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安全贮藏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谷物安全贮藏精选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谷物安全贮藏第一页,本课件共有45页谷物安全贮藏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含义。谷物安全贮藏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含义。谷物安全贮藏技术发展趋势。谷物安全贮藏技术发展趋势。谷物安全贮藏概述谷物安全贮藏概述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45页特点:特点:以以保保持持粮粮食食品品质质为为目目的的。在在贮贮藏藏技技术术方方面面尽尽量量避避免免化化学学药药剂剂的的使使用用,减减少少化化学学药药剂剂对对粮粮食食的污染,保护消费者的健康。的污染,保护消费者的健康。粮粮食食贮贮藏藏时时间间比比较较短短,流流通通较较快快。立立筒筒仓仓储储所所占占的比重大,储粮的机械化程度高。的比重大,储粮的机械化程度高。一、发达国家粮食贮藏现状一
2、、发达国家粮食贮藏现状第三页,本课件共有45页熏蒸剂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熏蒸剂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卤代烷类如四氯化卤代烷类如四氯化碳、二氯乙烷、二溴乙烷、碳、二氯乙烷、二溴乙烷、甲基溴甲基溴、氯化苦、二氯、氯化苦、二氯丙烷、二溴氯丙烷等。丙烷、二溴氯丙烷等。硫化物如二硫化碳、硫化物如二硫化碳、硫酰硫酰氟氟、gy-81gy-81gy-81gy-81等。等。磷化物如磷化物如磷化铝磷化铝等。等。氰化物如氰化物如氢氰酸、氰化钙等。氢氰酸、氰化钙等。环氧化物如环氧丙烷、环氧乙环氧化物如环氧丙烷、环氧乙烷等。烷等。烯类如丙烯腈、甲基烯丙氯等。烯类如丙烯腈、甲基烯丙氯等。苯类如邻苯类如邻二氯苯、对二氯苯、偶
3、氮苯等。二氯苯、对二氯苯、偶氮苯等。其他如二氧化碳等。其他如二氧化碳等。由于一些熏蒸剂的毒性、安全性或环保问题,现已禁用由于一些熏蒸剂的毒性、安全性或环保问题,现已禁用由于一些熏蒸剂的毒性、安全性或环保问题,现已禁用由于一些熏蒸剂的毒性、安全性或环保问题,现已禁用或即将淘汰。几十年来,虽然熏蒸剂的研究进展较慢,或即将淘汰。几十年来,虽然熏蒸剂的研究进展较慢,或即将淘汰。几十年来,虽然熏蒸剂的研究进展较慢,或即将淘汰。几十年来,虽然熏蒸剂的研究进展较慢,但是熏蒸剂是一种防治有害生物极为有效的手段,很但是熏蒸剂是一种防治有害生物极为有效的手段,很但是熏蒸剂是一种防治有害生物极为有效的手段,很但是熏
4、蒸剂是一种防治有害生物极为有效的手段,很难用其它方法替代。难用其它方法替代。难用其它方法替代。难用其它方法替代。第四页,本课件共有45页(一)(一)美国美国1.1.粮粮食食中中气气味味和和挥挥发发性性物物质质的的研研究究,通通过过挥挥发发物物测测定定推推断断粮粮食食是是否否生生霉霉、长长虫虫、品质变化的趋势,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品质变化的趋势,以采取相应的措施。2.2.粮粮害害虫虫防防治治方方法法的的研研究究,化化学学杀杀虫虫剂剂的的使使用用受受到到限限制制。因因为为:造造成成环环境境污污染染(溴溴甲甲烷烷对对臭臭氧氧层层破破坏坏);在在粮粮食食残残留留。生生物物杀杀虫虫剂剂的的研研究究开开发发
5、。利利用用环环境境因因素素和和自自然然因因素素的的方方法法。首首选选生生物物方方法法,其其次次是物理方法,不得已采用化学方法。是物理方法,不得已采用化学方法。3 3.粮害虫防治专家系统的研究,专家系统使用方便,能使仓储管理人员粮害虫防治专家系统的研究,专家系统使用方便,能使仓储管理人员在各种条件下作出正确的判断。如通风,杀虫,放气、除湿、降温等在各种条件下作出正确的判断。如通风,杀虫,放气、除湿、降温等的条件时间问题都可从专家系统得到帮助。的条件时间问题都可从专家系统得到帮助。4.4.生物技术,利用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在储粮害虫防治方面的应用(如不生物技术,利用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在储
