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3)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3)精选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3)第一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一、基本概念n n (一)精神活性物质 n n 指能够影响人类心境、情绪、行为飞改变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人们使用这些物质的目的在于取得或保持某些特殊的心理、生理状态。n n 精神活性物质(psychoactive substances)又称物质或成瘾物质(substances)、药物(drug)。毒品是社会学概念,指具有很强成瘾性并在社会上禁止使用的化学物质,我国的毒品主要指阿片类、可卡因、大麻、兴奋剂等药物。第二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二)依赖 n n 依赖(dependence)是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
2、状群,表明个体尽管明白使用成瘾物质会带来明显的问题,但还在继续使用,自我用药的结果导致了耐受性增加、戒断症状和强制性觅药行为。所谓强制性觅药行为是指使用者冲动性使用药物,不顾一切后果,是自我失去控制的表现,不一定是人们常常理解的意志薄弱、道德败坏的问题。n n 传统上将依赖分为躯体依赖和心理依赖。躯体依赖也称生理依赖,它是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病理性适应状态,表现为耐受性增加和戒断症状。心理依赖又称精神依赖,它使吸食者产生一种愉快满足的或欣快的感觉,驱使使用者为寻求这种感觉而反复使用药物,表现所谓的渴求状态。第三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三三)滥用n n 滥滥用用(abuse)(abuse
3、)在1CD-10分类系统中称为有害使用(harmful use),是一种适应不良方式,由于反复使用药物导致了明显的不良后果,如不能完成重要的工作、学业,损害了躯体、心理健康,导致法律上的问题等。这里滥用强调的是不良后果-,滥用者没有明显的耐受性增加或戒断症状,反之就是依赖状态。n n (四)耐受挫n n 耐受性(tolerance)是一种状态,指药物使用者必须增烟使用剂量方能获得所需的效果扩或使用原采韵剂量则达不到使用者所追求的效果.n n (五五)戒断状态 n n 戒断状态(withdrawal state)指停止使用药物或溅少使用指停止使用药物或溅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古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
4、殊的心理生理症状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古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的心理生理症状群,其机制是由于长期用药盾;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的反群,其机制是由于长期用药盾;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的反跳跳(rebound).第四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二、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n n 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如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酒精等.n n 2中枢神经系兴奋剂(stimulants)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如咖啡因、苯丙胺、可卡因等。n n 3 3大麻 大麻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名的致幻剂,适量吸人或食用可使人欣快,增加剂量可使人进入梦幻,陷入深沉而爽快的睡眠之中,主要成分为四氢大麻酚。n n 4 4致
