】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探
2、究质量守恒定律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提示:提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需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1.1.定义:用定义:用_来表示来表示_的式子。的式子。2.2.意义意义(1)(1)质的方面:表示质的方面:表示_、_和和_。宏观: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宏观: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_;(2)(2)量的方面量的方面 微观: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微粒微观: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微粒 _。如反应如反应2H2H2 2O O2 2 2H 2H2 2O
3、+OO+O2 2表示的意义为:表示的意义为:MnOMnO2 2 =化学式化学式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 反应物反应物 生成物生成物 反应条件反应条件 质量比质量比 个数比个数比 宏观。宏观。a.a.质的方面:过氧化氢在质的方面:过氧化氢在_反应生成反应生成_和和_。b.b.量的方面:每量的方面:每_质量的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质量的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成_质量的水和质量的水和_质量的氧气。质量的氧气。微观。微观。每每_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_和和_。3.3.书写原则书写原则(1)(1)要以要以_为基础。为基础。(2)(2)要遵守要遵守_定律。定律。催化剂作用下催
4、化剂作用下 水水 氧气氧气 6868份份 3636份份 3232份份 2 2个过氧化氢分子个过氧化氢分子 2 2个水分子个水分子 1 1个氧分子个氧分子 客观事实客观事实 质量守恒质量守恒 4.4.书写步骤书写步骤写写配配标标查查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配平化学方程式配平化学方程式标明化学反应的条件,标出生成物的状态,把短标明化学反应的条件,标出生成物的状态,把短线改为线改为“=”一查化学式是否正确,一查化学式是否正确,二查是否配平,二查是否配平,三查生成物状态是否标注、标注是否恰当,三查生成物状态是否标注、标注是否恰当,四查反应条件是否标明四查反应条件是否标明5.
5、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1)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2)(2)计算步骤:简记为:六步骤。即:计算步骤:简记为:六步骤。即:【思考感悟思考感悟】配平化学方程式时,为使左右两边同一元素的原配平化学方程式时,为使左右两边同一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能否改变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子个数相等,能否改变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提示:提示:不能。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化学式,改变了化学式中元素不能。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化学式,改变了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就改变了物质结构,不符合客观事实,因此只符号右下角数字
6、就改变了物质结构,不符合客观事实,因此只能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之平衡。能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之平衡。一、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读一、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读1.1.宏观、微观方面的理解宏观、微观方面的理解可总结为可总结为“五个不变五个不变”,“两个肯定变两个肯定变”,“两个可能变两个可能变”。五个不变五个不变 两个肯定变两个肯定变 两个可能变两个可能变 宏宏观观 (1)(1)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2)(2)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物质的种类物质的种类元素化合价元素化合价微微观观 (3)(3)原子的种类原子的种类(4)(4)原子的数目原子的数目
7、(5)(5)原子的质量原子的质量分子分子(构成物质构成物质的粒子的粒子)的种类的种类分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2.2.应用应用(1)(1)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一物质的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一物质的质量。质量。(2)(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3)(3)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4)(4)进行各物质量的计算。进行各物质量的计算。【特别提醒特别提醒】(1)(1)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不能解释物理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不能解释物理变化。(2)(2)质量守恒是指物质的质量守恒是指物质的“质量质量”
8、守恒,而非守恒,而非“体积体积”守恒、守恒、“分子个数分子个数”守恒。守恒。(3)(3)质量守恒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质量守恒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反应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反应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典例典例1 1】(2011(2011苏州中考苏州中考)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B.B.一定条件下,一定条件下,SOSO2 2和和O O2 2生成生成SOSO3 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反应前后分子
9、总数不变C.8 g CHC.8 g CH4 4完全燃烧生成完全燃烧生成8 g CO8 g CO2 2D.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CO2 2和和H H2 2O 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有碳、氢、氧元素【易错提醒易错提醒】1.1.只有化学反应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只有化学反应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2.化学反应前后的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变”与与“不变不变”:原子的总数、元素的种:原子的总数、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等不变,分子的总数可能变。类、元素的质量等不变,分子的总数可能变。【我的答案我的答案】选选A A。任何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