6、粮害虫防治方面的应用(如不育基因的导入),耐贮藏粮食作物育种等。育基因的导入),耐贮藏粮食作物育种等。第五页,本课件共有45页 (二)英国(二)英国储储粮粮新新技技术术的的研研究究重重点点在在粮粮食食微微生生物物和和COCO2 2储储粮粮方方面面。储储粮粮水水分分活活度度呼呼吸吸作作用用霉霉菌菌毒毒素素形形成成的的关关系系;气气调调和和熏熏蒸蒸对对粮粮食食微微生物的影响。生物的影响。(三三)澳澳大大利利亚亚近近年年来来主主要要致致力力于于气气调调储储粮粮和和熏熏蒸蒸技技术术的的研研究究。在在气气调调储储粮粮方方面面建建立立了了不不同同谷谷物物仓仓库库中中磷磷化化氢氢浓浓度度分分布布预预测测模模
7、型型。成成功功的的运运用用熏熏蒸蒸系系统统,使使磷磷化化氢氢浓浓度度在在粮粮堆堆内内的的分分布布处处于于最最佳佳状状态态,熏熏蒸蒸的的安安全全性性增增加加,残残留留降降低低,费费用用也也降降低低。储储粮粮害害虫虫对对化化学药剂的抗性研究较为深入。学药剂的抗性研究较为深入。(四四)加加拿拿大大粮粮食食对对COCO2 2的的吸吸附附作作用用以以及及COCO2 2气气调调储储粮粮对对粮粮食食品品质质的的影影响响。干干燥燥方方面面研研究究干干燥燥速速度度模模型型,干干燥燥对对粮粮食食品品质质影影响响以以及及避避免免干燥过热的措施。干燥过热的措施。第六页,本课件共有45页二、中国粮食贮藏技术研究进展二、
8、中国粮食贮藏技术研究进展l5050年代初期,采用物理机械方法防治害虫年代初期,采用物理机械方法防治害虫l5050年代末,采用化学方法保藏稻谷、小麦年代末,采用化学方法保藏稻谷、小麦l6060年年代代,应应用用塑塑料料薄薄膜膜密密封封充充N N2 2缺缺氧氧保保藏藏大大米米的的方方法法l7070年年代代,用用不不同同的的装装备备和和技技术术充充N N2 2和和COCO2 2 ,缺缺氧氧贮贮藏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藏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l8080年代,大城市发展低温储粮技术年代,大城市发展低温储粮技术第七页,本课件共有45页(一)仓储技术(一)仓储技术v机械通风降水技术日趋完善,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9、机械通风降水技术日趋完善,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v粮情计算机检测技术在全国推广使用。粮情计算机检测技术在全国推广使用。v环流熏蒸技术日趋完善。环流熏蒸技术日趋完善。v气气调调储储粮粮技技术术从从单单一一的的实实用用技技术术向向机机理理研研究究的的深深度度发发展展,不不同同气气体体配配比比的的杀杀虫虫效效果果及及其其对对粮粮食食品品质质影影响响的的研研究。究。v19981998后后投投入入巨巨资资修修建建粮粮食食贮贮藏藏仓仓库库,机机械械化化程程度度提提高。高。v研研究究露露天天储储粮粮技技术术。如如器器材材的的选选用用和和性性能能比比较较,露露天天囤囤垛熏蒸技术等。垛熏蒸技术等。第八页,本课
10、件共有45页(二)储粮害虫防治(二)储粮害虫防治 v仍仍以以化化学学防防治治为为主主,特特别别是是磷磷化化氢氢的的使使用用。但但由由于于害害虫虫对对磷磷化化氢氢的的抗抗性性越越来来越越强强,相相比比之之下下物物理理防防治治和和生生物防治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物防治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v双双低低储储粮粮是是贮贮藏藏技技术术的的重重大大贡贡献献。储储粮粮环环境境中中较较低低的的氧氧气气浓浓度度或或较较高高的的COCO2 2浓浓度度对对磷磷化化氢氢具具有有增增效效作作用用,即即当当O O2 2浓浓度度小小于于12%12%或或COCO2 2浓浓度度大大于于4%4%时时可可提提高高磷磷化化氢氢的的杀杀
11、虫虫效果。效果。v近近年年来来采采用用磷磷化化氢氢以以外外的的熏熏蒸蒸剂剂(如如沼沼气气,乙乙炔炔等等),取得明显效果。取得明显效果。第九页,本课件共有45页三、贮藏技术发展趋势三、贮藏技术发展趋势粮粮食食贮贮藏藏目目的的:减减少少粮粮食食损损失失,保保持持粮粮食食品品质质(加加工工品品质质,营营养养品品质质,食食用用品品质质,种种用用品品质质等等),也也成成为为未未来来粮粮食贮藏重点;食贮藏重点;保保持持粮粮食食品品质质首首选选低低温温贮贮藏藏,未未来来粮粮食食贮贮藏藏技技术术发发展展的的趋势。但低温制冷所需投入较大;趋势。但低温制冷所需投入较大;气气调调储储粮粮具具有有无无污污染染的的特特