5、幻剂(hallucinogen)能能改改变变意意识识状状态态或或感感知知觉觉,如如麦麦角酸二乙酰胺(角酸二乙酰胺(LSDLSD)n n 5阿阿片片类类 包包括括天天然然、人人工工合合成成或或半半合合成成的的阿阿片片类类物物质质,如如海海洛洛因因、吗吗啡啡、鸦鸦片片、美美沙沙酮酮、二二氢氢埃埃托托啡啡、度度冷冷丁丁、丁丁丙丙诺喀等。诺喀等。n n 6挥发性溶剂挥发性溶剂(solvents)如丙酮、苯环己哌啶(PCP)(PCP)等。n n 7 7烟草(tobacco)。第五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三、原因n n(一)社会因素n n 包括:可获得性;家庭因素,如家庭矛盾、单亲家庭、家庭成员间交流差
6、、家庭成员犯罪吸毒是吸毒、特别是青少年吸毒的重要危险因素;同伴影响、同伴间压力等;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二)心理因素n n 研究发现部分吸毒者有明显的个性问题,如反社会性,情绪控制较差,易冲动,缺乏有效的。防御机制,追求即刻满足等。第六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三)生物学因素n n 1。脑内的犒赏系统与药物依赖:n n 位于边缘系统的犒赏系统是导致药物依赖的结构基础,单胺类等递质变化是精神活性物质作用的直接后果,由此而导致的一系列受体和受体后变化是药物依赖行为产生的重要条件。药物对犒赏系统的作用是产生精神依赖及觅药行为的根本动因。犒赏反应是人类(包括某些高等动物)所固有的情绪反应机制,
7、这种机制的发生是很原始的,但却有巨大的潜力。人类所滥用的精神活性物质,正是通过对这种潜力的刺激和不断的激发而产生作用的。n n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2代谢速度 代谢速度的不同,对精神活性物质的耐受性就不同,依赖的易感性也不同。n n3遗传学因素 大量有关酒精与药物依赖的遗传或家族性研究巳证明,动物对某些药物依赖的形成具有显著的遗传性。n n 总之,药物滥用和依赖是上述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药物的存在和药理特性是滥用、依赖的必要条件,但是否成为“瘾君子”;还与个体人格特征、生物易感性有关,而社会文化因素在药物滥用、依赖中起到了诱因作用。第八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第二节 阿片类药物n
8、n一、概 述n n 阿片类药物(opiates)是指任何天然的或合成的、对机体产生类似吗啡效应的一类药物。n n二、阿片类药物的药理作用n n 自1973年以来,学者们相继发现在脑内和脊髓内存在阿片受体。阿片类药物可通过不同的途径给药,如口服、注射或吸人等。阿片类药物以非脂溶性形式存在于血液中,这种形式的药物很难透过血脑屏障,但当吗啡被乙酰化成为海洛因后;则较易透过血脑屏障。第九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 阿片类药物可分布到机体的所有组织,包括胎儿。阿片类药物在经肾脏排泄之前,大部分由肝脏代谢。阿片类药物具有镇痛、镇静作用;能抑制呼吸、咳嗽中枢及胃肠蠕动,同时能兴奋呕吐中枢和缩瞳作用。阿片类药
9、物能作用于中脑边缘系统,产生强烈的快感。n n三、戒断反应n n 典型的戒断症状可分为两大类:客观体征,如血压升高、脉搏增加、体温升高、鸡皮疙瘩、瞳孔扩大、流涕、震颤、腹泻、呕吐、失眠等;主观症状,如恶心、肌肉疼痛、骨头疼痛、腹痛、不安、食欲差、无力、疲乏、喷嚏、发冷、发热、渴求药物等。第十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四、治疗 n n 治疗一般分两步走,即急性期的脱毒治疗和脱毒后防止复吸及社会心理康复治疗。n n(一)脱毒治疗 n n 脱毒(detoxification)指通过躯体治疗减轻戒断症状,预防由于突然停药可能引起的躯体健康问题的过程。由于吸毒者的特殊性,阿片类的脱毒治疗一般在封闭的环境
10、中进行。n n1。替代治疗 替代治疗的理论基础是利用与毒品有相似作用的药物来替代毒品,以减轻戒断症状的严重程度,使病人能较好的耐受,然后在一定的时间(1421天)内将替代药物逐渐减少,最后停用。目前常用的是美沙酮和丁丙吗啡,使用原则是只减不加,先快后慢,限时减完。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2.2.非替代疗法 可乐宁中草药、针灸 其他 n n(二)防止复吸、社会心理干预n n1.阿片类阻滞剂 理论上,通过阻滞阿片类的欣快作用,条件反射就会消退。n n 2 2社会心理治疗 多数研究表明,心理社会干预能针对某些问题如复发等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n n (1)认知行为治疗:主要目的在于:改变导致适
