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解表药精选课件.ppt
《中药学解表药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解表药精选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中药学解表药第一页,本课件共有46页主要功效:发散表邪,用以治疗表证适用病症:外感风寒或外感风热所致的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者有汗不畅,脉浮等表证。性味归经:味辛,归肺、膀胱经使用注意:1不宜发汗太过2自汗、盗汗、淋证、失血、疮疡日久等宜慎用3解表药多为辛散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分类:一般可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解表药解表药第二页,本课件共有46页一、发散风寒药o麻黄o桂枝o紫苏o生姜o荆芥o防风o羌活o白芷o薄荷o牛蒡子o蝉蜕o桑叶o菊花o柴胡o葛根二、发散风热药第三页,本课件共有46页趣味记忆法发散风寒用生姜,桂枝紫苏和麻黄辛夷耳子与香薷,白芷细辛加荆防胡荽怪柳葱墙高,外加鹅不食
2、草。发散风热用升麻,浮萍薄荷桑菊花柴葛蔓荆牛蒡子,木贼豆豉蝉衣加第四页,本课件共有46页5第一节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发散风寒药第五页,本课件共有46页o性能特点:性能特点:1.药性多辛而偏温热:辛以发散,温可散寒。药性多辛而偏温热:辛以发散,温可散寒。2.以发散风寒为主要作用,部分兼有止咳、祛风湿、止以发散风寒为主要作用,部分兼有止咳、祛风湿、止痛、通窍等作业。痛、通窍等作业。o使用注意:使用注意:性偏温燥,多数有发汗作用,对阴虚血亏里热偏盛者不适性偏温燥,多数有发汗作用,对阴虚血亏里热偏盛者不适宜宜6发散风寒药发散风寒药第六页,本课件共有46页7麻黄麻黄 本经来源来源为为麻黄科麻黄科植物植物麻
3、黄麻黄、木贼麻黄木贼麻黄、中麻黄中麻黄的草质茎。的草质茎。第七页,本课件共有46页8麻黄麻黄 本经【性味性味】辛,凉。辛,凉。【归经归经】归肺、肝经。归肺、肝经。【炮制炮制】生用、蜜炙或捣绒生用、蜜炙或捣绒【作用作用】发汗解表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宣肺平喘 利尿消肿利尿消肿第八页,本课件共有46页9桂枝桂枝 名医别录来源来源为为樟科樟科植物植物肉桂肉桂的嫩枝。的嫩枝。第九页,本课件共有46页桂枝桂枝 名医别录【性味性味】辛、甘,温。辛、甘,温。【归经归经】归心、肺、膀胱经归心、肺、膀胱经【炮制炮制】春季割取嫩枝,春季割取嫩枝,切片或切段用切片或切段用【作用作用】发汗解肌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温通经脉
4、助阳化气助阳化气第十页,本课件共有46页11紫苏紫苏 名医别录来源来源为为唇形科唇形科植物植物紫苏紫苏的茎、叶。的茎、叶。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46页紫苏紫苏 名医别录【性味性味】辛,温。辛,温。【归经归经】归肺、脾经。归肺、脾经。【炮制炮制】阴干,生用阴干,生用【作用作用】解表散寒,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解鱼蟹毒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46页13生姜生姜 名医别录来源来源为为姜科姜科植物植物姜姜的根茎。的根茎。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46页生姜生姜 名医别录【性味性味】辛、微温辛、微温【归经归经】归肺脾胃经归肺脾胃经【炮制炮制】生用生用【作用作用】发汗解表,温中止呕,发汗解表,温中止呕
5、,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46页15荆芥荆芥 本经来源来源为为唇形科唇形科植物植物荆芥荆芥的的地上部分地上部分或或花穗花穗。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46页荆芥荆芥 本经【性味性味】辛,微温。【归经归经】归肺、肝经。归肺、肝经。【炮制炮制】生用,炒黄或炒炭生用,炒黄或炒炭【作用作用】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46页17防风防风 本经来源来源为为伞形科伞形科植物植物防风防风的根。的根。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46页防风防风 本经【性味性味】味辛、甘,性微温。【归经归经】归膀胱、肝、脾经。【炮制炮制】生用或炒炭生用或炒炭【作用作用】祛
6、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46页19羌活羌活 药性论 来源来源为为伞形科伞形科植物植物防风防风的根。的根。【功能主治】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白芷白芷 本经 来源来源为为伞形科伞形科植物植物白芷、杭白芷白芷、杭白芷的根。的根。【功能主治】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46页第二节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发散风热药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46页21o性能特点:性能特点:1.药性多药性多辛苦而偏寒凉辛苦而偏寒凉,辛以发散,凉可祛热;又称,辛以发散,凉可祛热;又称辛凉解表辛凉解
7、表药药2.以发散风热为主要作用,以发散风热为主要作用,发汗解表作用较发散风寒药缓发汗解表作用较发散风寒药缓和和。o适应范围:适应范围:主要适用于主要适用于风热感冒以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风热感冒以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者者发散风热药发散风热药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46页22薄荷薄荷 新修本草来源来源为为唇形科唇形科植物植物薄荷薄荷的的干燥地上部分干燥地上部分。【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辛,凉。归肺、肝经。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46页23【功效主治功效主治】功效功效主治主治疏散疏散风热风热清利清利头头目目外感外感风热证风热证;风热头风热头痛、目赤多泪痛、目赤多泪利咽透疹利咽透疹风热风热上攻
8、之咽喉上攻之咽喉肿肿痛;麻疹透痛;麻疹透发发不不畅畅之之证证;风风疹瘙痒。疹瘙痒。疏肝解郁疏肝解郁肝郁气滞,胸闷胁痛肝郁气滞,胸闷胁痛辟辟秽秽气气暑邪内郁之腹痛吐泻证暑邪内郁之腹痛吐泻证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46页24o【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煎服,煎服,36g;不宜久煎,不宜久煎,宜后下。宜后下。o【使用注意使用注意】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薄荷薄荷 新修本草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46页25 【处方用名处方用名】o 薄荷、薄荷叶、苏薄荷(洗净,晒干,切碎薄荷、薄荷叶、苏薄荷(洗净,晒干,切碎用。)用。)o 薄荷叶长于发汗解表,薄
9、荷叶长于发汗解表,薄荷梗偏于行气和中。薄荷梗偏于行气和中。薄荷薄荷 新修本草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46页牛蒡子牛蒡子 名医别录来源来源为为菊科菊科植物植物牛蒡牛蒡 的的干燥成熟果实干燥成熟果实。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46页【性味性味】辛、苦,性寒。辛、苦,性寒。【归经归经】归肺、胃经。归肺、胃经。【炮制炮制】生用或炒,用时捣碎生用或炒,用时捣碎【作用作用】疏散风热,宣肺祛痰,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利咽透疹,解毒消肿。牛蒡子牛蒡子 名医别录第二十七页,本课件共有46页28蝉蜕蝉蜕 名医别录来源来源为为蝉科蝉科昆虫昆虫黑蚱黑蚱的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第二十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学 解表 精选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