12、点点和和优优势势。但但该该方方法法对对粮粮仓仓的的密封性能要求较高;密封性能要求较高;化学防治方法仍将在粮食贮藏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化学防化学防治方法仍将在粮食贮藏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化学防治有着不可避免的污染或残留;治有着不可避免的污染或残留;粮食的贮藏和运输将以散装为主,储运技术将向机械化和自粮食的贮藏和运输将以散装为主,储运技术将向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动化的方向发展;辐射储粮虽在我国不普遍,但对未来粮食贮藏将有重辐射储粮虽在我国不普遍,但对未来粮食贮藏将有重要作用。要作用。第十页,本课件共有45页第二节第二节粮食贮藏生态系统粮食贮藏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定义:把生物群体及其非生物生态
13、系统的定义:把生物群体及其非生物的环境作为一个有机功能系统,包括能量和物的环境作为一个有机功能系统,包括能量和物质的循环。生物群体包括在一个特定区域的植质的循环。生物群体包括在一个特定区域的植物和动物。物和动物。生生态态系系统统是是一一个个敞敞开开体体系系,其其中中有有能能量量和和物物质质的的不不断断进进出出。生生态态系系统统的的边边界界可可以以是是人人为为的的。因因此此,一一袋袋粮粮食食、一一个个粮粮仓仓、一一个个粮粮库库都都可可认认为为是一个生态系统。是一个生态系统。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45页贮粮生态系统的组成贮粮生态系统的组成围护结构:围护结构:背景系统。背景系统。籽粒:籽粒:生物群落的
14、主体,能量的来源。生物群落的主体,能量的来源。有害生物:有害生物:影响贮藏稳定性及品质的重要因素。影响贮藏稳定性及品质的重要因素。物理因子:物理因子:与生物群落的变化演替密切相关。与生物群落的变化演替密切相关。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45页贮粮生态系统的特点贮粮生态系统的特点(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别)1.1.营营养养物物质质只只减减不不增增(一一个个有有限限资资源源)。粮粮食食是是粮粮堆堆生生物物群群落落的的主主体体,在在储储藏藏过过程程中中只只能能被被动动地地受受消消费费者者及及分分解解者的消耗,同时为维持自身生理活动须自我供应者的消耗,同时为维持自身生理活动须自我供应2.2.
15、储储粮粮生生态态系系统统受受环环境境干干扰扰大大,生生物物量量小小,种种群群层层次次有有限限,食食物物链链短短,食食物物网网简简单单,种种群群控控制制以以非非生生物物为为主主,故故粮粮堆属于堆属于未成熟的生态系统。未成熟的生态系统。3.3.动植物的选择是人工的而不是自然的。动植物的选择是人工的而不是自然的。储粮生态系统中有储粮生态系统中有害生物受到人为控制害生物受到人为控制,这是储粮生态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是储粮生态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4.4.这个生态系统通常受到人类的控制,这种控制通常是这个生态系统通常受到人类的控制,这种控制通常是外部的有目的的,而不是在天然生态系统中通过内部反外部的有目的
16、的,而不是在天然生态系统中通过内部反馈控制的。储粮生态系统,由于强烈的人为活动干扰,馈控制的。储粮生态系统,由于强烈的人为活动干扰,在一般情况下处于在一般情况下处于非生态学稳定状态。非生态学稳定状态。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45页影响谷物贮藏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影响谷物贮藏稳定性的主要因素1 1、水分、水分水分含量是影响贮藏稳定性的第一要素。水分含量是影响贮藏稳定性的第一要素。水分含量影响到真菌的生长;水分含量影响到真菌的生长;粮堆不同部位水分含量的高低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高水分部位的微生粮堆不同部位水分含量的高低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高水分部位的微生物生长,导致新陈代谢,产生的水分和热量,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17、;物生长,导致新陈代谢,产生的水分和热量,会带来更大的危害;粮食是活的有机体,贮藏过程必须要有水分的存在,过低的水分对保粮食是活的有机体,贮藏过程必须要有水分的存在,过低的水分对保持粮食品质不利,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水看成导致粮食裂变的主要因素持粮食品质不利,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水看成导致粮食裂变的主要因素,必须对水存在的量和状态有全面的认识。,必须对水存在的量和状态有全面的认识。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45页最高含水量与平均含水量的意义;最高含水量与平均含水量的意义;粮食贮藏的最高安全水分与环境因素(湿度、粮食贮藏的最高安全水分与环境因素(湿度、温度等)、粮堆的水分均匀程度等有关;温度等)、粮堆的水分均