11、应不良行为的认知方式;改变导致吸毒的行为方式;帮助病人应付急性或慢性渴求;促进病人社会技能、强化病人不吸毒行为。n n (2)复吸预防:基于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帮助病人增加自控能力以避免复吸。基本的方法为:讨论对吸毒、戒毒的矛盾心理;找出诱发渴求、复吸的情绪及环境因素;找出应付内外不良刺激的方法、打破重新吸毒的恶性循环。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3)行为治疗:通过各种行为治疗技术强化不吸毒行为,减少吸毒行为。n n(4)群群体体治治疗疗:群群体体治治疗疗使使病病人人有有机机会会发发现现他他们们之之间间共共同同的的问问题题、赫赫订订出出切切实实可可行行的的治治疗疗方方案案;能能促促进进他他
12、们们相相互互理理解解,让让他他们们学学会会如如何何正正确确表表达达自自己己的的情情感感、意意愿愿,使使他他们们有有机机会会共共同同交交流流戒戒毒毒成成功功的的经经验验和和失失败败的的教教训训;也也可可以以在在治治疗疗期期间间相相互互监监督督、相相互互支支持持,促促进进他他们们与与医医师师保保持持接接触触,有助于预防复吸、促进康复。有助于预防复吸、促进康复。n n(5)家庭治疗:家庭治疗强调人际问、家庭成员间的不良关家庭治疗:家庭治疗强调人际问、家庭成员间的不良关系是导致吸毒成瘾、治疗后复吸的主要原因。有效的家庭系是导致吸毒成瘾、治疗后复吸的主要原因。有效的家庭治疗技术能打破否认,打破对治疗的阻
13、抗,促进家庭成员治疗技术能打破否认,打破对治疗的阻抗,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交流。间的感情交流。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 第三节 酒 精n 一、酒精的吸收与代谢 经口摄人的酒精,多数在小肠的上部吸收,经血液循环进入全身的脏器,酒精的代谢场所主要在肝脏内,有两大酒精的代谢场所主要在肝脏内,有两大系统参与酒精的代谢:乙醇脱氢酶系统和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系统参与酒精的代谢:乙醇脱氢酶系统和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统。n n二、酒精的药理作用及机制n n 酒精首先抑制的是大脑皮层,使皮层下释放,出现松弛感,情绪释放;随着饮酒量增加,抑制也进一步加深,出现所谓醉酒状态,精神活动、语言及运动功能抑制加深,表
14、现为对周围事物反应性降低,感觉迟钝,判断记忆受损,自控力下降,动作不稳、构音含糊等;其后大脑处于高度抑制状态,醉倒不起,呕吐、便溺全然不知。当血液浓度超过0.400.40时时,则则可可能能出出现现昏昏迷迷、呼呼吸吸心跳抑制,死亡的可能性很大。心跳抑制,死亡的可能性很大。n n 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 酒精对身体的作用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作用。其急性作用主要表现为急性胃、食管出血等,慢性作用指常年累月大量饮酒,引起各脏器的损害,表现在脑、神经系统、肌肉、心脏、肝脏、胰脏、消化道等。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 三、饮酒与精神障碍 n n (一)急性酒中毒n n 有大量饮酒史,醉酒的严重
15、程度与血液酒精浓度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冲动性行为、易激惹、判断力及社交功能受损,并有诸如口齿不清、共济失调、步态不稳、眼球震颤、面色发红、呕吐等表现。如果中毒较深,可致呼吸、心跳抑制,甚至生命危险。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二二)戒断反应n n 1单纯性酒精戒断反应长期大量饮酒后停止或减少饮酒量;在数小时后出现手、舌或眼睑震颤,并有恶心或呕吐、失眠、头痛、焦虑、情绪不稳和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如心跳加快、出汗、血压增高等,少数病人可有短暂性幻觉或错觉。n n 2 2震颤谵妄长期大量饮酒者如果突然断酒,大约在48小小时时后后出出现现震震颤颤谵谵妄妄,特特点点是是意意识识模模糊糊,分分不不清清