10、律,煤燃。任何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煤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因此一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烧属于化学变化,因此一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A A正确;化正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CHCH4 4燃烧燃烧是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故是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故8 g CH8 g CH4 4燃烧后生成燃烧后生成COCO2 2的质量大于的质量大于8 g8 g;有机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机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CO2 2和和H H2 2O O,由于反应物氧气中,由于反应物氧气中含氧元素,所以无法判断有机物是否含氧元素。含氧元素,所以无法判
11、断有机物是否含氧元素。二、对化学反应类型的正确解读二、对化学反应类型的正确解读1.1.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反应反应类型类型反应特点反应特点 举例举例 化合化合反应反应 A+B+A+B+AB AB即即“多变一多变一”2CO+O2CO+O2 2 2CO 2CO2 2COCO2 2+H+H2 2O=HO=H2 2COCO3 3分解分解反应反应 AB A+BAB A+B+即即“一变多一变多”2H2H2 2O O2 2 2H 2H2 2O+OO+O2 2CaCOCaCO3 3 CaO+CO CaO+CO2 2点燃点燃=MnOMnO2 2
12、 =高温高温=反应反应类型类型反应特点反应特点 举例举例 置换置换反应反应 A+BCA+BC AC+B AC+B即即“一换一一换一”C+2CuO 2Cu+COC+2CuO 2Cu+CO2 2Fe+CuSOFe+CuSO4 4=FeSO=FeSO4 4+Cu+Cu复分解复分解反应反应 AB+CDAB+CD AD+CB AD+CB即即“二换二二换二”NaOH+HClNaOH+HCl=NaCl+H=NaCl+H2 2O ONaNa2 2COCO3 3+2HCl=2NaCl+CO+2HCl=2NaCl+CO2 2+H+H2 2O O高温高温=2.2.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得、失氧分类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得、失氧
13、分类反应反应类型类型 反反 应应 特特 点点 举例举例 氧化氧化反应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氧指氧氧指氧元素,可以是氧气中的氧,元素,可以是氧气中的氧,也可以是含氧化合物中的氧也可以是含氧化合物中的氧)2H2H2 2+O+O2 2 2H2H2 2O OCOCO2 2+C+C 2CO2CO还原还原反应反应 含氧物质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含氧物质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应 H H2 2+CuO+CuO H H2 2O+CuO+Cu3CO+Fe3CO+Fe2 2O O3 3 2Fe+3CO2Fe+3CO2 2点燃点燃=高温高温=【特别提醒特别提醒】1.1.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14、化合反应是从反应物与生成物种类的多少进行判断,而氧化反化合反应是从反应物与生成物种类的多少进行判断,而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所以两种反应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所以两种反应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反应进行分类,因而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同样,氧化反应进行分类,因而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同样,氧化反应也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应也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2.2.复分解反应与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与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因而中和反应一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因而中和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即中和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15、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即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特例。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特例。【典例典例2 2】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它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间的关系如图所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它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示例中错误的是示,下列示例中错误的是()()A.A.区域区域1 1:C+OC+O2 2 CO CO2 2B.B.区域区域2 2:2H2H2 2O 2HO 2H2 2+O+O2 2C.C.区域区域3 3:Mg(OH)Mg(OH)2 2+2HCl=MgCl+2HCl=MgCl2 2+2H+
16、2H2 2O OD.D.区域区域4 4:Fe+CuSOFe+CuSO4 4=FeSO=FeSO4 4+Cu+Cu点燃点燃=电解电解=【易错提醒易错提醒】1.A1.A、B B、D D反应前后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都是氧化还原反反应前后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应;2.2.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无交叉关系。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无交叉关系。【我的答案我的答案】选选C C。本题以图示的形式展现了四种基本反应与。本题以图示的形式展现了四种基本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由图知,区域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由图知,区域1 1是化合反应与氧化还原是化合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交叉部分,区域
17、反应的交叉部分,区域2 2是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交叉部是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交叉部分,区域分,区域4 4是置换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交叉部分,因是置换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交叉部分,因A A、B B、D D反应中,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故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反应中,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故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A A、B B、D D均是正确的,而区域均是正确的,而区域3 3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 C表示的是复表示的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因此和氧化还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因此和氧化还原反应间无交叉关系,故原反应间无交叉关系,故C C是