18、匀程度等有关;粮食的安全贮藏水分取决于谷物对水分的吸粮食的安全贮藏水分取决于谷物对水分的吸附滞后特性。附滞后特性。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45页水分活度(食品的水分蒸汽压水分活度(食品的水分蒸汽压P P与相同温度下纯水的与相同温度下纯水的蒸汽压蒸汽压Q Q的比值的比值 ,AwAwP/QP/Q,其数值在,其数值在0-10-1之间)。之间)。AwAw与粮食品质劣变密切相关,这种关系比水分含量的与粮食品质劣变密切相关,这种关系比水分含量的关系更加密切,因为关系更加密切,因为AwAw不仅与微生物的繁殖有关,与不仅与微生物的繁殖有关,与粮食的自动氧化、褐变反应等也密切相关。粮食的自动氧化、褐变反应等也密切相
19、关。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45页水分活度与粮食劣变速度示意图水分活度与粮食劣变速度示意图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45页2 2、温度、温度 温度对酶促反应有直接的影响,谷物本身的呼吸作用温度对酶促反应有直接的影响,谷物本身的呼吸作用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最适温度范围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最适温度范围25-3525-35),影),影响粮食害虫的生长,微生物的生长。响粮食害虫的生长,微生物的生长。在粮食体内的生化过程可进行温度范围之内,在粮食体内的生化过程可进行温度范围之内,反应速率的变化可用温度系数表示反应速率的变化可用温度系数表示(温度升高温度升高1010,反应速率的增加值,反应速率的增加值,Q Q101
20、0,2-2.5)2-2.5)。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45页影响谷物贮藏生态系统温度变化的外部因素。影响谷物贮藏生态系统温度变化的外部因素。(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大气温度、地温、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大气温度、地温、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太阳辐射引起贮粮围护结构的表层升温,围护结构的热能一部分太阳辐射引起贮粮围护结构的表层升温,围护结构的热能一部分返回大气,一部分以传导方式透过围护结构,传入粮堆内部;返回大气,一部分以传导方式透过围护结构,传入粮堆内部;热空气可通过围护结构的洞、缝以较快的速度对流,引起粮温的升高;热空气可通过围护结构的洞、缝以较快的速度对流,引起粮温的升高;地温的变化对地下仓影响较
21、大,对地上仓影响较小;地温的变化对地下仓影响较大,对地上仓影响较小;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可引起粮温的急剧升高,粮食本身的呼吸作用也可引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可引起粮温的急剧升高,粮食本身的呼吸作用也可引起粮温的升高。起粮温的升高。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45页气温的日变、年变特点及其与仓温、粮温气温的日变、年变特点及其与仓温、粮温变化的关系。变化的关系。不同地理位置的影响;粮温的年变的最高和不同地理位置的影响;粮温的年变的最高和最低值一般较气温的年变推迟最低值一般较气温的年变推迟1-21-2个月;个月;仓温的日变一般较气温的日变推迟仓温的日变一般较气温的日变推迟1-4h1-4h。隔热条件好的粮仓受外界气温的