16、东东西西南南北北,不不识识亲亲人人,不不知知时时间间,有有大大量量的的知知觉觉异异常常,如如常常见见形形象象歪歪曲曲而而恐恐怖怖的的毒毒蛇蛇猛猛兽兽、妖妖魔魔鬼鬼怪怪,病病人人极极不不安安宁宁、情情绪绪激激越越、大大叫叫大大喊喊。另另一一重重要要的的特特征征是是全全身身肌肌肉肉粗粗大大震震颤颤。常常有有发发热热、大大汗汗淋淋漓漓、心心跳跳加加快快,部部分分病病人人因因高高热热、衰衰竭竭、感感染染、外外伤伤而死亡而死亡。n n 3癫痫发作多在停饮后12-4812-48小时后出现,多为大发作。小时后出现,多为大发作。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三)记忆及智力障碍 n n 长期大量饮酒者,由于
17、饮食结构发生变化,酒依赖者身体状况较差,贫血、营养不良者并不少见。长期的营养不良状态势必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及结构。n n 酒精依赖者神经系统的特有症状之一是记忆障碍,称之为Korsakoff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虚构、定向障碍三大特征,病人还可能有幻觉、夜间谵妄等表现。n n 酒精性痴呆(alcoholdemeutia)指在长期、大量饮酒后出现的持续性智力减退,表现为短期、长期记忆障碍,抽象思维及理解判断障碍,人格改变,部分病人有皮层功能受损表现,如失语、失认、失用等。酒精性痴呆一般不可逆。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四)其他精神障碍 n n 1酒精性幻觉症(alcoholhall
18、ucinosis)酒依赖者突然停饮后(一般在48小时后)出现器质性幻觉,表现为生动、持续性的视听幻觉。n n 2,酒精性妄想症(alcoholdelusionaldisorder)主要表现为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的妄想状态,特别是嫉妒妄想。n n 3人格改变(personalitychanges)病人只对饮酒有兴趣,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责任心下降,说谎等。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四、治 疗n n(一)戒断症状的治疗n n 1单纯戒断症状 由于酒精与苯二氮草类药理作用相似,在临床上常用此类药物采缓解酒精的戒断症状。n n 2震颤谵妄 一般注意事项:发生谵妄者,多有兴奋不安,需要有安
19、静的环境,光线不宜太强。如有明显的意识障碍、行为紊乱、恐怖性幻觉、错觉,需要有人看护,以免发生意外。如有大汗淋漓、震颤,可能有体温调节问题,应注意保温。同时,由于巩体处于应激状态、免疫功能受损,易致感染,应注意预防各种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 镇静:苯二氮革类应为首选;控制精神症状:可选用氟哌啶醇;其他:包括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补充大剂量维生素等。n n 3酒精性幻觉症、妄想症 大部分的戒断性幻觉、妄想症状持续时间不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效,可选用氟哌啶醇或奋乃静口服或注射。n n 4酒精性癫痫 不常见,可选用丙戊酸类或苯巴比妥类药物。n n(二)戒酒
20、硫治疗 n n 在应用期间,除必要的监护措施外应特别警告病人不要在服药期间饮酒。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 第四节 镇静、催眠、抗焦虑药n n 目前在临床上主要有两大类:巴比妥类(barbiturates)和和苯二氮蕈类苯二氮蕈类(benzodi-azepines)(benzodi-azepines)。n n 巴巴比比妥妥类类是是较较早早的的镇镇静静催催眠眠药药,根根据据半半衰衰期期的的长长短短可可分分为为超超短短效效、短短效效、中中效效及及长长效效巴巴比比妥妥类类药药物物。短短效效及及中中效效巴巴比比妥妥类类药药物物主主要要包包括括速速可可眠眠和和戊戊巴巴比比妥妥,临临床床上上主主要
21、要用用于于失失眠眠,滥用可能性最大。滥用可能性最大。n n 小剂量巴比妥类可抑制大脑皮层,产生镇静催眠作用;较大剂量可使感觉迟钝、活动减少引起困倦和睡眠;中毒剂量可致麻醉、昏迷乃至死亡。巴比妥类诱导的睡眠与正常睡眠的区别在于:巴比妥类药物能缩短快动眼睡眠,故服药时的睡眠做梦减少。长期用药者一旦减药或突然停药,会引起快动眼睡眠反跳,出现多梦、恶梦频繁,严重干扰睡眠,病人只好再次服用而产生依赖。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 人体对巴比妥类药物耐受性发生较快。苯二氮草类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是抗焦虑、松弛肌肉、抗癫痫、催眠等。镇静催眠药中毒症状与醉酒状态类似,表现为冲动或攻击行为、情绪不稳、判断失