18、不正确的。是不正确的。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1.1.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2.含杂质物质含杂质物质(杂质不参加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3.3.溶液中的有关物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中的有关物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4.4.利用图像或表格中的数据分析而进行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利用图像或表格中的数据分析而进行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5.5.无数据或缺数据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无数据或缺数据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两点提醒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两点提醒(1)(1)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19、,若题中给出的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若题中给出的量或要求的量是体积,一定要换算成质量计算。或要求的量是体积,一定要换算成质量计算。(2)(2)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的相关量必须是纯净物之间的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的相关量必须是纯净物之间的量的关系,若给出的量含有杂质,需换算成纯量再代入方程式量的关系,若给出的量含有杂质,需换算成纯量再代入方程式计算,若需要求解的量是不纯量,一般先求出纯量,再换算成计算,若需要求解的量是不纯量,一般先求出纯量,再换算成不纯量。不纯量。【典例典例3 3】(2012(2012福州中考福州中考)根据如图所示信息计算:根据如图所示信息计算:(1)(1
20、)加入的稀硫酸质量为加入的稀硫酸质量为_g_g。(2)(2)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2KOH+H2KOH+H2 2SOSO4 4=K K2 2SOSO4 4+2H+2H2 2O)O)。【易错提醒易错提醒】1.1.根据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求出稀硫酸的质量;根据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求出稀硫酸的质量;2.2.根据根据KOHKOH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稀硫酸中溶质的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质量;3.3.利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求出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利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求出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数。【
21、我的收获我的收获】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1)根据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可以求出稀硫酸的质量:根据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可以求出稀硫酸的质量:80.5 g-56 g=24.5 g80.5 g-56 g=24.5 g。(2)(2)根据氢氧化钾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根据氢氧化钾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硫酸的质量,进一步求出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设可以求出硫酸的质量,进一步求出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设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x。2KOH2KOH +H H2 2SOSO4 4=K K2 2SOSO4 4+2H+2H2 2
22、O O112 98112 9856 g56 g10%x10%x112/98=5.6 112/98=5.6 g/xg/x x=4.9 g x=4.9 g所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所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4.9 g/24.5 g4.9 g/24.5 g100%=20%100%=20%。答案:答案:(1)24.5 (2)20%(1)24.5 (2)20%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高频考点高频考点】判断物质的元素种类;推导化学式;计算元素质判断物质的元素种类;推导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解释现象或变化中的质量关系;实验探究等量;解释现象或变化中的质量关系;实验探究等1.(20121.(2012重庆中考
23、重庆中考)NHNH4 4ClOClO4 4(高氯酸铵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A.COA.CO2 2B.ClB.Cl2 2C.OC.O2 2D.ND.N2 2【解析解析】选选A A。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内容。解答本题。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内容。解答本题需要明确一点,即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发生改需要明确一点,即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发生改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相同,反应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相同,反应物质没有碳元素,故不
24、能生成含有碳元素的二氧化碳。物质没有碳元素,故不能生成含有碳元素的二氧化碳。2.(20122.(2012泰州中考泰州中考)软玉也称中国玉,以新疆软玉也称中国玉,以新疆“和田玉和田玉”为代为代表。生成和田玉矿床的反应方程式为表。生成和田玉矿床的反应方程式为5CaMg(CO5CaMg(CO3 3)2 2+8SiO+8SiO2 2+X+X CaCa2 2MgMg5 5(Si(Si4 4O O1111)2 2(OH)(OH)2 2+7CO+7CO2 2+3CaCO3CaCO3 3,则则X X的化学式为的化学式为()()A.CaOA.CaOB.Ca(OH)B.Ca(OH)2 2C.HC.H2 2O OD
25、.OD.O2 2【解析解析】选选C C。本题考查考生对化学反应实质的掌握能力。解答。本题考查考生对化学反应实质的掌握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1)(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变;(2)(2)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反应前后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确定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确定X X的化学式为的化学式为H H2 2O O。一定条件一定条件=3.(20113.(2011怀化中考怀化中考)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63张ppt 中考 化学 专题 复习 第五 单元 化学方程式 63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