22、变化影响隔热条件好的粮仓受外界气温的变化影响较小;粮温的年变振幅:较小;粮温的年变振幅:钢板仓钢板仓 露天堆垛露天堆垛 土圆仓土圆仓 塔形仓塔形仓 房式仓房式仓 地下仓地下仓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45页3 3、气体、气体 氧化作用,可降低营养价值,甚至产生过氧化物等氧化作用,可降低营养价值,甚至产生过氧化物等有毒物质,但对于生命体而言有是不可缺少的,所有毒物质,但对于生命体而言有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应避免多余的氧的作用。以应避免多余的氧的作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呼吸作用强则有机物消耗大,造成粮食品质的下降,呼吸作用强则有机物消耗大,造成粮食品质的下降
23、,粮堆的呼吸作用是粮食、粮食微生物和贮粮害虫呼吸粮堆的呼吸作用是粮食、粮食微生物和贮粮害虫呼吸作用的总和。作用的总和。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45页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活的粮食籽粒在游离氧存在的条件下,经过一有氧呼吸:活的粮食籽粒在游离氧存在的条件下,经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为系列酶的催化作用,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为COCO2 2 和和H H2 2O O,并,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它是粮食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释放能量的过程,它是粮食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无氧呼吸:也称为缺氧呼吸,是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进行的,无氧呼吸:也称为缺氧呼吸
24、,是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进行的,氧化不完全,产生乙醇,类似于发酵作用;氧化不完全,产生乙醇,类似于发酵作用;影响谷物籽粒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影响谷物籽粒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谷物种类、水分、温度、环境气体成分)(谷物种类、水分、温度、环境气体成分)C C6 6HH1212OO6 6+6O+6O2 26CO6CO2 2+6H+6H2 2O+674KCalO+674KCal C C6 6HH1212OO6 66C6C2 2HH5 5OH+2COOH+2CO2 2+28KCal+28KCal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45页粮食籽粒在储藏中的呼吸强度可作为粮食粮食籽粒在储藏中的呼吸强度可作为粮食陈化与劣变速
25、度的标准。陈化与劣变速度的标准。呼吸强度增加,即营养物质消耗加快,劣变呼吸强度增加,即营养物质消耗加快,劣变速度加速,储藏年限缩短。速度加速,储藏年限缩短。因此,粮食保鲜的基础:在储藏期间维持正常因此,粮食保鲜的基础:在储藏期间维持正常的、低水平呼吸强度、保持粮食储藏期间基本的、低水平呼吸强度、保持粮食储藏期间基本的生理活性。的生理活性。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45页影响食粮籽粒在储藏过程中呼吸作用的因素:影响食粮籽粒在储藏过程中呼吸作用的因素:1、粮食种类、粮食种类胚胚/籽粒比例大的粮种呼吸作用强。如玉米的呼吸强度高于小麦。籽粒比例大的粮种呼吸作用强。如玉米的呼吸强度高于小麦。未熟粮粒较完熟粮
26、粒的呼吸作用强。未熟粮粒较完熟粮粒的呼吸作用强。当年新粮比隔年陈粮呼吸作用旺盛。当年新粮比隔年陈粮呼吸作用旺盛。破碎籽粒较完整的籽粒呼吸强度高。破碎籽粒较完整的籽粒呼吸强度高。带菌量大的粮食较带菌量小的粮食呼吸能力强。带菌量大的粮食较带菌量小的粮食呼吸能力强。2、水分、水分水是粮粒呼吸过程中一切生化反应的介质。随着水分的增加,粮、油籽粒呼水是粮粒呼吸过程中一切生化反应的介质。随着水分的增加,粮、油籽粒呼吸强度升高。吸强度升高。3、温度、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呼吸作用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强,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的在一定范围内,呼吸作用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强,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呼吸作用会随温度的上升而显