22、误、二说话含糊不清、共济失谓、站立不稳、眼球震颤、记忆受损,甚至昏迷。对于巴比妥类的戒断症状应予充分注意,在脱瘾时减量要缓慢。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n n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或称精神兴奋剂(psychostimulants),包括咖啡或茶中所含的咖啡因,但引起关注的主要是可卡因及苯丙胺类药物。n n一、苯丙胺类药物的药理作用n n ATS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和致欣快作用。中等剂量的ATS可致舒适感、警觉增加、话多、注意集中、运动能力增加等,还可有头昏、精神抑郁、焦虑、激越,注意减退等,依个体的情况(耐受性、药物剂量等)而有所不同
23、。ATS的急性中毒临床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症状。轻度中毒表现为瞳孔扩大、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出汗、口渴、呼吸困难、震颤、反射亢进、头痛、兴奋躁动等症状;中度中毒出现精神错乱、谵妄、幻听、幻视、被害妄想等精神症状;重度中毒时出现心律失常、痉挛、循环衰竭、出血或凝血、高热、胸痛、昏迷甚至死亡。n n 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 二、治 疗 n n对于ATS的戒断及毒性症状,只需对症处理。n n(一)精神症状的治疗 n n ATS服用者可出现急性精神障碍,表现为幻觉、妄想、意识障碍、伤人行为等症状,绝大部分病人在停止吸食后的2-3天内上述症状即可消失。n n 对于症状严重者
24、一般选用氟哌啶醇,地西洋等苯二氮革类药物也能起到良好的镇静作用。n n 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二)躯体症状的治疗n n 急急性性中中毒毒病病人人常常出出现现高高热热、代代谢谢性性酸酸中中毒毒和和肌肌痉痉挛挛症症状状。处处理理的的原原则则是是:足足量量补补液液,维维持持水水、电电解解质质平平衡衡,利利尿尿、促促进进排排泄泄3 3恶恶性性高高热热是是由由于于骨骨骼骼肌肌代代谢谢亢亢进进所所致致,多多数数中中毒毒者者是是由由于于恶恶性性高高热热和和高高乳乳酸酸直直症症及及最最终终出出现现的的循循环环衰衰竭竭或或休休克克而而死死亡亡。降降温温措措施施可可用用物物理理降降温温(冰冰敷敷、醇
25、醇浴浴)肌肉松弛是控制高体温的有效方法,可静脉缓注硫喷妥钠0 01g02g2g或田肌肉松弛剂琥珀酰胆碱,注意呼吸和肌肉松弛情况,必要时可重复。同时应畅通呼吸道,给氧,气管插管,安定止痉,有条件者可行透析治疗。n n ATS导导致致冠冠状状动动脉脉痉痉挛挛星星弓弓1 1起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原因。临床上常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毗啶缓解痉挛,改善心肌缺血。抗高血压的药物(如如受体阻滞剂)对冰毒引起的心血管症状亦有良好作用。高血压危象时可用酚妥拉明或硝普钠。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28页n n 第六节 烟 草 n n一、尼古丁的药理作用n n 尼古丁(烟碱,nicotine)是烟草中的依赖性成分。当依赖形成后突然戒断时,会出现唾液分泌增加、头痛、失眠、易激惹等戒断症状,使吸烟者难以摆脱尼古丁的控制。n n 小剂量能兴奋肾上腺髓质使之释放肾上腺素,并通过兴奋颈动脉体及主动脉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引起呼吸兴奋、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负担。大剂量表现为节细胞先兴奋,尔后迅速转为抑制。尼古丁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也同样是先兴奋后抑制。第二十七页,本课件共有28页01.03.2023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第二十八页,本课件共有28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