27、著下降。一般谷物的温度上程度以后,呼吸作用会随温度的上升而显著下降。一般谷物的温度上限为限为4555。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45页水分与温度的关系水分与温度的关系水分与温度是影响粮食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二者相互制约:水分与温度是影响粮食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二者相互制约:010:水分对呼吸作用影响较小。:水分对呼吸作用影响较小。1318:水分对呼吸作用明显。:水分对呼吸作用明显。因此,在低温时水分较高的粮食也能安全储藏。如在我国因此,在低温时水分较高的粮食也能安全储藏。如在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冬季气温很低,高水分玉米东北及华北地区,冬季气温很低,高水分玉米(25%)也可短也可短期安全储藏。期安全
28、储藏。夏季气温回升时,必须降水夏季气温回升时,必须降水(干燥干燥)才能安全储藏才能安全储藏北京大米度夏安全水分为北京大米度夏安全水分为13.5%,而气温较高的上海就必须,而气温较高的上海就必须控制在控制在12.0%才能过夏,而现在低温或准低温储藏大米,水分才能过夏,而现在低温或准低温储藏大米,水分可高达可高达15%。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45页水分与温度的关系水分与温度的关系同样,水分较低时温度对呼吸的影响不明显,同样,水分较低时温度对呼吸的影响不明显,当温度升高时,温度所引起的的呼吸强度变当温度升高时,温度所引起的的呼吸强度变化非常激烈。化非常激烈。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粮食安全水分值人们从
29、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粮食安全水分值称作粮食贮藏称作粮食贮藏安全水分。安全水分。一般禾谷类粮食的安全水分是以温度为一般禾谷类粮食的安全水分是以温度为00时,时,水分安全值水分安全值18%18%为基点。温度每升高为基点。温度每升高55,安,安全水分降低全水分降低1%1%。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45页谷物贮藏过程中主要组分的变化谷物贮藏过程中主要组分的变化蛋白质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 脂质脂质 挥发性物质挥发性物质 酶酶 第二十七页,本课件共有45页蛋白质组分蛋白质组分蛋白质组分蛋白质组分贮藏前贮藏前贮藏前贮藏前5 5贮藏贮藏贮藏贮藏5 5个月个月个月个月2525贮藏贮藏贮藏贮藏5 5个月个月个月
30、个月3535贮藏贮藏贮藏贮藏5 5个月个月个月个月清蛋白清蛋白清蛋白清蛋白(%)0.300.300.380.380.250.250.180.18球蛋白球蛋白球蛋白球蛋白(%)0.670.670.570.570.590.590.450.45醇溶蛋白(醇溶蛋白(醇溶蛋白(醇溶蛋白(%)0.250.250.140.140.080.080.130.13谷蛋白(谷蛋白(谷蛋白(谷蛋白(%)5.255.254.904.904.814.813.743.74不溶性蛋白不溶性蛋白不溶性蛋白不溶性蛋白(%)l.68l.681.871.87l.98l.983.1l3.1l蛋白提取率蛋白提取率蛋白提取率蛋白提取率(%
31、)79.379.376.176.174.374.359.059.0大米密闭贮藏过程中大米密闭贮藏过程中Osborne蛋白质溶解性变化蛋白质溶解性变化第二十八页,本课件共有45页量的变化不明显,但性质变化,主要表现量的变化不明显,但性质变化,主要表现在粘性下降,糊化温度升高,吸水率增加,在粘性下降,糊化温度升高,吸水率增加,碘蓝值明显下降等。碘蓝值明显下降等。淀粉性质的变化淀粉性质的变化(淀粉水解导致还原糖含淀粉水解导致还原糖含量上升,热水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上升,量上升,热水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上升,这可能与脂肪酸的相互作用、分子间聚这可能与脂肪酸的相互作用、分子间聚合等因素有关合等因素有关)第二
32、十九页,本课件共有45页氧化与水解;氧化与水解;与水分含量的关系(高水分,水解为主,与水分含量的关系(高水分,水解为主,低水分,氧化为主);低水分,氧化为主);影响酸败的主要因素。影响酸败的主要因素。原料质量;加工条件;贮藏条件;气体;抑制剂原料质量;加工条件;贮藏条件;气体;抑制剂脂类物质脂类物质第三十页,本课件共有45页挥发性物质:新米,硫化物,少量羰基化合物,陈米,高沸点的醛类化合物,如正戊醛和正己醛,影响到米饭的香味;酶:粮食籽粒活性降低时,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活性降低,水解酶类活性升高;酶活性的变化与贮粮安全性有关,与种子生命力有关。第三十一页,本课件共有45页微生物引起的发热与霉变微
33、生物引起的发热与霉变 引起引起粮堆发热粮堆发热的因素的因素(主要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导致主要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导致)。粮堆发热的判断(通过比较粮温和仓温)。粮堆发热的判断(通过比较粮温和仓温)。粮堆发热出现的条件、时间与粮食质量和贮藏环境粮堆发热出现的条件、时间与粮食质量和贮藏环境的关系(的关系(1 1、粮质过差,水分转移;、粮质过差,水分转移;2 2、虫、螨高度、虫、螨高度聚集;聚集;3 3、温差导致结露;、温差导致结露;4 4、环境温度升高时,粮、环境温度升高时,粮食水分越高,越易发热)。食水分越高,越易发热)。第三十二页,本课件共有45页粮食霉变粮食霉变的阶段:初期霉变、生霉阶段、霉烂阶段
34、。的阶段:初期霉变、生霉阶段、霉烂阶段。霉变与发热的关系:发热的继续会导致霉变,但粮食发热不霉变与发热的关系:发热的继续会导致霉变,但粮食发热不一定导致霉变。霉变往往伴随着发热。一定导致霉变。霉变往往伴随着发热。粮食霉变与加工品质、食用品质、种子生命力的关系(粮食粮食霉变与加工品质、食用品质、种子生命力的关系(粮食的变色和变味,粮食发芽率下降,食用品质下降)。的变色和变味,粮食发芽率下降,食用品质下降)。粮食霉变导致的品质变化:粮食霉变导致的品质变化:1 1、质量损耗;、质量损耗;2 2、脂肪酸增加;、脂肪酸增加;3 3、总酸度升高;总酸度升高;4 4、蛋白氮含量下降;、蛋白氮含量下降;5 5
35、、组织松散易碎、工艺品、组织松散易碎、工艺品质下降质下降第三十三页,本课件共有45页发热霉变的预防:发热霉变的预防:做好入仓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空仓消毒,杀虫,完善仓做好入仓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空仓消毒,杀虫,完善仓房结构;房结构;把好粮食入库关,做到干、饱、净;把好粮食入库关,做到干、饱、净;做好贮藏管理工作,保证水分在安全水分以下,做好贮藏管理工作,保证水分在安全水分以下,合理通风,适时密闭;合理通风,适时密闭;定期做好粮食贮藏劣变指标的测定,及时处理。定期做好粮食贮藏劣变指标的测定,及时处理。第三十四页,本课件共有45页谷物贮藏技术谷物贮藏技术 机械通风机械通风通风的目的:通风的目的:使谷物
36、温度保持一致,并降低到安全使谷物温度保持一致,并降低到安全标准以下。标准以下。通风的作用:通风的作用:使谷物水分平衡,降温,消除不良气味,使谷物水分平衡,降温,消除不良气味,有利于熏蒸剂的使用,消除干燥以后的余热。有利于熏蒸剂的使用,消除干燥以后的余热。第三十五页,本课件共有45页密闭密闭密闭的目的:减少粮食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避免外温密闭的目的:减少粮食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避免外温外湿和害虫的感染。外湿和害虫的感染。密闭要求和密闭方式:水分在安全水分以下,各部分密闭要求和密闭方式:水分在安全水分以下,各部分水分、温度基本一致、没有害虫、杂质少。包括整仓水分、温度基本一致、没有害虫、杂质少。包括整
37、仓密闭和压差密闭。密闭和压差密闭。为了保持低温的密闭,应在外界气温回升以前进为了保持低温的密闭,应在外界气温回升以前进行,为了保持高温密闭杀虫,应在热粮进仓时进行,为了保持高温密闭杀虫,应在热粮进仓时进行。行。第三十六页,本课件共有45页低温贮藏的理论依据(低温的作用:降低粮食的呼吸作用,抑制低温贮藏的理论依据(低温的作用:降低粮食的呼吸作用,抑制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增加粮食的耐贮藏性、有利于保持粮食品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增加粮食的耐贮藏性、有利于保持粮食品质)质)取得低温的方法(自然通风冷却,机械通风冷却)取得低温的方法(自然通风冷却,机械通风冷却)保持低温的方法和措施保持低温的方法和措施1
38、 1、采用谷物冷却机维持低温。、采用谷物冷却机维持低温。2 2、降温后的密闭。、降温后的密闭。3 3、在低温干燥天气进、在低温干燥天气进仓检查,防止高温高湿侵入。仓检查,防止高温高湿侵入。4 4、防止结露。、防止结露。5 5、改建仓房,加强隔热。、改建仓房,加强隔热。低温贮藏低温贮藏第三十七页,本课件共有45页定义:在密闭的粮堆和气密库中,采用生物降氧和人工定义:在密闭的粮堆和气密库中,采用生物降氧和人工气调的方法改变正常大气中气调的方法改变正常大气中N N2 2、O O2 2、COCO2 2的比例,使在的比例,使在仓库或粮堆中产生一种对储粮害虫致死的气体,仓库或粮堆中产生一种对储粮害虫致死的
39、气体,抑制霉菌的繁殖,降低粮食的呼吸作用及基本的抑制霉菌的繁殖,降低粮食的呼吸作用及基本的生理代谢,这种以控制调节环境气体成分为依据,生理代谢,这种以控制调节环境气体成分为依据,使粮食增加储藏稳定性的技术称为气调储藏。使粮食增加储藏稳定性的技术称为气调储藏。气调贮藏的途径(生物降氧、人工气调)气调贮藏的途径(生物降氧、人工气调)气调贮藏的作用:防治虫害、抑制霉菌、降低呼吸强度气调贮藏的作用:防治虫害、抑制霉菌、降低呼吸强度缺氧贮藏技术缺氧贮藏技术 气调贮藏气调贮藏第三十八页,本课件共有45页“双低双低”和和“三低三低”贮藏技术贮藏技术低氧、低药量低氧、低药量低温、低氧、低药量低温、低氧、低药量
40、第三十九页,本课件共有45页小麦和小麦粉的贮藏小麦和小麦粉的贮藏小麦的贮藏特性小麦的贮藏特性 吸湿性强吸湿性强 后熟期长后熟期长 较耐高温较耐高温 易受虫害易受虫害 小麦粉的贮藏特性小麦粉的贮藏特性小麦粉的贮藏特性小麦粉的贮藏特性 失去皮层保护,极易失去皮层保护,极易感染虫霉。感染虫霉。总活化面大,吸湿作用总活化面大,吸湿作用与氧化作用增强。与氧化作用增强。易结块,丧失散落性。易结块,丧失散落性。有一定有一定“成熟成熟”期。期。易发酸、发苦。易发酸、发苦。易发酸、发苦。易发酸、发苦。易发热霉变。易发热霉变。第四十页,本课件共有45页 小麦的贮藏方法小麦的贮藏方法 常规贮藏,常规贮藏,“四分开四
41、分开”原则原则热密闭贮藏热密闭贮藏 冷密闭贮藏冷密闭贮藏 “双低双低”和和“三低三低”贮藏贮藏小麦粉的贮藏方法小麦粉的贮藏方法 控制水分控制水分1313,30,30 可安全储藏可安全储藏可安全储藏可安全储藏13-1413-14,2525变化较小变化较小变化较小变化较小14-14.514-14.5,20202-32-3月月月月合理堆垛合理堆垛 低温密闭低温密闭 水分高低、质量好次、虫粮与无虫粮、新粮与陈粮水分高低、质量好次、虫粮与无虫粮、新粮与陈粮水分高低、质量好次、虫粮与无虫粮、新粮与陈粮水分高低、质量好次、虫粮与无虫粮、新粮与陈粮第四十一页,本课件共有45页稻谷和大米的贮藏稻谷和大米的贮藏
42、稻谷的贮藏特性稻谷的贮藏特性稻谷的贮藏特性稻谷的贮藏特性 稻谷不耐高温,易稻谷不耐高温,易陈化陈化 易发热、结露、生易发热、结露、生霉、发芽霉、发芽 易黄变易黄变 稻谷的贮藏方法稻谷的贮藏方法稻谷的贮藏方法稻谷的贮藏方法 常规贮藏常规贮藏(严格控制水严格控制水严格控制水严格控制水分,清除有机杂质,适分,清除有机杂质,适分,清除有机杂质,适分,清除有机杂质,适时通风降温,防治虫害时通风降温,防治虫害时通风降温,防治虫害时通风降温,防治虫害)低温密闭贮藏低温密闭贮藏 “双低双低”和和“三低三低”贮藏贮藏 气调贮藏气调贮藏气调贮藏气调贮藏 高水分稻谷特殊贮藏高水分稻谷特殊贮藏 第四十二页,本课件共有
43、45页大米的贮藏特性大米的贮藏特性 失去外壳保护,贮失去外壳保护,贮藏稳定性更差(对藏稳定性更差(对湿度、温度、氧气湿度、温度、氧气的敏感性增加,糠的敏感性增加,糠粉的不利作用,害粉的不利作用,害虫、霉菌的侵害)虫、霉菌的侵害)易易“爆腰爆腰”大米的主要贮藏措施大米的主要贮藏措施大米的主要贮藏措施大米的主要贮藏措施 清除糠杂、控制水分清除糠杂、控制水分冷凉入仓、合理堆垛冷凉入仓、合理堆垛冷凉入仓、合理堆垛冷凉入仓、合理堆垛 低温贮藏(与水分含低温贮藏(与水分含量的关系量的关系 16161616,5 5 5 510 10 10 10 15.5%15.5%15.5%15.5%,15151515;15151515,18181818气调贮藏气调贮藏 第四十三页,本课件共有45页玉米的贮藏特性玉米的贮藏特性 原始含水量高(原始含水量高(202035%35%),成熟度),成熟度不均匀不均匀胚部大,吸湿性强胚部大,吸湿性强 胚部含脂肪多,容胚部含脂肪多,容易酸败易酸败 胚部带菌量大,容胚部带菌量大,容易霉变易霉变 玉米的贮藏方法玉米的贮藏方法 降水降水低温密闭低温密闭低温密闭低温密闭玉米果穗贮藏玉米果穗贮藏 玉米的贮藏玉米的贮藏 第四十四页,本课件共有45页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第四十五页,本课件共有45页
限制150内